DST水源地开采地下水对环境地质的影响评价.pdf
工程建设与设计 Construction环境地质影响评价 [Keywords ] g ro u n d wa t er co n cen t ra t io n expl o it a t io n ; a rea d esig n ed d ra wd o wn ; a ssessmen t s o f impa ct o n en viro n men t a l g eo l o g y 【中图分类号1P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9467 2020 07- 0166- 02 [DOI] 10.13616/ k i.g cjsysj .2020.07.273 1基本情况 DST山间洼地东西宽512k m,南北长约28k m,地形总体 为西北低、东南高,向西北倾斜。地表岩性自南东向北西为上 更新统洪积砂砾石、粉土等.洼地中北西向冲沟较为发育。洼 地东、西、南、北四面环基岩山体,只在西北与东北角发育2条 小冲沟,向洼地外排泄地下水。在该洼地的南东部发育 WLBLK沟,地表年径流量约为1.64x10几由南东方向流入洼 地。该沟在出山口进入洼地平原区河道基本干枯,只有在暴雨 洪水季节有少量地表水径流进入北部洼地区入渗补给地下水。 2水源地开采规模及开采量分析评价 根据水源地的水文地质勘察成果,规划在洼地中上游区 【作者简介】王柱和1964,男,新疆奇台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 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专业的勘察研究。 拟建年开采地下水量1.7x10卅/a的水源地4 658m3/d ,属小 型水源地。井群设计开采井10眼,井深100110m,终孔直径 不小于600mm,管径325mm。单井提水量为63mVh,预计抽水 水位降深小于10m,单井单位涌水量大于1.6217 s-m“o 水源地开采期拟定为68年,为短期临时开采水源地。通 过水源地水文地质勘察,水源地布井区地下水补给量约3.99X 10W/a ,可开采量为2.11xl 06m7a ,水源地年开采地下水量约 占地下水补给量的42.65,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80.47叫 地下水埋深大于6m区由于没有潜水蒸发,野生植被完全 靠降水生存,因此,水源地开采运行后对该区域的天然植被影 响较小。 3水源地开采后地下水浅埋区水位变化预测 由于洼地区域内人烟稀少,基本为原始荒漠状态,水源地 设计开采量又很小,因此,水源地建成投入运行后,不会产生 166 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问题。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是洼地北部地 下水埋深小于6m区的地下水位将产生短期的少量下降,该区 的天然植被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下面主要考虑从水 源地建成运行后,洼地北部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方 面进行计算分析及预测评价。 3. 1地下水浅埋区不同开采年水位下降值估算 拟定在水源地年开采地下水1.7xl 06m3/a 4 658m3/d 时, 利用解析法按照不同开采典型年,分析计算预测水源地开采 在1 a、3a、6a、8a、1 Oa、15a、20a、30a不同开采期下,水源地布井 区开采地下水对北部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程 度,并对北部地下水浅埋区水位埋深小于6m区的野生植被 生长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此,在北部浅埋区等埋深6m线、3m 线、l m线上不同位置分别选取了 5个、4个、8个,共17个点进行 计算分析预测。 计算分析公式选择潜水含水层完整井非稳定流泰斯公 式叫 SS翳WW耘 式中,S为计算点水位降深值,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取 7.56m/d ; Q Q为水源地日平均开采量,为4 658m3/d;W为开采 区含水层厚度,取60m;r为计算点至水源地开采中心距离,m; a为含水层给水度,0.15;为抽水时间,d; Wu和u分别为井 函数及自变量,通过查泰斯井函数表确定。 3. 2地下水浅埋区不同开采年水位变化分析 3.2.1地下水水位下降值分析 通过计算成果分析可知见表1,由于洼地北部地下水浅 埋区埋深06m距离水源地开采中心较远M4900m,规划 水源地年开采地下水量1.7灯0如3/84 658m3/d 实施运行后, 开采第1年对地下水浅埋区水位无影响;水源地开采6年后, 地下水埋深小于6m区水位下降最大值仅为0.209m;水源地 开采8年后,地下水埋深小于6m区水位下降最大值仅为 0.324m。水位下降值较少,不会对洼地浅埋区野生植被产生大 的影响。 表表1开采状态下地下水位下降最大值预测开采状态下地下水位下降最大值预测 m 埋深 各开采年地下水位下降最大值 分区 la3a6a8a10a 15a20a30a 600.04 90.2090.3240.4 210.6280.801 1.066 300.0250.1380.2220.3090.4 91 0.6570.902 100.0040.04 80.0980.1500.2840.4 040.616 环境工程设计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sign 3.2.2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分析 从计算成果分析可知见表2,水源地开采第1年对地下 水浅埋区水位无影响。从开采第2年开始随着水源地开采期 的增加,洼地内地下水浅埋区的地下水下降速率成逐年增加 的趋势,至开采期第8年达到最大值为0.057m/ao从第9年开 始地下水浅埋区的地下水下降速率逐年减小,地下水水位逐 渐趋于稳定,至开采期第30年地下水下降速率最大值减小为 0.027m/ao 表表2开采状态下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最大值预测开采状态下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最大值预测 埋深 分区/m 开采状态下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最大值/m/a la3a6a8a10a15a20a30a 600.0250.0530.0570.0550.04 20.0350.027 300.0130.0380.04 20.04 40.0360.0330.024 100.0020.0140.0250.0320.0250.0270.021 4水源地开采运行后对地下水浅埋区生态的 影响分析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温带干旱荒漠区天然野生植被生长 适宜的地下水埋深为1.54m随着水源地开采期的增加,地 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值与下降增加值均较小。水源地开采运行 8年后北部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位下降最大值为0.324mm,下 降值很小;开采至第8年水位下降速率最大值0.057m/a ,从第 15年开始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逐年减小,水位逐渐趋于稳定o ST水源地为一临时供水水源地,年供水量1.7X10W,预计开 采年限68年。水源地集中开采地下水运行期间,对地下水浅 埋区的野生植被生长影响极小,不会造成该区生态环境恶化, 水源地停止运行后,这种不利影响将逐渐消失。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洼地内地下水浅埋区现状土壤盐 渍化程度较为严重,天然植被生长较差,覆盖度较低,适量的 开采地下水降低该区地下水位,夺取地下水浅埋区潜水无效 蒸发量,有助于改良土壤盐渍化,有利于盐渍化土壤区天然植 被的生长。d i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JGB 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 [2]SL 4542010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 【3】陈崇希,林敏地下水动力学【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4】樊自立,陈亚宁,李和平,等.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地下水埋深适宜深 度的确定[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 1-5.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12020- 02- 13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