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煤业综放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的确定.pdf
收稿日期2020 02 24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5QDL02 作者简介宣鹏云1984 - ꎬ男ꎬ山西长治人ꎬ助理工程师ꎬ从事生产技术工作ꎮ doi10. 3969/ j. issn. 1005 -2798. 2020. 07. 005 三元煤业综放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的确定 宣鹏云 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ꎬ山西 长治 046000 摘 要以三元煤业 4301 综放工作面开采工艺选择为背景ꎬ通过引入模糊评价函数对顶煤冒放性进行综 合评价ꎬ得出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属于Ⅱ类ꎻ分析了工作面回采工艺主要参数对放顶煤回采的影响ꎬ并确定 了各参数具体数值ꎬ保证了矿井的高产高效ꎬ为类似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 据ꎮ 关键词放顶煤ꎻ顶煤冒放性ꎻ采放比 中图分类号TD823. 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2798202007 0015 03 Determination of Mining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in Sanyuan Mining Industry XUAN Peng yun Shanxi Sanyuan Coal Co. ꎬ Ltd. ꎬ Changzhi 046000ꎬ China AbstractWith three yuan 4301 fully - mechanized caving coal mining technology choice as the backgroundꎬ by introducing fuzzy eval ̄ uation function of top - coal take put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ꎬ it is concluded that mining top - coal take put sex be ̄ longs to Ⅱ classesꎻ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working face on the stoping of top - coalꎬ and determines the specific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ꎬ which ensures the high produc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of the mineꎬ and pro ̄ 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top - coal caving face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Key wordscavingꎻ top - coal caving propertyꎻ caving ratio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作为我国厚煤层开 采的主要方法一直被许多矿区广泛应用ꎮ 决定工作 面是否能够采用放顶煤开采ꎬ顶煤冒放性无疑是最 主要的影响因素[1]ꎮ 而影响顶煤冒放性除了煤层本 身的赋存条件外ꎬ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也是主要的 影响因素ꎬ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对于提高顶煤放出 率ꎬ提升矿井资源回收率ꎬ增加矿井经济效益有积极 的推动作用[2 -3]ꎮ 本文以三元煤业 4301 综合机械 化放顶煤工作面开采为背景ꎬ对工作面顶煤冒放性 进行了分析ꎬ并对综放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ꎬ为工作 面高产高效提供了技术保障ꎮ 1 工程概况 三元煤业目前主采 3 号煤层ꎬ4301 综放工作面 位于该矿 3 号煤层四盘区ꎬ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 7. 37 mꎬ倾角 1 3ꎬ平均埋深 368 mꎬ赋存稳定ꎮ 工 作面倾向长度 220. 5 mꎬ走向长度 689 mꎬ采用综合 机械化放顶煤工艺进行开采ꎮ 煤层基本顶为砂泥岩 互层ꎬ平均厚度 13. 85 mꎬ深灰色ꎬ厚层状ꎬ缓波状层 理ꎻ直接顶为细粒砂岩ꎬ平均厚度 11. 03 mꎬ中部有 0. 1 m 含 砂 质ꎻ 直 接 底 为 砂 质 泥 岩ꎬ 平 均 厚 度 10. 21 mꎬ灰色ꎬ厚层状ꎬ缓波状层理夹泥质条纹ꎮ 采 用 149 组 ZF5400/17/32 型支架对工作面进行支护ꎮ 2 顶煤冒放性分析 煤层自身存储条件ꎬ例如厚度、埋深、夹矸、顶底 板岩层性质等地质因素对工作面顶煤冒放性产生直 接影响ꎮ 本文引入模糊评价函数对煤层赋存条件进 行综合性评价ꎬ采用该种评价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评 价结果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ꎬ而是以一个模糊集 合来表示ꎬ如下 bj= Σ n i =1Wiγiꎬ j =1ꎬ2ꎬꎬm 1 51 成成果果应应用用 总第 251 期 式中bj为综合评价值ꎻWi为多因素权重ꎻγi评 价因素指标隶属度矩阵ꎮ 由公式1可知ꎬ影响顶煤冒放性评价指标的 主要因素就是各指标隶属度ꎬ4301 工作面主要考虑 煤层埋深与煤层强度、工作面采放比、煤层节理裂隙 等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ꎮ 根据 4301 工作面地质条 件可知ꎬ工作面埋深 368 mꎬ煤层单轴抗压强度为 10. 5 MPaꎬ煤层普氏系数 f =1. 05ꎬ采放比 1∶ 1. 63ꎬ 煤层节理裂隙间距平均 0. 2 mmꎮ 根据表 1 表 3ꎬ 可得出各评价因素的指标隶属度为 煤层埋深与煤层强度对顶煤冒放性隶属度值 H/ RC=368/10. 5 =35. 05ꎬγ1=0. 9ꎻ 工作面煤层普氏系数 f =1. 05ꎬ采放比1∶ 1. 63ꎬ 因此采放比对顶煤冒放性隶属度值 γ2=0. 9ꎻ 煤层节理裂隙对顶煤冒放性隶属度值 γ3= 0. 85ꎮ 表 1 煤层埋深与强度之比对顶煤冒放性隶属度关系 H/ RC≤5.5 5.5 10 10.1 15 15. 1 20 20.1 30 30. 1 40 40 γ10.20.30.70.80.850.90.95 注H 为煤层埋深ꎬmꎻRC为煤层单轴抗压强度ꎬMPaꎮ 表 2 采放比对顶煤冒放性隶属度关系 煤层普氏系数f≥2.5f 0. 90.8 0.89 0. 7 0. 79 0.6 0.690. 6 3 主要回采工艺参数确定 3. 1 采放比的确定 使顶煤在矿山压力和自重作用下ꎬ发生松动、破 坏直至充分垮落是综放开采的前提ꎮ 顶煤垮落高度 由煤层自身的碎胀系数和工作面采高决定ꎬ如果采 高选择较大ꎬ顶煤留设较薄ꎬ放煤时间缩短ꎬ极易混 入矸石ꎬ增加采出煤炭的含矸率ꎻ如果采高选择较 小ꎬ顶煤留设较厚ꎬ可能导致部分顶煤无法垮落ꎬ造 成资源的严重浪费ꎮ 因此综放工作面选择合理采放 比对于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至关重要ꎮ 计算 4301 综放工作面采放比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h = h/ k -12 式中h 为顶煤厚度ꎬmꎻh为工作面采高ꎬmꎻk 为煤层的碎胀系数ꎮ 根据实验室测定ꎬ3 号煤层的碎胀系数为 1. 40 1. 60ꎬ4301 工作面煤层厚度为 7. 37 mꎬ因此 工作面合理的顶煤厚度为 4. 61 5. 26 mꎬ采高为 2. 1 2. 8 mꎬ结合现场实际情况ꎬ工作面采高选择 2. 8 mꎬ放顶煤厚度 4. 57 mꎮ 3. 2 放顶间距的确定 放煤间距指的是两台放煤支架之间的距离ꎬ由 于在顶煤冒放过程中会在放煤口附近形成“脊背 煤”ꎬ放煤间距直接决定了“脊背煤”范围的大小ꎬ从 而间接决定了煤炭损失量的多少ꎮ 因此根据放顶煤 椭球体理论[4]可知图 1ꎬ如果放煤间距 D 为椭球 体短轴长度 2 b 时ꎬ放煤时间较长ꎬ支架后方放煤口 处易形成放煤漏斗间的“脊背”现象ꎬ即煤炭损失会 很大ꎬ见图 1aꎻ如果放煤间距 D 为椭球体短轴长 度的一半即 b 时ꎬ放煤时间较短ꎬ虽然煤炭损失量 小ꎬ但是第 1 次放煤漏斗中的矸石会混入ꎬ采出煤炭 的含矸率会增加ꎬ见图 1bꎬ因此合理的放煤间距 D 应该为b D 2 bꎮ 61 2020 年 7 月 宣鹏云三元煤业综放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 29 卷第 7 期 图 1 放煤椭球体理论示意 根据椭圆偏心率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5] b = 1 2 m h n +2 2 3 式中mꎬn 为试验常数定值ꎬm 取 0. 985ꎬn 取 -0. 85ꎻh 为顶煤厚度ꎬmꎮ 三元煤业 4301 综放工作面合理的放煤间距 D 为 1. 19 2. 38 mꎬ考虑到工作面支架中心距为 1. 5 mꎬ因此工作面放煤间距确定为 1. 5 mꎮ 3. 3 放顶步距的确定 放顶步距的合理选择对于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 回收率影响较大ꎬ放煤步距较大ꎬ支架放煤口上方矸 石会优先到达放煤口造成煤炭损失量增加ꎬ如图 2 a所示ꎻ放煤步距较小ꎬ支架后方采空区矸石会优 先到达放煤口ꎬ造成采出煤炭的含矸率增加ꎬ如图 2 b所示ꎮ 因此必须对放顶步距进行合理的选择ꎮ 图 2 不同放顶步距下煤炭损失 根据我国放顶煤工作面经验公式[6]可得 L = 0. 15 0. 21h - h13 式中L 为放顶步距ꎬmꎻh 为顶煤厚度ꎬmꎻh1为 支架放煤口的高度ꎬmꎮ 由于三元煤业 4301 综放工作面支架采用低位 放顶煤ꎬ放煤口高度取 0. 15 mꎬ所以 4301 工作面放 顶步距为 0. 66 0. 93 mꎬ考虑到工作面煤机截深为 0. 6 mꎬ因此工作面确定放顶步距为 0. 6 mꎬ即一刀 一放的方式进行放煤ꎮ 4 结 语 1 采用模糊评价函数ꎬ对4301 综放工作面顶 煤冒放性进行了综合评价ꎬ得出了 4301 综放工作面 顶煤冒放性属于Ⅱ类ꎬ冒放性好ꎬ适宜采用放顶煤工 艺进行开采ꎮ 2 对 4301 综放工作面主要开采工艺参数进 行了理论分析ꎬ 得出工作面合理的采高选择为 2. 8 mꎬ放顶煤厚度 4. 57 mꎻ合理的放煤间距确定为 1. 5 mꎻ放顶步距为 0. 6 mꎬ即一刀一放的方式进行 放煤效果较好ꎮ 参考文献 [1] 许孟和ꎬ王慧杰. 古城煤矿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分 析[J]. 煤ꎬ2019ꎬ281276 -77ꎬ86. [2] 谢 群.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J]. 煤炭 科技ꎬ2019ꎬ40651 -53. [3] 雷志宏. 特厚硬煤层采放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及应用 [J]. 煤炭科技ꎬ2019ꎬ40565 -68. [4] 田 多ꎬ师皓宇ꎬ付恩俊ꎬ等. 基于椭球体理论的放煤 步距与放出率关系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ꎬ2015ꎬ43 551 -53ꎬ143. [5] 孟国胜. 公务素矿大倾角特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工艺 研究[D]. 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ꎬ2012. [6] 徐 涛ꎬ谢 波. 大倾角高产高效综采放工艺技术 研究[J]. 煤矿开采ꎬ2007ꎬ 361053 -60. [责任编辑常丽芳] 71 2020 年 7 月 宣鹏云三元煤业综放工作面开采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 29 卷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