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建设和生产.doc
第十三章 矿山救护 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复杂、作业环境较差,加之人们对矿山灾害客观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有时麻痹大意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这就造成发生某些灾害的可能。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矿井突发事故,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资源和财产损失,必须根据两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救护规程的要求,做好救护工作。同时,还要教育职工,在发生事故时如何积极进行自救和互救。 第一节 矿山救护队 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矿井火灾、瓦斯、煤尘、水、顶板等灾害的专业性队伍,是职业性、技术性组织,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实践证明,矿山救护队在预防和处理矿山灾害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矿山救护组织与任务 (一)矿山救护队的组织 根据我国煤矿矿山救护队的特点和煤炭行业的管理职能,原煤炭工业部在煤炭系统建立了军事化救护总队支队区域大队中队辅助队的救护管理体制。跨省区调动,由总队统一指挥;省区内调动,由支队统一指挥;区域内调动由大队统一指挥。 1.区域矿山救护大队的组织 各省区煤炭管理机构将本省区的产煤地区,以100km为服务半径,合理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选择一个交通位置适中、战斗力较强的矿山救护队,作为重点建设的矿山救护中心,即区域矿山救护大队。区域矿山救护大队由2个以上中队组成,是完备的联合作战单位。 区域矿山救护大队是本区域的救灾专家、救护装备和演习训练中心,负责区域内矿井重大灾变事故的处理,对直属中队实行领导,并对区域内其它矿山救护队、辅助矿山救护队进行业务领导。 区域矿山救护大队设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2人,总工程师1人,副总工程师1人,工程技术人员数人。区域矿山救护大队应设相应的管理及办事机构如战训、后勤等,并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 2.矿山救护中队的组织 矿山救护中队距服务矿井一般不超过10km或行车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矿山救护中队是独立作战的基层单位,由3个以上的小队组成,直属中队由4个以上的小队组成。 矿山救护中队设中队长1人、副中队长2人、工程技术人员1人。中队应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及汽车司机、机电维修、氧气充填、电台话务等人员。 小队是执行作战任务的最小战斗集体,由9人以上组成。小队设正、副队长各1人。 3.辅助矿山救护队的组织 辅助矿山救护队应根据矿井的生产规模、自然条件、灾害情况确定编制,原则上应由3个以上的小队组成。辅助矿山救护队应设专职队长及专职仪器装备维修工,负责日常工作。辅助救护队直属矿长领导,业务上受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和矿山救护队领导。 辅助矿山救护队员应由符合条件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兼职组成。 (二)矿山救护队的任务 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 1 救护井下遇险遇难人员; 2 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 3 参加危及井下人员安全的地面灭火工作; 4 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放炮、启封火区、反风演习和其它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 5 参加审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协助矿井搞好安全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 6 负责辅助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领导工作; 7 协助矿山搞好职工救护知识的教育。 矿山救护队进行矿井预防性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 经常深入服务矿井熟悉情况,了解各矿采掘布置、通风系统、保安设施、火区管理、运输、防水排水、输配电系统、洒水灭尘、消防管路系统及其设备的使用情况;各生产区队、班组的分布情况,机电峒室、火药室、安全出口的所在位置,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动态等。 2 协助矿井搞好探查古窑,恢复旧巷等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 3 协助矿井训练井下职工、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管理自救器。 4 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协助通风安全部门做好煤矿事故的预防工作。 5 帮助矿长、总工程师掌握救护仪器使用的基本知识。 二、矿山救护工作原则 矿山救护队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矿山救护队接到事故召请电话时,应问清事故地点、类别、通知人姓名,立即发出警报,迅速集合队员。必须在接到电话1min内出动,不需乘车出动时,不得超过2min出动,赶到事故矿井。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矿长任总指挥,矿山救护队长为指挥部成员。在处理事故时,矿山救护队长对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如果有外区域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应成立矿山救护联合作战部,由事故矿所在区域的救护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战斗行动。 处理事故时,应在灾区附近的新鲜风流中选择安全地点设立井下基地。基地指挥由指挥部选派人员担任,有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待机小队和急救员值班,并设有通往地面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有必要的备用救护器材和装备,有明显的灯光标志。根据事故处理情况变化,救护基地可向灾区推移,也可撤离灾区。 矿井发生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水灾等重大事故后,救护队必须首先进行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的类别、原因、范围、遇险遇难人员数量和所在地,以及通风、瓦斯、有毒有害气体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理事故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抢救遇险人员是矿山救护队的首要任务,要创造条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线,先将受伤、窒息的人员运送到新鲜空气地点进行急救,同时派人员引导未受伤人员撤离灾区,然后抬出已牺牲的人员。 进入灾区侦察或作业的小队人员不得少于6人,并根据事故性质的需要,携带必要的技术设备。救护小队在窒息区内工作时,小队长应使队员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听到音响信号的范围以内,任何情况下都严禁指战员单独行动,严禁通过口具或摘掉口具讲话。 救灾工作需要果断、勇敢和科学性相结合,不能有侥幸心理和蛮干行为。指挥人员应在准确掌握事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根据煤矿救护规程中处理各类事故时救护队的行动原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并抓住战机,组织力量,尽快地抢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事故处理结束,经抢救指挥部同意后,救护队才能整理装备带队返回。 三、矿山救护队的常用技术装备 为保证矿山救灾过程中救护指战员的自身安全和对遇险遇难人员施行人工呼吸急救,矿山救护队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氧气充填泵、氧气呼吸器校验仪、救护通讯器材、冰冷防热服和寻人仪等仪器设备。 1.氧气呼吸器 氧气呼吸器是一种与外界空气隔绝的个体防护装置。国内生产的有AHG-2、AHG-3、AHG-4和AHY-6等型号,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有效使用时间分别为2h、3h和4h。美国BIOMARINE公司生产的BIOPAK-240型呼吸器,其结构形式与我国生产的呼吸器有较大区别,但呼吸器的主要系统基本相似。 AHG-4A型氧气呼吸器,是带压缩氧气储备的隔绝再生式闭路循环呼吸保护器具,它由呼吸循环系统、氧气供应系统和辅助装置组成。其构造如图13-1-1所示。 图13-1-1 AHG-4A型氧气呼吸器 1外壳;2手动补给接头;3氧气瓶左紧带;4氧气瓶右紧带;5开口销;6氧气瓶;7压力表导管;8氧气压力表;9垫圈;10降温器;11吸气阀;12右头带;13保护片;14自动排气阀;15呼吸软管组件;16口具组件或全面罩;17左头带;18输氧管;19调节器;20联调节器导管;21呼气阀;22清净罐;23清净罐束紧带;24呼吸袋;25分路器;26氧气瓶开关;27联氧气瓶导管;28调节带;29钩环螺帽;30手动补给按扭;31压力表开关;32联接螺丝;33保护管;34腰垫;35A型带;36联接钩环;37腰带;38哨子;39左肩带;40螺钉;41垫圈;42扣环;43右肩带。 呼吸循环系统包括带口片的口具盒16或全面罩、呼吸软管组件15、呼气阀21、清净罐22、呼吸袋24、排气阀14、降温器10、吸气阀11以及口具附带的鼻夹等组成。呼吸循环系统与呼吸器其它部分有三处联接;一是通过呼吸软管组件15的中心螺栓,联接口具16或面罩,以实现和佩用者呼吸器官的联接;二是通过呼吸袋上的手动补给接头2与分路器25相联,以输入手动补给氧气;三是通过输氧带18与调节器19相联,以输入定量供氧和自动补给供氧。 氧气供应系统由带开关26的压缩氧气瓶6,联氧气瓶导管27分路器25,再联调节器导管20、调节器19、输氧管18、压力表导管组件7、压力表8等组成。供氧系统的操作部位有三处一是氧气瓶开关26,二是手动补给按钮30,三是压力表开关31。为便于操作,它们均布置在佩用者的右手下方。 辅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的氧气瓶束紧带、清净罐束紧带、降温器束紧带、外壳外部设置的肩带、腰带、腰垫、A型组件等,以供佩用呼吸器时用。 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方框图见图13-1-2。 图13-1-2 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呼吸器佩用者从肺部呼出的气体经过口具或面罩进入呼吸器循环系统,沿呼气软管、呼气单向阀进入清净罐,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清净罐中的吸收剂主要是氢氧化钙进行反应而被有效地减少;净化后的富氧再生气体流入呼吸袋备用。佩用者吸气时,呼吸袋里的富氧气体流进降温器,被吸走部分热量,其温度降低并因此脱去部分水汽,然后穿过吸气单向阀而进入吸气软管,与此同时,来自供氧调节器的定量供氧以1.3~1.5L/min的流量经输氧管进入降温器与再生富氧气体混合,沿吸气管和口具进入佩用者的呼吸器官,完成整个呼吸循环。 当佩用者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1.3~1.5L/min的定量供氧流量已不够消耗时,呼吸器内部系统中产生的负压,将启动供氧调节器中的自动补给阀,以不小于90L/min流量自动补给氧气。在佩用者工作间隙或短暂休息期间,人体的氧气消耗较小,呼吸器的定量供氧有剩余,积聚的气体使呼吸袋24中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自动排气阀开启排气。当压力恢复到正常范围时,则自动排气阀停止排气并保持气密。 在呼吸器系统中,氧气的补给除上述的定量供氧和自动补给供氧外,还有第三种供氧机构手动补给供氧。这是一种紧急供氧方式,佩用者直接用手指按压手动补给按钮30,氧气不通过减压阀而直接输送到呼吸袋24中,手动补给只有在减压阀、自动肺失灵或者必须用大流量氧气吹洗呼吸器系统中的氮气时才采用。 氧气瓶6内的氧气压力由压力表8显示。联接压力表8与分路器25的压力表导管组件毛细管如有损坏或联接部位密封性能不好,可用压力表开关31将其与分路器25隔绝,以免氧气漏损,关闭压力表开关不影响手动补给阀的正常工作。 AHG-4A型氧气呼吸器的呼吸联接器具有口具和呼吸面罩两种形式,见图13-1-3和图13-1-4。当在闷热的井巷里从事较重工作时,选用口具可使面部散热良好。而选用面罩则具有可同时用口鼻呼吸、能说话、对面部有保护作用等优点。 图13-1-3 口具 1口具主体;2扎紧线绳和保护套;3口片;4颏托软垫;5保护套 图13-1-4 呼吸面罩 1头带;2带扣;3手柄;4眼窗玻璃; 5传声器;6呼吸软管;7擦水器;8阻水罩 2.自动苏生器 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适于抢救如胸部外伤、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的伤员。我国救护队现用的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图13-1-5所示。 图13-1-5 自动苏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1氧气管;2氧气瓶;3压力表;4减压阀; 5配气阀;6引射器;7吸引瓶; 8自动肺;9面罩;10储气囊;11呼吸阀;12、13、14开关;15逆止阀;16安全阀 氧气瓶2中的高压20MPa氧气经氧气管1、压力表3进入减压器4,将压力减到0.5MPa以下,然后进入配气阀5。在配气阀5上有3个气路开关开关12通过引射器6和导管相连,其功用是在苏生前,借引射器中高速气流造成的负压先将被抢救人员口中的泥、粘液、水等抽到吸引瓶7内。开关13利于导气管和自动肺8相连,自动肺8通过其中的引射器喷出氧气时吸入外界一定量的空气,二者混合后经过面罩9压入被抢救人员肺内,然后引射器又自动操纵阀门将肺内气体抽出,以实现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目的。当被抢救人员恢复自动呼吸能力后,可停止自动人工呼吸改为自主呼吸下的供氧,即将面罩9通过呼吸阀11与储气囊10相接,储气囊通过导气管和开关14相接。储气囊10中的氧气经呼吸阀供被抢救者呼吸用,呼出的气体由呼吸阀排出。 为保证苏生抢救工作不致中断,应在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接近3MPa时,换用备用氧气瓶或工业大氧气瓶供氧,备用氧气瓶使用两端带有螺旋的导管接到逆止阀15上。此外,在配气阀上还备有安全阀16,它能在减压后氧气压力超过规定数值时泄出一部分氧气以降低压力,使苏生工作能可靠地进行。 3.氧气充填泵 氧气充填泵是将大储量氧气瓶中的氧气充入小氧气瓶内,使后者压力提高到20~30MPa的设备。它主要用于矿山救护队,也广泛用在消防、航空、医疗和化工部门。目前使用的有ABD-200型电机功率1kW、CT-250型电机功率3kW和AE-120型电机功率2.2kW电动氧气充填泵。 4.氧气呼吸器校验仪 氧气呼吸器校验仪可检查呼吸器的整机及其组件的以下性能 1 呼吸器在正、负压情况下的气密程度; 2 自动排气阀和自动补给阀的启闭动作压力; 3 呼吸器定量供氧流量; 4 自动补给氧气流量; 5 呼气阀在负压吸气和正压呼气情况下的气密程度; 6 清净罐的气密程度; 7 清净罐装药后的阻力。 目前使用的有AJH-3型氧气呼吸器校验仪重庆煤矿安全仪器厂生产和AJ-3型氧气呼吸器校验仪抚顺煤矿安全仪器厂生产。 5.矿山救护通讯设备 矿山救护通讯设备俗称灾区电话,是矿山救护队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通讯设备。目前使用的有PXS-1型声能电话机和KJT-75型救灾通讯设备。 PXS-1型声能电话机为矿用防爆型,有效通话距离2~4km。该机由发话器、受话器、声频发电机、扩大器等组成。有手握式对手握式和手握式对面罩式组成无源通话两种安装形式。在抢险救灾时,进入灾区的人员可选用发话器、受话器全装在面罩中,扩大器固定在腰间的安装形式,如图13-1-6所示。日常工作联络或指挥所用时,可选用手握式电话机的安装形式,如图13-1-7所示。 图13-1-6 手握式对面罩式的安装形式 图13-1-7 手握式对手握式的安装形式 PXS-1型声能电话机由声能供电,扩大器、对讲扩大器的电源选用6F22.9V层叠电池供电。该机携带方便、使用可靠、具有防尘、防潮、防爆等特点。 KJT-75型救灾通讯设备由主机、副机和袖珍发射机三部分组成。通讯主机供井下基地使用,副机和袖珍发射机供进入灾区的救护队员使用。救护队员通过副机扬声器收听主机传来的话音,使用袖珍发射机向主机发话。救护队员随身携带缠制好的放线包,救灾作业时边行进边放线,并随时和基地的主机保持井下联系主、副机间的通讯距离为2km。通讯导线兼作救护队员的探险绳。基地通讯主机可同时对三路救灾队员实现救灾指挥。 6.冰冷防热服 冰冷防热服也叫冷却服用于救护队员在高温地区工作时免受高温危害和提高工作效率。普通冰冷防热服由冰衣和冰袋组成。冰衣有三层内层为尼龙编织物,中层为隔热聚脂毡,外层为镀铝玻璃纤维服。其袖口、领口和胸带是由加宽编织物制成的,使上身严密不透气。冰袋用钮扣扣在冰衣的内层胸前和背部,由44个隔离的冰槽组成。根据作业环境的温度不同,一般可用1~2h。 7.寻人仪 在救灾过程中,利用寻人仪能够迅速发现遇险遇难人员位置以便尽快地进行抢救。 美国矿业局研制了一种低频无线电收发装置,这个装置很小,适于矿工系在腰带上。它完全密封,发射机的天线安装在一个小盒内,能够间断产生600~30000Hz的定位信号。由于每台发射机只能产生一个固定频率,故可从其发出的频率鉴别遇险遇难人员。这套装置除发射机外,还包括一个基音接收器,一个按钮和一个开关。接收器能使遇险矿工收到来自地面的声音信息,它是由地面上的发射机发出的。同时,救护队还能向遇险者询问有关情况,遇险矿工对某些问题用发射器发出几组信号做“是”,或用另外几组做“不是”的回答,这些均用装置上的按钮来完成。收发机通过一个特殊的与矿灯电池连接的电源作动力源,一个充好电的矿灯电池可供收发机使用40h,已用了8h的矿灯电池可供收发机使用16h。这种信号装置已在美国的93个矿井进行了试验,井筒深度小于600m时效果很好。 我国研制成功的KXY型矿井寻人仪,由微型发射器和测向机等组成,可测定遇险遇难人员的方位和距离。微型发射器安装在矿工配带的矿灯内,矿灯充电后即可发出呼救信号,其耗电功率小,不影响矿灯的正常照明。测向机用于探测发射器发射信号,确定遇险遇难人员的方位。 第二节 矿工自救 多数灾害事故发生初期,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都比较小,这是消灭事故、减少损失的最有利时机。而且灾害刚发生,救护队很难马上到达,因此在场人员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工具材料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如不能消灭灾害事故时,正确地进行自救和互救是极为重要的。 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同时应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进行现场抢救,制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在制止无效时,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当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在场人员要立即打开并按规定佩戴好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同时帮助受伤的同志戴好自救器,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如因井巷破坏严重,退路被阻时,应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如巷道难以疏道,应坐在支架良好的下面,等待救护队抢救。采煤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在场人员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应集中在安全地点待救。 井下发生火灾时,在初起阶段要竭力扑救。当扑救无效时,应选择相对安全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烟雾中行走时迅速戴好自救器。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背离火区行走。如果巷道已充满烟雾,也绝对不要惊慌、乱跑,要冷静而迅速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有秩序地外撤。如无法撤出时,要尽快在附近找一个硐室等地点暂时躲避,并把硐室出入口的门关闭以隔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 当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避开水头冲击手扶支架或多人手挽手,然后撤退到上部水平。不要进入透水地点附近的平巷或下山独头巷道中。当独头上山下部唯一出口被淹没无法撤退时,可在独头上山迎头暂避待救。独头上山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上山上部能因空气压缩增压而保持一定的空间。若是采空区或老窑涌水,要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井下发生冒顶事故时,应查明事故地点顶、帮情况及人员埋压位置、人数和埋压状况。采取措施,加固支护,防止再次冒落,同时小心地搬运开遇险人员身上的煤、岩块,把人救出。搬挖的时候,不可用镐刨、锤砸的方法扒人或破岩煤,如岩煤块较大,可多人搬或用撬棍、千斤顶等工具抬起,救出被埋压人员。对救出来的伤员,要立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 二、矿工自救设施与设备 (一)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一种设施。避难硐室有两种一是预先设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路线上的避难硐室也称为永久避难硐室;二是事故发生后因地制宜构筑的临时避难硐室。规程执行说明对永久避难硐室的要求是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器启动地点,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m,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每人占用面积不得小于0.5m2;室内支护必须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电话;室内必须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少于0.3m3/min;室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避难硐室在使用时必须用正压通风。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间的巷道,由避难人员临时修建的。为此应事先在这些地点备好所需的木板、木桩、粘土、砂子和砖等材料,在有压气条件下还应装有带阀门的压气管。若无上述材料时,避难人员可用衣服和身边现有的材料临时构筑,以减少有害气体侵入。 进入避难硐室时,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寻找。避难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和空气消耗。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在硐室内可间断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二)压风自救装置 压风自救装置是利用矿井已装备的压风系统,由管路、自救装置、防护罩急救袋三部分组成。目前世界上几个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已在煤矿普遍使用。1987年重庆煤科分院研制了适合我国煤矿的压风自救装置系统,并在江西省英岗岭煤矿试用,效果良好。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矿井使用了压风自救系统。平顶山矿区在井下使用的压风自救装置系统如图13-2-1所示,它安装在硐室、有人工作场所附近、人员流动的井巷等地点。当井下出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或突出时,避难人员立即去到自救装置处,解开防护袋,打开通气开关,迅速钻进防护袋内。压气管路中的压缩空气经减压阀节流减压后充满防护袋,对袋外空气形成正压力,使其不能进入袋内,从而保护避难人员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防护袋是用特制塑料经热合而成,具有阻燃和抗静电性能。每组压风自救装置上安多少个头开关、减压阀和防护袋,应视工作场所的人数而定。 图13-2-1 压风自救装置示意图 1压风管路;2压风自救装置支管;3减压阀;4防护袋;5巷道底板 (三)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携带轻便,但作用时间较短的供矿工个人使用的呼吸保护仪器。主要用途是当煤矿井下发生事故时,矿工佩戴它可以通过充满有害气体的井巷,迅速离开灾区。因此,规程规定“每一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隔离式自救器又有化学氧和压缩氧两种。我国生产有AZL-40型、AZL-60型、MZ-3型和MZ-4型等过滤式自救器,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AYG-45型和AYG-60型压缩氧自救器。 1. AZL-60型过滤式自救器 这种自救器是用于矿井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防止CO中毒的呼吸保护装置,它适用于周围空气中O2浓度不低于18的条件下。当CO浓度小于1.5、环境温度在50℃以下时,使用时间可达60min。该自救器的外形如图13-2-2所示,过滤药罐的结构如图13-2-3所示。自救器的滤罐密封在外壳内,外壳由上、下壳体、密封圈、封口带、开启搬手、腰带挂环、封印条和号码牌等组成,密封后可以长期携带3年或存放5年。 图13-2-2 自救器外形 1上壳;2封口带;3号码牌;4下壳;5开启搬手;6腰带环 使用时,滤毒罐由口具6与人体肺部相通,含有CO的空气,首先经过滤尘层14进入干燥剂药层12除湿,以防止触媒剂中毒。经干燥的气体进入触媒层10进行氧化反应,将其中的CO气体转化为无毒的CO2气体。这时滤毒罐完成滤毒作用,再经吸气阀8及降温网4由口具6进入人的肺部,人体呼出的气体由呼气阀2直接排出。 佩带自救器的方法步骤掀起保护罩,再用拇指掀起红色的开启搬手,拉断封印条;撕掉封口带,拨开外罐上部并扔掉;握住头带,把药罐从外罐中拉出,并扔掉外罐下部;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牙齿与嘴唇之间,并咬住牙垫;用两手轻轻拉开鼻夹垫,夹在鼻子上,并立即用口呼吸;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戴上矿帽,撤离危险区。 图13-2-3 自救器滤毒罐结构示意图 1 鼻夹;2呼气阀;3头带;4降温网;5牙垫;6口具;7口水挡板;8吸气阀;9滤尘层; 10触媒层;11隔热纱带;12干燥剂;13补偿弹簧;14滤尘层;15减振垫 2. 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 这种自救器为隔离式自救器,可用于矿井发生各种灾害情况下矿工的自救。该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为步行速度5.5km/h或从事中等强度劳动196 000Nm/h时,不少于40min,静坐条件下大于2h。 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的结构原理如图13-2-4所示。人的呼气从口具1经呼吸软管3、带降温器的阀盒4、呼气阀19、呼气管8、药罐中心管18、再从药罐11的底部返上来,经过药罐中的生氧剂13药片状或粒状超氧化钾,将呼气中的水汽及C02吸收掉并放出O2,富氧的空气再进入气囊6以供吸气时使用。吸气时,富氧空气经吸气阀20、阀盒4、呼吸软管3、口具1而吸入人的肺部。当生氧量超过人的呼吸需要时,气囊因积聚过多气体而膨胀,设在气囊上的拉绳遂将排气阀7拉开,见图中b,气囊中过剩的气体即从排气阀排泄到外界大气中去。 启动装置图13-2-4中12是为了自救器在使用一开始即能产生氧气而设置的,其结构见图13-2-5。当打开自救器后,拉动拉环4,启动针5被拉出,滚珠9在弹簧作用下向中心滚动,冲击座6失去卡紧力在弹簧7的作用下向下冲击,使硫酸瓶11直接与撞针孔板12相撞,在尖凸部分作用下被击破,其中酸液流出,经孔板上的小孔、引导漏斗10流入药剂筒15内,与其中的NaO2启动生氧药剂相互作用产生出氧气在30s内可生氧2升以上,溢出到生氧药罐中,继而进入气囊。使用时,当甩掉自救器外壳后,气囊应逐渐自动充气鼓起,药剂筒壁变热,这表明自救器已正常起动。如一旦气囊未鼓起,则应立即采取用嘴从口具向气囊内吹气,吹鼓后再戴好口具、鼻夹,先缓步撤退,待生氧剂放氧充足后再加快行走步伐。 图13-2-4 AZH-40型自救器的结构原理 1-口具;2鼻夹;3呼吸软管;4带降温器的阀盒;5上箍圈;6气囊;7排气阀;8呼气管; 9下小箍圈;10下大箍圈;11生氧药罐;12启动装置;13生氧剂;14散热片; 15口具衬管;16中箍圈;17口具塞;18药罐中心管;19呼气阀;20吸气阀 图13-2-5 启动装置 1固定螺帽;2密封胶垫;3套筒;4拉环;5启动针;6冲击座;7弹簧; 8启动卡;9滚珠;10硫酸引导漏斗;11硫酸瓶;12撞针孔板; 13NaO2启动生氧药剂;14底盖;15药剂筒;16胶结剂 图13-2-6 AYG-45型自救器原理结构 1外壳;2氧气瓶;3减压器;4压力计;5氧气瓶开关;6口具及呼吸软管; 7鼻夹;8眼镜;9自动补给端杆;10氧气袋;11排气阀;12二氧化碳吸收剂 这种化学氧隔离式自救器存在着生氧剂中混入有机物时具有易燃易爆性;当湿气进入内罐时使生氧剂吸湿放氧,时间一长会使罐内压力升高,易引起自动着火爆炸;使用过或报废的自救器内部残存有相当数量的生氧剂,加之无外壳保护,易混进有机物而引起着火等缺点。因此,这种自救器应放置在不受碰撞和强烈冲击的地方,并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查,对使用过或报废的自救器不能丢放在井下,应带到地面妥善处理。 3. AYG-45型压缩氧自救器 AYG-45型压缩氧自救器的原理及结构见图13-2-6。其工作原理为当佩戴使用时,人体呼出的气体经口具及呼吸软管6进入CO2吸收剂盒中,呼气中的CO2被盒中的吸收剂CaOH2吸收掉,经净化的气体再进入氧气袋10中与由减压器3送来的O2混合,供再次呼吸使用。吸气时氧气袋10中的富氧空气经呼吸软管、口具进入人体肺部,完成呼吸循环。当氧气袋10中空气不足时,自动补给端杆9会自动工作,由氧气瓶经减压向氧气袋迅速补充氧气。当氧气袋空气储量超过人体需要时,袋中压力上升使排气阀11开启,将多余空气排到外界大气中,以使呼吸压力维持在规定范围内。 AYG-45型自救器重3.7kg,在中等劳动强度时的使用时间为45min。AYG-60型自救器总重5kg,在中等劳动强度时的使用时间为60min,其原理和结构与AYG-45型相同。 4. 自救器的选用原则 对于流动性较大,可能会遇到各种灾害威胁的人员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或突出区域的采掘工作面,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其余情况下,一般应选用过滤式自救器。 5. 自救器的佩戴注意事项 1 戴上自救器后,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表明自救器工作正常。决不能因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取下。 2 化学氧自救器佩戴初期生氧剂放氧速度慢,如条件允许,应缓慢行走,等氧足够呼吸时再加快速度。撤退时最好按每小时4~5km速度行走,呼吸要均匀,千万不要跑。 3 佩戴过程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咽下,也可任其自然流入口水盒降温器,严禁拿下口具往外吐。 4 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防有害气体的毒害。 第三节 现场急救 矿井发生水灾、火灾、爆炸、冒顶等事故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窒息、外伤等伤员。在场人员对这些伤员应根据伤情进行合适的处理与急救。救护指战员在灾区工作时,只要发现遇险受伤人员,都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一、对中毒、窒息人员的急救 在井下发现有害气体中毒者时,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将伤员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安置在安全、干燥和通风正常的地点。 (2)立即清除患者口、鼻内中的污物,解开上衣扣子和腰带,脱掉胶鞋。并用衣被等物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 (3)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神志等方面,判断伤情的轻重。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光线后能迅速收缩变小,神志清醒。而休克伤员的两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反应迟钝。可根据表13-3-1所示情况判断休克程度。对呼吸困难或停止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当出现心跳停止现象时,除进行人工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心脏挤压法急救。 表13-3-1 休克程度分类表 休克分类 轻度 中度 重度 神志 清楚 淡漠、嗜睡 迟钝或不清 脉搏 稍快 快而弱 摸不着 呼吸 略速 快而浅 呼吸困难 四肢温度 无变化或稍发凉 湿而凉 冰凉 皮肤 发白 苍白或出现花纹斑 发紫 尿量 正常或减少 明显减少 尿极少或无尿 血压 正常或偏低 下降显著 测不到 (4)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伤员恢复自主性呼吸或真正死亡时为止。当救护队员到达现场后,应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苏生。对重度CO中毒和SO2、NO2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或用苏生器苏生,不能采用压胸或压背法的人工呼吸,以免加重伤情。 现场急救常用的人工呼吸和恢复心跳的方法 1.口对口吹气法 此法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性广。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跪在伤员头部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紧,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吸气图13-3-1,并观察伤员的胸部是否扩张,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当;吹气完毕,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4~16次。 图13-3-1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法 a紧贴吹气;b放松呼气 2.仰卧压胸法 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伤员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身重力压伤员的胸部,挤出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如此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6~20次图13-3-2。 3.俯卧压背法 让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其操作方法与仰卧压胸法大致相同图13-3-3。 图13-3-2 仰卧压胸法 图13-3-3 俯卧压背法 4)心脏挤压法 体外心脏挤压是用于对各种原因造成心跳骤停的伤员进行抢救的一种有效方法。将伤员仰卧平放在硬板或地面上,救护者站着或跪在伤员一侧,两手相迭,掌根放在伤员胸骨下三分之一部位,中指放在颈部凹陷的下边缘,借自己的体重用力向下按压图13-3-4,使胸骨压下约3~4cm,每次下压后应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利于心脏的舒张。按压次数,每分钟60~80次。 图13-3-4 心脏挤压法 体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密切配合,心脏按压5次,吹气1次。按压时,加压不宜太大,以防肋骨骨折及内脏损伤。按压显效时,可摸到伤员颈总动脉、股动脉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口唇、面色转红润,血压复升。急救者应有耐心,除非确定伤员已真死,否则,不可中途停止。 二、对外伤人员的急救 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1.尽快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缩短烧伤时间。 2.检查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查是否合并有其他外伤、有害气体中毒、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等。 3.要防止休克、窒息和疮面污染。伤员发生休克或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 4.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外,对疮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护表皮。 5.把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 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 对出血伤员抢救不及时或不恰当,就可能使伤员流血过多而危及生命。出血的种类有①动脉出血,血液鲜红,随心跳频率从伤口向外喷射。②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血流缓慢均匀。③毛细血管出血,表现为创面渗血,象水珠似地从伤口流出。出血较多者,一般表现为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对这类伤员要尽快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急救处理。 止血的方法随出血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对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用纱布、绷带无条件时,可用干净布条等包扎伤口即可;大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对于动脉出血应采用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暂时性动脉止血方法有 1.指压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脏一端,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根据出血位置,采用不同的压迫部位,如图13-3-5所示。采用此法,不宜过久。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应寻找材料,准备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图13-3-5 指压止血法的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 1手指;2手掌;3前臂;4肱骨动脉;5下肢股动脉; 6前头部;7后头部;8面部;9锁骨下动脉;10颈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如图13-3-6所示,它是先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敷在伤口上,再用绷带或布带、三角巾紧紧包扎起来。对小臂和小腿的止血,也可在肘窝或膝窝内加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或布带将其固定,以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图13-3-6 加压包扎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用橡皮止血带或三角巾、绷带、布胶带等把血管压住,达到止血目的,如图13-3-7。扎止血带的部位距出血点不宜过远,松紧要适宜。止血时间不宜过长,每30~60min放松一次,若仍然出血,可压迫伤口,过3~5min再缚好。 图13-3-7 止血带止血法 3.对骨折人员的急救 对骨折人员首先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根据现场条件用木棍、木板、竹笆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对受伤的肢体临时固定后,抬运升井,送往医院。 三、对溺水者的急救 发生水灾后,应首先抢救溺水人员。人员溺水时,由于水大量地灌入人的肺部,可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所以,对溺水人员应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 1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要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地方,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不使受凉。 2立即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沙等污物堵塞,应迅速清除,擦洗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溺水者肚子下面;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