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资源储量估计.pdf
现代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与资源储量估计 现代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与资源储量估计 现代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与资源储量估计 现代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与资源储量估计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李裕伟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李裕伟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 1 世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沿革世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沿革 2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3 我国我国99年国家标准同国际通行标准的对比年国家标准同国际通行标准的对比 4 资源量与储量资源量与储量 5 矿产普查与推断资源量矿产普查与推断资源量 6 编写报告时资源量的归类准则编写报告时资源量的归类准则 7 现代储量计算方法现代储量计算方法 8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9 工业指标工业指标 1 世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沿革世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沿革 早在现代矿业出现之前,就有人考虑如何规 范矿产资源资产。由于在找矿和采矿过程 中,作为矿产资源资产的矿石的数量、质量 和可靠程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如何建立 一套对资产的表述方式就成了一个涉及矿主 和采矿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问题。早在 早在现代矿业出现之前,就有人考虑如何规 范矿产资源资产。由于在找矿和采矿过程 中,作为矿产资源资产的矿石的数量、质量 和可靠程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如何建立 一套对资产的表述方式就成了一个涉及矿主 和采矿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问题。早在 1556年,法国人年,法国人Georgius Agricola就提出 了要研究这种关系。 就提出 了要研究这种关系。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现代矿业的产物。 但在现代矿业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内, 矿产勘查并没有资源 储量分类是现代矿业的产物。 但在现代矿业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内, 矿产勘查并没有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其 主要原因是在矿业发展的最初 储量分类标准。其 主要原因是在矿业发展的最初50年内, 所开采的是浅部的高品位的矿石,矿床、 矿体易识别,易采选,市场风险小,矿 业权交易规模不大,投资关系简单,这 时的市场对矿产资源 年内, 所开采的是浅部的高品位的矿石,矿床、 矿体易识别,易采选,市场风险小,矿 业权交易规模不大,投资关系简单,这 时的市场对矿产资源/储量不需要很复杂 的表述。 储量不需要很复杂 的表述。 随着现代矿业的发展,矿业生产要素市场规 模越来越大,投资关系越来越复杂,找矿风 险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对矿业权实物资 产(资源量、储量)进行准确表述,用以规 范市场行为的要求,使同样类型的资源/储 量具有同等的商品规格,以便这些资产能在 市场中进行公平交易。 随着现代矿业的发展,矿业生产要素市场规 模越来越大,投资关系越来越复杂,找矿风 险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对矿业权实物资 产(资源量、储量)进行准确表述,用以规 范市场行为的要求,使同样类型的资源/储 量具有同等的商品规格,以便这些资产能在 市场中进行公平交易。 1902年,由伦敦采矿、冶金协会,对英国采 矿者将视野内能直接观察到的露头、采场和 坑道中的矿体定为 年,由伦敦采矿、冶金协会,对英国采 矿者将视野内能直接观察到的露头、采场和 坑道中的矿体定为“可见矿量可见矿量”((visible ore) 的部分。据工程揭露情况分为 ) 的部分。据工程揭露情况分为2级级已圈定矿 量 已圈定矿 量和和未圈定矿量未圈定矿量,这是分类的雏形。,这是分类的雏形。 1909年,行将就任美国总统的胡佛 ( 年,行将就任美国总统的胡佛 (Herbert Hoover)出版了采矿总则一 书,在书中他将矿石储量分为 )出版了采矿总则一 书,在书中他将矿石储量分为证实的证实的 (proved)、概实的概实的(Probable)和和远景的远景的 (Prospective)三类。这是首次从对矿床的 查明程度进行矿产储量分类。 三类。这是首次从对矿床的 查明程度进行矿产储量分类。 1910年第年第11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用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用A、、B、、C 表示各级储量;表示各级储量;1913年在第年在第12届国际地质大 会上,除分为证实储量、概实储量、可能储 量外,还首次据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分类, 成为以后按经济准则分类的基础。 届国际地质大 会上,除分为证实储量、概实储量、可能储 量外,还首次据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分类, 成为以后按经济准则分类的基础。 1943年,美国地质调查局颁布了1943年,美国地质调查局颁布了测定的测定的 (Measured)-(Measured)-指示的指示的(Indicated)-(Indicated)-推断的推断的 (Inferred)资源量指南,首次提出了资源 量是对矿床的地质查明程度的概念。1944年, 美国地调局和美国矿业局又联合提出了“ (Inferred)资源量指南,首次提出了资源 量是对矿床的地质查明程度的概念。1944年, 美国地调局和美国矿业局又联合提出了“矿产 储量 矿产 储量”的概念,把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的相应资 源量定义为 ”的概念,把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的相应资 源量定义为证实储量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Proved Reserve)、概 实储量 概 实储量(Probable Reserve)和(Probable Reserve)和可能储量可能储量 (Possible Reserve)。至此,建立了由资 源量和储量共同组成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概 念,关于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术语及其相互关 系也基本确立。应该指出的是,在这一阶段, 无论是资源量,还是储量,都是指的原地总矿 量。 (Possible Reserve)。至此,建立了由资 源量和储量共同组成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概 念,关于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术语及其相互关 系也基本确立。应该指出的是,在这一阶段, 无论是资源量,还是储量,都是指的原地总矿 量。 世界资源/储量分类大事记世界资源/储量分类大事记 ★★ 1556 法国人法国人Georgius Agricola 提出制 定对作为商品的矿产进行规范的表述,以 协调矿主和采矿人的利益关系。 ★ 提出制 定对作为商品的矿产进行规范的表述,以 协调矿主和采矿人的利益关系。 ★ 1902 英国伦敦冶金采矿协会提出英国伦敦冶金采矿协会提出已圈定 矿量 已圈定 矿量和和未圈定矿量未圈定矿量 ★★ 1909 胡佛提出胡佛提出证实的证实的、、概实的概实的、、远景的 三类储量 远景的 三类储量 ★★ 1910年第年第11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用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用A、、 B、、C表示各级储量;表示各级储量;1913年在第年在第12届国 际地质大会提出了 届国 际地质大会提出了证实的证实的、、概实的概实的、、可能 的 可能 的三种储量类型。三种储量类型。 ★★ 1915 南非南非Witwatersrand盆地砾岩型金铀矿储 量分类 ★ 盆地砾岩型金铀矿储 量分类 ★ 1920 比属刚果比属刚果Shinkolobwe铜矿储量分类铜矿储量分类 ★★ 1928 苏联开始提出储量分类 ★ 苏联开始提出储量分类 ★ 1943 美国开始提出储量分类 ★ 美国开始提出储量分类 ★ 19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储量分类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储量分类 ★ 1959 西欧国家储量分类西欧国家储量分类 ★★ 1959 中国第一个储量分类 ★ 中国第一个储量分类 ★ 1960 铀的军事用途减少,商业使用增加,开始 制定储量分类 ★ 铀的军事用途减少,商业使用增加,开始 制定储量分类 ★ 19731986 提出提出McKelvy箱,美国地调局首次 建立完善的西方矿产资源 箱,美国地调局首次 建立完善的西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储量分类系统 ★★ 1976 中国第二个储量分类中国第二个储量分类 ★★ 1981 加拿大建立矿产资源加拿大建立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 储量分类系统 ★ 19781979 联合国提出第一次矿产资源联合国提出第一次矿产资源/储量 分类方案, 储量 分类方案,1981年年Fettweis分类方案分类方案 ★★ 1996 UNFC(联合国第二次矿产资源(联合国第二次矿产资源/储量分 类方案) ★ 储量分 类方案) ★ 1999 中国第三个储量分类 ★ 中国第三个储量分类 ★ 19992004 JORC (澳洲分类方案) ★ (澳洲分类方案) ★ 2001 UN统一协调固体矿产、油气和铀矿的分 类 ★ 统一协调固体矿产、油气和铀矿的分 类 ★ 2005 CRISCO 完成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国际 模版 完成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国际 模版 2 世界上几种主要资源/储量 分类系统 2 世界上几种主要资源/储量 分类系统 苏联苏联/俄罗斯俄罗斯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苏联苏联/俄罗斯储量分类方案俄罗斯储量分类方案 平衡表内 储量 平衡表外 储量 平衡表内 储量 平衡表外 储量 潜在经济的潜在经济的 ABC1C2ABC1C2P1P2P3 查明的查明的预测的预测的 经济的未发现的经济的未发现的 A 探明明的已知原地储量。矿床的边界通过探探明明的已知原地储量。矿床的边界通过探 槽、钻孔、或地下坑道圈定。矿石的质量和性槽、钻孔、或地下坑道圈定。矿石的质量和性 质具详细了解程度,可足以满足开发立项所要质具详细了解程度,可足以满足开发立项所要 求的求的可靠性可靠性。。 B 探明的一定程度已知的原地储量。矿床的探明的一定程度已知的原地储量。矿床的 边界通过探槽、钻孔、或地下坑道圈定。边界通过探槽、钻孔、或地下坑道圈定。 矿石的质量和性质具详细了解程度,可足矿石的质量和性质具详细了解程度,可足 以满足开发立项所要求的以满足开发立项所要求的基本可靠性基本可靠性。。 C1 通过探槽、钻孔和坑道构成的稀疏网格估计的通过探槽、钻孔和坑道构成的稀疏网格估计的 原地储量。这一类型还包括原地储量。这一类型还包括A和和B类储量的毗连类储量的毗连 部分,以及非常复杂、无论用多密的工程网格部分,以及非常复杂、无论用多密的工程网格 也难以圈定矿床的储量。通过分析或与同类已也难以圈定矿床的储量。通过分析或与同类已 知矿床进行类比,对矿床的质量和性质具初步知矿床进行类比,对矿床的质量和性质具初步 了解程度。对矿床开发的一般条件已了解。矿了解程度。对矿床开发的一般条件已了解。矿 石的吨位俱矿体的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和平均石的吨位俱矿体的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和平均 厚度确定。贫矿块段的边界值据统计确定。厚度确定。贫矿块段的边界值据统计确定。 C2 据极稀的网格,用很少的数据估计的储量。矿据极稀的网格,用很少的数据估计的储量。矿 体的边界主要是通过同邻近类似矿床的对比,体的边界主要是通过同邻近类似矿床的对比, 在已知的地质构造内外推的。矿体的品位和矿在已知的地质构造内外推的。矿体的品位和矿 物性质是据岩心样品,并同该地区类似矿床进物性质是据岩心样品,并同该地区类似矿床进 行对比确定的。储量据有限的数据,有时仅据行对比确定的。储量据有限的数据,有时仅据 单孔外推。此类型包含了同一矿床毗邻单孔外推。此类型包含了同一矿床毗邻A、、B、、 C1储量的外推部分。储量的外推部分。 P1、、 P2、、 P3 预测的资源量。通常据区域的地质、地球物预测的资源量。通常据区域的地质、地球物 理、地球化学和遥感数据进行估计。理、地球化学和遥感数据进行估计。 1这个分类系统显然遵循了这个分类系统显然遵循了1910国际地质大会 矿产储量分类系统框架。 国际地质大会 矿产储量分类系统框架。 2两类(表内、表外)四级(A、B、C1、 C2)的分类框架在苏联、东欧、中国等东 方国家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两类(表内、表外)四级(A、B、C1、 C2)的分类框架在苏联、东欧、中国等东 方国家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3重级别轻类型,重网度控制轻经济效益是这 个分类系统的主要缺陷。 重级别轻类型,重网度控制轻经济效益是这 个分类系统的主要缺陷。 俄罗斯新的 分类标准草案 俄罗斯新的 分类标准草案 据据 Denisov and Kavun, 2003, VIEMS Measured AB Inferred C2 Indicated C1 TEO1 TEO2 TEO1 TEO2 Economic Sub- Economic Potentially Economic Geological Study 331 332333 223*222221 213*212211 123*122121 113*112111 ReservesSub-economic Resources Potentially economic Resources*Special Case 西欧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西欧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西欧于1959年提出一个4级矿产储量分类 A级储量坑道圈定,误差边界 10,置信水平 90 B级储量坑道配合密集钻孔圈定,误差边界10, 置信水平70 C 西欧于1959年提出一个4级矿产储量分类 A级储量坑道圈定,误差边界 10,置信水平 90 B级储量坑道配合密集钻孔圈定,误差边界10, 置信水平70 C1 1级储量据钻孔与可靠的地球物理信息计算的储 量,误差边界30,置信水平70~ 50 C 级储量据钻孔与可靠的地球物理信息计算的储 量,误差边界30,置信水平70~ 50 C2 2级储量据稀疏钻孔与可靠的地球物理信息计算的 储量,或地质外推的储量 级储量据稀疏钻孔与可靠的地球物理信息计算的 储量,或地质外推的储量 907050 概率概率 储量(万吨) 1010 A B C1 30 储量误差 置信水平 储量 10 100100100 30 储量误差 置信水平 储量 10 100100100 西欧各级储量精度解读西欧各级储量精度解读 设所计算的储量数值为设所计算的储量数值为R100万吨,则万吨,则 A级储量 A级储量 R R 10 (实际储量> R 的 概率为90) 10 (实际储量> R 的 概率为90) R 90~110万吨90~110万吨 置信概率90置信概率90 B级储量 B级储量 R R 10 (实际储量> R 的 概率为70) 10 (实际储量> R 的 概率为70) R 90~110万吨90~110万吨 置信概率 70置信概率 70 C级储量 C级储量 R R 30 (实际储量> R 的 概率为50) 30 (实际储量> R 的 概率为50) R 70~130万吨70~130万吨 置信概率50置信概率50 1959年西欧分类中的“储量”指的是原地1959年西欧分类中的“储量”指的是原地 总矿量,当时全世界的分类都还没有把总矿量,当时全世界的分类都还没有把 “储量”视为是一个可采的概念。“储量”视为是一个可采的概念。 西欧分类的误差和置信度的概念是基于概西欧分类的误差和置信度的概念是基于概 率论定义的。用概率的术语来定义储量后率论定义的。用概率的术语来定义储量后 来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油气资源/储来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油气资源/储 量定义已全面概率化,固体矿产的资源/储量定义已全面概率化,固体矿产的资源/储 量定义也在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量定义也在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矿业活动日益全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矿业活动日益全 球化,欧已不再使用这一分类系统,而使用基球化,欧已不再使用这一分类系统,而使用基 于于JORC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美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美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政府分类)(政府分类) 20世纪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 局长的麦克凯维( 年代初,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 局长的麦克凯维(McKelvy)提出了一 个包括 )提出了一 个包括查明资源查明资源、、未查明资源未查明资源、、已采出 矿石 已采出 矿石和和非常规资源非常规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储量 分类模型,称之为 储量 分类模型,称之为“麦克凯维箱 ( 麦克凯维箱 (McKelvy Box))”。这个麦克凯维箱, 对西方的矿产资源 。这个麦克凯维箱, 对西方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储量分类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1974~~1980年,由美国地调局和美国矿 业局联合推出并逐步完善了西方第一个 正规、系统的矿产资源 年,由美国地调局和美国矿 业局联合推出并逐步完善了西方第一个 正规、系统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它是一个双表分类方案第一表表示 储量分类系统, 它是一个双表分类方案第一表表示资 源量 资 源量-储量储量分类关系,第二表表示分类关系,第二表表示资源量资源量- 储量基础储量基础分类关系。分类关系。 美国地调局的分类体系采用了以下三个资源 量和储量术语 美国地调局的分类体系采用了以下三个资源 量和储量术语 储量(储量(Reserve)) 储量基础(储量基础(Reserve Base)) 资源量(资源量(Resource)) 美国地调局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一个二维系 统,分类因素由 美国地调局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一个二维系 统,分类因素由“地质的地质的”和和“经济的经济的”两个坐标构 成,其术语为 两个坐标构 成,其术语为 地质坐标地质坐标 测定的(测定的(Measured)) 指示的(指示的(Indicated)) 推断的(推断的(Inferred )) 经济坐标经济坐标 经济的(经济的(Economic)) 边界经济的(边界经济的(Marginal Economic)) 次经济的(次经济的(Sub-economic)) 美国地调局美国地调局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美国地调局的矿产资源美国地调局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用两张表储量分类用两张表 表示表示 资源量资源量-储量分类表储量分类表 资源量资源量-储量基础分类表储量基础分类表 USGS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表2)USGS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表2) 储量区(储量基础 中可采出的部分) 储量区(储量基础 中可采出的部分) 次经济资源量区(查明资源 量中全部的次经济资源量, 包括整体次经济的和储量基 础中稍带的次经济的) 次经济资源量区(查明资源 量中全部的次经济资源量, 包括整体次经济的和储量基 础中稍带的次经济的) Undiscovered Resource area 采出区采出区 其他矿产其他矿产 USGS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表2)USGS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表2) 储量基础区(查明资源量中, 经济的和边际经济的部分,以 及捎带的次经济的部分) 储量基础区(查明资源量中, 经济的和边际经济的部分,以 及捎带的次经济的部分) 次经济资源量区(查明资源量 中,整体次经济的部分) 次经济资源量区(查明资源量 中,整体次经济的部分) 未查明资源量区未查明资源量区 其他产地其他产地 。 查明资源量未查明资源量 资源量资源量资源量资源量资源量 测定的指示的推断的假想的假设的 历史采 出矿石 资源量与储量 其他产 地 储量 储量基础 储量 储量基础 E M S USGS 实证的 储量 储量基础 储量基础(储量基础(Reserve Base)是美国地 调局和美国矿业局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 )是美国地 调局和美国矿业局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 “储量基础是在当前采矿实践条件下, 用最低的物理和化学指标圈定矿量。储 量基础包括当前经济的资源量(储量)、 边际经济的资源量(储量)、次经济的 资源量。 储量基础是在当前采矿实践条件下, 用最低的物理和化学指标圈定矿量。储 量基础包括当前经济的资源量(储量)、 边际经济的资源量(储量)、次经济的 资源量。” 经 经 经济 济 的 的 的际 边 济 经 的 经 次 济 的 经 经 经济 济 的 的 的际 边 济 经 的 经 次 济 的 “经济的经济的”边界是动态的边界是动态的 用最小工业指标 圈定的储量基础 的边界是固定的 用最小工业指标 圈定的储量基础 的边界是固定的 “ 经济的经济的”储量基础示意图储量基础示意图 当前 储量 当前 储量 济济 量 储际 量 储际 不形成储量不形成储量 边边 边 际 形 形 成 成 储 储 量 量 储量基础边界 边 际 形 形 成 成 储 储 量 量 储量基础边界 消长关系消长关系 美国的资源量分为储量基础和次经济资源量两 大部分,其确定方式为 美国的资源量分为储量基础和次经济资源量两 大部分,其确定方式为 1. 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可行论证的范围,对该范围 内资源量进行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应该 是一个矿山开发的基本空间单位,可以是大矿床的 一个矿段,也可以是整个矿床。 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可行论证的范围,对该范围 内资源量进行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应该 是一个矿山开发的基本空间单位,可以是大矿床的 一个矿段,也可以是整个矿床。 2. 如果该可行性项目,经论证为经济可行或边际经济 可行 ,则将该论证范围的全部资源量上升为储量基 础。储量基础可能包括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经济 的三种资源量。储量基础中的次经济资源量是很少 量的,是所谓捎带意义上的次经济资源量。 如果该可行性项目,经论证为经济可行或边际经济 可行 ,则将该论证范围的全部资源量上升为储量基 础。储量基础可能包括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经济 的三种资源量。储量基础中的次经济资源量是很少 量的,是所谓捎带意义上的次经济资源量。 3. 如果该可行性项目,经论证为经济上不可行 ,则将 该论证范围的全部资源量划分为次经济的资源量, 这就是所谓整体意义上的次经济资源量。次经济的 资源量中不包含任何储量基础。 如果该可行性项目,经论证为经济上不可行 ,则将 该论证范围的全部资源量划分为次经济的资源量, 这就是所谓整体意义上的次经济资源量。次经济的 资源量中不包含任何储量基础。 4. 储量基础中可采出的部分称为储量。储量基础中可采出的部分称为储量。 5. USGS分类不存在未经论证的资源量。分类不存在未经论证的资源量。 6. 在在USGS分类中分类中测定的测定的、、指示的指示的、、推断的推断的三种资源 量均可转换为储量( 三种资源 量均可转换为储量(证实的证实的、、概实的概实的、、可能的可能的储 量) 储 量) 查明资源量查明资源量 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 经济的储量经济的储量边际经济 的储量 边际经济 的储量 储量基础 储量基础 储量基础 储量基础 次经济的资源量次经济的资源量 空间单位一个 可行性论证范围 空间单位一个 可行性论证范围 美国地调局的这一分类标准对矿产资 源 美国地调局的这一分类标准对矿产资 源/ 储量的主要类型冠名为储量的主要类型冠名为 测定的资源量测定的储量基础测定的储量 指示的资源量指示的储量基础指示的储量 推断的资源量推断的储量基础推断的储量 测定的资源量测定的储量基础测定的储量 指示的资源量指示的储量基础指示的储量 推断的资源量推断的储量基础推断的储量 将经济坐标的状态加在资源量(储量)之前就 构成了类型的全称。因此,在这个分类中不出现 证实储量、概实储量、可能储量的冠名术语。 将经济坐标的状态加在资源量(储量)之前就 构成了类型的全称。因此,在这个分类中不出现 证实储量、概实储量、可能储量的冠名术语。 美国地调局的矿产资源美国地调局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一个政府 分类,作为政府统计、对比、分析使用,美 国的矿业公司、证卷交易所和银行并不使用 这一分类标准。 储量分类是一个政府 分类,作为政府统计、对比、分析使用,美 国的矿业公司、证卷交易所和银行并不使用 这一分类标准。 美国地调局的分类对世界各国美国地调局的分类对世界各国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储量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建立了资源量、储量基础和储量三套概 念。但这三个概念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建立了资源量、储量基础和储量三套概 念。但这三个概念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2. 明确了明确了“储量储量”是资源量中可经济回收的 部分,相当于储存在地下,将来可以实 际采出的物质。因此, 是资源量中可经济回收的 部分,相当于储存在地下,将来可以实 际采出的物质。因此,冠以冠以“可采可采”二字 是多余的 二字 是多余的,这就如同没有必要把仓库中 的货物称之为 ,这就如同没有必要把仓库中 的货物称之为“可取货物可取货物”一样。但在此 之前,矿业界都把 一样。但在此 之前,矿业界都把“储量储量”视为原地全部 矿量。这个新的 视为原地全部 矿量。这个新的“储量储量”概念后来被全球 矿业界所广泛接受。 概念后来被全球 矿业界所广泛接受。 3.提出了一个包含一切地壳有用物质的矿产资 源 提出了一个包含一切地壳有用物质的矿产资 源/储量分类框架,即分类方案包括储量分类框架,即分类方案包括 ☻ 历史的历史已采出的矿石量历史的历史已采出的矿石量 ☻ 当前的当前保有的查明资源量和储量 当前可能存在的但未查明的潜在 资源量 当前的当前保有的查明资源量和储量 当前可能存在的但未查明的潜在 资源量 ☻ 未来的已查明或未查明的将来可能成为 矿产资源的地壳物质 未来的已查明或未查明的将来可能成为 矿产资源的地壳物质 这是一个这是一个“瞻前顾后瞻前顾后”的、囊括一切的完备分类方 案。 的、囊括一切的完备分类方 案。 4. 分类方案定义了分类方案定义了潜在资源量潜在资源量,为美国大规模 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分类依据。 ,为美国大规模 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分类依据。 5. 提出的资源量的术语(提出的资源量的术语(测定的测定的、、指示的指示的、、推 断的 推 断的)及其定义被各国政府和矿业界广泛接 受。 及其定义被各国政府和矿业界广泛接 受。 澳洲澳洲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储量分类系统 (企业使用的分类)(企业使用的分类)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制定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制定矿业公司矿业公司使用的矿产 资源 使用的矿产 资源/储量分类正规标准的国家。西方国家在储量分类正规标准的国家。西方国家在 20世纪世纪60年代之前,矿产资源年代之前,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只有 一些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做法,并没有正规的 标准。由于 储量分类只有 一些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做法,并没有正规的 标准。由于60年代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系列 勘探报告编写造假丑闻,迫使澳的矿业行业 组织认真研究并开始正规的分类标准编制工 作 年代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系列 勘探报告编写造假丑闻,迫使澳的矿业行业 组织认真研究并开始正规的分类标准编制工 作。 1971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由澳大利亚采 矿和冶金学会、澳大利亚地学家学会和 澳大利亚矿产理事会共同组建的 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由澳大利亚采 矿和冶金学会、澳大利亚地学家学会和 澳大利亚矿产理事会共同组建的澳大利 亚矿产储量联合委员会( 澳大利 亚矿产储量联合委员会(JORC))。该委 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 。该委 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1989年出台了第 一个 年出台了第 一个JORC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储量分类标准, 1999年和年和2004年出了新的版本。现在已 成为全球除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外,矿 业公司广泛使用的分类标准。 年出了新的版本。现在已 成为全球除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外,矿 业公司广泛使用的分类标准。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资源量和储量术语资源量和储量术语 矿产资源量(矿产资源量(Mineral Resource)) 矿石储量(矿石储量(Ore Reserve))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分类因素术语分类因素术语 地质的地质的 测定的,指示的,推断的测定的,指示的,推断的 修改的(技术、经济、社会的)修改的(技术、经济、社会的) 采矿的、冶金的、经济的、市场的、法律采矿的、冶金的、经济的、市场的、法律 的、环境的、 社会的、政府的的、环境的、 社会的、政府的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JORC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JORC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矿产资源量 矿石储量 测定的指示的推断的证实的概率的 通过一组修改因素进 行资源量-储量转换 JORC 从矿产资源量到矿石储量的转换从矿产资源量到矿石储量的转换 据据 Australasian Code for Reporting of Mineral Resource and Ore Reserves 勘查成果勘查成果 矿产资源量矿产资源量矿石储量矿石储量 推断的推断的 指示的指示的 测定的测定的 可能的可能的 证实的证实的 地质知识 和可信度 增加 地质知识 和可信度 增加 考虑采矿的、冶金的、经济的、市场的、法律的、 环境的、社会的、政府的因素 考虑采矿的、冶金的、经济的、市场的、法律的、 环境的、社会的、政府的因素 地质轴 转换轴(修改轴) 地质轴 转换轴(修改轴)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JORC分类提出的这一资源量分类提出的这一资源量-储量 分类和转换关系具有典型意义。目前世界上 绝大多数矿业公司、证监会和银行都使用 储量 分类和转换关系具有典型意义。目前世界上 绝大多数矿业公司、证监会和银行都使用 JORC的的3-2分类法,即分类法,即3类资源量(类资源量(测定 的 测定 的、、指示的指示的、、推断的推断的),两类储量(),两类储量(证实的证实的、、 概实的概实的),两者的转换关系如上图所示。),两者的转换关系如上图所示。 在澳大利亚和西方矿业公司、石油公司广泛使用 的资源 在澳大利亚和西方矿业公司、石油公司广泛使用 的资源/储量分类中,有一个储量类型储量分类中,有一个储量类型Probable Reserve ,我国曾翻译为,我国曾翻译为“概略储量概略储量”。这种译法 不能正确反映这类储量的位置。 。这种译法 不能正确反映这类储量的位置。 Probable Reserve是一种仅次于是一种仅次于Proved Reserve(证实储 量)的储量类型,居第二位,具有较高的地质可 靠性和经济可利用性,是矿山设计使用的主要矿 量之一 (证实储 量)的储量类型,居第二位,具有较高的地质可 靠性和经济可利用性,是矿山设计使用的主要矿 量之一。而而“概略概略”一词所表述的含义是对所指 对象重视程度低、调查程度低、了解程度低。 如 对某件事 一词所表述的含义是对所指 对象重视程度低、调查程度低、了解程度低。 如 对某件事“概略了解一下概略了解一下” ,, “概略计算一下概略计算一下”,, “概略说一下概略说一下”,等等。,等等。Probable Reserve的英文 原意是一种在概率意义下接近真实的储量,用 的英文 原意是一种在概率意义下接近真实的储量,用“概 略 概 略”二字对其命名是不合适的,建议将其命名为二字对其命名是不合适的,建议将其命名为 “概实储量概实储量(在概率意义下接近实际的储量)(在概率意义下接近实际的储量)”。。 NEFC 和 CRISCONEFC 和 CRISCO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政府、企业通用的国际分类)(政府、企业通用的国际分类) 1990年,以澳、美、加、英、南非等为成员 的采矿和冶金学会理事会( 年,以澳、美、加、英、南非等为成员 的采矿和冶金学会理事会(CMMI,现为国际 金属采矿理事会, ,现为国际 金属采矿理事会,ICMM)开始编制一个国际 的、既适合政府管理,又适合企业经营使用 的矿产资源 )开始编制一个国际 的、既适合政府管理,又适合企业经营使用 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之后储量分类框架。之后CMMI专门 设置了一个 专门 设置了一个“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 ( 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 (CRISCO))”从事标准研究。从事标准研究。 几乎在同时,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 几乎在同时,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UN-ECE)于)于1992年开始独立编制年开始独立编制“UN 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框架(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框架(UNFC))”。。 1998年,年,CRISCO和和UN-ECE达成协议, 两家密切协作,使两者的成果互相融合。 达成协议, 两家密切协作,使两者的成果互相融合。 UNFC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储量分类系统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类 (UNFC)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类 (UNFC) 资源量和储量术语资源量和储量术语 矿产资源量(矿产资源量(Mineral Resource)) 矿产储量(矿产储量(Mineral Reserve))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 类(UNFC)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 类(UNFC) 分类因素术语分类因素术语 经济的(经济的(Economic)) E1, E2, E3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采矿报告的(采矿报告的(Feasibility Study)) F1, F2, F3 地质的(地质的(Geologic)) G1, G2 , G3 , G4 经济轴 经济轴 经济轴 经济轴 可行性轴可行性轴 地质轴地质轴 分类因素级别分类因素级别 E1.1 经济的经济的 正常经济的 边际经济的 次边际经济的 潜在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 采矿报告和/或可 行性研究 潜在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 采矿报告和/或可 行性研究 期望经济的 采矿报告 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地质研究 详细勘探 初步勘探 普查 踏勘 预可行性研究 地质研究 详细勘探 初步勘探 普查 踏勘 First number Economic, Second number Feasibility, Third number Geologic 类型码类型码 第一位码经济的第二位码可行性研究的 第三位码地质的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 类(UNFC)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 类(UNFC) U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Detailed Exploration G eneral Exploration ProspectingReconnaissance Nationall System 1 111 2 211 usually 1 121 122 not 2 221 222 relevant 3 3313 332 3 3333 334 Economic Viability 1 economic3 intrinsically economic economic to potentially economic Categories2 potentially economic Feasibility Study and/or Mining Report Prefeasibility Study G eological Study* UN框架UN框架 国家 系统 国家 系统 详细勘探详细勘探初步勘探初步勘探普查普查预查预查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采矿报告采矿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 地质研究地质研究 通常不出现通常不出现 经济轴代码1. 经济的2. 潜在经济的 3. 内蕴经济的(经济-潜在经济的 ) 经济轴代码1. 经济的2. 潜在经济的 3. 内蕴经济的(经济-潜在经济的 )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 类(UNFC)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框架分 类(UNFC) 用第一位码区分资源量和储量用第一位码区分资源量和储量 矿产储量矿产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