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课件ppt.ppt
,煤矿安全,,制作人BiYoSo,2007年12月,主要内容,,一、矿井瓦斯,二、火灾防治,三、矿尘防治,四、矿山防水,五、丁集煤矿安全设施设计,一、矿井瓦斯,(一)、瓦斯概念(二)、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三)、矿井瓦斯涌出(四)、瓦斯喷出与突出(五)、瓦斯爆炸与预防(六)、瓦斯抽放,(一)、瓦斯概念,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气体的总称。煤矿术语中的瓦斯指的就是甲烷。物理化学性质无色、无味、无毒、比空气轻,微溶于水。危害爆炸,突出,人员窒息、环境污染。作用能源、化工原料。,(二)、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矿井瓦斯的生成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或瓦斯是伴随着煤的生成而生成。,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的状态煤体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性固体,包括原生孔隙和运动形成的大量孔隙和裂隙。煤层中瓦斯赋存两种状态游离状态吸附状态吸着状态吸收状态,,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煤的瓦斯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煤在自然状态下所含有的瓦斯量,单位为m3/m3cm3/cm3;m3/tcm3/g。煤的瓦斯含量包括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含量之和。主要影响因素1、煤的吸附特性煤的吸附性能决定于煤化程度,一般情况下煤的煤化程度越高,存储瓦斯的能力越强。2、煤层露头---没有通达地面的露头,含量大3、煤层的埋藏深度---深,瓦斯大4、围岩透气性---泥岩、完整石灰岩透气性低,含量大5、煤层倾角----大,瓦斯小,小,瓦斯大6、地质构造----封闭构造,瓦斯大,开放的,瓦斯小7、水文地质条件----水流,带走瓦斯,(三)、矿井瓦斯涌出,普通涌出特殊涌出瓦斯涌出量1、含义矿井建设或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瓦斯量2、瓦斯涌出量表示方法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涌出的瓦斯体积,单位为m3/d或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日产一吨煤同期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是m3/t。,影响瓦斯涌出的因素决定于自然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因素1、煤层和围岩的瓦斯含量,2、地面大气压变化。,开采技术因素1、开采规模绝对和相对分初、中、末期。2、开采顺序与回采方法---先开采,大;回采率低,大;顶板管理(充填与冒落)3、生产工艺---破、装、运、支、回4、风量变化---风量增涌出量增并逐渐恢复到原值5、采区通风系统---U型、Y型等6、采空区的密闭质量,矿井瓦斯等级1.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依据按照瓦斯涌出形式和涌出量的大小,划分为低瓦斯矿井10m3/t或40m3/min及以下;高瓦斯矿井10m3/t或40m3/min以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1)鉴定时间和基本条件矿井瓦斯等级的鉴定工作应在正常生产的条件下进行。(2)测点选择和测定内容及要求测定区域回风道测风站内;测量风量和瓦斯浓度;要求包括抽采的瓦斯量。(3)矿井瓦斯等级的确定以最大的涌出量和有、无煤与瓦斯突出,按分级标准确定。,,(四)、瓦斯喷出与突出瓦斯喷出大量承压状态的瓦斯从煤、岩裂缝中快速喷出的现象。瓦斯喷出的预防预防瓦斯喷出,首先要加强地质工作,查清楚施工地区的地质构造、断层、溶洞的位置、裂隙的位置和走向、以及瓦斯储量和压力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处理措施。分为1、当瓦斯喷出量和压力不大时,黄泥或水泥沙浆等充填材料堵塞喷出口;2、当瓦斯喷出量和压力较大时,可能的喷出地点附近打前探钻孔,探测、排放。,,,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含义在极短时间内,从煤岩内以极快速度向采掘空间涌出煤岩和瓦斯。突出的机理突出是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见解,假说很多。多数人认为,突出是地压、瓦斯、煤的力学性质和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突出的一般规律1、突出多发生在一定的采深以后;2、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应力集中区;3、突出的强度和次数,与煤层厚度、倾角、硬度、透气性等有关;4、突出与瓦斯含量和压力间无固定的关系,瓦斯压力小含量低,也可能发生突出。4、突出大多发生在落煤、放炮工序5、突出前有预兆,,,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防突措施分类区域性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主要有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种。开采保护层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并能使其它相邻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被保护层后开采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叫上保护层,位于下方的叫下保护层。开采保护层的作用1地压减少,弹性潜能缓慢释放;2煤层膨胀变形,形成裂隙与孔道,透气性增加;3煤层瓦斯涌出后,煤的强度增加,,,,局部防突措施1、松动爆破集中应力区向煤体深部移动2、钻孔排放瓦斯揭煤前向有突出危险煤层打钻孔排放瓦斯。3、水力冲孔---在煤岩柱保护下,高压水冲出孔道,加速瓦斯排放。4、超前钻孔---超前煤巷掘进面布置钻孔排放瓦斯。5、金属骨架---石门接近煤层时,通过岩柱在巷道顶、帮打钻并斤两插入钢管或钢轨,最后用震动放炮揭煤。6、超前支架---多用煤层平巷掘进,在工作面前方巷道顶部超前支架,增加煤层的稳定性。7、卸压槽---预先在工作面前方切割出一个缝槽,以增加工作面前方的卸压范围。,,,,,(五)、瓦斯爆炸与预防,瓦斯爆炸的危害高温---21502650;高压---几20at,有害气体CO,冲击波瓦斯爆炸的条件1、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5162、足够的氧气大于123、高温火源存在的时间大于瓦斯的引火延迟期。,,,,,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防止瓦斯积聚所谓瓦斯积聚是指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1、搞好通风。2、经常检查瓦斯浓度和通风状况、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1)、采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2)、综采面处理3)、顶板附近层状积聚处理;4)、顶板冒落孔洞内积聚处理;5)、恢复有大量瓦斯积存盲巷或打开封闭4、抽放瓦斯防止瓦斯引燃对一切非生产必需的热源,要坚决禁绝。防止瓦斯爆炸灾害事故扩大的措施万一发生爆炸,应使灾害波及范围局限在尽可能小的区域内,以减少损失。,,,,,,,,(六)、瓦斯抽放规定当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5m3/min;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3m3/min,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应该抽放瓦斯。抽放瓦斯的方法按瓦斯的来源分三类;开采煤层、邻近层、采空区抽放按抽放的机理分为两类;未卸压和卸压抽放按汇集瓦斯的方法分为三类;钻孔、巷道抽放、钻孔与巷道综合抽放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顶板走向钻孔布置示意图,高抽巷布置示意图,阶段1图a由开切眼推进16m左右,关键层1破断,导致邻近层煤和K2石灰岩中瓦斯涌入下部采空区,从而引起采面瓦斯涌出的第1次峰值;阶段2图b,由开切眼推进25m左右,关键层2破断,导致上部煤和K3石灰岩中瓦斯涌入下部采空区,从而引起采面瓦斯涌出的第2次峰值;阶段3图c,由开切眼推进39m左右,关键层3破断,导致覆岩破裂范围发展到走向高抽巷,走向高抽巷开始大量抽出瓦斯,邻近层卸压瓦斯大部分由高抽巷抽出,采面瓦斯涌出量明显降低.,开采远距离煤层上向卸压瓦斯抽采技术,上向卸压瓦斯抽采示意图,煤层底板穿层钻孔布置示意图潘一矿,边掘边抽钻孔布置示意图,,,,,,,二、火灾防治,一、煤炭自燃理论;二、煤炭自燃预测预报;三、防灭火技术四、均压防灭火;五、火灾时期风流控制,,,,,,,,,一、煤炭自燃理论,煤炭自然机理主要的有黄铁矿作用学说、细菌作用学说、酚基作用学说以及煤氧化合学说等。自燃发火与自燃发火期自燃发火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被开采破碎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出现发火和冒烟的现象1明火、冒烟、火炭;2T70℃;3CO、C2H4等超临界值并上升自燃发火期从煤层被开采破碎接触空气之日起,至出现自燃现象或温度上升至燃点为止所经历时间。以月或天计。,,,,,,,,,,煤炭自条件1、具有自燃倾向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堆积(>0.4m)状态.2、有较好的蓄热条件。3、有适量的通风供氧。4、上述三条件共存的时间大于煤的自燃发火期。,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因素1、煤的自燃性能1)煤的分子结构。2)煤化程度。煤的自燃倾向性随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3)煤岩成分。镜煤亮煤暗煤丝炭4)煤中的瓦斯含量。它类似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对氧化发生的影响5)水分。既有加速氧化的一面,也有阻滞氧化的因素。6)煤中硫和其它矿物质,煤中含有的硫和其它催化剂,则会加速煤的氧化过程。,,,,,2、开采技术矿井的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回采方法和回采工艺、通风系统和技术管理等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对自然发火起决定性影响。1)矿井开拓方式和采区巷道布置。2)回采方法和回采工艺,但其决定的因素是回采率和工作面推进速度3、影响采空区自燃的因素1)采空区三带划分对于“U”通风系统的采空区,按漏风风速、采空区氧气浓度、采空区遗煤温升速度和遗煤发生自燃的可能性采空区可分为三带散热带L1520m,由于自由堆积,空隙漏风大,Q生Q散窒息带漏风小,氧气浓度低,,,,,2)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设自燃带的最大宽度为L1L2,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为V,自然发火期为τS,在自燃带内煤暴露于空气的最长时间为τ月,则τ=L1L2/V当τS≤τ时,可能发生自燃。,,,,,,4、地质因素地质因素主要有1)倾角。2)煤层厚度。3)地质构造。在有地质构造的地区,自燃危险性加剧。4)开采深度。煤的自燃过程及特点1、潜伏期以物理吸附,煤温开始升高,无宏观现象,2、自热期自热过程是煤氧化反应自动加速、氧化生成热量逐渐积累、温度自动升高的过程。3、自燃期煤温达到其自燃点后,若能得到充分的供氧(风),则发生燃烧,出现明火。4、熄灭降到燃点以下,,,,,,,,,,,,,潜伏期,自热期,自热期,风化,燃烧,温度,TC70,TB,二、煤炭自燃预测预报;,1、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报自然发火依靠人体生理感觉预报矿井火灾的主要方法有1)嗅觉;煤油味、汽油味、煤焦油味。2)视觉;烟雾、水蒸汽或巷道壁“挂汗”。3)感(触)觉;自燃区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较高。4)疲劳;由于O2减少。CO、CO2浓度升高,出现头痛、闷热、疲劳等症状。,,2、气体成分分析法1)指标气体及其临界指标能反映煤炭自热或可燃物燃烧初期阶段特征的、并可用来作为火灾早期预报的气体叫指标气体。2)常用的指标气体1一氧化碳(CO)2ICO3乙烯4其它指标气体。国外有的煤矿采用烯炔比(乙烯和乙炔(C2H2)之比)来预测煤的自热与自燃。,三、防灭火技术矿井自燃火源的分布规律1、采空区。采空区火灾占50%以上。2、煤柱。3、巷道顶煤。4、断层和地质构造附近。开拓开采技术防火措施要求1提高回采率2限制或阻止空气流入疏松煤体,消除供氧减少漏风、减小压差3漏风风速小于自燃风速,主要技术措施有1、合理地进行巷道布置1尽量岩巷,有利于均压;2区段巷道分采分掘;3无煤柱开采技术2、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先进的回采工艺,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进度。3、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4、坚持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5、合理确定近距离相邻煤层和厚煤层分层同采时两工作面之间的错距,防止上、下之间采空区连通。,,,,,,,,,,采空区灌注黄泥浆灌注黄泥浆仍是目前矿井最常用的、有效的、覆盖范围最广的区域性防灭火技术措施。要求建立灌浆系统,合适的泥浆质量,充足的灌浆量、有效的控制范围。预防性灌浆方法分为随采随灌和采后灌浆或采后补灌。具体有钻孔灌浆、埋管或插管灌浆、胶管洒浆。阻化剂防火方法主要方法是表面喷洒、用钻孔向煤体压注以及利用专用设备向采空区送入雾化阻化剂。,,,,,,,,,,四、均压防灭火均压防灭火的实质利用风窗、风机、调压气室和连通管等调压设施,改变漏风区域的压力分布,降低漏风压差,减少漏风,从而达到抑制遗煤自燃、惰化火区,或熄灭火源的目的。调节风窗调压的原理风机调压的原理风窗-风机联合调压的原理,调压气室-连通管调压防灭火的原理与应用,,五、火灾时期风流控制,火风压及其计算方法火灾时高温烟流流过巷道所在的回路中的自然风压发生变化,这种因火灾而产生的自然风压变化量,在灾变通风中称之为火风压。,火风压的特性1、火风压出现的位置。火风压产生于烟流流过的有高差的倾斜或垂直巷道中。2、火风压的作用相当于在高温烟流流过的风路上安设了一系列辅助通风机;3、火风压的作用方向总是向上。火风压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烟气流过巷道的高度、通过火源的风量、巷道倾角、火源温度和火源产生的的位置。,,,,,,,,,,灾变时期风流控制1、矿井发火时对通风制度的基体要求是1)保护灾区和受威协区域的职工迅速撤至安全地区或井上;2)有利限制烟流在井巷中发生非控制性蔓延,防止火灾扩大3)不得使火源附近瓦斯聚积到爆炸浓度,不容许流过火源的风流中瓦斯达到爆炸浓度,或使火源蔓延到有瓦斯爆炸的地区;4)为救护创造条件。2、火灾时常用的通风制度有以下几种1维持正常通风,稳定风流。1火源位于采区内部,2网络复杂的高瓦斯;3独头巷道;4采区或矿井回风道;2停风机----1进风井口,2独头巷道CH4浓度上限;3反风----1全矿反风;2区域性反风;3局部反风4风流短路----进风系统,,,,,,,,,,三、矿尘防治,一、矿尘及其性质二、尘肺病三、煤尘爆炸及预防四、综合防尘,,,,,,,,,,一、矿尘及其性质,矿尘的产生及分类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矿尘粒径划分1粗尘--40μm,空气中易沉降;2细尘10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加速沉降;3微尘0.2510μm,光学显微镜可见,在静止空气等速沉降;4超微尘--0.25μm,电子显微镜观察,扩散动力。,,,,,,,,,,2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1浮游矿尘悬浮于矿内空气中2沉积矿尘从矿内空气沉降下来的矿尘3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1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1mm以下;2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矿尘的危害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2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矿尘性质1、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煤矿上岩石中游离SiO2的含量通常多在20~50,煤尘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2、矿尘的粒度与比表面积矿尘粒度矿尘粒度平均直径,μm矿尘的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矿尘的总表面m2/kg,cm2/g矿尘的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因而这两个指标都可以用来衡量矿尘颗粒的大小。3、矿尘的分散度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百分比。,4、矿尘的湿润性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亲水性矿尘容易被水湿润疏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5、矿尘的荷电性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粒带有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6、矿尘的光学特性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二、尘肺病尘肺病以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1、尘肺类的分类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2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2、尘肺病的发病症状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呼吸困难、胸痛、带痰咳嗽。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3、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1矿尘的成分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SiO2,其含量越高,发病工令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对于煤尘,引起煤肺病的主要是它的有机质即挥发分含量。2矿尘粒度及分散度5μm以上的矿尘对尘肺病的发生影响不大;5μm以下的矿尘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中,最危险的粒度是2μm左右的矿尘。3矿尘浓度尘肺病的发生和进入肺部的矿尘量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尘肺的发病工令和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成正比。4个体方面的因素,,,,,,,,,,三、煤尘爆炸及预防1、煤尘爆炸的特征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2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3煤尘爆炸的感应期4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5产生大量的CO2、煤尘爆炸的条件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2)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3)足够的氧气,氧浓度低于17时,单纯的煤尘不会爆炸。,,,,,,,,,,3、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1)煤的挥发分,煤尘的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爆炸性越强。(2)煤的灰分和水分,煤内的灰分是不燃性物质,能吸收能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降低煤尘的爆炸性。(3)煤尘粒度,粒度对爆炸性的影响极大。1mm以下的煤尘粒子都可能参与爆炸,3075微米的煤尘爆炸性最强。(4)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瓦斯参与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5)空气中氧的含量,空气中氧的含量高时,点燃煤尘的温度可以降低;氧的含量低时,点燃煤尘云困难,当氧含量低于17时,煤尘就不再爆炸。(6)引爆热源,,,,,,,,,,4、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减、降尘措施指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煤尘产生量或降低空气中悬浮煤尘含量以达到从根本上杜绝煤尘爆炸的可能性。方法很多,主要为煤层注水。2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3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的措施清除落尘、撒布岩粉、设置岩粉棚、设置水棚、设置自动隔爆棚,,,,,,,,,,四、综合防尘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矿山产生危害的措施。1、通风除尘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2、湿式作业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矿井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包括湿式凿岩、钻眼、洒水、喷雾洒水、水炮泥和水封爆破。3、净化风流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水幕净化风流、集尘器或捕尘器4、个体防护包括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头盔,,,,,,,,,,四、矿山防水,一、地面防治水二、井下防治水三、矿井突水及处理,一、地面防治水根据矿区不同的地形、地貌及气候,应从下列几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1.慎重选择井筒位置2.河流改道3.铺整河底4.填堵通道5.挖沟排(截)洪6.排除积水7.加强雨季前的防讯工作,,,,,,,,,,二、井下防治水井下水害来势凶猛,俗有“水老虎”之称。矿井防治水可归纳为“查、探、放、排、堵、截”六个字。1、查做好矿井水文观测与水文地质工作。2、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采掘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遇下列情况之一者时,必须探水1接近水淹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陷落柱时;3接近可能出水钻孔和各类防水煤柱时;4接近可能与地表水体相通的断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5上层采空区积水,在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高40倍或巷高10倍的下层采掘工作以及采掘工作面有明显出水征兆时。,,,,,,,,,,3、放(疏干)有计划地将威胁性水源全部或部分地疏放掉,是消除水患的有效措施之一4、截截水是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煤(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地截住涌水,将采掘区与水源隔离,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其它地区,减轻水灾危害的重要措施。5、堵注浆堵水就是将配制的浆液压入井下岩层空隙、裂隙或巷道中,使其扩散、凝固和硬化,使岩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性和不透水性而达到封堵截断补给水源和加固地层的作用,是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五、丁集煤矿安全设施设计针对矿井的不安全因素,矿井设置了瓦斯抽采系统、灌浆和注氮防灭火系统、防尘系统、隔爆设施、热害治理系统、消防洒水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安全工程,并在矿井通风、供电、提升运输、防洪排涝、防治井下水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配置了相应的装备及设施。1、瓦斯抽采系统预计矿井开采初期瓦斯涌出量为121.00~231.24m3/min,矿井开采后期瓦斯涌出量为121.00~231.24m3/min,属高瓦斯矿井,鉴于矿井实际开采条件的变化,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矿井设置地面集中式抽采站,通过入井管路抽采高瓦斯采、掘工作面,采用边采掘边抽、被保护层卸压预抽等综合抽采方法,工作面抽采率达50~60,抽采能力可以满足工作面单产4.65Mt/a、煤巷综掘面月进度400m以上的要求。,2、降温系统本矿井煤层埋藏深,平均在900m左右,原岩温度37.153.4℃,采用通常的通风降温法难以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必须采取综合的降温措施。矿井设置地面集中制冷站,两期建成制冷能力17MW,降温标准28℃。在地面集中降温系统投入使用之前,采用井下局部降温措施。3、防灭火系统矿井采取灌浆和注氮综合防灭火措施。灌浆系统在风井附近设集中防火灌浆搅拌站、泥浆池。黄土经高压水枪冲洗后由泥浆沟经筛板进入搅拌池,将黄土搅拌均匀,经地面灌浆钻孔、总回风巷的干管管道送至回采工作面的上顺槽,最后经顺槽内的支管至回采工作面。同时设置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自然发火实时监测。注氮系统设计选用1000m3/h地面集中膜分离制氮机2台,主要用于回采面停采、拆架收作以及有发火预兆时的防灭火,也用于煤巷高冒区、老空区的防灭火。,,,,,,,,,,4、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各采掘工作面和主要进回风巷的环境、瓦斯抽采站等安全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监控,系统具有自动检测、报警、断电功能,并可长时存储、打印。5、防尘系统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性火焰长度在50~200㎜,岩粉量为50~70,各煤层均具爆炸危险性。按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可采煤层自燃等级为13-1煤层为不自燃~很易自燃,11-2煤层为不自燃~易自燃,8煤层为很易自燃,4-2煤层为易自燃,5-1、4-1、3、1煤层为不自燃。井下设消防洒水管网,工作面设采掘机喷雾洒水、支架喷雾系统,转载点喷雾洒水、落尘清扫、煤层浅孔注水、净化水幕等防尘设施。,,,,,,,,,,6、隔爆设施在有煤尘爆炸危险地点附近均设置隔爆水袋(槽),炸药库两侧通道设岩粉棚隔爆。7、消防洒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管路通至所有进回风巷道、回采面顺槽、掘进面、胶带机巷道、轨道大巷,供喷雾洒水使用。地面生产系统在各转载点、胶带运输机栈桥、翻车机房、临时矸石山、储煤场等地点设置喷雾或洒水。8、煤层埋藏较深,开采深度在-600~-1000m,所以地压可能较大,生产初期必须进行观测,防治冲击地压发生。为预防顶板事故,配备顶板下沉速度测试仪。9、主、副井提升系统设过载、过卷、过放、过速、提升信号与提升机运行联锁、井上下信号联锁等保护;井下胶带机(阻燃型)设有过载、跑偏、打滑、堆煤、撕裂等各种保护系统,以保证提升、运输安全。,,,,,,,,,10、井下电缆均采用不延燃橡套电缆,各种电气设备均设有完善的各种保护;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设避雷接地装置。11、其它安全措施、装备设施设通风检测、瓦斯检测、防尘检测、防治水、卫生保健等人员和设备。丁集煤矿设计采取了综合的灾害防治措施,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防范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冒落、冲击地压、高温的威胁,切实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