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典型砖木结构农宅抗震加固性能研究.pdf
第 3 7卷第 6期 2 0 1 5年 1 2月 土 木 建 筑 与 环 境 工 程 J o u r n a l o f Ci v i l .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3 7 NO . 6 De c . 2 O1 5 d o i 1 0 . 1 l S a S / j . i s s n . 1 6 7 4 4 7 6 4 . 2 0 1 5 . 0 6 . 0 0 9 北京地区典型砖木结构农宅抗震加固性能研究 王满生 , 赵晓敏 , 纪晓 东 , 赵作周 1 . 北京市房地产科 学技术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2 1 ; 2 .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 系,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 育部重 点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8 4 摘 要 根据 北京 地 区农 村住 宅调研 结果 , 选 取 最典 型 的砖 木 前 檐 砖 柱 支撑 结 构 , 进行 了加 固前 后 的振 动 台试验 。针对 北京地 区农 村住 宅砖 木 结构 砖 柱 支撑 未加 固模 型 的振 动 台试 验 结果 , 提 出 了抗 震加 固措施 , 包括 加设 钢 筋混凝 土 窗框 , 增 大前纵墙 的抗侧 刚度 ; 采 用水泥 砂 浆 面层 加 固两 面 山墙 、 砖 柱和 窗下墙 , 提 高墙体 的承载 和 变形能 力 ; 加设 钢 圈梁 , 提 高结 构 的整体 牢 固性 。 分析 了 模型加 固前后振动台试验的损伤情况、 频率和 阻尼、 加速度动力系数、 位移和滞回曲线等结构动力 特性参数。上述加 固措施显著提高了此类砖木 结构农宅的抗震 能力, 加 固模型达到 了“ 小震不坏、 中震 可修 、 大震 不倒 ” 的抗震 设 防 目标 。 关键 词 砖 木结构 、 振动 台试验 、 抗震 性 能 、 抗震 加 固 中图分类号 TU3 6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4 7 6 4 2 0 1 5 0 6 0 0 6 2 0 8 Ea r t hq u a k e r e s i s t a n t be h a v i o r o n s e i s mi c s t r e n g t he n i n g o f t y pi c a l r u r a l b r i c k - wo o d s t r u c t u r e i n B e i j i n g Wa n g Ma n s h e n g , Zh a o Xi ao mi n , Ji Xi ao d o n g。, Zh ao Zu o z h o u 1 .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Re a l t s t a t e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B e i j i n g 1 0 0 0 2 1 P . R.Ch i n a 2 .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Ci v i l En gi ne e r i ng Sa f e t y a nd Du r ab i l i t y o f Ch i n a Edu c a t i on M i ni s t r y, De p a r t me n t of Ci v i l En gi ne e r i ng, Ts i n g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Be i j i n g 1 0 0 0 8 4 P . R.Ch i n a Ab s t r a c t Comp a r i s i on of r e s i s t a n t be h a v i o r wa s m a de be t we e n t wo ki n ds o f s e i s mi c s t r e n gt h e ni ng me t h od s f or t he s i n g l e s t o r y b r i c k wo o d s t r uc t ur e wi t h br i c k c ol u m n s r e p r e s e nt a t i v e o f e x i s t i ng r u r a l bu i l d i ng s i n B e i j i n g, t h r o u g h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t e s t s o n l a r g e s c a l e mo d e l s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e i s mi c d a ma g e s o f un r e i n f o r c e d m o d e l t e s t ,t he s e i s m i c s t r e ng t he ni n g m e a s u r e s we r e p r o po s e d,whi c h i nc l u de d 1 a d d i t i o n o f a c on c r e t e wi nd ow f r a me t o i n c r e a s e t he l a t e r a l s t i f f ne s s of f r o nt l on gi t ud i n a l wa l l , 2 s t r e n gt h e ni ng t he wa l l s , br i c k c o l u mns a nd un de r - wi ndo w wa l l s by US i ng c e me nt m o r t a r t o i n c r e a s e t he c a r r yi ng a nd d e f o r m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3 a d d i t i o n s t e e l r i n g b e a m t o e n h a n c e t h e r o b u s t n e s s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Th e r e s u l t s o f t e s t i ng da m a g e a n d t h e dy n a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a r a me t e r s, s u c h a s, dy n a mi c f r e qu e n c y, s t r uc t ur a l d a mpi n g,a c c e l e r a t i o n d yn a mi c c oe f f i c i e nt ,hy s t e r e s i s c u r ve e t c .,s ho we d t ha t t he r e i nf o r c e m e nt me a s u r e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d t h e s e i s mi c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t h i s k i n d o f b r i c k wo o d s t r u c t u r e . At s a me t i me , t h e r e i n f o r c e m e nt m e a s u r e s c o ul d a c hi e v e t he s e i s mi c d e s i gn t a r g e t o f“o p e r a t i o n a l un d e r mi n o r e a r t hq u a k e s , 收 稿 日期 2 O 1 5 一 O 7 3 O 基金项 目 北京市科委课题 D1 4 ∞ 2 6 1 4 O 2 ; 北京市财政资助 P xM2 O 1 O 一 1 6 1 1 O 2 一O 9 6 2 3 8 作者简介 王满生 1 9 7 2 一 , 男 , 博士 , 教授级高工 , 主要从事地震工程研究 , E ma i l mo o n w ms s o h u . c o rn。 Re c e i v e d 2 01 5 - 07 - 3 0 F o u n d a t i o n i t e m Th e Ke y P r o j e c t S u p p o r t e d b y Be i j i n g Mu n i c i p a l Co mmi s s i o n o f S c i e n c e No . D1 4 1 1 0 0 0 0 2 6 1 4 0 0 2 ; Th e P r o j e c t S u p p o r t e d b y Be ij i n g F i n a n c e No . P XM2 0 1 0 -- 1 6 1 1 0 2 -- 0 9 6 2 3 8 Au t h o r b r i e f W a n g Ma n s h e n g 1 9 7 2 一 ,P h D,ma i n r e s e a r c h i n t e r e s t e a r t h q u a k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ma i l mo o n wms s o hu. c o r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4 土 木 建 筑 与 环 境 工 程 第 3 7 卷 2 . 2 m, 外墙厚均为 2 4 0 mm, 前檐砖柱平 面尺 寸为 2 4 0 mm2 4 0 mm。前纵墙设 置木门框和木窗框 。 墙体 、 砖柱均采用 MU7 . 5的粘土砖砌筑 , 粘土砖的 尺寸 为 2 4 0 mm1 1 5 mm5 3 mm, 砌 筑 砂浆 为泥 浆。屋盖采用木屋架、 木檩条和木望板 , 其中木屋架 托梁直 接搁 置在 后 纵 墙 上和 前檐 砖 柱顶 部 , 山墙 采 用硬山搁檩 , 屋架木托梁 、 檩条与砖墙和砖柱没有拉 结 措施 。 1 . 2抗震 加 固模 型 制作 根据前期研究 , 针对砖木结构农宅 的结构特点 , 提出了一系列的抗震加 固措施 , 并进行 了一系列的 抗震试验研究m 。其 中王满生等Ⅲ 对砖木结构 前檐木柱支撑 的情况 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 通 过单层 了开间木柱支撑砖木结构原型进行了振动台 试验 , 分析了该结构的抗震能力及该类型房屋的抗 震薄弱点 , 为该类型农宅的抗震加 固方案提供依据; 纪晓东等口 l 1] 对砖木结构 前檐砖柱支撑的情况 的 未加 固 以及 采用 增加 钢 门窗 框和 钢板 圈梁 等加 固措 施模型的抗震性能对 比研究 ; 杨威等_ 】 对砖木结构 前檐砖柱支撑的情况 的未加固模型抗震性能进行 了研究, 通过单层 3开间砖柱支撑砖木结构振动台 试验 , 得 出该类 型农 宅 的抗震 性 能 , 为 加 固措施 的制 定提供依据。主要针对北京地 区砖木结构农宅 前 檐砖柱支撑 提出采用混凝土窗框 、 水泥砂浆单面加 固等加固措施进行振动 台实验研究 , 并 与未加 固模 型 进行抗 震性 能对 比分析 。本 文 中的抗 震加 固振 动 台模 型 尺寸 与未 加 固模 型 相 同 , 采 用 了 如下 主要 的 抗震加固措施 1 在原 窗框 洞 口加 设 钢 筋 混凝 土 窗框 , 并 与 四 周的墙体 、 砖柱、 木卧檩加强拉接。钢筋混凝土窗框 宽度 为 8 O mm, 厚 度 同墙 同 厚 。在 窗框 左 右 两边 分 别布设 3根 1 O穿墙钢拉杆, 分别与山墙和砖柱 连 接, 在窗框上下端分别布设 2 根 中 1 0钢拉杆 , 与卧檩 和窗 下墙连 接 。 2 两面 山墙 采用水 泥砂浆 面 层单 面加 固。分 层 抹水 泥砂浆 面层 , 水 泥砂 浆 强 度 等级 为 M5 , 厚 度 为 2 0 mm 。 3 钢 板 圈 梁 的 钢板 厚 6 mm、 高 1 0 0 mm, 设 置 穿墙拉结螺杆8 0 0 mm, 将钢板与砖墙固定 。后纵 墙 上 的钢 板 圈梁 与木 托 梁 同高 , 钢板 圈梁 在 山墙 前 檐 口处通过钢筋拉杆和 u 形卡与卧檩连接 , 前檐两 根 卧檩 之 间采 用钢 钯钉 连接 。两端 山墙 及后 纵墙 的 钢板 与卧檩 形成 闭合 圈 梁 。此 外 , 通 过 钢 筋 拉 杆 和 圆形卡加强后纵墙上木托 梁端部 与钢板圈梁 的拉 结 , 防止木 托梁 拔 出 。图 2所 示 为抗 震 加 固 模 型 制 作 的照 片 。 图 2 抗震加 固模型照片 Fi g .2 Th e s t r e ng t h e d m o d e l 2 . 3加载 制度 未加 固模型 、 抗 震 加 固模 型 试 验 均 按 图 3所 示 进行 加载 , 包括 X 向 8度 小震 、 X 向 8度 中震 、 y 向 8度中震和 x 向 8度大震 。 8 度小震 PGA 0 . 0 7 2 g I E 1 C e n t r o l I I J MA K o b e l I 1 人工液 l 8 度小震 PGA 0 . 2 g l E 1 C e n t r o l I I J M A K o b e l I 1 人工波 I 网 I ..............__J 亡 j 8 度小震 x P GA 0 . 2 g l E l C e n t r o l I l J MA K o b e I - 1 人工液 l 8 度小震 PGA 0 .4 g l E 1 C e n t r o l I l J M A K o b e l I 1 人工波 1 日 网 图 3试验加载工况 Fi g . 3 Te s t i ng l o a di ng c on di t i o n s 试 验 中 , 未加 固模 型 y 向 8度 中震 后 , 模 型 已严 重破 坏 , 拆 除 了加 速 度 计 和 位 移 计 , 未 测 到 X 向 8 度大震的地震反应数据 , 仅记录了模 型损伤和裂缝 发展 。x 向 8度小震工况时实测台面加速度峰值为 0 . 0 7 3 0 . 0 7 6 g , X 向 8度 中震 工 况 时 实 测 台面 加 速 度峰值 为 0 . 1 7 ~ 0 . 2 2 g , Y 向 8度 中震 工况 时 实 测 台面加 速度 峰值 为 0 . 1 8 ~0 . 2 1 g 。 抗震 加 固模 型 X 向 8度 大 震后 , 还 进行 了 8度 Xy双 向 J MA Ko b e 波 加 载 , 为 防止 量 测 仪 器被 损 圉 圈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土 木 建 筑 与 环 境 工 程 第3 7卷 各 试验工 况下 抗 震 加 固模 型 损 伤情 况 1 X 向 8度 小震 下 , 结构 反 应很 小 , 加载 完成 后 未发 现可 见 裂 缝 。2 x 向 8度 中震 下 , 结构 变形仍 不 明显 ; 加载 后在 4轴山墙 前端 出一条裂缝 。此外 , 在混凝 土窗 框角部和 1轴山墙局部出现 了一些细小裂缝 , 缝宽 约 0 . 1 mm。3 y向 8 度 中震 下 , 后 纵墙 中部平 面外 位移小 , 后纵墙完好。结构整体裂缝略有发展。4 x向 8度大震下, J MA K o b e和人工波加载时, 结构 反应加剧 。山墙 明显外闪, 窗下墙高度 以上部分变 形 较 大 ; 两 侧 山墙 均 出现 一 条 由于 外 闪产 生 的斜 向 裂缝 , 从 山墙前 檐 窗 下墙 顶 高度 处 向 山墙 后檐 钢 圈 梁位 置 延伸 贯 穿 ; 砖 柱 变 形 明显 , 在 窗 下 墙 顶 高 度 处出现水平贯通裂缝 ; 钢筋混凝土窗框 与山墙连接 处出现少量竖 向裂缝 ; 后纵墙在两端钢圈梁约束处 出现 比较集 中的 裂缝 。5 XY双 向 8度 大震 下 , 模 型 山墙 外 闪 明显 , 山 墙 绕 斜 向裂 缝 摇 摆 , 砖 柱 变 形 明显 , 后纵墙檐 口中部平 面外位移不明显。震后裂 缝与 X向 8度大震 时裂缝 分布相 同 , 部 分裂缝 的 缝 宽增 大 。 3 . 3两模型 损伤 与裂缝 发展对 比 未加 固模 型 、 抗 震加 固模 型试 验 结 果对 比表 明 1 X 向 8度 小 震 时 , 抗 震 加 固模 型 反 应 小 , 模 型 完 好 。2 X 向 8度 中震时 , 山墙外 闪较未加 固模 型明 显减小 , 结构 仍基本 完好 ; 只是 在 4轴 山墙 前端 出 现 一 条 裂缝 。3 X 向 8度 大 震 时 , 山墙 出 现一 条 贯 穿 的斜向裂缝 , 砖柱在窗下墙顶高度出现水平裂缝, 但 裂缝宽度不大, 对结构安全影响有限。4 Y向 8度 中震加载时 , 后纵墙檐 口中部平面外变形明显得 到 控制 , 后纵 墙 基 本 完 好 。可见 , 抗 震 加 固模 型 的 刚 度 、 承 载力 明显高 于未加 固模 型 , 小 震 与 中震水 平 激 励下抗震加固模 型的损伤轻微 , 大震下结构损伤可 控 , 抗 倒塌 能力 提高 。 4 动力特性分析 4 . 1频 率与 阻尼 比 表 1中比较 了模 型加 固前后 的频率 和阻尼 比 参数 。 表 1模 型 的 频 率 及 阻 尼 比 比较 Ta bl e l t he Co mp a r i s o n o f mod e l Fr e qu e nc y a nd da mpi ng 试验前 4 . 2 2 9 . 0 3 3 . o 3 . 4 6 . 6 5 9 . 7 5 2 . 4 3 . o X向 8 度小震 3 . 9 7 8 . 8 1 3 . 9 3 . 7 5 . 9 2 . 4 6 . 4 3 9 . 6 3 2 . 5 3 . 7 3 . 3 1 . 2 X向 8 度 中震 3 . O l 7 . 5 9 4 . 8 5 2 8 . 7 1 6 . o 5 . 5 9 9 . 0 9 5 . 1 3 . 7 1 5 . 9 6 . 8 y向 8度中震 3 . 1 O 7 . 5 9 6 . 9 4 . 7 2 6 . 5 1 6 . o 4 . 9 7 8 . 9 4 6 . 1 3 . 5 2 5 . 3 8 . 3 X向 8度大震 5 . 6 8 . 9 3 8 . o 8 . 2 5 . 1 1 5 . 9 两模 型 的频 率 与 阻尼 比对 比可 知 1 抗 震 加 固 模 型 X 向 自振频 率 9 . 0 3 Hz比未加 固模 型 4 . 2 2 Hz 高 1 1 4 , Y 向 自振频 率 9 . 7 5 Hz比未 加 固模 型 6 . 6 5 Hz 高 4 6 . 6 。主要是 由于砌 筑采用水 泥砂 浆 , 且 山墙与前檐表面抹水泥砂浆 , 并加设钢筋混凝 土 窗框 与圈梁 的 抗震 加 固措 施 , 显 著地 增 大 了结 构 的刚度 。2 y 向 8度 中震 后 , 抗震 加 固模 型 的 X 向 和 y向自振频率分别仅下降 1 6 . 0 和 8 . 3 , 明显 小 于未 加 固模 型频 率下 降 的百分 比 , 其 中 , X 向 自振 频 率 比未加 固模 型对应频 率 高 1 4 4 . 8 , Y 向 自振频 率比未加固模型对应频率高 7 9 . 9 。X 向 8度大 震后 , 抗震 加 固模 型 x 向和 y 向 自振 频率 分 别下 降 3 8 . 0 和 1 5 . 9 % , 仍 然 高 于 未 加 固 模 型 的 初 始 频率 。 4 . 2加 速度 反应 试 验表 明加 固 前 后 模 型 的 加 速 度 反 应 基 本 一 致 , x向加载时, 山墙后檐 口的加速度反应与台面输 入 加速 度相近 , 山墙 前檐 口和 山墙 尖 的 加 速 度反 应 明显大于台面输入加速度; Y向加载时 , 两侧 山墙檐 口高度 的加 速度 反 应 与 台 面输 入 加 速 度 相 近 , 后 纵 墙檐 口中部 的加 速 度 反 应 明 显 大 于 台 面 输 入 加 速 度 。图 6所示 为加 固前后 模 型特 征 位 置加 速 度反 应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6 期 王满生, 等 北京地 区典型砖木结构农宅抗震加 固性能研究 6 7 峰值 及其 动 力系数 。特征 位置 选取 山墙 尖部 比较 。 前 檐口 镧 曩 写 暑 舞 a 未加固模型 l 一加速度 - -i g - - -动 力系 壁尘 皂 丝尘 璧 堕 壁 垒 壁壁 b 加固模型 图 6模 型 加 速 度 反 应 峰 值 及 动 力 系数 Fi g . 6 M o d e l a c c e l e r a t i o n p e a k v a l u e an d c o e f f i c i e nt o f d yn a mi c f o r c e 图 6比较可 见 , x 向 8 度 小 震时 , 抗震 加 固模 型 与 未加 固模 型 的 加速 度 反 应 差别 不 大 ; x 向 8度 中 震 时 , 抗 震加 固模 型 的 加 速度 反 应 明显 高 于未 加 固 模型, 但山墙尖的动力系数水平无 明显变化 , 说明此 时模 型 的刚 度 和 承 载力 下 降 比较 有 限 ; Y 向 8度 中 震 时 , 抗 震 加 固模 型 与 未 加 固模 型 的 加 速度 反 应 差 别 不大 。 4 . 3位 移 反应 图 7所 示为 未加 固模 型特 征位 置 的 侧 向位 移反 应包 络 图 , 选 取 中震 下 的试验 数据 比较 。 对 比可知 , x向加载时, 抗震加固模型的山墙前 檐 口和山墙尖 x 向位移反应 比未 加 固模型 明显减 小 , y向加载时 , 抗震加固模型位移反应也 比未加 固 模型明显减小。但可 以看出, x向加载时 , 抗震加 固 模型的山墙前檐 口 x 向位移仍显 著大于 山墙后檐 口X 向位移 ; 但屋 脊纵剖面位 移包络 图的“ 尖 山效 中部 后檐 口 3 . 5 3 . 0 2 . 5 2 . 0 挺 1 . 5 1 . 0 0 . 5 0 5 1 0 1 5 2 0 位移/ ram a 向8 度中震时山墙檐 口平面 0 5 1 O 1 5 2 O 2 5 位移/ ra m b 向8 度中震时山墙屋脊纵剖面 位移, m m c Y 向加载时后纵墙檐 口高度平面 图 7模 型 位 移 反 应 包 络 图 Fi g. 7 M o de l di s pl a c e m e nt e n v e l o pe 应” 并不 明显 。y 向加 载 时 , 由后纵 墙 檐 口高度 的平 面外 的位 移 曲线呈 明显 外 凸形 , 两端 位 移很 小 , 中部 位移 稍大 。 4 . 4加 速度一 位移 滞 回 曲线 图 8所 示为 抗震 加 固模型 在 X 向 8 度 小震 和 中 震 J MA Ko b e波加 载 时 , 山墙 尖 X 向的 加 速 度一 位 移滞 回曲线。抗震加固模型的滞 回曲线平均斜率显 著 高 于 未 加 固模 型 , 刚度 提 高 明显 。8度 中 震 加 载 时, 加 固模型滞 回曲线仍为线性 , 表明此时模型 尚处 一一 一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8 土 木 建 筑 与 环 境 工 程 第 3 7 卷 于弹性 。对 比可知, 抗震加 固模型 的滞 回曲线平均 斜率显著高于未加 固模型, 刚度提高明显 。 嘲 景 一 爿 幽侗 模型 平均斜拯 垒盎 I ,/ 7 霉 \ _j /I I、 、 一 位移/ ram a 向8 度小震 l l加压}模型⋯ . 串均 斜 粒,一 J 。 , 4 J 一 1 l f , l l 7 r 一/ . 位移, m m b 向8 度中震 图 8 加 速 度 一 位 移 滞 回 曲线 Fi g . 8 Ac c e l e r a t i o n 。 Di s pl a c e m e n t h y s t e r e s i s c u r v e 5 结 论 本文分析 比较了砖木结构 前檐砖柱支撑 模 型 的加固前后振动 台试 验数据 , 通过分析 比较 了模 型 试验后的损伤破坏形 式、 加速度动力 系数 、 位移 、 加 速度一 位移滞回曲线等动力参数 , 得出如下结论 1 未加 固模 型 在 8度 小震 下 开裂 , 8度 中震 下 损伤严重, 8度大震下濒于倒 塌, 不能满足 建 筑抗 震设计 规范 GB 5 0 0 1 1 -- 2 0 1 0 规 定 的“ 小 震 不 坏 、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的抗震设防目标。 2 试验表明提出的抗震加固措施能够 明显提高 模 型 的 抗 侧 刚 度 。模 型 X 向 自 振 频 率 提 高 了 l 1 4 . 0 , X 向加 载时 山墙前檐 口和山墙 尖平 面外 位 移减 小 了约 8 5 ; 模 型 y 向 自振 频 率 提 高 了约 4 6 . 6 , Y 向 加 载 时 后 纵 墙 檐 口 中 部 位 移 减 小 8 2 . 6 。 3 钢 板圈梁 提 高 了模 型 的 整体 牢 固性 , X 向 8 度大震时模型变形已较大, 但各构件拉结有效 , 模型 损 伤有 限 。 4 抗震加 固模 型在 8度小震下完好, 8度 中震 下损伤轻微 , 8度大震 下损 伤不严 重, 满足 建筑抗 震设 计 规 范 GB 5 O 0 1 1 2 O 1 O [ 规 定 的建 筑 结 构 “ 小震不 坏 , 中震 可修 , 大 震不倒 ” 的抗 震设 防 目标 。 5 建议 的加 固措施 为北京 地 区农宅 抗震 加 固提 供 了一 种有 效 的加 固措施 。 参考 文献 [1 ]汶川地震 建筑 震害 调查 与灾后 重建 分析 报告 [ M] .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 0 0 8 3 - 1 8 8 . [2 ]王成. 玉树 4 1 4地震建 筑结构 震害调 查与分 析I- J ] . 建筑结构 , 2 0 1 0 ,4 0 8 1 0 6 1 0 9 . W a n g C .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d a m a g e i n Yu s h u e a r t h q u a k e[ J ]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2 0 1 0 , 4 0 8 1 0 6 1 0 9 i n Ch i n e s e [3 ]王满生 , 杨威 , 陈俞 , 等. 北京 地 区农村住 宅抗震 性能调 查 研究 [ J ] , 建筑结构.2 0 1 3 , 4 3 1 8 9 6 9 9 . W a ng M S, Ya ng W , Che n Y , e t a 1 .S e i s mi c p e r f o r ma n c e r e s e a r c h o n r u r a l b u i l d i n g i n B e i j i n g I- J ] .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2 0 1 3 , 4 3 1 8 9 6 - 9 9 . [4 ]钱稼茹 , 赵作周 , 纪晓东 , 等. 北京市 既有农村 住宅结 构 现状调查报 告[ R ] . 北京 , 清华大学 , 2 0 1 2 6 8 7 O . [5 ]朱德 才.砖 木 结 构 振动 台试 验研 究 [ J ] .山西 建 筑 , 2 0 0 8, 3 4 3 3 8 8 8 9 . Zhu D C. The s ha ki ng t a bl e t es t i n ve s t i g a t i o n f o r b r i c k t i mb e r s t r u c t u r e[ J ] .S h a n x i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2 0 0 8 , 3 4 3 3 8 8 8 9 . i n C h i n e s e [ 6]法冠 , 王全风. 砖木结构抗震性能初探 [ J ] . 福建 建筑 , 2 O1 0, 1 4 0 2 5 2 5 3 . Fa G Z,W a n g Q F. Th e p o s t a n d p a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s i s t a n c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i t i a l l y s e a r c h e s l, J ] . Fu j i a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8 L Co n s t r u c t i o n, 2 0 1 0,1 4 0 2 5 2 5 3 . i n Ch i n e s e r 7]S h a h z a d a K,Kh a n A N,Amr S, e t a 1 .S h a k e t a b l e t e s t o f c o n f i n e d b r i c k ma s o n r y b u i l d i n g [ J ] . Ad v a n c e d M a t e r i a l s Re s e a r c h,2 O1 1, 2 55 - 26 0 6 89 69 3. [8 ] B o t h a r a J K, D h a k a l R P, Ma n d e r J B . S e i s mi c pe r f o r ma nc e of a n unr e i nf o r c e d ma s o nr y bu i l d i ngA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J ] .E a r t h q u a k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t r u c t u r a l Dy n a mi c s , 2 0 1 0, 3 9 1 4 5 6 8 [ 9]Mi c h e l C, Z a p i c o B, L e s t u z z i P , e t a 1 .Q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f und a me nt a l { r e q ue n c y d r o p f or u nr e i n I or c e d ma s o nr y b u i l d i n g s f r o m d y n a mi c t e s t s [J] . E a r t h q u a k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t r u c t u r a l Dy n a mi c s 。 2 0 1 1 ,4 01 1 1 2 83 1 2 96 . E l o ]王满 生 , 杨威 , 赵作周 , 等. 北 京地 区农 村砖 木结 构振动 台试验研 究 [ J ] . 地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 2 0 1 2 , 3 2 1 5 4 3 2 0 一 s . 、 越 曩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6 期 王 满生 , 等 北京地 区典 型砖 木 结构农 宅抗 震加 固性 能研 究 12 8 一 l 33 . W a n g M S. Ya ng W , Zha o Z Z,e t a1 . S ha ki ng t a b l e t e s t o f a t y p i c a l Be i j i n g r u r a l a r e a b r i c k t i n b e r s t r u c t u r e mo d e l [ J ] . E a r t h q u a k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Vi b r a t i o n , 2 0 1 2,3 2 1 1 2 8 1 3 3 . i n Ch i n e s e [ 1 1 ]纪 晓东 , 马琦 峰 , 赵作用 , 等.北京市 既有农 村住 宅砖术 结构加 固前 后 振 动 台试 验 研 究 [ J ]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 2 0 1 2, 3 3 1 1 5 3 - 6 1 . J i X D, Ma Q F, Z h a o Z Z,e t a 1 .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t e s t s t ud y o n s e i s mi c s t r e n gt he ni ng of b r i c k wo od s t r u c t ur e s wi t h woo d c o l u mnsr e pr e s e n t i v e o f e xi s t i n g r ur al b u i l d i n g i n B e ij i n g E J ] .J o u r n a l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B u i l d 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