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ppt
,第五章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提要,概述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滑坡崩塌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斜坡稳定性评价滑坡预测预报滑坡防治,第一节概述,斜坡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空面的地质坡体,是一类广泛的地貌类型。斜坡变形破坏是地质发展演化的重要过程。,类型,按高度H,高坡中坡低坡,岩坡M15m土坡H10m,岩坡8mH时,稳定性最差,极易发生顺层滑坡,滑体将发生向下的运动,否则,处于稳定状态。,,四、数学力学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数值计算法、破坏概率法,1.极限平衡计算方法刚体极限平衡法假设前提只考虑破坏面上的极限破坏状态,而不考虑岩土体的变形,即视岩土体为刚体。破坏面上的强度由C、值决定,遵循强度判据。滑体中的压力以正压力和剪应力的形式集中作用于滑面上,均视为集中力。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来求解。,稳定性系数,安全系数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Kc1,,1土质斜坡稳定性计算A无粘性土坡B粘性土坡圆弧法、条分法瑞典条分法、Bishop法、Janbu法,2岩质斜坡稳定性计算A平面滑动单平面、同向双平面、多平面B楔形体滑动,均质土坡瑞典条分法,如图一简单均质土坡,取一假定滑弧圆心为O,半径为R和滑弧AC。将滑动土体沿铅直方向分成若干土条(R/10-R/20)取第i条分析,不考虑土条间的作用力,则第i条作用在滑弧面上的力有(1)由土条自重Wi在滑弧上引起的切向力为,,(2)由土条自重Wi在滑弧上引起的法向力所产生的抗滑力为(3)滑动面上的凝聚力产生的抗滑力为,若斜坡滑动时,各土条围绕圆心O旋转,则斜坡的稳定性系数为该土条的总抗滑力矩与总滑动力矩之比,最危险滑面的确定对于均质粘性土斜坡最危险滑动面应通过坡脚,圆心O的位置按以下步骤确定(1)根据下表中坡角值查1和2,找出0点,(2)按下图所示确定E点;(3)连接EO,在EO的延长线上取一系列圆心O1,O2,,On;(4)分别计算O1,O2,,On所对应滑动圆弧上的稳定性系数K1,K2,,Kn,联其端点,所得曲线上最小的Kmin值所对应的Om点,即为最危险滑弧圆心。若土层复杂,则Om不一定是最危险滑动弧圆心,为此,可过点作垂直OE的线段,在该线段上取其相应的K值,用上述方法求得最小的K值。,楔形体滑动,楔形体滑动的滑动面由两个倾向相反、且其交线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同、倾角小于边坡角的软弱结构面组成。,,稳定性系数计算的基本思路,首先,将滑体自重W分解为垂直交线BD的分量N和平行交线的分量T,然后将N投影到两个滑动面的法线方向,求得作用于滑动面上的法向力N1和N2,最后求得抗滑力及稳定性系数。可能滑动体的滑动力为TWsinβ,垂直交线的分量为N=Wcosβ。将Wcosβ投影到△ABD和△BCD面的法线方向上,求得法向力N1、N2,边坡的抗滑力,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根据滑面纵剖面的起伏情况,取单位宽度考虑,把滑体划分成若干块段,1,2,n,第i条块的受力情况分析,折线滑面剩余推力法,,滑块两侧的摩擦力和滑体自身挤压力不考虑,自重Wi、水平地震力KcWi、侧水压力PW、上一条块的剩余下滑力Ei-1、本条的剩余下滑力Ei的反力、扬压力Ui、法向反力Ni、切向反力Ti,,基本荷载(仅考虑重力)计算如下,有地下水时,需要考虑边界上的水压力,稳定性计算编程迭代过程,2.破坏概率计算法,,第八节滑坡预测预报,一、预测预报的基本内容位置、规模、类型、运动速度、运动距离、发生时间,区域性滑坡预测以一个大的区域为依据对象,确定滑坡可能发生的区段范围。地段性滑坡预测以一个地段滑坡调查资料为依据,确定将来可能发生滑坡的大致位置、可能的类型等。场地性滑坡预测针对某一特定场址,预测滑坡可能发生的确切位置、范围大小、运动速度及类型。,,,滑坡长期预报对未来滑坡运动的趋势作判断,以确定滑坡活动的可能年份。滑坡短期预报对滑坡活动的可能季节或月份作出预测。滑坡临滑预报对滑坡将要暴发的具体日期、乃至时分作出预报。,,,二、滑坡空间预测,空间预测主要是通过滑坡条件分析,确定出对滑坡作用有利的因素组合,根据这些有利因素组合来预测区域上某斜坡段将来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圈定出可能产生滑坡变形的范围。,空间预测的理论基础工程地质类比法类似的工程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类似的滑坡。,,迄今见于报道的预测方法可归纳为统计学方法、信息量法以及各种确定性模型计算。,各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充分考虑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的叠加作用来评价某特定地质环境中产生滑坡的可能性,以期在研究区圈出相对不安全的“危险区段”。预测结果一般都采用预测分区图的形式来表达。不同之处预测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叠加方式不同而已。,三、滑坡时间预报,(1)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报法,(2)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3)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4)统计数学模型回归模型、灰色理论模型、生物生长模、灾变理论模型等,(5)黄金分割法,(6)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7)声发射等参数预报法,,岩土体蠕变(流变)理论,第1蠕变阶段--减速蠕变阶段减速发展,斜率逐渐减小,第2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等速发展,斜率大体不变,第3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CD段变形迅速增大,但岩土体尚未破坏DE段岩土体变形速率剧增,岩土体很快破坏,斋滕预报经验公式,例某滑坡位移曲线上t1、t2、t3所对应的日期为t11963年1月20日t21963年1月26日t31963年1月30日,则t2-t1=6天t3-t1=10天,tr-t118天tr=1963年2月7日,,第九节滑坡防治防治目标是减灾、防灾、保护环。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治理为辅。应该把防灾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工程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各阶段均应注重防灾减灾。例如灾害预测及危险性评估正体现了这一原则。,防治指的是预防与治理两方面①滑坡预防指的是滑坡灾害没有产生以前,人们已经了解其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使滑坡损失降至最小程度。预防是以勘察分析、预测预报、动态监测为基础,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设计施工工作。②滑坡治理指的是对潜在不稳定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确保其稳定,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治理是一项工程,它包括对灾害体的勘察、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并付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