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地面沉降的工程地质研究1.ppt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采取限采、禁采地下水和回灌地下水等措施,上海、嘉兴、宁波等地沉降速度趋缓,但总体沉降范围却在迅速扩展。如杭、嘉、湖的沉降正向整个平原蔓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苏锡常地区的沉降速度也在加大,苏州市自1949年以来累计地面沉降600毫米的面积已达180平方公里,常州43平方公里,无锡59.5平方公里。地面沉降最严重的是上海,其次是苏锡常,再次是杭嘉湖。40年来,上海市因地面沉降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900亿元,其中潮损1755亿元,涝损848亿元,安全高程损失189亿元。,北京供水三分之二来自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北京平原地面沉降呈快速增加趋势。到目前为止,在东郊八里庄大郊亭、东北郊来广营、昌平沙河八仙庄、大兴榆垡礼贤、顺义平各庄等地已经形成了五个较大的沉降区,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722毫米、565毫米、688毫米、661毫米、250毫米。最严重的地方,地表还在以每年20至30毫米的速度下沉。由于地面沉降,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在部分沉降区发现工厂、居民区楼房墙壁开裂、地基下沉、地下管道工程损坏等50余处险情,一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北京每年平均超采地下水约1亿立方米,这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北京市每年开采地下水量达26亿至27亿立方米平均每年超采1亿立方米。在2003年,北京平原形成的5个沉降区中,形成了近1100平方公里的降落漏斗,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根据1999年的统计数据,累计地面沉降量大于50毫米的地区达到2815平方公里。,二.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1承压水位降低所引起的应力转变及土层的压密位于末固结或半固结疏松沉积层地区内的大城市,因为潜水易于污染往往开发深层的承压水作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水源。在孔隙承压含水层中,抽汲地下水所引起的承压水位的降低,必然要使含水层本身和其上、下相对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压力随之而减小。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可知,土中由复盖层荷载引起的总应力是由孔隙中的水和土颗粒骨架共同承担的。,由水承担的部分称为孔隙水压力,它不能引起土层的压密,故又称为中性压力,而由土骨架承担的部分则能直接造成土层的压密,故称为有效应力;二者之和等于总应力。假定抽水过程中土层内的总应力不变,那么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必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的等量增大,结果就会引起土层成比例的固结。由于区域性地面沉降范围较广阔,压缩层厚度与沉降范围相比较,又相对较小,因此无论从理论或实际应用上,即可以把这类由于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按一维固结问题处理。以三层结构条件下单层抽水的情况为例,对抽水过程中土层中应力的转变及土层的固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