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案例模拟题.doc
事故案例模拟试题 第一大题某厂,油污法兰损坏需维修。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的浮油。在液面上的100cm处需对法兰进行更换,班长乙决定采用对接焊接方式。电焊工丙去办理动火票,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结果发生油气爆炸,钳工甲掉入污油池死亡。 一、单项选择题 1、焊接人员必须具备( ) A、懂得防火知识B、懂得防爆知识C、焊工作业证D、经过培训 2、该起事故性质( ) A、自然灾害B、刑事事件C、责任事故D、非责任事故 3、该起事故爆炸直接原因( ) A、没有办理动火证B、污油池存在油气C、没有监护D、违章动火 二、多项选择题 4、该事故直接与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 A、空气B、污油挥发的气体C、环境温度D、电焊焊接中产生的火花 E、污油 5、钳工甲此次作业环境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 ) A、电磁辐射B、触电C、油气着火D、油气爆炸E、机械伤害 6、按照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型有( ) A、其他爆炸B、火灾C、淹溺D、灼烫E、机械伤害 7、该起事故爆炸间接原因( ) A、作业组织不严密B、教育培训不够C、作业现场监护不到位 D、没有动火票制度E、安全意识不强 第二大题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告诉公路B56段,20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一、单项选择题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槽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B、槽车设计不合理 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是( ) A、槽车液氯破裂B、标志不清C、有毒物质D、作业环境不良 3、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的严重是程度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重伤事故D、一般事故 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是( ) A、驾驶员甲B、驾驶员乙C、村长D、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 5、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调查组职责是( )。 A、请军队参加调查B、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 C、调查事故经过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 二、多项选择题 6、该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 ) A、收集与事故发生有关事实B、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C、慰问抢险人员; D、寻访驾驶员甲E、及时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 7、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 A、中毒人员死亡的丧葬和抚恤费用B、受伤住院村民补助、救济费用 C、受伤住院村民费用D、事故罚款或赔偿费用 E、槽罐车停运期间减少收入的损失 8、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单位需要办理的手续( ) A、经资质认定B、对驾驶员甲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 C、配备必要防护用品D、办理夜间行车手续E、配备押运人员 三、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3.72 MPa、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3.2 MPa、体积13.9m3。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发发因素。 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四、某化工厂位于8市北郊,西距厂生活区约500m,厂区东面为山坡地,北邻一村,西邻排洪沟,南面为农田。其主要产品为羧基丁苯胶乳。生产工艺流程为从原料罐区来的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分别通过管道进入聚合釜,生产原料及添加剂在皂液槽内配置好后加入聚合釜;投料结束后,将胶乳从聚合釜转移到后反应釜反应结束后,胶乳进入气提塔,然后再进入改性槽,经调和后崩泵打入成品储罐。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有毒、易燃易爆物质。 为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该厂决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厂长将该任务指派给安全科,安全科成立了以科长为组长,科员甲、乙、丙、丁为成员的五人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找来了一个相同类型企业C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人员将企业C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企业名称、企业介绍、科室名称、人员名称及有关联系方式全部按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更换,按期向厂长提交了应急救援预案初稿。此后,编制小组根据厂长的审阅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应急救援预案的最终版本,经厂长批准签字后下发至全厂有关部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指出该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不足。 2.该厂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3.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4.简要说明该厂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危险分析应提供的结果。 五、某啤酒厂灌装车间,有传送带、洗瓶机、烘干机、灌皱机、装箱机、封箱机等设备。为减轻职业危害的影响,企业为职工配备了防水胶靴、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2007年7月8日,维修工甲对洗瓶机进行维修时,将洗瓶机长轴上的一颗内六角螺栓丢失,为了图省事,甲用8号铅丝插入孔中,缠绕固定。 7月22日,新到岗的洗瓶机操作女工乙在没有接受岗前安全培训的情况下就开始操作。乙没有扣好工作服纽扣,致使工作服内的棉衣角翘出,被随长轴旋转的8号铅丝卷绕在长轴上,情急之下乙用双手推长轴,致使乙整个人都随着旋转的长轴而倒立。由于乙未按规定配戴工作帽,所以倒立时头发自然下垂,被旋转的长轴紧紧缠绕,导致乙头部严重受伤而当场死亡。 事故处理完毕后,企业领导决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列出该起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 3.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4.结合本起事故,分析在此类人机系统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机械伤害有哪些形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