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张福山铁矿资源储量核查实例.ppt
湖北省大冶市张福山铁矿资源储量核查实例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处中南地质勘查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二〇〇八年二月,张福山铁矿区位于大冶市北西约15千米处,隶属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447′38″-11449′56″,北纬3007′37″-3008′15″。区内交通方便,水电充足,矿产开发外部条件良好。该矿区位于我国重点成矿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是鄂东南地区三大矽卡岩型铁矿之一的金山店铁矿中的主要矿区。西起梵山的W7线、东至狗头山的W52线,南始金山店镇、北止刘芹村,东西长3700m,南北宽1000m,面积3.70km2。截止1988年,区内共发现大小铁矿体129个(其中主要矿体6个),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14604.44万吨。,2004年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依据鄂土资文[2003]257号(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对矿区及各采矿权证内主要和共(伴)生矿产的累计查明、开采消耗、保有资源储量进行了核查,2005年4月提交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矿区张福山铁矿床200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结算地质报告,2006年12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完成报送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材料的备案(鄂土资储备字[2006]66号)。该报告核实张福山矿区铁矿资源总储量14698.47万吨,比原勘探总储量增加94.03万吨。在此基础上,根据采空区及各矿业权人采矿许可证界定范围,进行了储量分割,按其所占面积比,分别估算出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及证内、证外保有资源储量。,据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安排,我院在“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矿区张福山铁矿床200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结算地质报告”的基础上,按国土资源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初稿)进行了整理和补充,现将其工作情况简述如下。一、核查准备(一)区域性及基础性资料的收集(1)150万湖北省区域地质图、120万蕲春县幅区域地质图、15万大冶县幅区域地质图;(2)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储量登记统计库、储量空间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储量统计表;,(3)采矿许可证、探矿许数据库、矿山统计年报;(4)地市(州)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矿业权设置方案、历年勘查成果资料;(5)有关储量核查及管理的文件和技术规范等。(二)初步资料整理将收集到区域性地质图矢量化,对上述资料进行检查、校对和综合整理,为确定核查区作资料准备确定核查区用底图流程。,(三)核查区确定以矢量化的中小比例(地形)地质图为底图,将储量空间数据库中的矿区坐标及不同阶段勘查区范围投影在图上,然后依据采矿权、探矿权数据库,将核查矿区及相邻区域的采矿权、探矿权拐点坐标投影到图中,以此初步确定核查区。张福山矿区虽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勘查工作,但各阶段工作均围绕矽卡岩型铁矿开展;区内8个采矿权开采对象为同一矿种和矿床类型,且矿体赋存于相同地质构造环境,又在一定勘查网度范围内。故确定的核查区包络了原矿区、勘查区及采矿权。,(四)图件表格编制在述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出张福山铁矿核查区分布图(附图1(150w)、(附图1(15000))、核查区属性表(附表1)、地质资料目录一览表(附表2)。从图中确定的核查区拐点坐标为①1144815、300736,②1144737、300742,③1144737、300816,④1144748、300814,⑤1144757、300818,⑥1144854、300813,⑦1144906、300809,⑧1144957、300809,⑨1144957、300735;面积4.14平方千米。,(五)核查队伍组织包括学习储量核查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及技术要求和规范;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野外工作细则;建立专业配套、技术水平较高、身体素质较好核查队伍;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等。(六)保证措施制订制定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规定项目实施所依据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等,二、核查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一)核查区资料收集1、地质勘查资料本次核查主要收集了以下资料(1)1969年由中南冶勘609队提交湖北大冶金山店矿区张福山矿床地质勘探报告;(2)1972年由中南冶勘609队提交湖北大冶金山店矿区张福山矿床Ⅳ、Ⅴ、Ⅵ号矿体补充地质勘探说明书;(3)1974年由中南冶勘609队提交湖北大冶金山店矿区张福山矿床Ⅰ、Ⅱ号矿体补充地质勘探简报;(4)1986年由中南冶勘608队提交湖北省大冶市张福山矿床东部详细勘探地质报告。,2、测量类资料根据核查区的具体位置,列出测绘成果的收集项目清单,由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开具介绍信,到省级测绘院收集了核查区内或周边的测量控制点成果。3、矿山资料类主要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矿山等单位收集了如下资料(1)1987年由武钢金山店铁矿地测科编制的编制的张福山Ⅳ采区矿体地质变化报告书;(2)1988年5月由武钢金山店铁矿地测科编制的编制的张福山矿床Ⅳ采区-200m以上生产勘探报告;(3)1991年9月由武钢金山店铁矿地测科编制的张福山矿床25线以西-60~-130m阶段开拓地质工作总结;,(4)1994年5月由武钢金山店铁矿地测科编制的张福山矿床Ⅳ采区-130~-200米中段生产勘探报告;(5)1995年8月由金山店铁矿地测科编制的张福山矿床西段-130~-200米阶段开拓地质工作总结;(6)1995年6月由金山店铁矿地测科编制的张福山矿床25线以西-200m~-270m阶段勘探地质报告;(7)2001年9月由金山店铁矿地测科编制的张福山矿床西区-270~-340m阶段生产勘探报告;(8)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可选性报告、流程实验报告等;(9)矿山开采设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安全评估报告等;(10)最新的采矿许可证及安全生产许可证;(11)矿山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储量台帐;(12)矿山企业所测量的成果表、矿山财务报表;(13)最新的核查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等。,4、收集储量库中的信息根据收集的核查区储量库信息及上述有关资料,编制储量库中报告表、储量库中地质条件表、储量库中资源储量表、储量库中质量表、储量库中矿山表、储量库中采选环表、储量库中矿山经济表、储量库中综合回收表(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并以此为基础,在核查过程中不断修正、补充,最终完善核查区储量库。,(二)核查区资料整理1、完善核查区地质资料目录表在已有核查区地质资料目录表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核查区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完善核查区地质资料目录表(见附表2),为核查野外工作、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制作好准备。2、绘制核查区套合图、编制核查区属性表以矢量化的矿区地形地质图(MAPGIS图)为底图,分别标示确定的核查区、原上表矿区、采矿权、探矿权范围,形成带属性的MAPGIS格式核查区套合图(附图2)。在此基础上,根据收集到的储量库、采矿权、探矿权数据库、地质勘查资料及矿山提供的相关资料,补充核查区属性表(见附表1),编制核查区矿区属性表、核查区采矿权属性表(附表11、附表12)。,3、编制储量估算基础图件根据收集的资料及矿体产出特点,整理、编制核查区的资源储量估算勘探线剖面图和垂直纵投影图等基础图件,并进行矢量化(附图3、附图4、附图5)。根据资源储量估算基础图上新确定核查区与原上表矿区和各采矿权的空间关系,统计核查区上表矿区的地质勘查报告、补充勘探报告、采矿权人的生产勘探报告、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重算资源储量及勘查增减量,确定核查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并将核查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补充到核查区属性表中(见附表1),同时编制核查区各块段属性表(附表13)。4、编制探采工程和采空区分布图根据收集的资料,将各种探矿工程、采矿工程及采空区的位置标示于图上,形成探采工程和采空区分布图,作为现场地质测量的基础图件(附图6)。(三)矿区储量核查实施方案见实施方案,三、现场核查1、最新的采矿许可证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查2、矿山开采设计书、环评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及附件等的检查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检查4、矿山开拓系统图、历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历年的生产台帐等的检查5、矿山企业测量成果检查6、矿山矿产品信息检查7、矿山经济信息检查,(二)矿山野外核查1、核查区坐标测量2、地质测量(1)地质点调查(2)样品采集3、矿山工程测量(1)井巷测量(2)采空区测量4、老窑、废井调查,(三)现场核查资料的整理1、工程测量资料整理将每天实测数据输入电脑,形成电子文档,要求与现场示意图吻合,如不相符,应查寻原因,必要时到现场检查,以提供完整准确的图件供地质人员使用。2、地质测量资料整理对坑道、探槽等的编录及素描图进行检查、完善,将每天现场调查获取的地质调查点(包括矿层点、水工环地质调查点、构造点)、矿层采样点、采空区边界点展绘在平面套合图及储量估算基础图上,并对点的位置原始记录、素描图等严格进行自检、互检,确定其是否准确、完整,对有疑问的资料进行现场检查修改,保证野外收集的资料准确可靠。,四、室内综合整理野外工作结束后,在室内通过对收集资料和野外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为储量估算和报告编制作准备。(1)通过对野外收集、实测资料的自检、互检和技术负责人抽检,确保野外收集资料准确、完整、无误,自检、互检、抽检人员在相应的资料检查记录表上签字确认。(2)通过现场核查及资料整理,形成新的采掘工程、老窑、废井、采空区范围、地质调查点、采样点的平面套合图和储量分割估算图(附图7、附图8、附图9),并对其进行检查、完善、整饰,确保参与储量估算的工程数据准确无误。(3)通过对现场核查资料的重新整理,补充、完善表1~表13内容,对储量库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数据资料进行修改。(4)对采取的样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严格按工业指标对矿层进行圈定,并编制样品化验结果及矿层厚度、品位计算表,为资源储量估算作准备。(5)对测量成果进行整理,编制可靠的测量成果表。(6)以现场核查前的矢量化图件为将底图,将地质测量、工程测量、老窑、废井调查成果展绘到矢量化图件上,经检查、校对、审核后,形成核查报告成果图件。,五、储量估算核查区资源储量估算原则上按“先圈(圈定矿体)、后推(合理外推)、再分割(块断分割)”进行。(一)工业指标的选取(二)矿体圈定(三)块段的划分(四)块段的分割(五)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的选择,(六)资源储量参数的确定1、面积参数。2、体积参数3、体重参数4、品位参数(七)资源储量的估算1、资源储量的分割估算2、资源储量对比3、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4、资源储量的汇总,(八)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套改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1]66号),确定张福山铁矿检测资源储量类型主要有以下5种(1)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原勘探报告经冶金部储委审查批准的Ⅰ、Ⅱ号主矿体的B级、C级资源储量。(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Ⅰ、Ⅱ号主矿体探求的表内D级资源储量。中等规模矿体探求的D级储量。(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单剖面或单工程控制的小矿体资源储量。(4)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Ⅰ、Ⅱ号主矿体中原BC的表外矿。(5)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目前矿山暂不能开采利用的表外矿。此外,确定伴生硫的资源储量类型为333类;伴生钴、镓的资源储量类型为2S22。,(九)开采回采率的统计六、成果编制(一)核查表格编制根据储量核查最终成果,对上述表格中的相关数据项进行修正和完善,对已形成的表格进行检查、定稿(见修正储量库表)。此外,根据需要还可编制如新增工程测量成果表,新增各类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成果表,单工程矿体(层)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断面或块段厚度品位计算表,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断面或块段面积测定表,开采回采率表,各矿山备采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表等;作为附表或正文插表。,(二)核查图件编制根据最终结果,修编和编制如下图件(1)核查区交通位置图(可作报告插图);(2)核查区分布图(3)核查区地形地质及采矿权范围套合图(图中反映原上表矿区范围、本次新确定核查区范围、采矿权范围等);(4)探采工程和采空区分布图;(5)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6)有代表性的勘探线剖面图;(7)中段地质平面图等。(四)核查报告编制,七、成果审查1、单位审查2、评审机构审查八、最终成果的提交与入库(一)核查报告(二)成果图件(三)成果表(四)附件,确定核查区用地图流程,1地理地质图层全部采用信息中心收录的各类比例尺的地理地质图;2矿体平面分布图利用储量空间管理程序,在程序主菜单中工具栏里选择“转出矿区图形”转出MapGis明码与属性库文件*.dbf,然后在MapGis平台下装入明码文件,保存成MapGis内部格式*.WP,并挂接相应的属性,最后投影转换成底图的投影类型;3将Access库中采矿权、探矿权数据的坐标以及矿权证号按投影带的类型不同在文本中分别整理成规范的格式,然后用MapGis的用户文件投影功能投影成WL文件,并挂接相应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