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pdf
2 0 0 9 年第 3 0 卷第 4 期氮 肥 技 术 测得了极高温度, 误导为该整个催化剂层热点温 度极高,其实只有卸料孔筒极少量催化剂温度 高, 为此只把此点做参考点。对测温点和测温套 管布置仍需加以进一步优化完善。 7 . 5 塔锅一体的优点和废锅结构讨论 塔锅一体结构是最近几年安淳公司在设计 大型氨厂时采用的新技术。相比塔锅分离结构, 塔锅一体省去长 5 0 m 、 重 2 9 t 的二出管道, 这段管 道的材质为 1 0 WM o V N b , 价格贵且现场施工要求 较高。而塔锅一体使设备平面布置更加紧凑, 在 塔锅分离结构中废热锅炉占地面积 2 5 m 2 , 现安装 在塔的正下方, 只要 1 2 m 2即可。所以塔锅一体结 构具有节省材料、 布置紧凑、 减少施工难度等优 点。 目前塔锅一体结构主要有卡萨利式、 U型管 式、 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综合比较各方面 卡 萨利式制造工艺复杂, 特别对于进出口径较大时 制造难度更大; U型管式对解决管壳程热膨胀差 较好, 但管板上、 下 7 0 ℃温差对管板焊缝和管板 与筒体的焊缝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管板表面采 用堆焊结构时会因为堆焊工艺质量不好使堆焊 层脱落; 本厂和高平、 山东等厂废锅采用了这一 结构, 但本厂发现筒体漏汽, 高压气也漏, 存在安 全隐患; 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可以解决管板温 差问题, 但对膨胀节的设计要求较高。纵上所述, 塔锅一体采用合理设置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结 构比较好, 也不要用管板堆焊结构, 避免堆焊工 艺不好造成的影响, 经反复论证, 多方合作, 本厂 决定将 U型管式改为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同 时在废锅进口端设置温度计和压力表, 以保证气 体出口工艺数据获取, 直接反映 “二出” 的工况条 件。 8 结论 山西天泽集团公司 “5 0 4 0 ” 项目中的氨合成 系统是我国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安装的第一套单 塔能力为 2 4 1 0 4 t / a 的大型装置,采用合成塔为 三层四段两轴一径、塔锅一体的ⅢJ D - Φ2 4 0 0 型 新技术, 两级氨冷塔前补气新流程, 适合大塔的 高钴稀土 X A 2 0 1 催化剂和相应的新还原方法, 经 过几个月生产考验证明达到和超过了设计能力, 但是还存在美中不足之处, 应予以解决。塔锅一 体 U型管式废锅, 管板上下温差大, 表面采用堆 焊结构时会因为堆焊工艺质量不好使堆焊层脱 落, 引起泄漏, 拟改为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 测 温点布在两层之间直通卸料孔中,测出温度高, 易误解为催化剂层整个平面温度高, 应改善测温 套管和测温点布局; 可能分流不足或循环气量较 大, 阻力偏大, 应优化操作, 降低阻力。实际生产 数据表明ⅢJ D - Φ2 4 0 0 型合成系统新技术应用 取得了成功, 应该相信在各方合作努力下, 经过 不断完善, 此氨合成系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 2 0 0 9 - 0 6 - 2 5 ) 摘要简要介绍了 T e x a c o 、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 s h e l l S C G P 、 S i m e n s G S P技术特点。提出了煤气化技术的选择原则 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煤气化气流床水煤浆气化干煤粉气化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武金锋徐蕊王进兵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滕州 2 7 7 5 2 7 ) 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 ΦΦΦΦΦΦΦΦΦΦ 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 ΦΦΦΦΦΦΦΦΦΦ 1 前言 我国煤炭资源较丰富, 近年来煤化工行业发 展迅速, 在煤化工行业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将 煤炭洁净、 高效地转化为合成气 (C O H2) , 即煤的 气化技术。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不仅能使燃烧排放 物对大气的污染大为减轻, 而且能使煤炭利用率 得到极大提高,是煤炭化工、煤炭直接 / 间接液 化、 I G C C技术、燃料电池等高新洁净煤利用技术 的先导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2 现代煤气化技术[ 1 ] 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 1 3 氮 肥 技 术 气化工艺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移动床 (有时 也被称为固定床 ) 、 流化床和气流床。相对而言, 气流床气化炉是最清洁, 也是效率最高的煤气化 类型。在现代大型煤气化装置中, 气流床气化技 术被广泛应用, 气流床气化包括水煤浆进料和干 煤粉进料两种。 典型的技术主要包括 美国 G E公 司的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 (原为德士古公司 T e x a c o 技术 ) 、 新型 (多喷嘴对置式 ) 水煤浆加压气 化、荷兰壳牌公司的 S C G P煤粉加压气化工艺技 术和德国 G S P 气化技术。 2 . 1 水煤浆加压气化 2 . 1 . 1 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 (T G P ) 美国 T e x a c o 公司在渣油部分氧化技术基础 上开发了水煤浆气化技术, T G P工艺采用水煤浆 进料, 制成质量分数为 6 0 6 5 %的水煤浆, 在气 流床中加压气化, 水煤浆和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反 应 生 成 合 成 气 , 液 态 排 渣 。 气 化 压 力 在 2 . 7 6 . 5 M P a , 提高气化压力, 可降低装置投入, 有 利于降低能耗; 气化温度在 1 3 0 0 1 4 0 0 ℃, 煤气 中有效气体 (C O H2) 的体积分数达到 8 0 %, 冷煤 气效率为 7 0 % 7 6 %, 设备成熟, 大部分已能国产 化。世界上德士古气化炉单炉最大投煤量为 2 0 0 0 t / d 。德士古煤气化过程对环境污染影响较 小。 根据气化后工序加工不同产品的要求, 加压 水煤浆气化有三种工艺流程 激冷流程、 废锅流 程和废锅激冷联合流程。对于合成氨生产多采用 激冷流程, 这样气化炉出来的粗煤气, 直接用水 激冷, 被激冷后的粗煤气含有较多水蒸汽, 可直 接送入变换系统而不需再补加蒸汽, 因无废锅投 资较少。如产品气用作燃气透平循环联合发电工 程时, 则多采用废锅流程, 副产高压蒸汽用于蒸 汽透平发电机组。如产品气用作羟基合成气并生 产甲醇时, 仅需要对粗煤气进行部分变换, 通常 采用废锅和激冷联合流程,亦称半废锅流程, 即 从气化炉出来粗煤气经辐射废锅冷却到 7 0 0 ℃左 右, 然后用水激冷到所需要的温度, 使粗煤气显 热产生的蒸汽能满足后工序部分变换的要求。 2 . 1 . 2 新型 (多喷嘴对置式 ) 水煤浆加压气化 新型 (多喷嘴对置式) 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是最先进煤气化技术之一,是在德士古水煤浆 加压气化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 0 0 0年, 华 东理工大学、 鲁南化肥厂(水煤浆工程国家中 心的依托单位 )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共同承 担的新型 (多喷嘴对置 ) 水煤浆气化炉中试工程, 经过三方共同努力, 于 7 月在鲁化建成投料开车 成功, 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鉴定及验收。2 0 0 1 年 2 月 1 0 日获得专利授权。新型气化炉以操作灵 活稳定, 各项工艺指标优于德士古气化工艺指标 引起国家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主要指 标体现为有效气成分(C O H2) 的体积分数为 8 3 %,比相同条件下的C h e v r o n T e x a c o 生产装置 高 1 . 5 2 . 0个 百 分 点 ; 碳 转 化 率 >9 8 % , 比 C h e v r o n T e x a c o 高 2 3 个百分点; 比煤耗、 比氧耗 均比 C h e v r o n T e x a c o 降低 7 %。 新型水煤浆气化炉装置具有开车方便、 操作 灵活、 投煤负荷增减自如的特点, 同时综合能耗 比德士古水煤浆气化低约 7 %。其中第一套装置 日投料 7 5 0 t 能力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加压气 化炉于 2 0 0 4年 1 2月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学有限 公司建成投料成功, 运行良好。另一套装置两台 日投煤 1 1 5 0 t 的气化炉也在兖矿国泰化工有限 公司于 2 0 0 5 年 7 月建成投料成功, 并于 2 0 0 5 年 1 0 月正式投产, 2 0 0 6 年已达到并超过设计能力, 目前运行状况良好。该技术在国内已获得有效推 广, 并已出口至美国。 2 . 2 干粉煤加压气化工艺 2 . 2 . 1 壳牌干粉煤加压气化工艺 (S C G P ) S h e l l 公司于 1 9 7 2 年开始在壳牌公司阿姆斯 特丹研究院 (K S L A ) 进行煤气化研究, 1 9 7 8年第 一套中试装置在德国汉堡郊区哈尔堡炼油厂建 成并投入运行, 1 9 8 7 年在美国休斯顿迪尔 帕克 炼油厂建成日投煤量 2 5 0 4 0 0 t 的示范装置, 1 9 9 3 年在荷兰的德姆克勒 (D e m k o l e c ) 电厂建成投煤量 2 0 0 0 t / d 的大型煤气化装置,用于联合循环发电 (I G C C ) , 称作 S C G P工业生产装置。装置开工率 最高达 7 3 %。该套装置的成功投运表明 S C G P 气 化技术是先进可行的。 S h e l l 气化炉为立式圆筒形气化炉, 炉膛周围 安装有由沸水冷却管组成的膜式水冷壁, 其内壁 衬有耐热涂层, 气化时熔融灰渣在水冷壁内壁涂 层上形成液膜, 沿壁顺流而下进行分离, 采用以 渣改渣的防腐办法, 基本解决了高温耐火材料损 坏严重和检修频繁的难题。水冷壁与筒体外壳之 间留有环形空间, 便于输入集水管和输出集汽管 的布置, 便于水冷壁的检查和维修; 环形空间内 2 0 0 9 年第 3 0 卷 1 4 充满温度为 2 5 0 3 0 0 ℃的有压合成气。 S h e l l 工艺具有的特点是 对气化原料煤有较 宽的适应性, 可适应更高灰熔点的煤; 碳转化率 高达 9 9 %以上, 甲烷含量极低, 煤气中有效气体 (C O H2) 达到 9 0 %以上, 采用干法进料, 与湿法 水煤浆气化工艺相比, 氧耗低, 单炉生产能力大, 运转周期长, 工业化应用单台炉日处理煤量已达 2 0 0 0 t ; 热效率高, 冷煤气效率 8 0 8 5 %, 是一种 比较理想的煤气化技术。 2 . 2 . 2 G S P 干粉煤加压气化 G S P工艺是原民主德国 V E BG a s k o m b i a n t 的 黑水泵公司于 1 9 7 6 年开始研究开发的干煤粉加 压气化技术, 进料的形式为两种, 即干粉煤和液 体进料, 1 9 8 5 年实现工业化应用。 目前, 工业化气 化炉单台气化炉的生产能力可达 2 0 0 0 t / d 煤, 气 化压力为 4 . 0 M P a , G S P气化炉采用盘管式水冷壁 气化炉结构,对气化粉煤的粒度要求较为宽松, 工业化装置气化原料煤的质量分数有 2 4 . 5 %> 0 . 2 m m的条件下,一次性碳转化率可达 9 8 %以 上; 喷嘴和水冷壁的使用寿命长, 气化炉的可用 率高, 气化炉开、 停车灵活, 所需时间短, 气化炉 操作弹性大, 负荷调节灵活。 G S P 煤气化技术具有 一些技术上的优势,神华宁夏煤业引进一套 G S P 粉煤加压气化工艺用于生产甲醇, 2 0 0 9 年投料试 车, 因此在投资和经济性等方面尚未在国内得到 工业化装置的验证。 3 煤气化技术的工业选择及发展趋势[ 2 ]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一直占 主导地位, 近几年, 我国大规模的煤化工项目相 继开工建设并投产运行, 作为煤化工的核心和关 键技术的煤气化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 生产燃料煤气, 通过选用不同的气化方 法, 可以制得低、 中、 高三种热值燃气, 以满足钢 铁工业、 化学工业、 联合循环发电 (I G C C ) 和民用 等不同对象的要求; (2 ) 生产合成气, 用作合成氨、 合成甲醇和甲 醚以及合成油的原料气; (3 ) 生产氢, 煤气化制氢将是未来氢能经济 的主要技术路线。 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 (T G P ) 、 壳牌干 粉煤加压气化工艺 (S C G P ) 和新型(多喷嘴对置 式 ) 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在国内都已得到了规模 化应用, 其应用效果均已得到工业化验证, G S P 技 术在我国也已开始建设, 神华宁煤和山西兰花煤 化工集团将分别于 2 0 0 9 年和 2 0 1 0 年投料试车, 其经济性和装置性能将得到有效验证。因此在煤 气化技术的选择上应根据煤种的变化选择合适 的气化技术, 如果气化煤灰熔点较低且成浆性能 较好, 则可以选择水煤浆气化, 也可以选择干煤 粉气化, 水煤浆技术应为优选; 气化煤灰熔点较 高时则只能选择干煤粉气化; 气化工艺的选择要 使产品和需求保持一致, 与煤气化后续流程相结 合; 同时还要考虑装备运行的可靠性、 投资与成 本的经济性以及环境可接受性等。 煤炭的开发和加工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环境 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因此发展洁净煤气化技 术, 提高煤炭利用率是我国煤炭发展战略的必然 选择, 作为高洁净、 高效利用煤炭的先进技术之 一的煤炭气化技术是我国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对 象。从当前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看, 有以下特 点 ①提高对多煤种的适应性, 能气化任意煤种; ②大型化, 提高气化能力和气化效率; ③采用加 压气化工艺, 提高气化强度, 节约压缩能耗或实 现等压合成, 减少带出物损失 ④环境友好, 环保 问题少, 污染小; ⑤研制和简化新工艺和新型气 化炉结构, 降低基本建设投资和操作费用,并与 其它技术联合应用等。 4 结语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 “富煤、 缺油、 少气” , 利用 丰富的煤炭替代石油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化 工产业持续发展道路, 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重 大战略课题。我国的第一套煤制油工业化装置神 华百万吨级示范工程一次试车成功, 煤代替石油 化工的煤制烯烃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我国后续的 项目建设将会陆续展开, 作为煤化工的先导性和 核心技术的煤气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因 此我国应大力扶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 气化技术, 以降低高昂的技术引进成本, 提高核 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许世森, 张东亮, 任永强主编. 大规模煤气化技术[ M ] , 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0 0 6 2 李志坚. 洁净煤气化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J ] , 化工技术经济, 2 0 0 5 (收稿日期 2 0 0 9 - 0 6 - 2 0 ) 武金锋等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 4 期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