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9年前后环境危险因素比较分析.pdf
6 6 主笪些立煎堂苤查 Q 鲤生 旦 Q 旦笙 鲞筮 塑£h 也』星 d 迦逊。』垫2 Q ,2 Q 塑。y 型2 1 盟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9 年前后 环境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现场调查 罗鹏张爱华洪峰梁冰肖婷婷杨光红黄晓欣董学新张碧霞杨大平徐晓筑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贵州省兴仁县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9 年前后 1 9 9 8 、2 0 0 6 年 环境危险因素的 变化.为r 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原因和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千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 1 9 9 8 年确诊的1 8 l 例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进行追踪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燃用 和停用高砷煤年限、室内通风情况、食物十燥方式、吸烟等;同时选择病区1 2k m 以外非砷污染村6 5 例居民作 为对照组。采用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银法 A g D D C 测定煤、土壤、空气、水、大米、玉米和辣椒中含砷量;单因素 和多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模型分析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人群的暴露因素和环境危险冈索的关系,比较9 年前 后的差异。结果病区室内、室外空气和燃煤、辣椒、玉米含砷量均值由1 9 9 8 年的0 .0 8 8 0 、0 .0 2 2 0m g /m 3 和 3 9 7 .2 0 、4 5 .0 7 、2 .6 4m g /k g 分别下降到2 0 0 6 年的O .0 7 9 0 、0 .0 0 7 0m g /m 3 和9 3 .O l 、3 .4 6 、1 .5 0m g /k g 。9 年前后的 多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在发生燃煤污染犁砷中毒的相关因素中,危险因素为燃用高砷煤年限、年龄、 氟中毒和吸烟 x 2 值分别为5 0 .1 5 9 、1 2 .1 9 5 、3 7 .6 9 0 、6 .3 5 8 ,P 0 .0 1 或 0 .0 5 ,影响因素为家庭经济状况 x 2 4 .6 1 4 ,P 0 .0 5 ;居室通风情况由1 9 9 8 年的危险因素转变为2 0 0 6 年的影响闪素 x 2 3 8 .0 9 3 .P 0 .0 1 ;煤火 烘烤粮食和文化程度,在2 0 0 6 年不再是危险冈素和影响因素,但粮食保存方式和性别成为影响因素 x 2 值分别为 1 7 .4 6 3 ,1 1 .0 0 4 .P 0 .0 1 。结论贵州省兴仁县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9 年后环境砷污染状况明显改善,病区 低剂量砷污染的持续存在是该型砷中毒未得以明显控制的主要原因;燃用高砷煤年限.年龄、吸烟、氟中毒、家 庭经济状况和居章通风情况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切实禁绝燃用高砷煤、加强和巩固改炉改灶和发展病 区经济是进一步控制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空气污染,室内;砷中毒;煤;危险因素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i s kf a c t o r si nn i n ey e a r si na na r e ap o l l u t e db ya r s e n i cc o a l - b u r n i n g i n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L U OP e r L 善.Z H AN GAi - h u a 。H O N GF e 嘴。L I AN GB i n g ,X I A0T i n g - t i n g ,Y AN G G u a n g - h o n g ,H U AN GX i a o - x i n ,D O N GX u e x i n ,Z H AN GB i - x i a .Y AN GD a - p i n g ,X UX i a o - z h u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T o x w o I D g y ,G u i y a n gM e d w dU n i v e r s 妨,G u a n g5 5 0 0 0 4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Z H AN GAi - h u a ,E m a i l a i h u a g y C 酚a h o o .c o m .c n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a n a l y z et h ec h a n g e s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i s kf a c t o r si n9y e a r si na n a r e ap o l l u t e db ya r s e n i cc o a l - b u r n i n gi nX i n g r e nC o u n t yo f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 ,i no r d e rt op r o v i d ee v i d e n c ef o r r e a s o n i n gt h eo c c u r r e n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a sw e l la si t se f f e c t i v e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o n t r 0 1 .M e t h o d s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 s a m p l i n gm e t h o d sw a su s e dt oc o n d u c tf o l l o w u p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 181a r s e n i s mp a t i e n t sw h ow e r ed i a g n o s e di n1 9 9 8 i na r s e n i cp o l l u t e da r e a .C o n t r o lg r o u pi n c l u d e d6 5r e s i d e n t sw h ol i v e df a rf r o mp o l l u t e da r e ao f1 2k m .T h ef o l l o w - u P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n c l u d e da g e ,s e x u a l i t y ,f a m i l ye c o n o m i cs i t u a t i o n ,t i m eo fu s eo rs t o pu s eo fa r s e n i cc o a l , v e n t i l a t i o no ft h er o o m .d e s i c c a t i o no ff o o de t c .D i e t h y ld i t h i o c a r b a m a t es i l v e r A g .D D C m e t h o dw a su s e dt od e t e c t a r s e n i cc o n t e n to fc o a l ,s o i I 。a i r ,w a t e ra n dr i c e ,C O r n ,c h i l i ;S i n g l ef a c t o ra n dm u l t i v a r i a t ef a c t o 玛n o n c o n d i t i o n a l 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 sw e r eu s e dt oa n a l y z ee x p o s u r ef a c t o 璐o fp a t i e n t sa n dr e l a t e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i s kf a c t o m , D O I 1 0 .3 7 6 0 /c m m j .i s s n .1 0 0 0 - - 4 9 5 5 .2 0 0 9 .0 1 .0 1 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0 7 6 0 2 2 5 ;贵州省科技厅课题 黔科合重大项字[ 2 0 0 6 1 6 0 1 6 号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 0 0 7 ;科技部9 7 3 项目 2 0 0 6 C B 7 0 8 5 1 3 作者单位5 5 0 0 0 4 贵阳医学院公共.I 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 罗鹏、张爱华、洪峰、梁冰、肖婷婷、杨光红 ;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4 4 医院 黄晓欣、董学新、张碧霞、杨大平、徐晓筑 作者简介罗鹏 1 9 6 9 一 .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环境毒理学研究 通信作者张爱华,E m a i l a i h u a g y C a b , a h o o .c o r n .c n 万方数据 生垦地直痘堂盘查2 Q 螋生 旦垫旦苤2 8 鲞箜 塑鱼b 边』曼Ⅱd 婴趔。{ 垫2 Q 2 Q 螋。y 丛垫丛Q a n dt l l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t h o s ei n1 9 9 8a n d2 0 0 6w e r e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T h ea r s e n i cc o n t e n ti ni n d o o ra n do u t d o o r a i r ,c o a l ,c h i l ia n dC O r ow e n td o w nf r o m0 .0 8 8 0a n d0 .0 2 2 0m S /m 3 ,3 9 7 .2 0 ,4 5 .0 7a n d2 .6 4m s /k si n19 9 8t O 0 .0 7 9 0a n d0 .0 0 7 0m s /m 3 。9 3 .0 1 ,3 .4 6a n d1 .5 0m s /k gi n2 0 0 6 .A r s e n i cc o n t e n t so fo t h e rs a m p l e sw e l el e s st h a n n a t i o n a ls t a n d a r d .T h ea n a l y s i so fs i n g l ef a c t o ra n dm u l t i v a r i a t ef a c t o r sn o n - c o n d i t i o n a l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s h o w e d t h a tt i m eo fu s i n gh i g ha r s e n i cc o a l ,a g e ,f l u o r o s i sa n ds m o k i n g X 2 5 0 .1 5 9 ,1 2 .1 9 5 ,3 7 .6 9 ,6 .3 5 8 ,P O .0 5 o r O .0 1 w e r es t i l lt h em a i n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a r s e n i s m ,w h i l ef a m i l ye c o n o m i cs i t u a t i o nw a ss t i l li n f l u e n t i a lf a c t o r s X 2 4 .6 1 4 ,P 0 .0 5y ;V e n t i l a t i o no ft h er o o mc h a n g e df r o mar i s kf a c t o r sa t1 9 9 8t oa n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a t 2 0 0 6 X 2 3 8 .0 9 3 ,P 0 .0 1 .S i n g l ef a c t o rn o n c o n d i t i o n a l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f o o d d e s i c c a t i o nb ya r s e n i cc o a l - b u r n i n ga n de d u c a t i o n a ll e v e lw e r en ol o n g e rr i s ka n d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 ,w h i l ef o o d p r e s e r v a t i o na n dg e n d e rh a db e c o m e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 x 2 1 7 .4 6 3 ,1 1 .0 0 4 ,a l lP o .0 1 n i n ey e a r s a f t e r . C o n c l u s i o n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a r s e n i cp o l l u t i o ni na r s e n i s ma r e ai n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h a sb e e no b v i o u s l yi m p r o v e d a f t e rn i n ey e a r s .H o w e v e r ,t h ec o n t i n u e de x i s t e n c eo fl o wd o s e so fa l 暑e I l i cp o l l u t i o ni ss t i l lam a j o rc a u s eo ff a i l u r e o fc o n t r o l l i n ga r s e n i s m .T i m eo fu s i n gh i 【g ha r s e n i cc o a l ,a g e .s m o k i n g 。f l u o m s i s .f a m i l ye c o n o m i cs i t u a t i o na n d v e n t i l a t i n gr o o ma r e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t ot h eo c c u i T e n c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r s e n i s m .P r o h i b i t i o no fU S eo fh i g h a r s e n i cc o a l ,f u m a c ei m p r o v e m e n t ,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r ee f f e c t i v em e a s u r e s 【K e yw o r d s 】 A i rp o l l u t i o n ,i n d o o r ;A r s e n i cp o i s o n i n g ; C o a l ; R i s kf a c t o r s 贵州省是目前全球发现仅有的2 个燃煤污染 型砷中毒病区省份之一.现有病人约3 0 0 0 人,病区 受威胁人口约2 0 万。1 9 9 8 年3 月。本课题组在贵州 省选择病例最多、最集中、病情最严重的兴仁县燃 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情 的严重程度与煤含砷量及燃用高砷煤年限等环境 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后续研究显示.燃煤污染型砷 中毒不仅导致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多脏器损害,更为 严重的是停止接触后仍有新病人出现,患者病情可 持续加重甚至发生癌变【2 1 。为了解病区环境污染现 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了解该病发生发展 的原因及其进一步的针对性干预控制措施,作者于 2 0 0 6 年1 2 月对同一病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追踪调 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贵州省 兴仁县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1 9 9 8 年调查时确诊 的1 8 1 例砷中毒患者和距病区1 2k m 以外非砷污 染村6 5 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1 .2 方法 1 .2 .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通 过现场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年 龄、民族、职业、出生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 况 、家中燃用和停用高砷煤年限、改炉改灶情况、 室内通风情况、食物干燥方式、吸烟、饮酒等2 4 项 信息。调查表专人复核后双人录入。 1 .2 .2 样品的采集参照1 9 9 8 年病区采样点.选择 6 ~1 3 个环境调查点采集环境介质 煤、室内外空 气、土壤;水 和食物 大米、玉米、辣椒 。空气采样 用滤膜法 流量1 0L /m i n ,位于立位呼吸带 ,土壤 采自田间耕作层 距离表层土壤2 0 ~3 0c m ,水样 采自调查点的饮用水源。 1 .2 .3 含砷量测定环境介质与食物含砷量测定 采用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银法 A g D D C ,G B5 7 4 9 2 0 0 6 、G B4 8 1 0 - 1 9 9 4 。 1 .3 统计分析采用S P S S1 1 .O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F o r w a r d W a l d 法筛选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 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比较9 年前后 环境危险因素的变化。主要分析因素及赋值见表l 。 2 结果 2 .1 病区环境介质及食物中含砷量9 年前后的测 定结果2 0 0 6 年环境介质 燃煤、室内空气、室外空 气 和食物 辣椒、玉米 中含砷量均低于1 9 9 8 年, 但仍超出国家允许标准的2 .1 4 .9 倍。土壤、饮用 水和大米含砷量未超过参考标准。见表2 。 2 .2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相关危险因素的非条件 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 2 .2 .1 单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2 0 0 6 年燃 煤污染型砷中毒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家中燃用 高砷煤年限、氟中毒、吸烟 x 2 值分别为1 6 .1 2 8 、 5 0 .1 5 9 、4 9 .1 0 1 、1 1 .4 4 4 ,P 0 .0 1 ;影Ⅱ向因素有性别、 家庭经济状况、粮食保存方式、居室通风情况 z 值 分别为1 1 .0 0 4 、6 .6 2 7 、1 7 .4 6 3 、4 9 .5 2 6 ,P 0 .0 5 。见 表3 。 2 .2 .2 多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将单因素 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P 2 0 3 外地 2 饮酒 不饮 0 吸烟时间 年0 0 文化程度文盲 1 饮 1 l 一1 0 1 1 小学 2 饮酒量 两/次 0 0 l l 一2 0 2 初中及以上 3 2 1 ≥2 l 3 家庭年收入 元 5 0 0 1 2 6 2 居住方式集居 1 5 0 0 ~ 6 3 散居 2 ≥1 0 0 0 3 1饮酒时间 年 0 0 氟中毒’否 0 燃用高砷煤年限 无 o l 一1 0 1 、是 1 2 1 3 有 1 注表示氟巾毒以氟斑牙为依据;A 长期服药史是指连续服药3 个月以上; 内数字为量化指标 表22 0 0 6 年和1 9 9 8 年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环境介质及食物含砷■测定结果 T a b l e2T h ea r s e n i cc o n t e n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e d i aa n df o o di n2 ∞6a n d1 9 9 8 注一表尔1 9 9 8 年未测定大米含砷量;空白处表不没有超标 取0 .2 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 中燃用高砷煤年限、年龄、氟中毒、吸烟 x 2 值分别 为5 0 .1 5 9 、1 2 .1 9 5 、3 7 .6 9 0 、6 .3 5 8 ,P 0 .0 1 ;影响因 素有家庭经济状况和居室通风情况 x 2 值分别为 4 .6 1 4 、3 8 .0 9 3 ,P 0 .0 5 或 0 .0 1 。见表4 。 2 .3 病区相关危险因素9 年前后的对比分析9 年 前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中燃用高砷煤年限、 氟中毒、年龄、吸烟均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危险 因素;家庭经济状况为其影响因素居室通风情况 由危险因素转变为影响因素;煤火烘烤粮食和文化 程度不再成为危险因素和影响因素;粮食保存方 式、性别成为影响因素。9 年前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 示,燃用高砷煤年限、氟中毒、年龄、吸烟均为燃煤 污染型砷中毒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仍为其影 响因素;居室通风情况由危险因素转变为影响因 素。见表5 。 3 讨论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报道于2 0 世纪6 0 年代.虽然病区范围、受威胁人数相对较少,但病情 非常严重。近年来,患者病情呈发展趋势,癌症患者 万方数据 虫国丝左瘟堂盘鲞2 Q 螋生 旦垫旦笙2 鲞筮 塑£h 也jE n d £逝丑,』垫垫,2 Q 螋。Y 丑垫。丛Q 』 裹32 0 0 6 年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危险因素的单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 T a b l e 3R i s k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o fa r s e n i s mw i t hs i n g l ef a c t o rn o n - c o n d i t i o n a l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i n2 0 0 6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 x 2 PO RO R 值的9 5 %可信区间 注回归系数为正值。P O .O l 为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负值,P O .0 5 为影响因素;O R 为相对危险度 表42 0 0 6 年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缸回归分析结果 T a b l e4R i s k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o fa r s e n i s m 、v i t hm u l t i v a r i a t ef a c t o rn o n - c o n d i t i o n a l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i n2 0 0 6 注回归系效为正值,P 0 .O l 为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负值,P 0 .0 5 为影响凼幕;O R 为相对危险度 增多,死亡率增加[ 2J 。陕西省是2 0 0 3 年在我国发现有重要意义。 的第2 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并于2 0 0 5 年被调查结果发现.病区居民燃煤中砷的平均超标 确认。随着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范围的扩大,病量虽然由1 9 9 8 年的8 .8 倍 3 9 7 .2 0m g /k g 下降到 区人口增加达1 2 1 .0 万人,患病人数新增加1 .3 万2 0 0 6 年的2 .1 倍 9 3 .0 lm g /k g 辣椒、玉米及室内 人,预防控制形势严峻1 3 J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性外空气中含砷量超标倍数也相应显著下降,由1 9 9 8 砷中毒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多年来投入了大量人年的6 4 .4 、3 .8 、2 .9 、7 .3 倍下降到2 0 0 6 年的4 .9 、2 .1 、 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诸多可喜成果。但由于燃煤2 .6 、2 .3 倍,但仍超过国家允许标准。上述结果表明, 污染型砷中毒影响因素复杂等原因,使其危害未得病区环境中低砷污染状况仍然存在,加强煤砷监管 以完全控制,因此追踪了解并分析病区环境和相关监测工作非常必要,禁绝高砷煤燃用仍是预防控制 危险因素变化情况对进一步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关键。本次调查中还发现,通 万方数据 7 0 主塑丝直堑堂盘查2 Q 盟生 旦2 Q 旦蔓2 8 鲞星 塑£h 也』星 d 蜓堂』塑垫2 Q 鲤,y 丛2 ,塑 裹59 年前后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比较 T a b l e5 C o m p a r i s o no fr i s kf a c t o r s 、v i t hs i n g l ea n d m u l t i v a r i a t ef a c 幻rn o n - c o n d i t i o n a l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 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n i n ey e a r s 注’表示该项单因素或多因素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较9 年前有所改变;一表不设有构成危险或影响凶素 过改良和正确使用炉灶,有效减少了室内砷污染,综上所述,贵州省兴仁县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 但传统的烘烤或储存食物方式是造成食物砷污染区环境砷污染情况2 0 0 6 年较1 9 9 8 年有明显改善,. 的重要原因,其中烘烤辣椒中砷富集最明显。因此,表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所采取的综合防治与控 进一步加强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是重要、制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但由于病区多为山区、海拔 经济且行之有效的减少砷进入人体的手段。高、年均降雨量多和日照时间短的高寒气候特征, 9 年前后病区环境相关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发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 5 ] .加 现,燃用高砷煤年限、年龄一直为燃煤污染型砷中之贵州省喀斯特地貌致砷在煤层中分布极不均匀 毒的危险因素,提示年龄越大和燃用高砷煤年限越的特点,以及居民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有限等多种复 长,其砷对人体的累积性危害越大,砷中毒发生发杂因素的影响,造成病区低砷污染持续存在。因此, 展的危险性亦增加;既往的研究发现,患者砷暴露进一步加强病区煤、空气、食物中砷的监管监测工 年限越长,其体内砷负荷越高,病情也越严重亦证作,巩同健康教育和改炉改灶成果,积极探索砷中 明了此结果。因此,对暴露时间长的患者采用驱砷毒防治和控制1 二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模式,即治 排毒治疗。对减轻或防止其病情进一步发展或癌变病、治穷一起抓。才能早日实现我国地方性砷中毒 具有实际意义。吸烟作为持续性危险因素不容忽预防和控制目标。 视,应进一步加强病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使控 志谢本次研究还得到巾同人民解放军第4 4 医院 芩笃才、任渝 烟、戒烟成为病区暴露者的自觉行为。本次调查中 江 、贵阳医学院 赵转地- 张然、魏绍峰、王清清、于春 、兴{ _ .县卫生 仅以氟斑牙为依据,初步分析其与砷中毒的联系, 嚣著羔三嚣溅譬墨嚣、兴r 县雨樟镇镇政 结果显示了9 年前后氟中毒均为危险因素。居民家 庭经济状况在9 年后仍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影 ≯丐x陬 响因素。提示进~步加快发展当地经济依然是当前 [ 1 ] 张爱华,黄晓欣,蒋宪瑶,等- 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研究进展 控制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发生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 [ 2 】黧黧嚣器裂嚣蒜傩1 2 6 - 1 5 5 . 居室通风情况由危险因素转变为影响因素,煤火烘 [ 33 刘开泰.我国控制地方性砷中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 烤粮食和文化程度不再是危险因素和影响因素,表地方病学杂志,2 0 0 7 ,2 6 1 4 - 5 . 明通过健康教育以及改良和正确使用炉灶,确实提 [ 4 ] 孙殿军.应进一步加强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现场流行病学研究 高了当地居民对敞炉灶燃用高砷煤危害的认识 引。 【J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 0 0 6 2 5 1 I 一2 此外,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坳悃素在9 年后成瞪1 薹箸主慧繇赢兰篙嚣鬟裟篡 为影响因素,初步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男性劳动强度 1 杯1 R 7 大、多从事户外砷接触工作如采煤、烧石灰等以及 收稿日期2 0 0 8 - 1 0 .3 0 吸烟有关,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探讨。 本文编辑王丹娜 万方数据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9年前后环境危险因素比较分析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9年前后环境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作者罗鹏, 张爱华, 洪峰, 梁冰, 肖婷婷, 杨光红, 黄晓欣, 董学新, 张碧霞, 杨大 平, 徐晓筑, LUO Peng, ZHANG Ai-hua, HONG Feng, LIANG Bing, XIAO Ting-ting , YANG Guang-hong, HUANG Xiao-xin, DONG Xue-xin, ZHANG Bi-xia, YANG Da-ping , XU Xiao-zhu 作者单位罗鹏,张爱华,洪峰,梁冰,肖婷婷,杨光红,LUO Peng,ZHANG Ai-hua,HONG Feng,LIANG Bing,XIAO Ting-ting,YANG Guang-hong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550004 , 黄晓欣,董学新,张碧霞,杨大平,徐晓筑,HUANG Xiao-xin,DONG Xue-xin,ZHANG Bi- xia,YANG Da-ping,XU Xiao-zhu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 刊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NDEMIOLOGY 年,卷期2009,28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5条参考文献5条 1.张爱华.黄晓欣.蒋宪瑶 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008 2.张爱华 砷与健康 2008 3.刘开泰 我国控制地方性砷中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期刊论文]-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701 4.孙殿军 应进一步加强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01 5.李达圣.安冬.何平 炉灶使用及燃煤方式在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形成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巾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802 相似文献5条相似文献5条 1.期刊论文 周运书.程明亮.吴君.李书章.何俊平.ZHOU Yun-shu.CHENG Ming-liang.WU Jun.LI Shu-zhang.HE Jun-ping 贵州与陕西省燃煤型砷中毒的比较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6 目的 了解陕西病区燃煤型砷中毒与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在不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中毒差异.方法 对陕西病区燃煤型砷中毒实地考察,将人群砷中毒 现状,样品监测数据,以及病区环境气候等方面的情况资料与贵州省砷中毒病区相应的调查监测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贵州省砷中毒病情较陕西病区严 重,砷中毒引起死亡的病人高达4.41,而陕西病区尚无与砷中毒相关死亡的病例报道.贵州病区最高煤含砷量是陕西病区最高煤含砷量的17倍,贵州省环境 、食物受煤砷二次污染严重,陕西环境食物的二次污染不明显;贵州省属少晴多雨天气,陕西病区相对晴多雨少.结论 贵州省砷中毒较陕西省严重,两省差 异主要有3个方面①煤含砷量差别显著;②煤砷二次污染差别显著;③环境气候与生活习惯差别明显. 2.期刊论文 白广禄.刘晓莉.范中学.李晓茜.BAI Guang-lu.LIU Xiao-li.FAN Zhong-xue.LI Xiao-qian 陕西省燃 煤污染型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251 目的进一步证实陕南环境砷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之间的关系,查清陕南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病区范围、病情程度和受危害人口.方法用抽样调查的方 法,把调查范围扩大到整个石煤产区和燃用石煤的地区.分析石煤、玉米、辣椒和头发含砷量与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的8个县、区均有燃煤污染型砷 中毒病区分布,病区范围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叠.砷中毒患者总检出率达19.26,病例以轻度为主,男性多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 P<0.01.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脱失,其次为皮肤色素沉着P<0.01,掌跖角化的检出率仅为0.75.石煤砷与玉米、头发砷呈正相关P<0.05,与辣 椒砷的相关性不明显.石煤砷与病例检出率之间呈相关关系P<0.05,辣椒、头发砷与病例检出率之间相关性极为明显P<0.01.玉米砷与病例检出率之 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调查的8个县、区均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且为“氟砷联合中毒“病区. 3.期刊论文 李达圣.安冬.梁音.胡小强.何平.周运书.哈文德.谭少雄.朱爱华.LI Da-sheng.AN Dong.LIANG Yin. HU Xiao-qiang.HE Ping.ZHOU Yun-shu.HA Wen-de.TAN Shao-xiong.Zhu Ai-hua 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先天畸 形调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2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居民出生缺陷或先天畸形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村和非中毒村近30年出 生先天畸形的发生情况;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新生儿出生时缺陷情况.结果砷中毒村居民先天畸形现患率为18.26‰,非中毒村为6.91‰,二者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X217.17,P<0.01.砷中毒妇女先天畸形出生缺陷出生率为22.05‰,非砷中毒妇女为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