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燃煤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pdf
国内外燃煤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六图书馆 燃煤脱硫技术,包括燃前脱硫、燃中脱硫和燃后脱硫及煤的转化利用,目前国内外各种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较快,尤其烟气脱 硫技术。虽然该方法在国外发展技术上成熟、脱硫效率高,但燃烧中炉内脱硫技术更适合我国国情。燃煤脱硫技术,包括燃前 脱硫、燃中脱硫和燃后脱硫及煤的转化利用,目前国内外各种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较快,尤其烟气脱硫技术。虽然该方法在国 外发展技术上成熟、脱硫效率高,但燃烧中炉内脱硫技术更适合我国国情。煤炭 脱硫技术 燃烧矿业快报姜彦立 周新华 郝宇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辽宁省阜新市123000 [2]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2007第 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S e r i a lNo . 4 5 3 J a n u a r y . 2 0 0 7 矿业快报 E ES S MA T1 0N 0F MI NI NG I NDU I RY 总 第 4 5 3 期 2 0 0 7 年 1月第 1期 国内外燃煤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姜彦立周新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郝 宇 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 摘要 燃煤脱硫技术, 包括燃前脱硫、 燃 中脱硫和燃后脱硫及煤的转化利用, 目前 国内外各种 脱硫技术的研 究进展较快 , 尤其烟气脱硫技术。虽然该方法在 国外发展技术上成熟、 脱硫效率 高, 但燃烧中炉内脱硫技术更适合我国国情。 关键词 煤炭; 脱硫技术; 燃烧 中图分类号 , I 1 9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5 6 8 3 2 0 0 7 0 l 一 0 0 0 7 0 3 Re s e a r c h I 。 o f De s u l f u r a t i o n Te c hn ol o g y f o r Co a l a t Ho me a n d Abr o a d J i a ng Ya n l i Z h o u Xi n h u a 。 Ha o Y 0 S c h o o l o f C i 、 , i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i a o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2 C h o n g q i n g B r a n c h - C 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 c h I nst i t u t e Al t r a e t Th e d e s u l f u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c o a l cons i s t s of d e s u l f u r a t i o nof c o a l b e f o r e c o mb u s t i o n - d u r i n g c o mb u s t i o n an d a f t e r comb u s t i o n , con v e r s i o n a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f coa 1 . Cu r r e n t l y,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d e s u l f u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t h o me an d a b r o a d d e v e l o p s q u i c k l y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d e s u l f u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f u me .Th i s u e e h n o l o g y u s e d a b r o a d i s ma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l y an d d e s u l f u r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i s } l i g h .Ho we v e r -t h e d e s u l f u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u s e d i n f u r n a c e i s mo r e s u i t a b l e f o r t he s i t u a t i o n of o u r cou n t r y a c t u a l l y . Ke y w o r d s C o a l ;De s u l f u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Co mb u s t i o n 对于脱硫技术 的研究 , 从 2 0世纪初至今 己有 9 0多年的历史。 自6 0年代起 , 一些工业化国家相 继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限制燃烧过程 S 污 染物的排放 , 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 了脱硫技术 的发 展。据美国环保局 E P A 1 9 8 4年统计, 世界各国开 发、 研究、 使用的s 0 2 控制技术己达 1 8 9 种, 预计 目 前的数量将超过 2 0 0 种。这些技术概括起来, 可分 为4 类 燃烧前脱硫、 燃烧中脱硫、 燃烧后脱硫 烟 气脱硫 和煤的转化利用技术。 1 燃烧前脱硫 1 . 1 选煤 选煤是采用不同的方法, 除去或减少原煤中所 含的灰分、 矸石、 硫分等杂质, 并按不同煤种、 灰分、 热值和粒度将原煤分成若干品种等级, 以满足不同 用户的需要。选煤是煤炭利用前净化技术的主要内 容。是使电站和工业燃煤大大减少烟尘和 排 姜彦立 1 9 7 5一 , 男 , 讲师 , 硕士 。 1 2 3 O 0 0辽宁省阜新市 。 放量最有效的途径。 选煤技术可分为 4类 筛分、 物理选煤、 化学选 煤、 细菌脱硫。目前广泛采用的物理选煤方法有跳 汰、 重介质和浮选 3 种。物理选煤可除去 6 0 %以上 的灰份和 5 0 %的黄铁矿硫, 脱硫率较低, 但简单、 经 济, 可以被广泛地应用。 化学法和微生物脱硫, 可以脱除煤中9 9 %的矿 物硫及 9 0 %的全硫 包括有机硫 , 但这两种方法投 资太大, 反应条件严格, 所以一般仅用于对煤质要求 较高的某些特殊领域。 1 . 2 洁净优化动力配煤 洁净优化动力配煤技术是将不同品质的煤经过 筛选、 破碎, 按比例配合等过程, 并辅以一定的添加 剂, 以改变动力煤的化学组成、 岩相组成、 物理特性 和燃煤性能, 达到充分利用煤岩资源、 优化煤炭产品 结构、 煤质互补, 适应用户燃煤设备对煤质要求, 高 燃煤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浙江大学通过 1 0 a 的努力, 对配煤特性的非线 性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采用神经网络、 模糊数学 7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总第4 5 3 期 矿业快报 2 0 0 7 年 1 月第 1 期 等非线性理论进行描述 , 创新性地发展了多元非线 性配煤理论与技术, 同时开发成功了高温燃烧洁净 添加剂, 使配煤的 S 排放下降 5 0 %左右, 最终形 成了一套洁净优化动力配煤专家系统, 在杭州煤场 3 0 0万 t / a 配煤生产线上获得应用, 使配煤成为一种 低污染洁净煤产品。 2 燃烧中脱硫 当煤在炉内燃烧的同时向炉内适当位置喷人脱 硫剂, 称为燃烧中脱硫。常用的脱硫剂有石灰石、 白 云石 , 也有用熟石灰和生石灰的。 脱硫反应温度较高, 一般在 8 0 0 ~1 2 5 0 “2 的范 围内, 在这一温度下, 其反应过程如下。 1 脱硫剂的锻烧分解反应。 石灰石 cac x z h C a oo3 2 消石灰 C a O H 2 一C a O H 2 O 白云石 ca x z h Mg X 3 一 【0Mg O2 03 2 2 硫化反应 。 C a 0s c hC a S ca s c h 号 c ca 0s oz c . 煤燃烧中脱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 . 1 煤粉炉直接喷钙脱硫技术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早在 2 0 世纪 6 0 年代就己经 开始研究, 由于其脱硫效率没有湿法 烟气脱硫 WF G D 高, 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工业应 用 目前一些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有关环保法 令只要求对燃煤排放的 s c h有中等程度的排除 。 这一方法具有投资省, 装置简单, 便于改造且能满足 一 般环保要求, 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单纯的炉内 直接喷钙脱硫效率只能达到 3 0 %--4 0 %, 如再与尾 部活化器增湿或与添加催化剂等技术相结合, 其脱 硫效率可达 7 0 %以上,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 8 0 年代以后, 在炉内喷钙工艺基础上, 美 国开发了脱硫效率大为提高的 L I MB工艺, 芬兰的 T a mp e l l a 公司开发成功了L I F A C工艺, 这些技术现 在都已得到了推广应用。 2 . 2 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在流化床中, 煤与粉碎的石灰石一起随同热风 进入锅炉, 煤和石灰石悬浮在燃烧空气中。当煤燃 烧时, 燃料中的硫释放出来被石灰石吸收, 达到脱硫 的目的。流化床的燃烧温度 8 0 0 -9 5 0 “C 恰好是石 灰石脱硫的最佳温度。该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 放 8 0 %以上。另外 , 低的燃烧温度可以大幅度降低 8 N O 的生成。因此, 流化床锅炉无需加污染控制设 备即可达到硫氧化物和氮化物 的排放标准。 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包括常压鼓泡流化床燃烧 技术、 常压循环流化床、 增压鼓泡流化床燃烧技术与 增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其中前三类已得到工业 应用, 增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尚在工业试验阶段。 常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 种有效的燃烧方式, 具有和煤粉炉相当的燃烧效率, 并且由于其燃烧温度低 8 5 0 ~9 5 0 1 2 , 正处于炉内 脱硫的最佳温度段, 因而在不需增加设备和较低的 运行费用下就能清洁地利用高硫煤。特别是烟气分 离再循环技术的应用, 相当于提高了脱硫剂在床内 的停留时间, 也提高了床内脱硫剂浓度, 同时床料 间, 床料与床壁间的磨损、 撞击使脱硫剂表面产物层 变薄或使脱硫剂分裂, 有效地增加了脱硫剂的反应 比表面积, 使脱硫剂的利用率得到相应地提高。实 践表明, 稳定运行时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效率可 达 9 0 %以上。该技术现 已在 国外得到广泛地应用。 存在问题是 循环流化床容量较小, 限制了该技术的 发展。 增压循环流化床燃烧 P H 技术的出现比循 环流化床要晚, 主要是为了提高流化床的燃气能, 与 燃气轮机配套组成联合循环机组, 以提高整个热力 循环的效率。一般而言, P F B C机组效率在 3 8 %~ 4 2 %, 脱硫效率在 9 0 %以上, 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脱 硝能力 。 2 . 3 型煤燃烧 型煤指在煤中掺加脱硫剂, 做成一定形状的煤 制品。脱硫剂在燃烧过程中起到控制 s c h的作用。 型煤燃烧技术对于占工业锅炉总量 7 0 %以上层燃 式锅炉及工业窑炉的有害物质排放能起到一定的治 理作用, 是实现工业炉窑高效、 清洁燃烧的方向, 但 这一技术不能用于悬浮燃烧的锅炉 如电站煤粉 炉 , 而且由于炉温较高, 脱硫率较低。 2 . 4 水煤浆 C WS 燃烧技术 水煤浆是 2 0 世纪 7 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煤 代油的新 型燃料。将灰份小于 1 0 %, 硫份小于 0 . 5 %的挥发份高的原料煤, 研磨成 2 5 0 3 0 0 m的 细煤粉, 按煤 7 0 %, 水 3 0 %的比例, 再加入0 . 5 %~ 1 . 0 %的分散剂 保证其流动性 和0 . 0 2 %--0 . 1 %的 稳定剂配制而成。水煤浆可以象燃料油一样运输、 贮存和燃烧。燃烧时, 水煤浆从喷嘴高速喷出, 雾化 成 5 0 7 0 t m a 的雾滴, 在预热到 6 0 0 7 0 0 * 3 炉膛内 迅速蒸发, 并伴随微爆, 煤中挥发份析出而着火, 其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姜彦立周新华等 国内外燃煤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2 0 0 7 年 1 月第 1 期 着火温度 比煤粉还低 1 0 0 ℃。 国外水煤浆已商业应用, 如瑞典、 日本、 前苏联 都有大型的制浆厂和发电机组。目前, 我国水煤浆 研究、 开发和示范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已具备商业化 条件, 制浆技术已达国际水平。浙江大学、 中国矿业 大学等在原国家科委和煤炭部组织下, 组成国家水 煤浆工程研究中心, 已建成北京造纸一厂、 山东白杨 河电厂、 桂林钢厂、 莱芜钢厂、 长春保温材料厂等商 业性示范工程。 水煤浆有很大市场潜力, 现有的 6 0 0 0 MW烧油 锅炉、 5 0 o 0台烧油窑炉以及大量的工业锅炉, 即使 小部分改烧水煤浆, 需求量亦将以千万吨计。 3 燃烧后脱硫 烟气脱硫 技术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利用吸收剂或吸附剂去除 烟气中的 S O 2 , 并使其转化为稳定的硫化物或硫。 最早的烟气脱硫技术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出现。 近几十年来 , 国外工业烟气脱硫装置的应用发 展很快。我国近十多年来也开展了烟气脱硫技术的 研究。烟气脱硫技术的种类非常多, 按脱硫的方式 和产物的处理形式可分为干法, 半干法和湿法三大 类 。 1 干法 烟气脱 硫 D F 是指加入 的脱 硫剂 为干态, 脱硫产物仍为干态的脱硫工艺。该法具有 无污水废酸排出、 设备腐蚀小, 烟气在净化过程中无 明显温降、 净化后烟温高、 利于烟囱排气扩散等优 点。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由于能较好地回避湿法烟气 脱硫技术存在的腐蚀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但存在脱硫效率低, 反应 速度较慢、 设备庞大等问题。 2 湿法烟气脱硫 wF 是以水溶液或浆液 作脱硫剂, 生成的脱硫产物存在于水溶液或浆液中, 产物为湿态的脱硫工艺。该技术具有脱硫反应速度 快、 设备简单、 脱硫效率高等优点, 但存在腐蚀严重、 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3 半干法烟气脱硫 S D 是以水溶液或浆 液为脱硫剂, 生成的脱硫产物为干态的脱硫工艺。 半干法兼有干法与湿法的一些特点, 是脱硫剂在干 燥状态下脱硫在湿状态下再生 如水洗活性炭再生 流程 或者在湿状态下脱硫 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 物 如喷雾干燥法 的烟气脱硫技术。特别是后者, 既有湿法脱硫反应速度快、 脱硫效率高的优点, 又有 干法无污水废酸排出、 脱硫后产物易于处理的优点。 发达国家由于严格的环保标准, 大部分电厂都 配有烟气脱硫装置, 表 1中列出了几种典型烟气脱 硫技术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表 1 国外几种烟气脱硫技术现状 我国对污染较严重的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 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取得了一批经济性 能较好, 脱硫效率也较高的实用技术。如湿式除尘 脱硫、 掺烧含钙物质炉内脱硫、 废碱液脱硫、 湿式筛 网脱硫等技术。浙江大学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层燃锅 炉的分段脱硫技术 在床层添加催化洁净剂, 在炉内 空间喷粉脱硫及尾部增湿活化的多段脱硫技术。床 层和空间两段脱硫效率达 7 5 %, 尾部增湿活化后脱 硫效率达 8 5 %。 4 煤炭的转换技术 4 . 1 煤炭气化 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人反应器, 在一定温度 和压力下, 通过气化剂 空气、 氧、 蒸汽 以一定的流 动方式 移动床、 流化床或气流床 转化成气体。煤 炭气化主要产生 C O和 H 2 , 灰份形成废渣排出。粗 煤气中的硫化氢可在气体冷却后通过化学吸收或物 理吸附脱除, 高温下也可用金属氧化物吸附, 该工艺 可脱硫 9 9 %。还可在气化器中加石灰石固硫, 这样 也可脱硫 9 0 %。 煤气化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已从第一代 气化炉 温克勒炉、 鲁奇炉 , 发展到第二代、 第三代 气化炉。国外目 前正在开发使用的煤气化炉有德士 古炉, 鲁奇液态排渣炉, S h e l l 加压气流床液态排渣 炉等, 处理能力已达 3 6 5 t / d 。国内近年来在流化床 气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也先后开发成功了灰熔 聚气化炉、 双器流化床气化炉、 循环制气流化床水煤 气炉等。 4 . 2 煤炭液化 煤炭液化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形式。直 接液化是把煤直接转化成液体产品; 间接液化是煤 先气化生成原料气 , 经 净化 后进行调 质反应 , 调整 H 2 与 CO 的比例, 再利用费托合成 下转第 4 7页 9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冯国保韩可琦等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模型 2 0 0 7年 1月第 1 期 / 3 0 l zl ⋯ 称为 回归平面方程 。 2 对 屈 和 作估计。用最小二乘法求 , ⋯ , 的 估计量 作离差平方和Q 蚤 一 一 p l z l ⋯ 一 。选择 , ⋯, 使 Q 达到最 小。 解得估计值 l M . y 得 回归平面方程 o 0 L z L ⋯0 k 称为经验回归平面方程, 称为经验回归系数。 3 点预测。求 出回归方程 夕 l l ⋯ , 对于给定自变量的值 z , ⋯, z , 用 夕 l z ⋯ 来预测。 p l z ⋯ e , 称 夕 为 y 的点预 测 。 3 . 3 平禹公司人数的预测 用 y代表职工人数, z l 代表年产量, z 2 全员效 率。平禹煤电公司从 2 0 0 1 年到 2 0 0 5年, 年产量和 全员效率与人数见表 2 。 计算得 4 2 7 9 . 0 5 9 8 3 8 , l 0 . 0 0 2 0 2 0 2 7 5 , 2 一2 6 3 9 . 2 1 5 8 0 5 回归方程为 夕4 2 7 9 . 0 5 9 8 3 80 . 0 0 2 0 2 0 2 7 5 xt 一 2 6 3 9 . 2 1 5 8 0 5 x2 利用公式 , 根据规划 2 0 0 6年到 2 o 1 0年年产量 和全员效率 , 可预测平 禹公 司该年度需要职工人数 , 同样根据专业人才需求预测模型也能通过计算得 到 , 见表 3 。 表2 平禹煤电公司历年年产量、 全员效率、 人数 年 1 2 2 8 5 0 0 1 3 1 1 9 5 3 1 5 1 4 0 5 6 1 5 0 6 3 5 8 1 5 9 6 4 8 0 全 黼现 1 .6 3 1 .5 1 .5 2 3 1 .3 9 1 .2 6 3 2 5 0 9 2 91 9 3 3 1 2 3 6 1 9 4 2 1 4 表 3 平禹煤电公司年规划产量和全员效率及人数的预测表 4 效果分析 根据以上预测结果 , 得 出了人力资源及专门技 术人才的具体需求 , 据此制定 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人 力资源开发 目标及落实 目标的具体方案 。提交平禹 公 司验收后 , 平禹公司成立专门机构 , 根据规划制定 详细具体的措施 , 按照规划 目标进行落实 , 人才工作 进展 比较顺利 , 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参考文献 [ 1 ] 傅夏仙. 人力资源管理【 M]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 0 0 3 . [ 2 ] 于立宏. 企业人力资潭管理的发展趋势[ J ] . 徐州 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o o 0 3 . [ 3 ] 昊志华.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4 . [ 4 ] 吕永波等. 系统工程[ M] .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 0 0 3 . [ 5 ] r 雨军 . 对国有矿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J ] . 矿业快 报 . 2 0 0 5 . 7 . 收稿 日期 2 0 0 6 . 1 0 . 1 9 o● o0● 0o ●o o● o0● oo ● oo● 0o● oo ● 0o● 0o● oo● oo ● oo● oo● oo ● 0o● 0o● oo ●oo ● oo● oo ● o0● oo● oo● 0 0● o0● 0o● 0o● 00● 0o● 0o● 0o ●o 0● 0o● oo● oo ● 00● oo● 0 0● oo● 00● oo● 00● o0● 00● oo● o 上接第 9页 油品。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与国外合 作, 1 0多年来建立 3 套煤液化小型连续试验装置, 对我国十几个省、 自治区的多种煤进行了液化特性 试验研究, 优选出 1 4种液化特性较好的煤种。神华 集团也将引进国外技术建设煤直接液化示范厂。中 科院山西煤化所正在自主开发煤间接液化技术。 5 结论 综上所述 , 脱硫技术在国外 已有多年的发展历 史, 技术上比较成熟, 脱硫效率比较高的烟气脱硫和 煤炭转化技术, 其设备投资昂贵, 运行费用高。这两 项技术 目前在我国难 以推广应用。从我国国情来 看, 实行燃烧中炉内脱硫技术是经济、 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 1 ] 张新生等. 燃煤烟气脱硫[ M]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 9 91 . [ 2 ] 周挂铨 . 煤炭脱硫技术和环境保护[ J ] . 矿业快报, 2 0 0 6 . 7 . [ 3 ] T r a v i s T h o rn s ,D e I c n e n 协f o r t h e p r e o a x u s t io n r e mo v a l o f i n o r g a n i c s u l f u r f r o m c o a 1 . F t I e l p r o c e s s i n g Tl 曲I 蛔. 1 9 9 5 , N o . 4 3. [ 4 ] V. K R a m a n, a l , Mi c r o b ia l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l o n o f l i g n i t e. J . E n v i t o n . S c i . He a l th A. 1 9 9 4 , 2 9 1 . 【 5 ] 郑楚光等. 洁净煤技术【 M] .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 9 9 6 . [ 6 ] 骆仲汉, 刘妮, 高期, 岑可法. 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J ] . 动力工程。 1 9 9 9 . 收稿 日期 2 0 0 6 . 1 0 . 1 9 4 7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