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如何强化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pdf
企业党建 国企如何强化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 □陕西黄陵卫庆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 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 含监督。党委监督是全方位的监督, 包括对党员的批评教育、组织处理、 纪律处分等工作,党委要任命干部, 更要监督干部。纪委监督重点是履行 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在“四个全 面”治国理政新方略的路线图中,全 面从严治党是点睛之笔,要害之论, 也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 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猎狐”的 雷霆之力赢得了党心民心,把纪律挺 在法律前面,也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 新要求。落实这一要求,作为国有企 业党的纪律监督部门,除了加强对下 级单位和干部的执纪监督外,强化对 同级党委及形成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 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一、监督同级党委和班子成员 的现状分析 纪委监督同级党委是我们党加强 自身建设,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有效 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党章 赋予纪检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但在 实践过程中,企业纪检部门把反腐倡 廉重点更多放在对下级单位和部门的 领域,对于同级党委和班子成员的监 督则呈现弱化状态。 1.体制上不够顺畅。党章中规 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 员会和省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 下工作。” “双重领导”机制在现实 中往往是“监督者是被领导者,被监 督者是领导者”,造成纪委监督同级 党委的权威性不足,监督的成效取决 于被监督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接受监 督能力。对于同级党委和班子成员行 使监督权力的主动性不足,查办案件 的独立性不强,制约了纪检部门对同 级党委和班子成员的监督职能发挥。 2. 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实际工作 中,监督往往面临三方面认识误区。 其一是不能监督。一些基层党委及班 子成员认为同级监督是找茬子、捅娄 子,是跟自己过不去,影响班子团 结,因此有抵触思想、逃避心理、反 感情绪存在。还有的认为规章制度有 约束、上级和群众有监督,要不要同 级监督无所谓,纪检部门主要是监督 部门和党员。其二是不敢监督。纪检 部门对同级党委和班子成员的错误往 往不敢监督批评,怕惹是生非得罪 人、打击报复穿小鞋。其三是不愿监 督。个别纪检干部认为监督是务虚。 党委和行政班子成员党性观念和纪律 素质较高,同级监督作用不大。 “无事谁也管不了,出事谁也跑不 掉”。碍于老领导提携、老战友情 分、老同学关系而抹不开情面,造成 监督流于形式。 3. 工作上执行乏力。表现在部分 纪检干部对新的纪律规定制度理解不 深,思路不清,对实施监督的程序、 方法、要求熟悉不够、执纪水平不 足,宽严把握不当,没有做到有的放 矢。既是开展监督,也是听听问问, 方式单一,对领导成员的“朋友 圈”、“社交圈”、“生活圈”监督 成空白盲区。监督偏于违纪违法,疏 于工作掌握,重于事后补短板,轻于 日常抓预防。同级监督的范围权限、 内容方法、程序要求缺乏规范的制 度,过于笼统原则,对“不准、违 禁”之后的“怎么办”没有明确规 定,使得监督的刚性不足,弹性过 大,造成同级监督处于喊在嘴上,写 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产生真正的 监督效果和制约效用。 二、强化纪检对同级党委及班 子成员监督的思路对策 党中央审时度势确定的全面从严 治党的重大战略举措扫清了同级监督 的思想障碍和认识制约,特别是要求 纪检战线强化执纪问责,实施三转聚 焦的部署确立了执纪监督的定位和职 能,只有旗帜鲜明的把监督职能发挥 好,把执纪主责履行好,才能真正做 到“打铁先要自身硬”,履责有为敢 担当,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转变思想提认识,“理直气 壮”执纪监督。首先,纪检监督是我 们党自成立以来一贯的发展传承。 90多年光辉历程,党的纪检工作是如 影随形的生命线之一。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原则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 的过程。党设置纪检机构的根本目 的,就是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 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其次,纪 检机构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而非局 限反腐专职机构。中国共产党党内 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的各级纪检 组织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纪委同 党委一样,都是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 举产生的组织,都是党员权力的受托 者,纪委实质上是代行党代会的监督 职权,与同级党委并不是简单的上下 级关系,也不是党委的一个部门。从 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看,同级监督在 党内监督体系中最具优势。邓小平同 志曾说,同级之间的监督,班子成员 之间的监督,其效果比下级监督大得 多。这也是符合党的权力运行监督规 律的。权力监督应该具备的两个前提 条件,一是“知情”,二是“制 衡”,_般说上级监督太远就是因为 62 企业党建 存在知情的信息障碍;下级监督太软 就是因为缺乏制衡的条件;同级监督 最大的优势在于相互“知情”,因为 同级之间彼此最了解,班子成员最熟 悉,该提醒的便于及时提醒,该制止 的能够及时制止。一些违纪腐败行为 能够在萌芽状态得到遏制解决。从无 数案例来看,很多最终银铛入狱的领 导干部都痛惜当初没有人及时提醒, 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其次, 纪检监督同级党委具有充分的制度授 权。一是党章授权。党章明确规 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发现同级党 的委员会委员有违反党的纪律的行 为,可以先进行初步核实,如果需要 立案审查的,应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 准,涉及常务委员的,经报告同级党 的委员会后报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批准。”中纪委又根据形势发展明确 了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为主的规定, 目的就是强化监督和执纪的刚性。二 是准则授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 政若干准则规定“党的纪律检查 机关协助同级党委抓好准则实施,并 负责监督检查。”三是条例授权。 “党的各级纪委及基础纪委对党员领 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 监督” “纪委、纪检组可以直接向上 级纪委报告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 题。”四是规定授权。中纪委关于 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若 干规定要求“各级党的委员为领 导成员及担负行政领导职务的党员干 部的纪律监督工作,由同级纪委负责 进行。” 2.理顺体系促规范,“铁面无私” 执纪监督。一是理顺双重领导体制下 的监督机制。同级党委的领导主要是 思想方针路线的领导,减少具体个案 和微观干预。应将纪委的规范监督、 集中办案、强化执纪进行制度明确, 建立办案人才库、完善监督“千里 眼”,加大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 导权重、指导力度,是双重领导体制 更趋合理。二是科学界定同级监督的 机制规矩。党委要为纪委履行职责创 造良好环境,支持纪委开展工作。特 别是加强同级监督的领导,把对同级 党委和行政班子成员的监督列入党委 和纪委的年度目标之中。党委和行政 班子成员要强化接受党内监督的意 识,支持和配合同级监督。不管党内 职务有多高、行政职位有多重、都不 能凌驾于党纪之上,都不能游离于监 督之外,真心实意、诚心诚意把自己 摆进去,纳入党内监督范围。三是正 确处理执纪问责和保驾护航的关系。 纪委要理直气壮地行使执纪监督的职 权和职责,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加 强监督的关系,围绕企业发展的关键 和难点问题,强化执纪监督和纪律检 查,及时向同级党委和行政班子成员 通报情况,提醒问题,做到合拍共 鸣。要时刻牢记神圣职责,以对党和 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原则,敢 于碰硬、敢于担当、顶住压力、抵御 诱惑、铁面无私、公证执纪,将执纪 监督之责牢牢抓在手里、记在心头、 落在实处,齐心维护同级党委和行政 班子的清风正气、发展锐气。 3朋确规则抓重点,“火眼金睛” 执纪监督。强化对党委和同级班子成 员的监督,必须建章立制定规矩、协 商议事讲程序、参与把关筑防线、监 督问责有依据。企业党政研究“三重 一大”决策事项,纪委必须派员参 加,对决策程序、依据的规范性、合 规性进行监督,切实做到参与不越 位、监督不错位,防止决策环节出现 纪律风险和操作失范,维护决策的权 威性、严肃性、规范性。纪检部门要 深入到生产经营第一线,融入管理、 切近经营,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企业 管理的人、财、物关键环节,延伸到 “三公经费”、物资采购、项目建设 的全过程,练就发现问题的火眼金 睛,培养执纪问责的过硬本领,防止 违规违纪、暗箱操作、遥控指挥等损 害企业利益现象发生。抓好元旦春 节、中秋国庆、婚丧嫁娶等重要时 节、重大事项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 同级党委和行政主要负责人的廉洁自 律情况更要提醒到位、协调到位、监 督到位、落实到位。 4.拓展范围全覆盖,“不留盲 区”执纪监督。要深刻领会新形势下 执纪监督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同级党 委和班子成员监督的责任感,树立监 督是最大的负责、监督是最大的保 护、监督是最大的原则,不仅要抓好 日常工作和岗位行为“工作圈”的执 纪监督,更要加强对班子成员八小时 之外“社交圈” “朋友圈”的监督, 切实做到监督全方位、执纪全领域, 发挥好党风廉政监督员、信访接待 日、群众议论点等多渠道的信息优 势,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在党委会或者 联席会上及时提醒“敲警钟”,对于 个别反映和问题,进行谈心交流,善 意提醒劝导。对于重大线索和问题要 如实向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汇报,形 成全覆盖的监督氛围。 5.增强能力建队伍,“秉公清 正”执纪监督。打铁先要自身硬,监 督须练钢筋魂。纪检干部必须适应新 形势下的执纪监督的新常态,加强自 身建设,提升业务技能,提高驾驭全 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按 照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队伍提出“忠 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将“落实 监督责任,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为配备纪检队 伍人员的标准,通过参加实践锻炼、 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方法,用 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和专业的角 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工 作能力和水平;配齐配强基层纪检监 察干部,严格选调干部,把政治基础 好、原则性强、学历较高、专业对口 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志充实到纪检队 伍中来,使基层纪检干部队伍结构更 趋合理、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 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同级监督的规律 和方法,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科 学性、成效性,为企业营造干净干 事、清风正气的发展氛围,努力成 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执纪卫士和监督 尖兵。 (作者单位陕煤集团黄陵矿 业一号煤矿)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