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pdf
2020年6月027 专题研究 DOI 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12.027 关于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杨松 摘 要 针对2019年末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 从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三个方面, 以及三大产业的各细分产业理论分析其 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 从微观各主体角度并且依据微观经济学对其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对各行各业各微观主体和经济现 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并依据各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经济形势 三大产业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2006b-027-02 1 研究背景 2019年末至2020年初, 新冠疫情的突然袭击对我国各大产 业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第三产业影响最大。 但对其他产业 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小觑。 2 新冠疫情对中国三大产业的影响 2.1 疫情对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影响 首先从供给端来说, 疫情在冬末春初爆发, 众所周知, 农业 的 “春耕” 时间即将到来, 而受到疫情的影响, 一方面交通不便, 农民购买原材料、 生产工具的渠道相应变窄, 而且许多交易场所 也大多数关闭, 所以农民的生产资料不足, 难以进行农业生产活 动。 另一方面, 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 大多数农村采用了封村或 封路的措施, 一些在其他村子租用土地的农户难以进行生产活 动, 另外一些生产大户, 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 而本村的劳动力 不足, 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无法开展农事活动。 而在一些疫情较 严重地区, 一些需要由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科技等方面援助的 农业活动也被迫停止。 其次, 从流通端来说, 疫情导致许多城市封城, 而且许多物 流公司停止了运行, 这也就导致了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无法运出, 同时许多地方也有短缺, 农民将面对较大的损失。 许多地区农产 品的价格涨跌明显, 主要还是封路政策的结果。 不过, 在近期, 三 部委联合下达紧急通知, 落实农产品 “绿色通道” 。 最后, 从消费端来说, 有些地区的农产品供给不足, 导致价 格大幅上涨, 虽然疫情的源头尚无定论, 但是一些中药材价格必 然会应时上涨, 一些秋冬季成熟的农产品或者运用大棚种植的 反季节蔬菜, 本来春季是农民销售旺盛的时节, 但受到疫情影 响, 许多采购商人减少了采购活动, 而相应的物流公司也无法提 供服务, 运销出现严重问题, 有些地区或有些种类的农产品出现 了滞销。 部分不理智的采购囤积行为, 会导致人们的需求远大于 市场的供给, 价格的提高是必然。 但是, 也正由于当地的农产品 价格上涨, 使得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被需 要,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转型升级, 农民的农产品有 了更大的经济腹地, 对农业整体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总体来说, 农业产品的价格会短暂上升, 但是在疫情得到有 效控制后, 在政府与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会恢复正常水平。 2.2 疫情对第二产业即工业的影响 首先从轻工业的角度来说, 主要家电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会 受到打击, 这属于线下实体店遭受的打击, 家具行业和电子行业 也是这样, 尽管现在手机的线上销售已经十分火热, 但是我国主 流手机品牌销售渠道主要还是靠线下出售, 有些国产品牌的线 上销售占比甚至不到百分之十, 国内的oppo、 vivo、 华为和小米这 些大品牌来说, 只有小米的线上线下销售占比勉强相当, 其他都 是线下销售高于线上。 从供给端来说, 这些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 企业, 所以都位于制造业大省, 但是疫情导致节后劳动力供给不 足, 成本被迫上升, 而且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并且疫情导 致假期延长, 后续的订单都需要额外的加班才能不违约, 无论 是基层员工还是管理层, 都有着极大的压力, 大多数轻工业工厂 都面临此问题。 并且许多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都因疫情而受到了 不利影响, 尽管国家与央行已经实行了有利于企业度过疫情的 措施, 但是因为制造业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 所以受到的影响不 可谓不大。 以服装业举例来说, 服装鞋帽针织品零售遭受到了打 击, 因为有线上销售的手段, 使得对于这些企业的冲击得到了缓 解。 但是口罩防护服厂商以及生产无纺布和熔喷布不会受到影 响。 从重工业的角度来说, 首当其冲的产业就是与石油有关的 产业, 因为在不久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不减产, 导致石 油价格大幅度下跌, 而中国与石油相关的产业, 又受到了疫情 的影响, 受到的冲击较大, 不利于行业稳定。 而重工业由于在疫 情期间长时间的停工, 导致生产不足, 资金链断裂, 借助国家与 央行的帮助, 大部分企业可以渡过难关, 但其不开工对工人的 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重工业开工是必然的趋势。 而且许 多需要重工业产品的企业同时也在停工, 所以重工业企业也没 有收入来源, 同时对国外的企业有着不利影响, 许多国家的相 关企业不得不关停, 对中国的外贸出口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但 由于重工业的收入弹性较大, 所以在复工以后, 很快就能扭转 劣势。 作者简介 杨松 1985-, 男, 彝族, 云南镇雄人 , 经济师, 学士, 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0282020年6月 Monographic Study 而从事原材料开采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 首先在疫情 期间, 以前各劳动力已返乡, 劳动力短缺, 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 动力过于的依赖, 而且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也是人传人, 所以一 旦开工, 要把卫生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 对于已经长时间没有开 工盈利的企业来说, 是不小的压力。 但是医疗器械生产的产业则 会在一定时期内盈利正增长。 总体来说, 我国的工业尽管短期内受到了较大影响, 但是 从总体来看还是向好。 短期内工业企业可能会亏损, 但是在开工 后, 会很快得到恢复。 2.3 疫情对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影响 1消费行业在疫情前期, 人们受到恐慌情绪的影响, 会大 量的囤积各种物资, 所以短期内消费有所上升, 但是由于超市等 交易场所一直保持供应, 且在政府调整下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 所以在恐慌过后, 人们前期囤积的物资还未消化完, 但交易场所 一直保持供应, 所以超市等业态会受到不利影响, 大量货物无法 被消费, 造成浪费。 疫情期间, 人们的消费信心和预期指数会断 崖式下跌, 但是在疫情过后, 会发生报复式反弹。 而且第三方电 商平台会获得益处。 疫情期间很多消费场所已经关闭, 但是由于 政府出台相关办法从各方面给予商户优惠, 银行也从贷款和宽 松期限等方面给予帮助, 为了分摊商户经营压力, 万达、 龙湖、 华 润、 新城、 远洋等超20家房企对本企业地产的租户减免租金, 规 模达到40亿人民币。 2餐饮、 酒店和旅游,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关产业, 且受 疫情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 所以一起进行分析。 受到疫情影响, 人们对于旅游以及餐饮等人群密集的地区会减少需求, 所以, 这些产业受到的影响是最严重的, 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周边 东南亚等游客来源主要为中国游客的旅游地区也会受到重大打 击。 同时, 在疫情结束后, 也会迎来报复性增长。 当人们可以出门 时, 这些产业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 3交通运输业。 在疫情期间, 公路、 铁路、 民航和水运四个 维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公路客运与水路客运在春节期间与 2019年相比, 分别下降13.4和26.4。 尽管铁路和民航下降仅 为1.3和7.7, 但是下降仍然不可避免。 该行业下的企业也都 亏损严重, 尽管政府提出了免征民航发展基金, 但是情况仍然 不容乐观。 4物流行业。 在交通运输业业绩惨淡的同时, 物流行业却 异军突起, 尽管疫情减少了人口流动, 但是物流行业却逆势而上, 在疫情期间, 日均寄递和日均投递量都大幅度上升。 尤其是运输 医疗物资和后勤物资, 为物流行业注入了活力。 5金融行业。 尽管疫情对于金融来说是利空的, 但是在国 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 中央甚至发放了特殊债券, 所以 金融行业和证券市场并没有像欧美那样大起大落, 尽管有所下 降, 但是稳中向好。 6游戏行业和网络教育行业, 这两个行业都是软件行业且 是影响较大的行业。 疫情期间, 游戏行业可谓顺风顺水, 工人停 工、 学生停学、 游戏群体的投入增强, 游戏行业不可避免的大幅 发展。 而线上教育平台也站在风口, 尽管学生停学, 但是网络教 育却发展很快, 尤其是学校开展线上教育之后, 一些企业的线上 办公也带动了线上办公教育平台的发展。 尽管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但是在国家的有力调控下 总体向好, 个别产业甚至可以逆势上涨。 3 结语 总体来说, 在疫情期间, 三大产业都面临着很大的下跌压 力, 但是国家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和战略布局有力地缓解了 疫情的冲击, 所以虽然有所下降, 但是总体上稳中向好, 在疫情 结束之后, 都能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 同时, 中国疫情已有效控 制, 但是国外却开始大面积爆发, 这对于中国各大产业之下的企 业和个人, 在一定程度上是利好消息, 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会在短期内震荡, 长期向好。 参考文献 [1] [美]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 [2] 周子雅.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J].现代商业,201832. [3] [英]亚 当 斯 密.国 富 论[M].高 格,译.北 京中 国 华 侨 出 版 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