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煤矿:安全与效率并重.pdf
当代关注■实体经济的智能新机遇[案例丨/ 27 ■ 智能煤矿安全与效率并重 割 煤 、推 溜 、拉 架 、装 煤 、运 输 ,这些在过去主要依赖人力,且随 时随地与危险相伴的采煤工作环节,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运 用,迎来新的变革。 7月16日,记者在贵州发耳煤业 有限公司矿井工作室看到,操作人员 只需摁下总控台启动按钮,井下深处 的 采 煤 机 就 可 进 入 “无 人 驾 驶 ”状 态,采煤工作高效、安全进行。 “ 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工人从 直接面对高风险的环境和高强度的体 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既保障了员工生 命安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贵州 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国强说, 智能化开采逐步终 结 过 去 “傻 大 黑 粗”式的采煤模式,推动发耳煤业走 上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新路。 2018年 ,发耳煤业建成我国西南 地区首个智能机械化综采工作面后, 很快便尝到了智能化带来的甜头过 去日均原煤产量为1900吨 ,现在曰产 原煤最高可达4800吨 ;综采队和生产 辅助系统缩减90人 ,每年节约人工成 本达800多万元。 减 员 增 效 的 背 后 ,最重要的是 解决了安全生产问题。发耳煤业按照 “机械化减人、 自动化换人”的思 路 ,把面对风险面的综采人员撤出 来 ,换上智能机械化设备,减出来的 人员则补充到其他安全作业岗位,缓 解用工不足问题。 作为一名支架工,颜辉以前每天 都要跟着煤机跑,采煤面有146台支 架 ,煤机每割过一台支架,他和同事 就要操作一次,146台支架就要重复 劳动146次。同时还得随时注意有没 有煤矸石落下。 随着综采面实现智能化生产后, 颜辉不用再跟着煤机跑,只需巡查即 可,劳动量减少90以上。 智能化技术不仅在采煤环节大放 异彩,也让另一个潜藏较大安全隐患 的岗位一一巡检工作变得不再危险。 在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安顺煤 矿 ,一个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45 厘米、重17公斤的机器人首次取代工 人巡检矿井。 “ 以 前 ,巡检皮带机必须在皮 带运行时才能去巡检,不但煤尘大, 巡检时候还容易走滑,很不安全。现 在 ,通过智能机器人巡检,我们就在 地面操作,既安全又快捷。”安顺煤 矿调度室调度员刘磊说。 据介绍,主井皮带承载着从井下 运送原煤到地面的工作,以前主斜井 强力胶带输送机每天的巡检工作主要 依靠人工进行定时检查,存在巡检距 离远、地面湿滑不安全、周期长、巡 检不到位的问题。 “ 巡检机器人在工作时实时将监 测画面传递到调度中心上位机,通过 上位机上监控画面可以精准看出皮带 有没有跑偏、有没有刮痕。”安顺煤 发耳煤业31004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责州发耳 煤业有限公司供图) ■ 28/ 2020年第32期 / 8 月8 日 矿负责人何志龙说,使用智能巡检机 器人,可实现超前预判、预警,有效 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提升了 矿井自动化水平和安全等级,为矿井 实现智慧矿山迈出了一大步。 煤 炭 是 贵 州 的 传 统 支 柱 产 业 , 但长期以来,受地质条件复杂,高瓦 斯、突出矿井居多,煤层不稳定,地 质灾害严重,以及开采技术水平等不 利 条 件影响,全省煤炭产业曾处于 “大而不强“的境地。 2017年以来,贵州把大数据、物联 网、5G等技术融入煤矿行业生产管理各 个环节,通过智能化建设提升煤矿安全 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实现全 省煤炭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全省正处于 煤矿智能化的初级阶段,研发滞后于 行业发展需求、技术装备保障不足、 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许 多煤炭企业在更大规模上推动行业智 能化快速发展。 在智能化转型之路上走得很顺利 的发耳煤业正是其中之_。 “ 在推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由 于各厂家生产的设备兼容性不一样,后 期设备维护只能集中在原厂家进行,往 往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希望能 通过技术引导,让上游企业的设备生产 更多解决兼容问题,让产业链和利益链 分配更合理。“肖国强说。 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 记张清鹏也认为,煤矿智能化是一个 系 统 工 程 ,要实现全过程的智能化 运行,不仅需要在内部,即采煤、掘 进、运输、排水、通风等环节打通智 能协同渠道,也需要获得更多外部的 技术支撑。 面对行业存 在 的 共 性 困 难 ,贵 州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决心越来越 大 。贵 州 提 出 ,到今年底,完成煤 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任务,生 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96、力争 100,辅助系统智能化、信息化服务 管理和监控覆盖率100。 智慧农业探路种植机械化 机 械 化 播 种 、移 栽 、采 收 ,农 机旋耕、起垄、覆膜,农用无人机喷 施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大型农机 物联网作业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前 不 久 ,在威宁自治县召开的贵州省 “农业4 . 0 “ 高海拔坝区蔬菜) 技术 集成及应用示范中期评估会上,智 慧农业的一项项集成创新技术,让 人们看到了贵州农业种植模式深刻 转变的未来。 旋耕起垄覆膜机,可以同时实现农耕、起垄、覆 膜等多项工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 凌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