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pdf
第 3 7卷 第 3 期 2 0 0 9 年 6月 煤 田地质与勘探 COALGE0LOGY EXP 1 0R Ⅱ0N Vb 1 .3 7NO. 3 J u n.2 00 9 文章编 号 1 0 0 1 - 1 9 8 6 2 0 0 9 0 3 0 0 2 7 - 0 6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 雷东记 ,张子敏 ,张玉贵 ,李 普 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3 摘要煤层 气资源与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开发 的基础 。 运 用瓦斯地质理论 ,分析 了井 田地质构 造 、煤层埋 藏深度 、上覆基岩厚度 、煤层厚度等地质 因素与煤层含 气量的关系。研 究结果显 示,演马庄井田煤层含气量分布呈西低 东高、北低南高的趋势,并划分出 4个煤层气开发有 利块段及开发顺序。另外,从水文地质条件、顶底板岩性、构造煤发育规律及煤层渗透性等 地质 因素和 重要可采性参数方 面,评价 了该井 田煤层气的可采性 ,认 为演马庄井 田具有地面 开采煤层气的潜力。 关键词煤层含 气量;分布规律 ;体积 法;可采性;演马庄井 田 中图分 类号 T D 7 1 2 . 2 P 6 1 8 . 1 1 文献 标识 码 A D O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1 1 9 8 6 . 2 0 0 9 . 0 3 . 0 0 7 CBM i n Ya nma z hua ng mi ne f i e l d a n d pr e l i mi n a r y e v a l ua t i o n o f r e c o ve r a bi l i t y L E I Do n g j i , Z HA N G Z i mi n , Z H AN GY u g u i , L I P u I n s t i t u t e o fG a s - g e o l o g y , He n a n P o l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o z u o 4 5 4 0 0 3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CBM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c o n o m i c e v a l ua t i o n l a y a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CBM d e v e l o p m e n t . On t h e b a s i s o f g a s g e o l o g y t h e o r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p r e s e n t s a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s h i ps b e t we e n c o a l - b e d g a s c o n t e n t a n d g e o l o g i c a l f a c t o r s , i n c l u d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 b u r i e d d e p t h ,e l e v a t i o n o f s e a m f l o o r , t h i c k n e s s o f u p p e r b e d r o c k , r o o f a n d flo o r l i t ho l o g i c c h a r a c t e r s ,s e a m t h i c k n e s s , f i g u r i n g o u t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l a w o f CBM -- mo r e i n t h e e a s t a n d s o u t h , l e s s i n t h e we s t a n d n o r t h . Ac c o r d i n g l y f o u r f a v o r a b l e t r a c t s o f CBM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r d e r we r e d i v i d e d .M e a n wh i l e , t h e r e c o v e r a b i l i t y o f CBM i s e v a l u a t e d i n t e r ms o f g e o l o g y a n d ma i n rui n a b l e p a r a me t e r s . An d Ya n ma z h u a n g m i n e f i e l d wa s t h o u g h t t o h a v e p o t e n t i a l fo r s u r f a c e d e ve l opme nt o f CBM . Ke y wo r ds c o a l b e d g a s c o n t e n t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l a w ; v o l u me me t h o d ; r e c o v e r a b i l i t y ; Ya n ma z h ua n g mi n e 煤层 瓦斯是 在成 煤过程 中形 成 的复杂 的气体 地 质体 ,它既是一种灾害性气体 ,又是一种洁净能 源 【 l 之 】 。演 马 庄 煤 矿是 河 南 焦作 矿 区 的主力 矿 井 之 一 。近年来 ,该矿 已发生多次煤与瓦斯突出,每年 要 投 人 大量 的人 力 和 物 力 用 于 防 止 此 类 事 故 的 发 生。因此 ,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有效防治瓦 斯 灾 害 , 更显 得意 义重大 。本文 拟用 瓦斯地 质理 论 , 探讨演马庄煤矿瓦斯 煤层气 分布规律 ,并对该矿 煤 层气 的可采 性进行 评价 。 1 井 田地质概况 在焦作矿区中部 ,韩王 一演马 一九里山等 3井 田组成一三角形断块 ,南部以 E W 向凤凰岭断层为 界 , 北部以NN E向九里山断层为界 , 东部以 N W 向 方庄断 层为界 图 1 o 演 马庄井 田位 于该三 角状断块 内,地层走向 N5 0 - 7 0 。 E,倾 向 S E,倾角 4 ~ 1 4 。 , 一 般 9 。 左右。井 田整体表现为宽缓的背斜构造 ,区 内断层发育 ,偶有宽缓褶 曲或波状起伏现象。 演 马庄井 田靠近凤 凰岭 断层 ,井 田内马 坊泉断 层走向N3 5 。 E , N NE向展布 , 延展长度大于 3 0 0 0 m, 是 井 田 中的一个 分划性 断层 ,其控 制 了该井 田张裂 隙延展方 向 总体为北东 向 。马坊泉断层以北 ,主 要发育 NE . N NE向断裂 ,燕 山期表现为挤压作用, 四川期又反转为拉张作用。在马坊泉断层以南 ,主 要发育 N E E向断层 , 这些断层主要受控于印支期作 用 ,相比之下 ,构造 比较简单。 演马庄井 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 叠系山西组 ,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 煤层,也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7 2 9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0 5 3 4 0 7 0 , 4 0 7 7 2 0 9 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1J 8 6 3计划 项 目 2 0 0 7 AA0 6 Z 2 2 1 作者简介 雷东记 1 9 8 3 一 ,男,河南南 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瓦斯地质与煤层气开发研究. 2 8 煤 田地质与勘探 第 3 7卷 图 1 焦作矿 区构造纲要 图 F i g . 1 S t r u c t u r e o u t l i n e p l a n s i n J i a o z u o M i n i n g Ar e a 文的研究对象。二 。 煤层平均厚 6 . 5 8 m,属厚煤层 , 煤 厚变化不 大。 2井田煤层气资源评价 2 . 1 井田煤层含气量分布规律 煤层含气量受控于多种地质因素,起主导作用的 因素控制着煤层含气量的总体分布规律L 3 J 。 通过对生产矿井 、钻孔取样 、瓦斯资料的筛选 分析,较详细地了解 了该井田二 1 煤层含气量 分 布规律及其地质特征 表 1 。由表 1 可见 ,演马庄井 田煤层含气量分布规律主要受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底 板标高、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煤厚和地质构 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通过定性、定量分析 ,得出影 响煤层含气量的不同关系 表 2 。 由表 2的对 比分析可 知 ,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底板标高是影响煤层含气 量分布规律的主控因素。 由煤层实测含气量数据与煤层埋深的数学模型, 并考虑地质构造因素的影响,预测出演马庄井田煤层 含气量分布规律 图 2 。从图 2可以看出,在埋深 1 4 9 ~ 5 2 5 m范围内, 含气量为 9 . 9 5 ~ 3 1 . 8 m / t d a f 。另 外,在平面上井 田煤层含气量呈 自西向东增大 、由 南 向北减小 的趋势 ;马坊泉断层以北 ,主要发育 NE . N NE向断裂 , 小断层比较发育 , 断层导水性强, 靠近小断层的工作面瓦斯含量很小 ;马坊泉断层 以 南 ,主要发育 N E E向断裂,相比之下,构造比较简 表 1 二 l 煤层含气量及其相关资料 Ta bl e 1 Co a l be d me t ha ne c o nt e nt a nd r e l a t e d da t a 表 2 煤层瓦斯含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T a b l e 2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c o a l g a s c o n t e n t a n d t h e ma 舀o r e f f e c t i n g f a c t o r s 第 3期 雷东记等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 2 9 图 2 演马庄井田煤层含气量等值线图 Fi g . 2 Ya n ma z h u a n g c o a l mi n eg a s c o n t e n t c on t o u r ma p 是本单 ,地下水径流弱 ,同时沿着煤层 的倾 向 ,井 田 内煤层埋深由北向南逐渐增加 ,含气量相对比较大。 2 . 2 煤层气 区块划分及储 量计算 结合演马庄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煤层含气量分 布规律可以看出马坊泉断层以北,地质构造复杂, 含气量低 ,不宜煤层气开采;马坊泉断层以南,地质 构造相对简单 ,煤层气含量普遍较高,最高达 3 1 . 8 m / t ,因此该 区块煤层气含量相对较高, 有利于煤层 气的开发。依据该井田构造特征、煤层气赋存规律 和煤层气开发难易程度等 , 将整个井田分为甲、乙、 丙 3个等级 图 3 ,煤层气开发顺序划分为 I、Ⅱ、 Ⅲ、Ⅳ 4 个 块段 。 图 3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开采 区块划分 Fi g. 3 Co al b ed me t ha n e b l o c ks i n Ya n ma z hu a ng mi ne fie l d 3 0 煤 田地质与勘探 第 3 7卷 本研究采用体积法【 4 】 对演马庄井 田内煤层气地 质储量进行了计算。煤层瓦斯含量 、煤层厚度和分 布范围是井 田煤层气地质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把 煤层厚度 、瓦斯含量稳定且分布连续的区域划分为 一 个计算块段。块段的划分见图 3 ,地质储量计算 具体结果见表 3 。由图表可知,演马庄井田煤层气地 质储量计算单元划分为 8个块段 图 4 ,总面积约为 7 . 5 8 k m ,瓦斯含量 煤层含气量 可达 3 0 m / t 以上。 3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 可采性初步评价 3 . 1 演马庄 井田煤层气可采性地质评价 影响煤层气可采性的因素很多 ,下面主要从水 文地质条件 、煤层顶底板岩性和构造煤发育规律及 煤层渗透性等地质因素来评价煤层气的可采性 。 表 3 演马庄矿二 1 煤煤层气地质储量计算成果表 T a b l e 3 Co a l b e d me t h a n e r e s o ur c e s o f c o a l b e d 二 1 i n Ya nma z h u a n g m i ne 注①分子表示计算块段内煤层气含量变化范 围,分母为均值 ;②地质储量计算过程围岩含气量系数取 1 . 1 。 图 4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开采有利区块的地质储量计算图 Fi g. 4 Ca l c ul a t i o n of g e ol o gi c r e s e r ve s o f bl oc ks f a vo r a bl e f or CBM e xp l o i t a t i o n i n Ya nma z hu a n g mi ne 第 3期 雷东记等演马庄井 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 3 1 3 . 1 . 1 水文地 质条 件 演马庄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断层带导 水严重 ,煤炭开采过程 中曾多次发生突水事故。距 二 l 煤层底部层间距 2 0 m的L 8 灰岩含水层是矿井水 的直接来源 , 一般断距大于 2 0 m 的断层能沟通煤层 与 L 含水层的联系,从而降低了煤层含气量。图 5 是 1 9 8 9年 7月 2 5日L 8 灰岩等水位线图, 井田整体 水 势是 由西北 流 向东南 , 水 流 中的瓦斯 也 随着运移 , 造成含气量有向东南方向增大的趋势。 马坊泉断层以北 ,等水位线密集 ,地下水泾流 较强,增加了煤层气开采 中排水降压的困难 ;马坊 泉断层以南 ,因处于上升盘,使区内二 煤层、灰 岩含水层与富水性弱的二叠系地层对接 ,形成阻水 边界,造成等水位线稀疏 ,地下水泾流弱,水文地 质条件相对简单 ,利于排水降压采气。同时,井 田 内煤层含气量由北向南有增大的趋势,根据钻孔取心 测得的含气量数据 图 5 , 也反映了煤层含气量北低南 高的分布规律。 此区域为井田的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 3 . 1 . 2顶底板 岩性 井 田内二 煤 层直 接顶多 为层状 、灰黑 色砂质 泥岩 ,致密 性脆 ,厚 1 . 0 3 ~ 1 . 0 5 m,其 次为层状 或板 状泥岩与胶结能力差的砂岩 ,泥岩与砂质泥岩交替 出现,厚 0 . 7 ~ 6 . 3 7 m。伪顶局部发育,主要为碳质泥 岩 ,老顶为细一 中粒砂岩 大 占砂岩 ,厚 1 5 ~ 2 4 . 5 m, 硅 质胶结 、较坚 硬 、厚层状 ,以中一 细为 主 ,局 部直 接覆于二 煤层上 ; 二 。 煤层底板多为厚 7 m左右的 砂质泥岩或泥岩 , 次为厚 0 . 3 ~ 1 . 5 m含碳质较高的泥 岩 ,局部有厚 0 . 1 - 0 . 7 m碳质泥岩伪底 图 6 。这些 图 例 图 5 L 8 灰岩等水位线图 Fi g .5 W a t e r t a bl e i s o hy ps of l i me s t o ne L8 顶、底板岩层使煤层处在一个封闭条件较好的环境 中,对瓦斯的保存十分有利 ,这也是井 田能够富集 丰富煤层气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 3 . 1 . 3 构造煤发育规律及渗透性 构造煤是煤层在构造应力 ,尤其是简单剪切应 力作用下,发生了力化学作用 ,使煤层中的裂隙发 生显著变化 ,从而影响煤层的渗透性 。因此 ,分析 构造煤的分布规律 ,可以预测煤层的渗透性。演马 庄井 田构造煤主要受燕山期 NE . N NE向构造挤压和 剪切作用 ,使煤层发生顺煤层韧性剪切而形成。构 造煤主要分布于煤层的顶板 ,厚度一般在 7 0 c m左 右 ,占煤层总厚度的 1 / 1 0 ~ 1 / 5 。构造煤渗透性差 , 不利于煤层气开采 ,而原生结构煤通过地面压裂改 造后渗透性会大大提高。 3 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3 7卷 / 韩 - 目圃 岩区 砂质泥岩区 泥并 伪顶分布区 图 6 二 1 煤层顶板岩性分布图 Fi g .6 Li t ho l o g y di s t r i bu t i o n ofr o ofo fNo. 2 1 c o a l b e d 3 . 2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可采性重要参数评价 煤层的含气量 、渗透率 、煤储层压力等是重要 的煤层气可采性评价指标 ,在煤层气勘探阶段,应 经过多种试验与测定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求取,并 以此为评价煤层气开采性 的客观依据 。赵庆波等 1 9 9 6 制定了煤层气评价参数分级表 表 3 。 3 . 2 . 1 资源丰度评价 a . 本井田二 煤层稳定, 单层厚度一般为 5 ~ 7 m, 煤层气资源丰富, 资源丰度值为2 . 4 1 X 1 0 ma / k m2 , 且 煤层埋深多小于 8 0 0 m,利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b .从煤的性质和热演化程度来看, 该井田煤的 镜质组含量高 ,煤阶为气煤至无烟煤 ,是煤层气开 发的最佳煤层。该井田主要是无烟煤 ,煤中镜质组 含量较高 ,镜质组和半镜质组含量为 8 4 . 3% 】 ,这 对煤层气的生成和吸附非常有利 。 表 3 煤层气评价参数分级表 摘自赵庆波, 1 9 9 9 , 略有调整 T a b l e 3 C B M e v a l u a t i o n p a r a me t e r s c l a s s i fi c a t i o n t a b l e f r o m Z h a o Qi n g b o , 1 9 9 9 , a s l i g h t a d j u s t me n t C .依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 院对焦作 煤 田二 煤层的吸附能力测试 ,其最大饱和吸附量 为 3 8 m / t d a f ,又据演马庄井田煤层含气量分布规 律及最大含气量 3 1 . 8 m / t d a f “ 知 ,该井田含气饱 和度多处于欠饱和状态。另外 ,该井 田二 , 煤灰分 平均值为 1 4 . 7 3 %,属低灰煤 依据 G B / T 1 5 2 2 4 . 1 . 2 0 0 4 煤炭质量灰分分级标准 。在煤层其他条件相 同的情况下 ,灰分含量愈少 ,煤层含气量愈高。 3 . 2 . 2 煤层 产气性 能评 价 a .根据真视密度测定结果 , 井 田煤的孑 L 隙率一 般 为 7%~ 1 2%, 煤 中 以微孔 和小孔为 主。外生 裂隙 较发育,但渗透率不高 ,储层渗透性和恩村相似[ 6 】 , 为 0 . 0 0 2 X 1 0 m , 经水力压裂处理后 , 可提高 1 - 2 个数量级 。 b .二 1 煤层气 临界解 吸压力 为 1 MP a 左右 ,临 界解吸压力与原始煤层压力之比为 0 . 6 4左右 , 低于 美 国圣胡安盆地 ,所需排水降压幅度较大。 4结 论 a .在简要分析演马庄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的基 础上 ,通过定性 、定量分析井田内地质因素及其对 煤层含气量分布规律的影响程度 ,建立数学模型预 测了井田内不同埋深处的煤层含气量,得出井田煤 层含气量分布规律是沿地层走向整体呈西低东高、北 低南高的趋势, 为煤层气开发和瓦斯防治提供了依据。 b .结合井田构造特征及煤层含气量分布规律 , 划分出 4个煤层气开采有利块段及开发顺序 ,并对 井田煤层气地质储量等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演马 庄井田煤层气地质储量为 1 8 2 3 . 2 0 Mm ,属于小型储 量规模;煤层气平均资源量丰度为 2 . 4 1 X 1 0 m’ / k m , 属中等类别 ;煤层埋深大部分在 5 5 0 m 以浅 ,煤层 气为浅部埋藏 煤层气资源/ 储量规范 , 2 0 0 3 。总 之 ,经初步评价该井 田煤层气的可采性 ,认为演马 庄矿二 煤煤层气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参考文献 【 1 ]张子敏 ,张玉贵.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 [ M] . 北京 煤炭 工业 出版社 ,2 0 0 5 . 【 2 ]张新民 ,庄军 ,张遂安.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 M] .北 京 科学 出版社 ,2 0 0 2 . 【 3 ]宋志敏, 孟召平. 焦作矿区山西组二 煤层含气量的控制因素 探讨 [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 0 0 2 , 3 1 2 1 7 9 1 8 1 . 【 4 ]4 贾承造. 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方法【 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 。2 0 0 7 . [ 5 】苏现波, 盛建海. 河南省下二叠统山西组二 t 煤煤层气储层描 述【 J ] . 焦作工学院报 ,1 9 9 9 ,1 8 1 9 - 1 4 . [ 6 】卢社香 , 谷德敏. 焦作煤田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勘查开发方案初 探【 J ] .中国煤 田地质. 2 0 0 6 ,1 8 6 2 0 -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