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面对地表移动范围和不连续变形的影响.pdf
第 1 2卷 第 5期 2 0 0 9年 9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V o l . 1 2N o . 5 S e p . 2 0 0 9 ■ 语言研究 论李荣之“ 考本字” ① 谢奇勇 (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 1 1 2 0 1 ) 摘 要 李荣先生自 1 9 6 5年至 1 9 9 9年, 发表了近 2 0篇与“ 考本字” 有关的文章, 在大量具体的考证实例中论及了“ 考 本字” 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涉及本字的含义、 考本字的意义、 考本字的条件和考本字的具体方法四个方面。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考本字;古今音变 ;方言对比 ;书证 ;例外字;禁忌字 中图分类号 H 1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7 8 3 5 ( 2 0 0 9 ) 0 5- 0 1 0 9- 0 0 8 李荣先生自 1 9 6 5年在 中国语文 上发表 语 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到 1 9 9 9年发表 说“ 按揭” 一 文, 共发表近 2 0篇与讨论“ 本字” 有关的文章①。 这些文章时间跨度达 3 5年, 除那段众所周知的 “ 史无前例” 的时间外, 李先生几乎每年都有这方 面的文章发表( 详见附注) 。可见“ 考本字” 问题是 李荣先生始终关注的研究内容, 是他所做的方言研 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关于本字的含义 先看看李荣先生关于“ 本字” 和本字之“ 字” 的 论述。 “ 口语里的字是音义的结合体。比方‘ 他说的 话字字分明/ 他说的话我一个字也听不清楚’ 。著 于竹帛, 把话写下来, 立此为据, 写下来的字是形音 义的结合体 字形体现音义, 音义寄托在字形上。 研究本字就是研究字的来历。研究的对象可以是 ‘ 音义结合体’ , 也可以是‘ 形音义的结合体’ 。 ” ( 风的本字 ) “ 研究出来的本字, 可以是某部书里的某个 字, 也可以是某个音, 没有合适的字可写。合适的 字, 并非唾手可得, 有时可遇而不可求。至于远古 的语言, 尚无文字, 那就只能构拟古音了。 ” ( 同上) “ 论证本字要利用文字( 形音义的结合体) , 又 不受字形的束缚” ( 同上) “ ‘ 字’ 为音义之结合体, 考本字可以考求未见 著录的某个音义结合体” ( 考本字甘苦 ) 这里对于“ 本字” 之“ 字” 的含义已是论述得再 明白不过了, 根本用不着再解释。但是一段时间 来, 正是这个“ 字” 却总是在引起一些人的误解。 误解之一是以为“ 字” 只限于形态。这显然是 不符合李荣先生关于考本字之“ 字” 的含义的界定 的。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 “ 有利必有蔽( 此 荀子解蔽篇之蔽) , 流弊所至, 以为‘ 字’ 限于形体, 901 ①收稿日期 2 0 0 9- 0 4- 1 3 作者简介 谢奇勇( 1 9 5 8- ) , 男, 湖南新田人, 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汉语方言、 汉语语法。 ① 李荣先生与讨论本字有关的论著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 中国语文. 1 9 6 5年第 2期) 、 从现代方言论古群母有一、 二、 四等 ( 中 国语文. 1 9 6 5年第 5期) 、 方言语音对应关系的例外 ( 中国语文. 1 9 6 5年第 6期) 、 吴语本字举例 ( 方言. 1 9 8 2年第 2期) 、 论北京话 “ 荣” 字的音 ( 方言. 1 9 8 2年第 3期) 、 论“ 入” 字的音 ( 方言. 1 9 8 2年第 4期) 、 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 ( 方言. 1 9 8 3年第 1期) 、 语 文论衡后记 ( 载 语文论衡 , 商务印书馆. 1 9 8 5年) 、 温岭话“ 咸淡” 倒过来听还是“ 咸淡” ( 方言. 1 9 8 6年第 2期) 、 “ 捐” 字的音 ( 方言. 1 9 8 8年第 3期) 、 风的本字( 上、 中、 下) ( 方言. 1 9 9 0年第 3期、 1 9 9 1年第 1期、 1 9 9 1年第 2期) 、 福州话“ 下雨” 的本字 ( 方言. 1 9 9 2年 第 2期) 、 李荣. 方言词典说略 ( 方言. 1 9 9 2年第 4期) 、 禁忌字举例 ( 方言. 1 9 9 4年第 3期) 、 考本字甘苦 ( 方言. 1 9 9 7年第 1期) 、 汉 语方言当“ 你” 讲的“ 尔” ( 上、 中) ( 方言. 1 9 9 7年第 2期、 1 9 9 7年第 3期) 、 “ 这不” 解 ( 方言. 1 9 9 8年第 4期) 、 说“ 按揭” [ J ] . 方言. 1 9 9 9 年第 1期 。 高谈阔论。惑矣 ” ( 同上) 误解二是认为不应使用这个“ 字” 字, 而应使 用考“ 语素” 的说法。同样认为“ 字” 只是著于书面 的有形之“ 字” 。从现代语言学关于语言单位的理 论来看, 这一说似有道理, 但李先生已将“ 字” 字的 含义说开了, 是“ 音义的结合体” 或“ 形音义的结合 体” 。也就不应只囿于“ 有形之字” 的圈子了。更 何况李先生也有用“ 语素” 指称的时候 “ 同一个字 ( 语素) 在一个方言内部, 尤其是在若干方言之间, 有不同的用法。 ” ( 方言词典说略 ) 从这些明确无疑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 硬要将李荣先生的考本字方法分出“ 寻音” 和“ 觅 字” 两派, 就显得不妥当了。其道理还是因为这里 所考之“ 字” 是“ 音义结合体” 的原故, 无所谓单纯 的“ 寻音” 或者“ 觅形” 。李先生考本字强调的是 “ 音” 和“ 义” 的结合, 即“ 音” 、 “ 义” 是紧密结合在 一起的, 而“ 形” 只是“ 可考” 的内容之一。也就是 说“ 形” 也是可不考的内容。 有人把这考本字之“ 字” , 联系方言研究的“ 调 查字表” 之“ 字” , 而认为汉语方言研究是以“ 字” 为 本位。这也难以从李先生有关考本字论述中得出 这一结论。同时, 这样的认为也容易引起“ 字本 位” 与“ 语素本位” 的无谓的表述问题之争。 二 考本字的意义 “ 无字天书, 岂能垂之久远。寄音义于形体, 著于竹帛, 方能突破时间空间的双重限制, 累积文 化这样一来, 考本字就有用武之地。 ” ( 考本 字甘苦 ) “ 方言调查以记录事实为主。考本字也重要, 到底不是主要的。考本字考对了是理应如此, 考本 字考错了是画蛇添足, 没有把握的本字要少说。没 有把握的时候最好用同音字。写同音字足以 反映方言事实, 并非白璧之瑕。知之为知之, 不知 为不知, 是知也。 ” ( 方言词典说略 ) “ 论证本字要利用文字( 形音义的结合体) , 又 不受字形的束缚, 用来讲通古今音变。有人面对现 实的文字, 嫌文字表音不明白; 没有现成的文字, 又 叹息连考古的依据都没有了。 ” ( 风的本字 ) 。 上述论述对于考本字的“ 意义” 的定位是极具 启发性意义的。 在一种汉语方言的实际调查中, 人们总会发现 有那么一些暂时有音、 义无“ 字形” 的现象存在。 这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它的音、 义, 也吸引人们去 考究它的“ 形” 。这就是人们要“ 突破” 时空限制、 “ 累积文化” 的需要。同时, 利用文字的音、 义、 形 的“ 本字” 的综合考究, 还有利于讲通方言中的古 今音变。因此, 尽管这个“ 形” 也许有, 也许没有, 人们都可以去考究一番。但是, 我们始终不能忘 记, 这些音、 义、 形的考究终究是为记录方言事实为 目的。推究其“ 形” 当然也离不开这一总的目的。 换言之, 考证本字的“ 形” 的根本目的, 也是为记录 方言事实服务的。 具体说来, 李先生论述包括考“ 形” 在内的考 本字的意义就有下面三个方面 1 . “ 反映方言事实。 ” 2 . “ 寄音义于形体突破时间空间的双重 限制, 累积文化。 ” 3 . “ 用来讲通古今音变。 ” 也就是说, 无论从共时的、 历时的以及语言与 人类文化的关系上去认识一种方言, 考本字都是有 一定意义的。 也正因为考本字只是全面反映和认识一种方 言的活动中的一个方面, 所以“ 考本字也重要, 到 底不是主要的” 。更因为要为反映方言事实这一 总目的服务, 考本字理当慎重, 对“ 没有把握的本 字” , 也就是对反映方言事实没有把握的本字, 决 不能武断论之。这主要是怕因此而扭曲了方言事 实, 而成为“ 蛇足” 。换言之就是我们绝不能只是 为考本字而考本字。这是李荣先生再三告诫的。 他曾多次谈到 “ 考本字好了是锦上添花, 考不好 是画蛇添足。 ”“ 本字上特别容易摔跤。 ” ① 三 考本字的条件 “ 考求本字, 就是从古今比较、 方言比较入手 的。考求本字当然还要读书。 ” ( 关于方言研 究的几点意见 ) “ 讨论本字要避免‘ 猜谜’ , 要避免‘ 想当然 011 ①据鲍厚星教授给转达听取李荣先生在有关学术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整理。 耳’ , 必然有适当的条件。首先要讲通古今音变, 轻易的通转是不解决问题的。讲通古今音变只是 必要条件, 还不是充分条件。在可能范围内, 还要 有书证( 文献的证据) , 还要有方言的对比。 ” ( 语 文论衡后记 ) 对于考音、 义、 形的“ 字” , 李先生曾反复强调 必须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要在该方言与古音对 比的基础上讲清古今音的演变规律。二是要与其 它的可能范围内的方言作对比论证。三是要有 书证。 他是这样认识的, 也是这样实践的。如他的 吴语本字举例 就是“ 朝这个方向努力, 用实例说 明论述本字应符合上述条件” ( 语文论衡后 记 ) 的。 又如在 福州话‘ 下雨’ 的本字 中说 “ 有人问 起福州话‘ 下雨’ 的来历, 现在从三方面来讨论 一 是福州‘ 下雨’ 怎么说, 怎么写; 二是可供比较的方 言, 三是书证。 ” 不仅如此, 李先生的不少考本字的文章还从一 个一个的实例考证中分别说明这些条件的内容、 作 用和注意事项, 以及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我 们认识李先生所论述的三个“ 条件” 不能不加以深 入理解的。下面我们分别予以叙述。 ( 一) 讲通古今音变 “ ‘ 古今比较’ 要求了解古今音演变的常例, 还 要明白语音演变有些什么常见的例外。 ” ( 考本字 甘苦 ) “ 限于当时的音韵学水平, 前人对如何论证本 字, 并无适当要求, 有时满足于‘ 一声之转’ 。论证 本字首先要讲通古今音变” 。( 风的本字 ) “ 首先要讲通古今音变, 轻易的通转是不解决 问题的。 ” ( 语文论衡后记 )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 所谓“ 讲通古今音变, 一 要讲通常例; 二要讲通例外; 三是不能满足古人所 说的“ 一声之转” 。 ( 二) 方言对比 “ ‘ 方言比较’ 要求了解若干主要方言的主要 对应关系, 还要明白方言语音对应关系有些什么常 见的例外。 ” ( 考本字甘苦 ) “ 同一个字( 语素) 在一个方言内部, 尤其是在 若干方言之间, 有不同的用法。这还没有受到充分 的注意。 ” ( 方言词典说略 ) 这里说的“ 方言比较” 的要求也是极明确的 一要了解若干主要方言之间的主要对应关系; 二是 要明白对应关系中的常见的例外( 常见的不对应 现象) ; 三要注重是对应之间的不同之处( 不常见 的不对应现象) 。对于后者, 李先生通过对“ ” 字 的考证作了充分的说明 “ ‘ ’ 字在各地方言里用 法的异同比较, 对研究语言史, 考本字, 编字典都有 帮助。 ” ( 同上) ( 三) 书证 “ 有时‘ 考本字’ 是比较方言推定古音; 有时 ‘ 考本字’ 还要给‘ 有音无字( 有音义无形) ’ 找个 合适的字形。这个字形, 最好还有合适的书面上的 依据, 就是平常说的书证。 ” ( 风的本字 ) “ 书证不仅用来证实推论, 并且是推论的 出发点。 ” ( 考本字甘苦 ) “ 引书不可轻信权威, 务必检查出处。 ” ( 同上) 一是找有形的本字最好要有合适的书证; 二是 书证不只是用来证实, 还可以作我们推求本字的出 发点; 三是使用书证要慎重。这些都是李先生在具 体考求本字( 如“ 风” 、 “ 牮屋” 、 “ ” 等字) 时使 用书证的经验总结。 ( 四) 古今音变、 方言比较与书证在“ 考本字” 中的辩证使用 李先生对“ 考本字” 的三个条件都有明确的论 述。但他又在他的“ 考本字” 的实践中告诉我们 这些条件是基本的, 但不是机械的。在具体的实例 中, 会因具体的情况不同, 其中的一个( 或两个) 条 件是主要的, 而另一个( 或两个) 是次要的, 它们却 又是互为补充的。我们看两段李先生的论述 一是他对“ ” 字和“ 牮” 字的考证中说 “ 这两项( 指“ 古今比较” 和“ 方言比较” 笔者注) 是考本字的入门方法 因音求字。因 音求字对付字游刃有余; 对付牮字的本字就不够 了, 还要读书 因书求字。 ” ( 考本字甘苦 ) 这段论述说明了一般的考本字方法( “ 因音求 字” ) 和特定要求的考本字方法( “ 因音求字” 加上 “ 因书求字” ) 的关系。前者是基本方法( 入门方 法) , 可以解决一些本字问题; 后者是高要求的方 法, 可以解决某些前一方法解决不了的本字问题。 111 这也使我们想到, 李先生在这里概括的“ 因音 求字” 和“ 因书求字” 与有些学者概括的考本字的 “ 寻音派” 和“ 觅字派” 是不同的。 “ 因音求字” 或“ 因书求字” 都是考本字的基本 条件或基本方法、 基本途径, 其目的都是要考究出 符合方言事实的本字, 这个本字最好是“ 形音义的 结合体” , 同时也可以只是“ 音义结合体” 。 有的学者在讨论考本字的方法时, 对分为“ 寻 音派” 和“ 觅字派” 的界定是 “ 寻音派可以用的方 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利用方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另一种是利用古音和方言的对应关系。 ” “ 觅 字派导源于章黄学派的训诂学。他们主要关心的 是两个问题 有音无字的方言词应该用哪个方块字 来写古代字书里的词汇有多少还保存在现代方 言里至于同一个古代的词语为什么在同一个现 代方言里会有两三种语音, 形成异读的社会、 历史 背景是什么 这些问题他们大致是采取不闻不 问的态度。 ” 并比较它们的不同 “ 但是寻音法有两 个功能是觅字法没有的 分辨音韵层次, 以及探索 方言的语法史。 ” [ 1 ] 在方法上将考本字的之法划分为“ 寻音派” 和 “ 觅字派” , 从总结方法这一角度上来说无可厚非。 但我们要指出的是 如果将李先生所做的因方法上 有所侧重的不同的考本字工作分为“ 寻音派” 和 “ 觅字派” 是不妥当的。因为, 这显然与李先生说 的“ 因音求字” 或“ 因书求字” 谈的根本不是一 回事。 二是在“ ” 字的考证中的论述 “ 字字有形有 音有义, 又有书证, 就是因为没有把古音跟现代方 言联系起来, 加上旧字典的错误, 就不能在字音上 作出正确的判断。我说的是‘ ’ 字。 ” 并由此告 诫 “ 由此可见引书不可轻信权威, 务必检查出 处。 ” ( 考本字甘苦 ) 书证本是考本字方法或条件之一, 而方言比较 反过来可以发现“ 书证” 的错误, 让我们可以“ 不轻 信权威” 由此可见考本字三个条件是互为补充 的关系。 四 考本字的一些具体方法 李先生不仅从原则性的方面提出了考本字的 三个基本条件, 并且在这么一个总的原则下, 通过 具体的考本字的实践, 为我们找到了许多具体的操 作方法。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能使我们在某一方 言调查中的考本字问题上少走弯路。 ( 一) 注意例外字( 特别字) 的考证。 李先生关于“ 例外字” 在考本字中的意义、 考 证方法的论述, 集中在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和 方言语音对应关系的例外 两篇文章里。 在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一文中, 专门有“ 本 字问题” 一节, 用以说明方言本身古今“ 语音演变 的例外” 与“ 本字” 的关系问题。文章这一节一开 头就明确指出 “ 有些字音, 看起来好像是音变规 律的例外, 其实不是例外, 这是由于不了解来历 ( 不知道‘ 本字’ , 不知道‘ 语原’ )造成的。只要认 清来历, 这种例外就不成其为‘ 例外’ , 成为‘ 例内’ 了。字形是变的, 同义字互相替代又是古今常见的 现象, 所以我们研究‘ 本字’ , 必须讲究音义密切符 合, 能利用字形而又不为字形所束缚。 ” 然后通过对北京话中“ f 水” 的“ f ” 、 “ 酒盅” 的“ 盅” 的考证来说明这一论述。其中的“ f ” 字的 结论是 “ 总起来说, ‘ f 水’ 的 f , 要是认为从‘ 浮’ 字来, 就是例外。现在根据 庄子 和 水浒 、 红 楼梦 , 认为从‘ 赴’ 字来, 就符合变化规律, 不是例 外了。 ” 从而令人信服地解决了这一本字问题。 这一方法常常可以作为指导我们进行方言研 究的一条重要思路, 那就是一旦发现方言音变规律 中的例外时, 要特别引起注意, 不要轻易地简单作 为“ 例外” 处理, 而是要深入探求本原, 作出正确的 解释。 这使我们想到在“ 湘南土话” 的调查中, 就发 现不少这种情况, 乍看是例外的, 一旦按照这条思 路去深入思考, 就会另外发现不是例外的本字。 如在新田南乡土话中, 普遍把“ 锅” 说成“ t ‘ i e 3 5” “ 灶锅” 为“ t s u3 3t ‘ i e3 5” , “ 鼎锅” 为 u n1 3 t ‘ i e 3 5, 甚至“ 水缸” 也叫“ i n1 3t ‘ i e3 5” 等; 把“ 柴” 说 成“ t i u 1 3” “ 砍柴” 为“ t ‘ i e5 5t ‘ i u1 3” , “ 烧柴” 为“ i u 3 5t i u1 3” 等。如果把“ 锅” 和“ 柴” 作为它 们的本字对待, 在音韵规律中就成了例外, 而通过 音韵地位的对应考察出它们的本字是“ 铛” 和“ 樵” 时, 即是例内了。因为“ 铛” 的音韵地位为“ 梗开二 平庚初” , 广韵 楚庚切。在新田南乡土话的读 音规律中, 阴平调值为“ 3 5 ” , 初母字逢细音声母为 211 “ t ‘ ” , 梗摄开口二等的知系、 见系字多读 i e 韵母。 如 撑 t ‘ i e 3 3争 t i e3 5生牲甥 i e3 5行 ~为 i e1 3。 “ 铛” 在新田南乡土话读“ t ‘ i e 3 5” 属于例内读音。 同样“ 樵” 在新田南乡土话读“ t i u 1 3” 也属于例内 读音。然后通过方言对比和书证, 不难得到论证。 如 “ 铛” 作为器具所指有二 一是指“ 温器, 似锅, 三足。 ” 如 世说新语德行 载 “ ( 陈遗) 母好食 铛底焦饭。 ” 二是指“ 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 ” “ 樵” 广韵 “ 昨焦切。柴也。 ” 史记货殖列 传 中“ 谚曰 ‘ 百里不贩樵, 千里不贩粜’ 。 ” 义为 “ 新柴” 。 这当然不能算是真正的例外, 这种现象李先生 称之为“ 同义字互相替代” 的“ 假例外” 。这些是由 于不同的本字而造成的“ 例外” 。 另外一种是同一本字, 有不同的读音来源造成 的“ 例外” 。如北京话中的“ 值” 读 z h , 有人认为是 例外, 李先生通过考证, 这个音不来源于去声的 “ 直吏切” , 而来源于入声的“ 除力切” , 也就证明了 这个音在北京话中“ 并不是什么例外。 ” 在这篇文章的其他部分, 如“ 连音变化” 、 “ 感 染作用” 、 “ 回避同音字” 、 “ 字形的影响” 、 “ 误解反 切” 、 “ 方言借字” 等内容, 其实都涉及本字问题, 对 我们认识方言中的所谓“ 例外” 现象的本字都有一 定的启示作用。 在 方言语音对应关系的例外 一文中则告诉 我们怎样在方言语音对应的“ 例外” 现象中去认识 本字。一种情况是“ 语音演变的例外造成语音对 应的例外” 。即两种方言在对应中, 其中一个方言 情况出现了“ 例外” , 这个例外是受这一方言的自 身语音演变规律制约的。如果比较的是另一种有 同样演变规律的方言, 则又不构成例外了。李先生 用“ 他” 的读音说明了这一问题。“ 他” 在郑州话中 读上声, 而在北京话中读阴平, 是因为“ 他” 在郑州 话中受人称代词互相感染的规律制约, 因此互相对 应有了例外。而与同样有“ 感染规律” 的济南话对 应却不构成例外了。因为济南话“ 他” 也是读上 声的。 另一种情况是“ 各方言间字音来历不同造成 对应的例外” 。即“ 有些个字, 古音有几个读法, 意 义相同。甲方言用这个音, 乙方言用那个音。用甲 方言衡量乙方言, 好像乙方言的读法是例外。反 之, 用乙方言衡量, 甲方言又是例外了。这一 类方言之间音类有差别的字, 就是所谓‘ 特别字’ , 就是音韵地位特殊的字。研究音变规律必须注意 这些字。 ” 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方言中“ 稻” 字有定 母、 透母两读; “ 松” 字有邪母、 心母两读; “ 堤” 字有 端母、 定母两读等现象指出 “ 特字古音类不同往 往由于古代方言有别。 ” 这种注重方言语音对应中的例外, 同时又结合 方言自身的演变规律来说明本字的方法是对探讨 方言本字极有启发和实用意义的。下面结合我们 在对“ 湘南土话” 中的“ t o 1 3, 阳平, 搓揉义” 的本字 为“ 挪” ( 或“ 、 ” ) 字的考察例子说明。 “ 挪” 字北京话读“ n u ” , 阳平, 移动意。在新 田南乡土话中表示移动意不用此字此音, 而是说 “ 迁” 或“ 移” 。倒是另有一“ 揉搓” 意的字一时无 法确定本字, 读为 t o 1 3, 阳平, 如“ t o1 3衣( 搓洗衣 服) ” 。会不会是“ 挪” 呢先从意义上查得 广 韵 “ 挪” 为“ 诺何切, 搓挪。 ” ( 果开一平歌泥) 集 韵 “ 囊何切, 搓挪也。 ” 似乎意义上还吻合, 但却与 北京话的读音对应形成了“ 例外” 即“ 挪” 作为泥 母字在北京话中读 n , 而在新田南乡土话中却读成 了[ t ] 。这个“ 例外” 却正是新田南乡土话中的一 条自身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内 泥母字在阴声韵中读 t , 如“ 尼泥糯耐奈闹” 声母都为[ t ] 。这就从语音对 应的角度说明了“ 挪” 字可以是“ t o 1 3衣” 的本字。 那么, 为何北京话的“ 挪” 与土话中的“ 挪” 在 意义上会相去甚远, 形成另一个“ 例外” 呢还得 进一步探求解释。 查 新华词典 ( 商务印书馆 2 0 0 1年修订版) “ 挪” 条有注 “ ‘ ’ 、 ‘ ’ 二字过去在揉搓的意义 上与‘ 挪’ 相通, 并有 n u 、 r u 二读, 但今‘ 揉 搓’ 义一般不再使用‘ 挪’ 字, 一般字、 词典在‘ 挪’ 字下只注 n u 音, 并不注‘ 揉搓’ 义; 而‘ ’ ‘ ’ 并 无‘ 挪动’ 义, 且 1 9 8 5年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又 审定‘ ’ 统读 r u , 故不将‘ ’ ‘ ’ 作为‘ 挪’ 的 异体字。 ” “ ” 条 “ r u ①揉搓 把纸条 ~成团。②皱 缩; 使皱缩 那张纸 ~ 了。 ” “ ” 条 “ r u 同‘ ’ ” 。 查 广韵 , “ ” 有三个读音。一是灰韵 “ 乃 回切, 手摩物也。 ” ( 蟹合一平灰泥) ; 二是脂韵 “ 儒 311 佳切, 摧也, 俗作。 ” ( 止开三平脂日) ; 三是戈韵 “ 奴禾切, 芅。说文曰 摧也。一曰两手相切摩 也, 俗作。 ” ( 果合一平戈泥) 。 “ ” 也有三个读音。一是灰韵 “ 素回切, 击 也” 。( 蟹合一平灰心) ; 另两个音是“ 儒佳切” 和 “ 奴禾切” , 作为“ ” 的“ 俗字” 与“ ” 音、 义相同。 由此, 我们看到 原来“ 挪” 在“ 揉搓” 义上与 “ 奴禾切” 的“ 、 ” 是相通的, 与“ 乃回切” 的 “ ” 在意义相近。而后来北京话的发展是 “ 挪” 舍去了“ 揉搓” 义, 发展为“ 挪动” 义。“ ” 的“ 揉 搓” 义却是在“ 儒佳切” 的读音上顶替了“ 摧也” 的 意义保留下来的。 而在新田南乡土话里, “ 挪” 字至今仍无“ 移 动” 意, 也无“ 、 ” 字的“ 素回切” 、 “ 儒佳切” 的 音、 义; 与“ 乃回切” 意义相近; 与“ 奴禾切” 的音、 义 相通。 因此, 认为土话中“ 揉搓” 意的 t o 1 3的本字是 “ 挪” 或“ ( ) ” 都有一定的根据。前者是保留 “ 挪” 字的古音、 义来的, 后者是由“ 奴禾功” 的部分 义来的, 与北京话的读音来源不同。两个字原在意 义相通, 而在土话音韵规律中“ 诺何切” ( 歌韵) 和 “ 奴禾切” ( 戈韵) 音则是完全一样的。 至于哪一个作为本字更合适, 这恐怕就要进一 步以求书证了。 李先生强调重视例外, 同时也包含着慎重对待 “ 例外” 的思想。这也就是贯穿于“ 考本字” 中的要 慎重对待的思想。他曾说 “ 讨论本字, 措词 宜有分寸。话不能说满了, 满了就过火了。 ” ( 方言词典说略 ) 这在我们湘南土话调查中也应 该是这样。 ( 二) 注意禁忌字的考证。 李先生关于禁忌字的考证思想主要集中反映 在 论“ 入” 字的音 和 禁忌字举例 两篇文章里。 前一篇指出了对待这类字的应有的态度 “ 研 究语言的人常常排斥有关‘ 性’ 的字眼, 其实说话的时候要回避这类字眼, 研究的时候 是不必排斥, 并且是不能排斥的。 ” 后篇则进一步指出了研究禁忌字的意义 “ 就 学问本身说, 这类禁忌字常常引起字音的更改与语 汇的变化。前者造成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后者导 致方言间说法的差别。研究这些字对认识语言的 现状与历史都是很重要的。就学问的应用说, 要理 解又要回避这类禁忌字。‘ 理解’ 需要调查研究。 ‘ 回避’ 也需要调查研究, 才能知道回避什么, 怎样 回避。这些字的口语与文字常常失去联系。有些 书上的字, 不知道口语里用不用, 不知道是死的还 是活的。有些嘴里的字, 不知道怎么写, 不知道它 的本字。即使有俗字可用, 也因为缺乏论证, 不知道它的音韵地位。研究方言, 结合文献, 可以 帮助我们推定口语与文字的关系。 ” 两篇文章的特点是不只是考证某一个禁忌字, 而且围绕这些禁忌字解说了更多的语言现象。更 重要的是, 李先生还创造了禁忌字的“ 调查表” , 使 这样一个常人感到棘手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而 又可操作了。 调查表 的内容是 “ 调查下列方言调查字表 ( 摘录) , 可看出方言有无回避[ p i 1] ( 引者注 右上 角单数字为调类顺序数, 下同) 音的现象。 ” ( 禁忌 字举例 , 表略) 使用这个表, 李先生对北京话的分析是 “ 北京女阴说[ p i 1] , 现在我们看看北京话是怎 么回避这个音的。常用字在北京音里可能读 [ p i 1] 的共有下列十三个 裨 ~益蓖 ~麻[ p i4] 古平声, 今去声; 碑卑悲[ p e i 1] 古平声, 今阴 平, 元音 [ e i ] ; 逼 [ p i 1] 古入声, 今阴平; 笔 [ p i 3] 古 入 声,今 上 声;滗 毕 必 碧 璧 壁 [ p i 4] 古入声, 今去声。其中十二个字都避开 [ p i 1] 这个音, 元音相同的声调不同, 声调相同的元 音不同。只有一个动词 ‘ 逼’字例外。动词逼 [ p i 1] 字与名词穠[ p i1] 字不容易在相同环境里出 现, 很少误会可能。 “ 蓖麻的蓖字读音很有意思。广韵蓖字平声 齐韵边兮切, 照例北京读[ p i 1] 。现在蓖字读 [ p i 4] 去声, 是回避[ p i1] 的音。 ” 一个读音、 一个方法一下子解释了十二个, 不, 是十三个字音的音变“ 例外” 现象, 简直就是一个 事半功倍的神奇方法 拿这一方法使用在我们调查的同样把女阴说 成穠[ p i 1] 的新田官话( 属西南官话) 上, 竟完全适 用, 所不同的只是 ①后面的八个入声字“ 逼笔滗毕必碧璧壁” 按 西南官话音变规律读阳平, 这是自然的回避了; 411 ②“ 裨” 字一般口语不用不说, 读书音中要用 要说时读去声[ p i 4] ; ③蓖麻的“ 蓖” 读[ p i 1] , 读阴平, 但加上了后 鼻韵尾, 读为[ p i 1 ] 。 十三个字( “ 碑卑悲” 的元音不同) 完全作了回 避, 特别其中在调查中令人感到读音蹊跷的“ 蓖” 字, 终于有了较合理的解释。 这一方法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 更重要的作用 是它启发了人们对回避禁忌字而造成的特殊语音 变化现象的调查和解说的基本方法。 如在我们所调查的新田南乡土话中, 女阴并不 读[ p i 1] , 而是说成[ t s 1] , 因而不回避[ p i1] 音, 上 述字中的“ 蓖、 碑” 均是读[ p i 1] 的, 那么, 是否会因 [ t s 1] 而造成回避变音的现象呢调查新田土话 中有可能读[ t s 1] 的字的情况如下 止开三平支知 知蜘 [ t i 1] ; 止开三平支章 支枝肢栀 [ t i 1] , 其中 “ 肢” 不说, “ 枝” 另有[ t i u 1] 的音; 止开三平脂精 资姿咨 平常口语中不说, 其中“ 姿” 字在比较文的词“ 姿色” 中说阴去[ t s 4] 止开三平脂章 脂 平常口语不单说, 在 “ 油脂油( 肥皂) ” 中读阴去[ t s 4] 止开三平之精 兹滋 不说; 止开三平之庄 辎 不说; 止开三平之章 之芝 前者不说, 后者音 [ t i 1] ~ 麻。 另有蟹开四等、 止摄开口见母字读[ i ] 韵, 但新 田土话在见母字的读音规律是逢细音声母为[ t ] , 不可能读成[ t s 1] , 因此, 有可能读[ t s 1] 的只有上 述十五个字。其中七个土话中不说( 这是土话调 查中经常碰到的现象, 当然也不排除未深入调查的 可能) ; 两个少说( 资、 脂) , 的字读阴去[ t s 4] , 六个 口语中常说的( 知蜘支枝栀芝) 字读[ t i 1] , 回避了 [ t s 1] 的音。这样在同音字汇中[ t s 1] 音就只留有 一个表女阴的有音、 义而形待考的“ 字” 了。 ( 三) 注意名物关系考证本字。 语言中有大量的因物而得名的现象。因此, 在 考证作为“ 名” 的本字时, 往往要将这本字与所指 的事物联系起来思考, 这也是李先生论述到的考本 字的一个重要方法。 李先生的不少考本字的文章都注意从方言事 实和书证之中去揭示所论本字的名与物关系, 使本 字的立足岿然稳妥。如“ 子” 、 “ 牮屋” 、 “ 飓风” 、 “ 按揭” 等。现举两例说明这种方法在考本字中的 重要性。 一条是关于“ 占米” 的。作者在大量的方言材 料、 书证例举论证后, 得出结论 “ 黏米因占城得 名, 就是占米。占米写作占, 符合来历, 不必另 造专用字。假如实在要造专用字, 用粘或用比用 黏方便多了。 ” ( 考本字甘苦占米 ) “ 占城稻在传播过程中, 必然与当地固有稻种 杂交。占城米的含义, 也随之转变扩充。有些地 区, 就成为‘ 非糯米之总称。 ’ ” ( 考本字甘苦占 米 ) 另一条是关于“ 飓风” 的 “ ‘ 飓’ 从风从具, 古 书中有时误作从风从贝。杨慎( 1 4 8 8 1 5 5 9 ) 是非 颠倒, 居然以为从贝的是正字, 从具的是误字。 假如字形从贝, 下文就无法通读了。‘ 具四方 之风, ’ 指飓风的风向连续转变。‘ 可避四面 飓风’ 与‘ 可避两面飓风’ 都是说风向连续转变。 说飓风‘ 一曰惧风, 言怖惧也。 ’ 这话只有 “ 飓具惧’ 同音才读得通。 ” ( 风的本字中 ) 这种通过名物关系考证本字方法在我们进行 方言的调查研究中常常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不得 其解的本字, 往往通过名与物的指证则豁然开朗。 如上面提到的新田南乡土话中将“ 锅” 说成 t ‘ i e 3 5( 阴平) , 通过音变规律对照, 我们知道其本字 当为“ 铛” 字, 这作“ 锅” 理解是讲得通的。但当遇 到当地普遍地将“ 水缸” 叫做“ i n 1 3( 阳平) t ‘ i e3 5” 时, 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为何“ 缸” 也叫“ t ‘ i e 3 5” 呢还是“ 铛” 字吗随着调查的深入才知道, 原 来当地过去普遍用一种铁铸的锅形器具盛水, 只是 现在不用了。当我们发现几个已是残破不堪, 或被 放在一边装杂物, 或被扔在村子一角任其腐烂的铁 铸如锅形、 下面有三只足支撑又使其像鼎的过去曾 通用的盛水器具时, 这一本字也就释然无疑了。 又如新田南乡土话中对柜子有“ t ‘ i 5 5( 上声) 柜” 、 “ m i n 1 3柜” 的说法。通过考察音变规律, 本字 有可能分别是“ 胊” 和“ 眠” 两字。“ 胊” 为站立之 意, “ 眠” 为睡下之意。是这两字吗如是, 为何 “ 柜” 会有站、 睡之分呢当调查中人们指着这两 样实物解说时, 这种疑虑也就云散了, 原来所谓 511 “ 胊柜” 是一种高高的放在卧室里用于装衣物等用 的, 相当于现在的大衣柜的柜子。而“ 眠柜” 则是 一种宽大而不太高的, 一般放在楼上, 专用来装谷 物、 大米用的。这种柜子除取它的形如躺睡着的而 命名外, 它的另一功用是盖上盖板后, 人们在上面 可以铺上被子当临时的床用。两种柜子的命名是 非常鲜明传神的①。 当然, 在李先生的考本字的论述中, 其具体方 法还远不止这些, 这只是摘其要说之。只要我们悉 心地研读, 我们还会从中发现或学到更多的具体而 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些方法 中, 如果我们能够细心体会, 认真实践, 那么所获的 启发性的意义就更大了。作为方言研究的后学者, 我们有必要认真地研读领会李先生的考本字的著 作和思想, 把李先生作为现代方言研究的先行者所 筚路蓝缕地开创的方言考本字的理论和方法作为 一个基本功来学习, 使我们少走些弯路, 这对提高 我们从事方言研究的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 李先生的诸多考本字的具体方法, 都是 产生在他所论述的三个基本条件( 也可以说是三 个基本原则) 之上的; 而这三个基本条件又是建立 在考本字的意义之上的, 也就是说是为考本字的根 本目的服务的; 而考本字的意义又是以“ 本字” 的 基本含义为基础和出发点的。顺过来说就是 从 “ 本字” 的基本含义入手, 围绕“ 反映方言事实” 这 一明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