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突评价报告(修).doc
春春发发煤煤矿矿防突防突专项评专项评价价报报告告 2013 年 5 月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 1 -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1 评价范围....................................................................................- 1 - 1.2 评价依据....................................................................................- 1 - 1.3 评价过程简述............................................................................- 1 - 1.4 评价结论....................................................................................- 2 - 第二章 基本情况.................................................................................- 3 - 第一节 工作面基本情况...................................................................- 3 - 第二节 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6 第三节 其 它.......................................................................................7 2.3.1 防突机构及责任制 .....................................................................7 2.3.2 防突管理 .....................................................................................7 2.3.3 防突培训 .....................................................................................8 2.3.4 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9 第三章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9 第四章 评价过程 ...................................................................................11 第五章 最终评价结论 ...........................................................................14 第六章 问题及建议 ...............................................................................14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 2 - 第一章 前 言 1、 评价范围 开口坐标x2936299;y35564352; z1456.00; 终点坐标x2936210;y3556360;z1457.00; 即 11606 回风巷进上 1 号点往西 68m 段。 1.2、评价依据 根据如下 1.2.1、 煤矿安全规程(2010 版); 1.2.2、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 1.2.3、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1.2.4、 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1.3、评价过程简述 1.3.1、项目可行性分析 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 测的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 0.74 MPa), 进行评价。 1.3.2、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 3 - 赣榆矿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 11606 回风巷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 组 长总工程师 王德强 成 员生产技术科 于绪君 安 全 科 刘一君 通 风 科 刘国秀 防 突 队 杨 军 2)评审组 组长矿 长 徐利平 成员安 全 矿长 姜 区 生 产 矿长 江 湖 通风工程师 王易安 矿总工程师 王德强 1.3.3、项目分工 评价组生技科于绪君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 工作面的布置;通风科刘国秀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 ;防突队 杨绪军负责措施贯彻。刘一君负责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通风科张振 堂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防突队长杨绪军负责区域防 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科长刘一君发负责监督各项措施 的实施;总工程师王德强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 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1.4、评价结论 1603 工作面所在主皮带运输巷东侧 20m 联络巷处至 220m,工作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 4 - 面采用全负压通风,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风量风速满足相关要 求。 1603 工作面回风巷打测压孔,控制范围内瓦斯预抽率为 39.35 瓦斯压力为 0.413MPa,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1603 工 作面上皮带运输巷东侧 20m 至 220m 段为无突出危险区。 第二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工作面基本情况 2.1、工作面基本情况 2.1.1、工作面基本情况 1603 工作面位于 1605 机巷南面,1607 工作面北面,1607 为于 2010 年 12 月回采完毕。1603 工作面在主皮带运输巷东侧 20m 至 220m。 根据已揭露出的 1603 机巷、1603 回风巷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1603 工作面煤层赋存属稳定煤层。即评价范围为主皮带运输巷东侧 20m 至 220m 段。 2.1.2、工作面与周边关系 1603工作面北侧为1605机巷;南侧为1607采空区;东侧为矿界保护 煤柱。 2.1.3、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根据井上下对照图,1603 工作面埋深143-139m,地表无建筑物 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 2.1.4、煤层瓦斯情况 评价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为 1.8m,煤层倾角为 25。煤层自燃 发火倾向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1603 工作面布置在 16 号煤层中,材料石门运输大巷埋深380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 5 - 米,瓦斯含量为 17.7070 m3/t,瓦斯压力 1.23MPa,瓦斯压力梯度 0.0028 MPa/m。该参数来源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2007 年提 供的洪水沟煤矿 16 号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及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 科学技术报告。数据为有效数据,以此为计算基础,11606 回风巷埋深 354-139m,经计算煤层瓦斯含量13.6695~3.0295m3/t,平均为 8.3495m3/t;瓦斯压力1.084~0.4648MPa,平均为0.3096MPa。 。11606 进上 1 号点向西 68m 段,根据巷道掘进方向上、下帮各控制 15m,煤层 储量为 3300.82t,瓦斯储量约为 31694.25m。 2.1.5、掘进方式 掘进方式为爆掘,采用人工装煤矸溜子运输。 2.1.6、工作面通风情况 11606 回风巷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型号 FBDN006,功率 215kw,风量为 360m3/min,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2.1.7、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 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 号), “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 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附表(贵州省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 突出危险期矿区一览表),我矿属于突出片区矿井。 根据织金县利民煤炭技术服务咨询中心 2004 年提供的织金县少 普乡洪水沟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书(2004 年度),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2.3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 22.4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0.13m3/min,相对涌出量 1.2m3/t,我 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由于我矿井各煤层均未作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 定,因此,本设计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考虑设计。 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标准,采用分源 预测法对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经计算矿井投产时采煤工作 面预测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1.20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3.19m3/min,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 6 -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83m3/min,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83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22.30m3/t,矿 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7.04m3/min。 详见 2009 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见下表。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 7 - 洪水沟煤矿 2009 年瓦斯涌出量鉴定等级汇总表 矿 井16 号煤层 涌 出 量涌 出 量 年份 相对量 (m3/t 绝对量 (m3/min 等 级相对量 (m3/t 绝对量 (m3/min 等 级 2009 年 38.9017.564 高瓦斯矿 井 38.9015.981高瓦斯矿井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8 2.1.8、工作面瓦斯赋存情况 区域抽放防突措施控制范围内瓦斯赋存量计算。 1 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11606 回风巷的煤层瓦斯含量为 8.3495m/t; 2 煤层储量 煤层储量按下式计算 VShd V储量,单位 t; S面积,单位 m; H煤厚,单位 m; d相对密度(容重)单位 t/m,取 1.53。 则V(4633.5)1.41.53 3300.82t 根据地质煤炭储量,得出该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量 Q气 Q煤WK 式中 Q气煤层气资源量,m。 Q煤煤层资源储量,t。 W煤层气含量,m/t。 K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取 1.15。 则 Q气3300.828.34951.15 31694.25m 第二节 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该巷道的预抽,利用地面抽放系统,抽放泵型号 2BEA--353 型。 瓦斯抽放泵参数极限压力 315Pa,最大抽速 22.16 m/min,电机功 率 55kw,转速 351r/min。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9 泵站抽放流量 22.16 m/min(纯量为 1.33 m/min)。 主管管径为 12 寸(DN300mm),干管管径为 8 寸(DN200mm), 支管管径为 4 寸(DN25mm),抽放管路敷设由瓦斯抽放站经总回风巷 (DN300mm)及专回风巷(DN200mm)、11606 回风巷(DN25mm)。 11606 回风巷的抽放负压为 5~12kPa,抽放浓度为 0.8~11.7,抽放纯量为 0.008~0.46 m/min。 第三节 其 它 2.3.1、防突机构及责任制 赣榆矿成立通瓦部作为专职的防突机构,共 57 人。 其中管理人员 6 人,材料员 1 人、钻探工 10 人、封孔工 4 人、取 样工 2 人、抽放工 8 人、防突考察工 9 人、抽放泵工 3 人、管路安装及 杂工 14 人。 2.3.2、防突管理 公司已建立洪水沟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制度,在制定年 度、季度和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同时制定防突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 落实。 在掘进前严格执行考察批掘制度,赣榆矿采用复合指标法进行防 突考察。具体操作方法为 1、考察方法 1)、考察孔的布置及深度 用电煤钻打三个直径为 φ42mm,单孔孔深为 10m 的钻孔,其中, 2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中部,1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上帮 0.5m;、3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下帮 0.5m 处。除 2孔与巷道掘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10 进方向平行,1、3孔按其终孔点位于巷道断面两帮轮廓线(外)4m 处 进行施工;以最浅孔位置在巷道中心线的投影保留 5m 的超前距离, 进行批掘。详见(11606 风巷考察孔设计图) 2)、考察采用复合指标法指标 ⑴、瓦斯涌出初速度 Qh (L/min , 从第四米起测定; ⑵、钻屑量 Sa (kg/m),从第一米起测定; ⑶、钻屑温差 △T (℃),从第一米起测定; 3)、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⑴、尽量把考察孔布置在软分层内。 ⑵、若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遇地质构造等原因,考、排孔参数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⑶、考察时防突考察工负责布置考察钻孔,收集各项参数并做 好记录;掘进工负责施工钻孔;现场必须有安检员和瓦斯员监督整个 考察的全过程。考察结束后所有参与考察及监督人员必须在考察原始 记录上签字并对所测参数负责。只有经效果检验当 Qh值、Sa 值和△ T 值均小于临界值时,方可认定措施有效。当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 证指标超标时,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检验人员必须立即通知现场 施工队长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并由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检 验人员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采取消突措施并经验证有效后方可允许恢 复施工,否则不得进行掘进。 2.3.3、防突培训 通瓦部管理人员、防突考察工均由县级安全培训中心组织培训。 防突考察工的培训内容包括防突考察操作技能、防突基本知识、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的规章制度、突出的危害及规律、区域和局部防突措施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11 及突出预兆等。 现有防突工 9 人,钻工 9 人,抽放测试及管路维护工 8 人,都经 过县级安全培训中心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 2.3.4、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赣榆矿已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编制 2010 年度防治煤与 瓦斯突出专项应急预案,该预案符合有关规定,适用于本工作面。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3.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赣榆矿属高瓦斯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管理。自投产以 来,未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黔能发【2009】38 号,关于对关于请求审批 织金县洪水沟煤矿 M16、M23 煤层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 告的批复文件,洪水沟煤矿 M16 煤层在1460m、M23 煤层在 1436m 以上无突出危险。以 1606 大巷的埋深442m,16 号煤层瓦斯 含量 17.707 m/t,瓦斯压力 1.23MPa,瓦斯压力梯度 0.0028MPa/m 为 计算基础。11606 回风巷埋深 354139m,经计算瓦斯含量 13.6695~3.0295 m/t,平均为 8.34954m/t;瓦斯压力 1.084~0.4648MPa 平均为 0.3096MPa。瓦斯含量大于(0.8 m/t)根据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及煤矿瓦斯抽采 基本指标(AQ10262006)的要求,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3.2、区域防突措施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12 3.2.1、开采保护层 洪水沟煤矿现开采的 16 号煤层无保护层。 3.2.2、预抽掘进工作面瓦斯 11606 回风巷顺层抽放钻孔于 2011 年 3 月 3 日施工,于 2011 年 5 月 5 日竣工。共有 15 个抽放钻孔。根据 11606 回风巷施工的抽放钻 孔分析,控制范围距 11606 回风巷上帮为 15m,下帮为 15m。迎头向 西控制 48m。详见 11606 回风巷抽放钻孔竣工图。 11606 回风巷迎头施工的抽放钻孔于 2011 年月 5 日接抽,截止 2011 年 5 月 14 日抽放瓦斯纯量为 12470.4m。见下表。 11606 回风巷迎头瓦斯抽放量统计表 孔数纯流量 序 号 观测日期总孔 数 评价 孔数 负压 Kpa 浓度 m/m in m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13 钻孔由通瓦部的钻工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由生产部和安全监察 部现场验收孔,所施工的钻孔真实可靠。 11606 回风巷评价范围内共抽放瓦斯 12470.4m,瓦斯抽放量根 据实际测定所得,该数据真实有效。 3.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掘进前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 斯突出规定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3.3.1 煤层瓦斯预抽率 煤层瓦斯预抽率为 39.4,大于煤矿安全规程第 190 条第 2 项 “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 30”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 2006)第 42 条的规定。 3.3.2、残余瓦斯压力 用压力表实测得残余瓦斯压力为 0.15MPa。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 的 DGC 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得出残存瓦斯压力为 0.444MPa, 均小于 0.74MPa。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及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 第四章 评价过程 经采取预抽瓦斯后,11606 回风巷 1 号点向西 68m 段内无空白 带。 4.1.1、煤层瓦斯预抽率 11606 回风巷 1 号点向东 68m 段煤层瓦斯预抽率按下式计算。 NQcQ气100 式中N煤层瓦斯预抽率,。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14 Q气煤层瓦斯储量,m。 Qc 已抽瓦斯量,m。 则N12470.431694.25100 39.35 11606 回风巷 1 号点向西 68m 段煤层瓦斯预抽率为 39.35,符 合规定。 4.1.2、瓦斯压力测定 在掘进头布置三个测压钻孔,2号测压钻孔沿巷道中线施工,孔 深48m。1号、3号测压钻孔终孔位置分别在巷道轮廓线外15m处,1号、 3号测压钻在水平线上的投影为46米。所有测压孔径均为φ75mm。详 见(11606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测压钻孔竣工图)。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情 况见下表。 1167 风巷测压成果表 矿 井 洪水 沟煤 矿 测压 地点 1167 风 巷 煤层名 称 16 煤层厚 度 1.4m 煤层倾 角 15 开钻 时间 2010 年 12 月 13 日早 班 钻毕 时间 2010 年 12 月 14 日早班 封孔时 间 2010 年 12 月 14 日 四点班 封孔长度8m 钻孔参数煤孔长度测定的瓦斯压力 孔号 方位倾角 长度mmMPa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15 1 号30.9748.7480.09 2 号50446460.12 3 号69.1-148.7480.15 钻孔瓦斯压力观测参数 观测时期孔号 压力值 (MPa) 观测时期孔号 压力值 (MPa) 2010.12.1410.09 2010.12.16 10.08 20.0620.07 30 30.14 12.1510.06 12.1710.6 20.0720.12 30.1130.15 根据测压成果,11606 回风巷所测最大瓦斯压力为 0.15MPa。 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 DGC 型瓦斯压力直接测定装置测定 11606 回风巷评价单元内的瓦斯压力为 0.444MPa。 1167 风巷 DGC 瓦斯测压成果表 测定时间孔号压力值 (mPa) 测定时间孔号 测定时间 压力值 (mPa) 春发煤矿防突专项评价报告 16 2010.12.1410.433 2010.12.16 10.376 20.32520.432 30.42330.431 12.1510.444 12.1710.412 20.37720.356 30.416 30.433 第五章 最终评价结论 通过综合评价,评价范围内残余瓦斯压力 0.444MPa、符合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的规定。11606 回 风巷进上 1 号点向西 68m 段,无突出危险性。直接进行区域验证,保 留 20 米的安全保护煤柱,可以进行批掘 26 米;经考察,若各项指标 不超限,执行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掘进作业;若任何一项指标超限, 必须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六章 问题及建议 1、11606 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通瓦部要加强瓦斯管理,严禁超 批超掘。 2、11606 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同时,认真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若考察时任何一项指标超限,必须 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