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八矿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分析_图文.doc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鹤壁八矿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作者魏建平, 龙威成, 刘明举, 王根卿 作者单位魏建平,龙威成,刘明举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王根卿鹤壁煤业集团,河南,鹤壁,458000 刊名 煤矿安全 英文刊名SAFETY IN COAL MINES 年,卷期2007,38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条 1.周世宁.林柏泉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 1999 2.焦作工学院瓦斯地质研究室瓦斯地质概论 199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文成.牛立强鹤壁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科技信息201010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是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的基础.论文介绍了鹤壁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了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的 .准则,并对鹤壁矿区进行了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现场收集整理并测试了大量的瓦斯含量数据,分析了鹤壁矿区不同瓦斯地质单元的瓦斯赋存规律,并研究了瓦斯赋存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鹤壁矿区瓦斯赋存随埋藏深度逐渐增加,受地质构造的影响非常明显. 2.期刊论文徐刚.张玉贵.张子敏.XU Gang.ZHANG Yu-gui.ZHANG Zi-min豫西告成煤矿滑动构造区瓦斯赋存特征-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6 地质构造是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豫西煤田中滑动构造普遍发育.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在系统分析煤田地质勘探和矿井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告成煤矿滑动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煤系、煤层和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告成煤矿位于芦店滑动构造的西部,受两期滑动构造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剧烈,构造煤成层发育,煤层顶板结构形成了张性角砾岩、断层泥和张性角砾岩复合、原生顶板深灰色细砂岩、剪切角砾岩4种破坏类型,控制着瓦斯逸散、富集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的分布. 3.期刊论文陈清生.Chen Qingsheng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江西煤炭科技20084 井田瓦斯赋存分布规律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瓦斯风化带的确定和影响煤层瓦斯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两个方面.结合新的探测资料、采掘资料,运用新的研究理论,对异常带瓦斯控制因素、控制机理将做出较深入的探讨. 4.期刊论文王永文.吴世跃.董国民.卢波.陈全秋.王灿召.WANG Yong-wen.WU Shi-yue.DONG Guo-min.LU Bo.CHEN Quan-qiu.WANG Can-zhao贺西煤矿3号和4号煤层瓦斯含量与压力的统计分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411 通过对贺西煤矿地质构造、地质勘探钻孔探明的瓦斯基础参数分析发现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该矿瓦斯含量和压力的控制因素.统计分析表明二者分别与煤层的埋藏深度成近似线性关系,并由此预测了生产采区生产区域的瓦斯含量和压力,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20.贺西煤田的瓦斯风带深度为225 m,瓦斯带内瓦斯含量和压力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278.64 m3/t和0.11.45 MPa. 研究结论能作为瓦斯抽放设计的依据. 5.期刊论文赵小峰.张福旺浅析平煤十矿瓦斯赋存规律的控制因素-科技信息201031 以平煤十矿的主采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藏深度以及煤层沉积状态对该矿井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控制作用. 6.期刊论文魏建平.温志辉.陈永超.WEI Jian-ping.WEN Zhi-hui.CHEN Yong-chao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6 为了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和控制因素,提高煤矿防突工作的针对性,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新安煤田内义煤集团的4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近年来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综合分析得出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具有以小型突出为主、突出前有预兆并受作业方式诱导、突出点附近瓦斯质量体积和瓦斯压力高、易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和煤层变化带的特征;分析总结了埋藏深度、瓦斯赋存、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构造软煤、作业工艺是控制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为该煤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理论指导. 7.会议论文陈富勇浅析童亭煤矿瓦斯的控制因素及涌出规律2007 本文对童亭煤矿瓦斯的控制因素及涌出规律进行了分析。不同的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单元和煤层赋存条件对煤层中的瓦斯保存能力不同,导致了煤层中瓦斯含量的差异。煤层中发育的构造、顶底板岩性、厚度等因素控制着煤层中的瓦斯赋存,从而导致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和对安全生产的威胁也不同。 8.会议论文刘彦伟.刘明举.魏建平鹤壁六矿北四采区瓦斯赋存规律及其控制因素2007 本文在对鹤壁六矿北四采区历史瓦斯资料包括地质勘探期间和生产期间的瓦斯参数和井下实测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反演瓦斯含量等多源瓦斯数据融合的基础上,获得了7个分布相对均匀且可靠的瓦斯含量控制点,并利用supermap地理信息软件绘制了北四采区煤层瓦斯含量及压力等值线图,最后结合地质构造分布特征,分析了北四采区瓦斯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9.期刊论文王雄鹰.王京汉.唐志祥浅谈湖南冷水江矿区煤层瓦斯赋存及控制因素-中国科技博览200918 冷水江矿区位于涟邵煤田中部,是区域内重要的无烟煤基地之一,但由区东南翼煤层瓦斯含量高,浓度大,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收集、整理该矿区大量瓦斯地质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区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颁布规律,阐述了影响煤层瓦斯形成和主要控制因素. 10.会议论文刘彦伟.刘明举.魏建平多源数据融合的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方法2006 本文在对鹤壁六矿北四采区历史瓦斯资料包括地质勘探期间和生产期间的瓦斯参数和井下实测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反演瓦斯含量等多源瓦斯数据融合的基础上,获得了7个分布相对均匀且可靠的瓦斯含量控制点,并利用supermap地理信息软件绘制了北四采区煤层瓦斯含量及压力等值线图,最后结合地质构造分布特征,分析了北四采区瓦斯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引证文献1条 1.龙威成.刘明举.陈志胜.牟全斌基于多源瓦斯数据融合的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方法[期刊论文]-煤炭科学技术 20092 本文链接http// 授权使用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wfhyzgkd,授权号e9942c6c-cd71-4245-aba9-9ea300aa6ab1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