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方案.doc
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 2013年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 编制时间2012年7月 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 2013年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方案 一、安全生产现状 (一)、基本情况 永安煤矿于1954年建井,1956年投产。矿井原设计能力9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采煤方法1956年为房柱式采煤法,爆破落煤,木柱支护,回采率低。1990年进行9~30万吨/年改扩建设计,利用井田南部原主井改为副井,重新在井田东北部开拓一新主斜井,在后期工程中,又在井田北部五里庙开凿一眼立井作为回风井,同时在地面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矿井回采率有所提高。 2002经过企业重组成立了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更名为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现开采三水平3号煤层,标高470m;井下有一采两掘,回采面采煤方法为高档普采,支护方式为整体组合顶梁和配套端头支架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面采用炮掘,支护方式为锚网索支护(上分层)。六证齐全,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 (二)、煤炭资源和开采地质条件 1、煤炭资源 永安煤矿矿井田面积为3.8587Km2,地质储量为4588.8万吨,2011年年底保有“三量”情况开拓煤量436.32万吨,准备煤量68.28万吨,回采煤量29.28万吨。 根据“三量”情况可以看出,我矿资源已临近枯竭,准备下半年开拓曹沟村压煤区巷道,计划2013年底开采曹沟村压煤区。 2、地质和瓦斯条件 (1)、地质情况 区域位于沁水煤田南部,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沁水块坳南部,大型沁水含煤盆地沁水复式向斜的东翼,与向南转折太行山背斜呈近北东~东西向的过渡部位,构造线方向总体上与地层走向一致,呈北北东至北东向,向北西缓倾,倾角3~6的单斜状构造,受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叠加,在向斜东翼上又发育一些简单的、对称的、起伏不大的宽缓背向斜,断裂构造不发育,无岩浆岩与陷落柱分布。区域性晋获褶断带的主干断裂高平晋城段呈NNE向在井田东约20 km晋城市东侧通过。 井田内以宽缓的褶曲为主要构造形迹,褶曲轴向近南北向,地层走向北东向。 井田主体构造为轴向近南北的张沟背斜,背斜轴位于井田东部,轴向近南北向,井田大部分处在背斜的西翼,井田内延伸长度2500m,产状平缓,两翼岩层基本对称,倾角4~6。由地表、钻孔及井下巷道控制。 井田断层不发育。 矿井自建矿以来未发现有小断裂。 未见陷落柱和岩浆岩体。 总之,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为宽缓的褶曲构造,地层较平缓,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角较小,井田内地质构造为简单类型,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2)、瓦斯条件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0年4月2010年6月井下实测瓦斯基础参数作为瓦斯涌出量预测的主要依据,具体参数如表1、2、3、4 永安煤矿3号煤层瓦斯含量实测结果 表1 测 定 地 点 埋深 m 解吸量m3/t 损失量 m3/t 残存量 原煤瓦斯含量 m3/t m3/tr m3/t 3400集中运输巷 205 6.576 1.188 4.46 3.67 11.434 3400集中回风巷 215 7.55 1.332 4.46 3.67 11.543 3305回采工作面 200 5.75 1.281 4.46 3.67 10.701 3301下分层运输顺槽 230 2.125 1.672 4.46 3.67 6.987 3301下分层回风顺槽 225 2.452 1.235 4.46 3.67 6.877 3210下分层回采工作面 270 3.104 1.096 4.46 3.67 7.393 煤样工业分析结果表 表2 采样地点 埋深(m) 水份Mad 灰分Aad 挥发份Vdaf 3400集中运输巷 205 1.79 15.84 6.93 3400集中回风巷 215 1.79 15.84 6.93 3210工作面 270 0.94 16.44 6.45 煤样吸附瓦斯试验成果表 表3 测定地点 吸 附 常 数 灰 分 水 分 挥发分 真密度 t/m3 视密度 t/m3 A m3/t B MPa-1 3400集中运输巷 42.447 1.637 15.84 1.79 6.93 1.66 1.45 百米钻孔衰减系数表 表4 测定地点 百米初始瓦斯涌出强度 m3/min.100m) 瓦斯流量衰减系数 α(d-1) 百米钻孔极限瓦斯涌出量(m3) 1号煤孔 0.077 0.0184 6026 2号煤孔 0.025 0.0202 1857 ①矿井瓦斯储量 永安煤矿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为3号煤层与15号煤层,故在计算矿井瓦斯储量时计算3号煤层、15号煤层及围岩的瓦斯储量,由于15号煤层瓦斯含量不清,因此在计算瓦斯储量时按3号煤层瓦斯含量取值,矿井瓦斯储量和可开发瓦斯量的计算结果详见表2-5。 矿井瓦斯储量计算表 表 5 煤层 煤层性质 煤炭储量 Mt 瓦斯含量 m3/t 瓦斯储量 Mm3 可开发量Mm3 3号 可采煤层 16.25 12 195 58.5 围岩 按可采煤层瓦斯储量的10计算 19.5 5.85 合计 214.5 64.35 15号 可采煤层 11.41 21.24 242.35 72.71 围岩 按可采煤层瓦斯储量的10计算 24.24 7.27 合计 266.59 79.98 由表5可知永安煤矿3号煤层瓦斯总储量为214.5Mm3,可开发瓦斯量64.35Mm3,15号煤层瓦斯总储量为266.59Mm3,可开发瓦斯量79.98Mm3,这为矿井瓦斯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②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经鉴定,历年我矿均属于高瓦斯矿井 表6 矿井瓦斯等级情况表 年份 绝对量 m3/min 相对量 m3/t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2009 11.60 13.40 高瓦斯矿井 2010 18.08 188.66 高瓦斯矿井 2011 17.04 22.64 高瓦斯矿井 3、矿井开拓布局 (1)、开拓情况 永安煤矿采用斜、立井综合开拓方式,矿井工业场地内共布置四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安全出口斜井。 主斜井位于井田东北部,料石砌碹,净断面13.32m2,倾角25,斜长347m,落底于3号煤层。该井筒内装备一对5吨后卸式箕斗、行人台阶,敷设有电缆、排水管、监控及通讯信号线,担负着全矿井的主提升任务,是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副斜井井田南部,为半圆拱断面,料石砌碹,井筒净宽3.3m,净断面7.9m2,倾角22,斜长126米,担负矿井的辅助提升,是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回风立井位于井田西北部,为圆形断面,料石砌碹,井筒净断面12.56m2,垂深285米,落底3号煤层。该井筒内安装有梯子间,敷设有瓦斯抽采管路等,作为矿井的回风井和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斜井位于井田东南部,料石砌碹,井筒净断面5.4m2,倾角22,斜长270米,落底3号煤层。作为矿井的辅助进风井兼安全出口。 (2)、采掘布置情况 井下共布置四个盘区,一、二盘区已经回采完毕,现正在进行三、四采区的回采,布置一个3401回采工作面,准备回采工作面有3304、3306下分层工作面,以及3402下分层工作面。 目前正在回采的3401(上分层)高档普采工作面,此工作面长度为150m,采用走向长壁开采方法;井田综合布置为一个采区,以‘一采、一掘’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以单水平单翼布置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度一般为300m左右。 为了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接续,矿井共布置一个炮掘工作面为3304下分层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巷道,掘进速度为150m/月,采掘比为11。 (三)、主要安全生产系统情况 1、通风系统 四川省 矿井主斜井、副斜井、安全出口井进风,由回风立井回风。区内布置两条进风大巷、一条回风大巷,进、回风大巷都贯穿整个采区。实现了采、掘独立回风;据2012年12页,第Ⅱ卷第34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全矿生产水平实行分区通风,3401.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2010年6月由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进行了通风阻力侧定。通过阻力测定,矿井等积孔为2.22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1个大题,15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60分.2一.选择题每个小题4分,共60,额定风压11633078Pa,电机转速740r/min。目前运行风机的负压为2138Pa.设集合 M{-1,0,1},月8,则M∩N等于( ) A. ﹛-1,0,1﹜2、抽采系统﹜ C.﹛1﹜ D.﹛0﹜ 目前,矿井有2套瓦斯抽放系统,总抽放能力127m3 A. B.cos-90SK-85、SK-42型水环式真空泵各2台,一用一备);抽放主管道直径分别为φ325mm和φ219mm。用于采面采前预抽、上隅角埋管抽放、采后卸压抽放、掘进工作面边掘边抽。抽放的瓦斯量小,未进行瓦斯利用。 A. B. C.y-x3 D. y4 4.圆的圆心到直线2x3ym0的距离为则 m的值是 抽采泵 型号.-12 B.14 C. -12或14 D. 12或-14 5. “ x1”是“ 铭牌转速(r/min) 额定电流(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铭牌排出绝压(HPa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铭牌吸入绝压(6.已知指数函数的图像过点 额定吸水量(,则a的值为 A. B. C. D. 7.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且则的值为 A. 3 B. C.9 D. 8.已知5, 3,则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0和8 B.0和5 C.5和8 D. 2和8 泵站 过点 0,1 且与直线 xy-20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 xy10 B. x-y10 C. xy-10 490 10. 的离心率为 A. B. C. 1170 一用一备平面截球O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到平面的距离为 A. 4 B. C. 12.某单位从甲、乙、丙、丁四名应聘者中招聘2人,如果这42012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室内采用双回路供电,配备有30KVA不间断式后备电源,保证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可供机房 A. B. 2008年9月份对原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为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生产的 13.若KJF39-2型安全监控分站14台,GJC4(B)型甲烷传感器、GTH500(B)型CO传感器等18个种类共105个传感器。 (2)、人员定位系统 2010年12月份根据要求,我矿委托杭州创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将原KJ133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为KJ133(C)型,于2011年1月31日通过市、县两级验收。机房安装两台主机,一台做为备用,井下安装分站32台,定位器100台,共有识别卡500张,发放识别卡443张。 (3)、产量监控系统 2007年我矿安装了sf-2000型煤炭产量监控系统,2011年12月份我矿委托山西阳光三极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煤炭产量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于2012年1月份安装完成了由山西阳光三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219型煤炭产量监测系统,并己投入使用,机房安装有两台主机,一台备用。 (4)、井下通信系统 2011年12月份我矿委托晋城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编制了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安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并于2011年12月份底安装了由南京北路自动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TK113型矿用广播通讯系统,2012年1月份通过市、县两级验收,机房配有两台主机,一台做为备用,井下安装广播分站64台。 4、防尘系统 2011年6月30日,经山西煤矿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鉴定,3煤层无爆炸性。 井下建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两个地面储水池建在地面工业广场的山坡上(一用一备),容量都是220m3,三条大巷防尘主管路(¢108*4.5)与采掘工作面支管路(¢60*3.5)呈网状井下布置,且主要巷道每50m设置一组全断面防尘喷雾,皮带机头均设置定时自动喷雾装置。建立有健全的矿井综合防尘制度和责任制,各责任单位负责人分管区域的洒水除尘工作,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洒水除尘,每月定期冲洗主要巷道,每年对所有巷道刷白;掘进工作面安设放炮喷雾,各转载点安设喷雾洒水设施;采面支架安设自动喷雾装置,保证割煤机运行和移架时正常洒水,各转载点安设喷雾洒水设施;采区、工作面回风巷安设定时自动喷雾装置;采区避难硐室安设防尘管路。在主要进、回风大巷,采面进、回风巷、掘进巷道及采区之间都按规定设置隔爆水袋,并设专人检查维护。 地面工业广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安装有捕尘器定期期进行高压洒水。 5、防灭火系统 2011年6月30日,经山西煤矿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鉴定,3煤层自燃倾向性质为不易自燃,自燃倾倾向性等级为III级; 我矿3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所以重点在外因火灾控制上,主要采取的措施为主要巷道每50m设置消防箱,消防箱内设有消防带和消防枪,并与主管路连通,保证阀门开启后水量充足。井下各机电硐室、皮带机头、采掘工作面、临时电器设备的地点均按规定设置有沙箱和消防工具,且井上下均设有专门的消防器材库;地面各井口20m范围内严禁烟火,且设有专职人员进行检身,杜绝烟火入井;掘进工作面坚持使用水炮泥和放炮前后进行洒水除尘,防止放炮引起火灾。 (四)近5年安全设入、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我矿近5年共生产原煤约14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7亿元,安全费用提取约3100万元,全部用于安全改造项目,截止目前项目投资全部完工。 (五)近5年安全事故分析 我矿系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井,近5年来发生一起顶板事故死亡3人,事故原因为在维护巷道时违规操作,临时支护不到位造成。由于我矿目前处于资源接替过渡期,根据集团公司总体采掘规划我矿目前年产大约30万吨左右,百万吨死亡率为0.02。 2、实施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目前矿井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 (1)、矿井瓦斯预测技术及方法推广应用正在研究探索,预测准确性和效果较差。 (2)、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研究分析正在起步阶段,提高瓦斯抽放浓度和抽放效果技术有待进一步探讨。 2、瓦斯抽采系统存在的问题 42泵因服务年限过长,设备老化,抽放效果不佳。采空区抽放瓦斯抽采参数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抽采工艺尚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3、人员、设备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瓦斯治理管理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具体的瓦斯治理工程没有建立对应的企业技术标准,无法保证瓦斯治理工程施工的制度化与科学化。 矿井设置了瓦斯综合治理专门机构,但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需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职工教育培训机构,有计划地进行强制性全员安全培训,安监员、瓦检员等特殊工种岗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需要对瓦斯治理相关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二)、实施瓦斯治理示范工程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同时也是发生煤矿灾害事故最严重的国家。在煤矿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所占比重最高。数据显示,在我国的煤炭事故中70以上是瓦斯事故,因此,对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的预测及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的工作重点。 2008年全国煤矿事故发生1954起、死亡3215人,其中瓦斯事故发生182起、死亡778人,分别占9.3、24.2,死亡3人以上事故中,瓦斯事故发生起数63起,死亡人数为290人,分别占总起数的53.4和54.2。在所有的瓦斯事故当中,瓦斯爆炸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31.75和48.50,瓦斯突出的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58.82和51.50,瓦斯事故首次成为瓦斯灾害中的第一位。 目前永安煤矿正在资源接替中,计划开采曹沟村庄压煤区,预计瓦斯涌出量大,存在煤层抽采和预抽指标临界值缺乏,瓦斯治理工程量大等诸多问题。因此,需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工作体系,树立“区域性瓦斯治理先行,局部瓦斯治理为补充”的瓦斯治理理念,形成永安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达到“抽、掘、采”平衡,实现瓦斯利用最大化,最终建成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的示范矿井。 (三)、实施瓦斯治理示范工程的可行性 永安煤矿属老矿井,采用2套瓦斯抽放系统,重点在采空区抽放管理。随着曹沟村庄压煤区的开采,瓦斯含量及压力相应增大,逐步实施边掘边抽和本煤层抽放;在瓦斯治理方面,近几年与科研院校合作,先后形成了对上隅角埋管抽放、采前预抽、采后卸压、掘前预抽等成熟技术,对实施瓦斯治理示范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集团公司的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对实施瓦斯治理示范工程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永安煤矿员工的高学历、高素质是实施瓦斯示范矿井的基础。综上所述,永安煤矿具备建设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的条件。 3、指导思想、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示范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方针,牢固树立保护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自主创新,强化瓦斯抽采,实施区域性根治瓦斯灾害战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与利用,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示范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1、杜绝瓦斯重大伤亡事故,控制瓦斯超限,杜绝超限作业; 2、实施“区域瓦斯治理先行,局部瓦斯治理为补充”的瓦斯治理战略,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3、2013年计划煤层瓦斯抽采量达2300万m3,瓦斯利用量达1800万m3,实现瓦斯抽采率达到30以上,可利用瓦斯的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示范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 树立“瓦斯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瓦斯治理的根本是瓦斯抽采”的意识,坚持“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的瓦斯治理原则。始终以“抽放为主、风排为辅”治理瓦斯,将“区域预抽、边掘边抽、采前预抽、边采边抽、采后卸压抽放和上隅角抽放”作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法。2013年底,永安矿井建设成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井。 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满足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要求,矿井风量富余系数达到规定要求。 2、提升装备水平,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改造瓦斯抽放系统。 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达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规定。 4、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管理机制,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瓦斯利用。 5、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立瓦斯治理示范矿井,推动瓦斯治理再上新台阶,预防瓦斯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6、严格执行“一矿一面”,即一个采煤工作面,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实现高效高产。 7、制定年度员工素质提升计划,普及井下一线工人中专煤炭相关专业学历,鼓励管理人员提升相应标准学历和职称。 (四)、示范工程建设的工作内容 1、健全瓦斯治理责任制和技术管理体系 为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建立以矿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制定和完善瓦斯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一是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通风科、通风队、抽放队、监测中心、通风调度等专业队伍和机构,配足配齐技术人员;二是矿井的开拓部署、采区设计、生产系统调整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由总工程师决策,其他副职对自己所分管的业务范围负责。 2、优化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 (1)矿井必须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动态检查,不断优化,保持系统的简单、稳定、可靠。按规定及时请有资质部门组织通风阻力测定,掌握矿井阻力分布情况。经过通风系统改造整合,到2013年底,矿井通风阻力满足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的要求。 (2)矿井实行分区通风,实现采、掘独立回风;严格按照规定施工井下所有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提高有效风量率;同时,加强通风巷道维修,保证风流畅通,主要进回风巷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2/3。 (3)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实施局扇挂牌管理,专人负责并持证上岗,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分风、自动切换,保证连续、稳定运转,每天进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 3、加大瓦斯抽采和抽采达标考核评估 (1)坚持多措并举,井下区域抽采与边掘边抽相结合,采前预抽与边采边抽相结合,上隅角抽采与卸压抽放相结合的瓦斯抽采方式。一是对井下区域进行大孔径长距离施工钻孔和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减少煤层瓦斯含量,同时,进行边掘边抽、边采边抽、采后卸压抽采、上隅角埋管抽放等抽采方法,降低生产过程的瓦斯涌出量。对回采区域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进行测定,选择合理的抽采系统、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 (2)按照瓦斯抽采工程与采掘工程同时设计、超前施工、超前抽采的原则,安排掘进部署,提前形成采面的瓦斯预抽系统,满足采前预抽时间达到六个月的规定,依据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安排生产计划,始终坚持采掘生产活动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同时探索适用的瓦斯抽采参数,改进封孔工艺,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和抽放效果,增加抽放瓦斯利用量。 (3)对瓦斯抽采效果进行评估,使煤层经瓦斯抽采后,抽采率、可解析瓦斯量和回风流瓦斯浓度均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要求后,方可组织回采。 4、升级和完善监测监控系统 (1)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全部实现微机管理,并与市、县主管部门和井下联网,达到装备、功能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2)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安全监测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校等规章制度),做到图纸台帐齐全,配备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平稳、数据准确可靠。 5、全力推进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 经过不懈努力,永安矿目前瓦斯治理基础条件良好,2011年底通过市、县两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验收,矿井将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总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示范矿井建设。 6、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 定期、不定期的对职工进行瓦斯治理培训,实行瓦斯治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加瓦斯治理工作,进行瓦斯治理研究。教育职工认识瓦斯治理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产量、提高效益、安全发展的根本途径,树立“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瓦斯是资源和清洁能源”的意识,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坚持“抽采跟着掘进走,开采跟着抽采走”的瓦斯治理思路,进行瓦斯治理。 4、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工程建设内容 1、瓦斯抽采系统 2013年计划投资640万元更换一套150泵抽采系统和新增地面瓦斯发电机组,对3500采区(曹沟村)实行边掘边抽和本煤层预抽;进购大功率抽放钻机。 2、通风系统改造 投资560万元开拓3500采区进、回风巷和封闭新三条大巷(3240水仓往下)调整通风系统,请资质部门进行3500采区瓦斯参数测定和瓦斯突出鉴定。 3、防灭火工程 投资200万元新增3500采区消防设施。 4、监测监控系统 系统按上级文件要求,及时进行升级和正常维护。 5、防尘系统 投资160万元新增3500采区防尘设施, 6、淘汰落后机电设备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的通知,制定了淘汰计划,计划淘汰各类电机28台,投资112万元。 五、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人才保障措施 (一)、矿井人才现状 全矿职工在岗总数709人。 1、已取得学历本科3人,专科92人,中专65人;其中采矿专业25人,矿山机电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仪表维护与调试)31人,矿井通风与安全4人,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18人,财务、统计与经济管理16人,行政、工商、企业管理34人,通信技术、物资管理、小学教育、市场营销、医师、商务英语等专业32人。 2、在读人员情况,本科9人,专科42人,中专158人;其中采矿专业87人,机电专业79人,矿井通风专业26人,企业管理17人。 (2)瓦斯治理技术、管理机构及人才需求 瓦斯治理技术方面采取“抽排为主,风排为辅”,区域抽采与边掘边抽相结合,采前预抽与边采边抽相结合,上隅角抽采与卸压抽放相结合;技术来源主要靠外出学习和请专家现场辅导,我矿无研发能力。 我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体系,成立了通风科、监控中心、通风队、抽放队、通风调度等管理人员,计划下一步提高瓦斯治理人员素质和学历。 (3)瓦斯治理人才引进、培训及保障措施 每年集团公司到各大专业院校招聘中、高技术人才到矿,进一步充实瓦斯治理人才队伍;每年吸收一批中专毕业生充实井下一线队伍,并由培训部门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我矿深入开展班组长队伍建设,采用“一日一题”,“一月一考”的形式提升班组长业务水平;制定和完善了月培训制度、月考试制度等相关制度。 六、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管理保障措施 (一)、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建设 我矿建立以下瓦斯治理管理制度 1、瓦斯治理规划制度 2、瓦斯治理目标考核制度 3、通风设施(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4、“一通三防”例会制度 5、瓦斯治理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 同时还制定了从矿长到普通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瓦斯治理投入和安全费用制度建设 制定了安全费用制度和瓦斯治理投入制度,由财务部门根据制度制定了年度安全费用制度和瓦斯治理投入投入计划,实行专款专用,确保真正用到瓦斯治理专项上。 (三)、瓦斯治理管理约束与激励机制 成立了以矿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瓦斯治理领导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责成相关负责人限期完成。同时成立了以通风部门为首的瓦斯治理监管机构,并制定了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人员按制度要求给予一定奖励。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投资项目 工程量 单位 单价(万元) 合价(万元) 备注 瓦斯抽采系统 640 更换150泵,及配套抽采管路 通风系统改造 560 包括开拓采区巷道及相关测定报告 防灭火系统 200 新增3500采区消防设施 防尘系统 160 淘汰落后机电设备 112 合计 1672 (二)、资金筹措 我矿资金来源主要靠集团公司自筹,无配套资金。 八、预期效果及建设工期 (一)、预期效果 经过各大系统升级改造后,达到以改造矿井通风系统为前提,以瓦斯抽放为重点,以监测监控为保障,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为支撑,实现瓦斯防治要求为目的的治理方案。通过治理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1、实现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达到系统合理、设施完善、风量充足、风流稳定、风排瓦斯效果好。 2、通过更换瓦斯抽采系统,合理布置抽采管路,实现抽、采、掘平衡和抽采达标。 3、监测监控做到设备先进、装备齐全之后,将对矿井瓦斯机构做到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监控效果更好的目的。 4、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5、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可进一步增强职工安全发展理念,树立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6、通过各项措施的实现,可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增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7、对企业的管理者,可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 8、安全就是效益,瓦斯防治效果好,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 (二)、工程进度及工期 投资项目 开工时间(年、月) 峻工时间 (年、月) 工期(月) 备注 瓦斯抽采系统 2013、6 2014、6 12 通风系统改造 2012、12 2013、12 12 防灭火系统 2014、3 2014、8 5 防尘系统 2014、3 2014、8 5 淘汰落后机电设备 2012、12 2013、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