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密闭排放瓦斯措施.doc
北回风巷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北回风巷大概掘进约150米后,由于瓦斯涌出量较大,当时矿井整个通风系统未能形成,风量不能满足需要,于2009年9月在巷道开口5米处施工临时密闭墙一道,密闭墙为砖土结构,厚度500mm;根据矿研究决定,在2010年11月15日,由矿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开启密闭墙,排放密闭内的瓦斯,恢复工作面的生产系统,为保证安全施工,编制本措施报审。 二、准备 1、瓦斯排放负责人,在入井前确认所有参与瓦斯排放的人员矿灯无失爆现象,衣物无化纤成分。 2、将开启密闭的必要工具(铜镐、铜锤、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多种气体检测仪)运至临时密闭处,并在密闭处后面10m处、距离顶板≤300mm的距离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3、由排放负责人按照矿井停电安全技术措施中关于停电的相关规定,安排专人停电,停电范围涉及到有隐患的所有电源。 4、在联络巷安装一台FBD№211局部通风机,风筒沿帮敷设,实现“三专、两闭锁”。 三、排放方法 采用断开风筒法 破密闭工具必须是铜锤铜钎,由通风维修队施工,在破密闭前先检查密闭前瓦斯,如有观测孔可先打开观测孔,检查瓦斯,如果不超限可直接破密闭。在没有观测孔不能掌握密闭内瓦斯的情况下,破密闭前必须设局扇和风筒,启动局扇,对着密闭吹,用铜钎破撬开不超过直径10cm的小孔(注意墙被撬松动后,轻轻地将砖石往外取下,禁止向盲巷里面推到,防止砖石掉下砸出火花,杜绝隐患),观测瓦斯情况 在破孔时如果瓦斯压力较大,不准扩孔,必须等到压力消失不再喷瓦斯再扩孔 ,同时检查回风瓦斯浓度,超过1.5停止扩孔,只有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后继续破密闭。为安全起见,破密闭人员,条件允许时可把矿灯摘下,别人在全风压处给照明(一般情况密闭距全风压处不超过5米),防止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时矿灯失爆引爆瓦斯。巷道没有风筒时,就要一节一节由外向里接设,每一次接风筒前待瓦斯降到1以下时,才用3.5米、6.5米、10米一节的风筒循环接设使用,同时利用风筒接口距离进行风量调节,后方一人检查瓦斯(方法同前),直到排完整个巷道瓦斯。在整个启封工作中不得用金属工具猛烈撞击密闭墙,防止产生火花引燃瓦斯。 1、回到密闭开启现场后,由瓦斯排放负责人安排人员,打开靠近北回风巷的两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 2、并在北回风巷密闭墙上靠近开口的位置,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斯排放人员中要设专人每隔10分钟向生产技术科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2、开启密闭墙必须采用铜质工具,并在密闭墙开启过程中,不断对位置洒水,直至开启完成。开启过程中,如瓦斯浓度超过1,必须停止开启工作。 3、在密闭墙即将开启时,开启人员头部必须低于开启口,同时采用长柄工具捅开密闭墙。 4、排放瓦斯过程中,排放现场监督负责人要严格控制瓦斯的排放速度,确保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5。 5、排放瓦斯前,1201回风巷口子里侧、联络巷口子派专人站岗并设置警戒;主扇通风机井口附近30米内严禁烟火且派人警戒,防止出现意外。 6、密闭拆除后,瓦检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入巷道检查瓦斯,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保持两名排放人员的间距5~10m,时刻检查CO2、 CO、CH4等有害气体浓度,在其浓度不超标的情况下,随后延长风筒排除瓦斯。在巷道中风筒出口附近瓦斯浓度降至1之下时,可将风筒口缩小以加大风流射程,将前方的高浓度瓦斯逐步稀释;当瓦斯浓度降下来后,接上一个短节风筒,同样,加大风流射程排除前方的瓦斯;取下短风筒并接上长风筒继续排放前方的积聚瓦斯,直到掘进工作面。 7、瓦斯排放人员在北回风巷内排放瓦斯过程中,还要不断检查支护情况,在支护损坏区域,必须确认支护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向前排放瓦斯。 8、瓦斯排放人员确认北回风巷内的所有地点有毒有害气体都不超标,且对整个巷道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后,通过电话向生产技术科汇报瓦斯排放工作完成。 9、参加瓦斯排放的所有人员在进行安排工作前,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字。 10、瓦斯排放由矿安全科长统一指挥,通风主管人员协助,落实安全员、瓦斯检查员进行具体实施排放;安全矿长、技术负责人现场进行指导。 11、以下未尽之处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附排放瓦斯路线及警戒示意图; 编制人 初 审 会审意见 审批 技术负责人 安 全 科 生 产 科 机 电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