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例急性瓦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doc
183例急性瓦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关键词】 瓦斯中毒;抢救护理 [摘要] 目的 寻求和总结急性瓦斯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急性瓦斯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救治率99.5。结论 合理组织,迅速使患者离开缺氧环境,纠正缺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保证充分的气道湿化,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重视心理指导等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瓦斯中毒;抢救护理 瓦斯是混合有害气体,井下作业浓度在0.1~1,超过1吸入时可出现临床症状,高浓度时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窒息为主,可引起肺水肿,多脏器功能损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1]。现将我院1999~2005年183例急性瓦斯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83例患者都是井下工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6岁;本组病例中共为5批收治,最多一次性收治84人,本批病重危者15人,最少的一批收治21人;伤后入院时在1~16 h间;本组病例中重度84例,轻度99例;昏迷长达96 h后苏醒者1例,39 h后苏醒者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 2 抢救及护理 2.1 合理组织 接到指令后,启动院指挥系统,立即通知医疗组和护理组到场,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2.2 迅速转移患者,改善缺氧环境,及时纠正缺氧 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高流量(5~8 L/min)吸氧。 2.3 呼吸道管理 首先要清除口鼻腔异物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4例行气管切开,6例严重缺氧烦躁不安者使用高频吸氧,保证了有效供氧。气道分泌物较多者吸痰时注重无菌技术,做到轻、稳、快,避免反复提升,吸痰负压不可过大,以能吸出痰液为宜,避免造成黏膜损伤,同时观察并记录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量及缺氧改善情况,在使用机械通气时,应充分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有利于吸出,保证了呼吸道通畅,减少了肺部感染。 2.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本组患者入院后至少在2 min内完成了静脉穿刺,建立了有效的输液通路(输液装置早已备到床前),常规都先用能量合剂、激素以及维生素C等,以改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缺氧。 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本组患者都为井下工人,多为复合伤瓦斯中毒、冲击伤,其中52例心动过缓,16例呼吸困难需高频吸氧,4例重度窒息需气管切开,3例骨折需固定等,都是观察及时,得以有效的救治。 2.6 饮食管理 患者营养供给是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保证。中重度中毒者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半数患者早期均有咽喉疼痛,宜少量多餐,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本组1例重症患者,因饮食不当,出现应激性溃疡,另有8例大便潜血阳性,因此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加强饮食管理。 2.7 重视心理护理 瓦斯中毒患者的心理关怀十分重要。由于突发事件,患者清醒后心理紧张、恐惧、胆怯、害怕回忆,医务人员要理解和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使其产生安全感。本组有2例因精神压力较大(经济负担过重,害怕下井)出现精神分裂症,有6例明显进行性记忆减退,值得共同探讨。 3 小结 急性瓦斯中毒系井下意外事故所致,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及时综合有效的抢救护理是成功的关键。同时施以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重视饮食指导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抢救中,发扬团队精神,以病人为中心,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龚径文,程本芳.内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董慰慈,张桢光.护理学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331141 江西丰城,丰城市矿务局总医院 (编辑卫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