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事故应急预案(1).doc
- 矿井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河南红旗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三矿 2011年2月1日 矿井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矿井概况 河南红旗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三矿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玉皇庙村,西距巩义市15公里,南距310国道3公里,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0国道相连,交通便利。1996年建矿,1998年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此次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开采二1煤层,俗称黄煤,井田面积1.1803平方公里,煤层厚0-5.72米,平均2.1米,煤层倾角7-14,河南省煤矿铝土矿资源整合领导小组以关于对郑州煤炭资源整合调整方案的批复(豫资源整合【2005】5号)批准,该矿为单独保留技术改造矿井。技改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保有资源储量455万吨,可采储量234.8万吨,设计服务年限11年。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60 m3/h,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文件(豫煤安[2008]826号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2008年度郑州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我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0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3m3/min,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 二、矿井技术改造主要内容及完成情况 (一)提升系统 主井口直径3.6米,安装一对1吨非标准罐笼,配备有防坠器,作为混合提升井,担负矿井人员、煤炭、物料的提升任务,井筒装备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主井提升绞车型号2JK-2.01.0,使用KTDK-PC变频电控系统。 (二)矿井开拓运输系统 矿井采用两立井单水平上山开拓。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开采,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主、风井均为原有井筒主井为混合提升井,风井为专用回风井。目前已完成的主要技改工程,主井底大巷维修200米、水仓掘进80米、泵房通道掘进40米、变电所掘进30米、上山修护410米、采面上下顺槽及切眼修护640米,累计完成工程量1406米。上下顺槽维护的煤与矸石,经SPJ-650皮带运至东上山的SPJ-650皮带再经大巷人工推车至罐笼升井到地面。 (三)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主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井直径2.6米,作为专用回风井,井筒装备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风井安装FBCDZNo1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目前经测定矿井总进风量每分钟为1760.8 m3 ,总回风量每分钟为1820.7 m3 。 (四)矿井防治水系统 主井底设主、副水仓,水仓设计容量566 m3 ,泵房安装有排水泵3台,型号为MD46-307一备一用。安装两趟φ90mm排水管路排水,我矿建有专职探放水队伍,并配备6名探放水队员。配备KHYD-75大功率探水钻2台和YDZ(A)物探仪一台,采取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探放水方法。 (五)供电系统 我矿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来自110KV凯旋变电站一板凯越线,线路长2.2KM;另一回路来自大峪沟35KV变电站22板栗煤线,线路长2.7KM。由地面变电所经高压电缆沿主井敷设到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安装KBSG型变压器三台,其中两台315KVA供各采、掘、运设备用电,另一台100KVA供风机专用,目前井上下供电系统改造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六)压风系统 地面建有空压机房,安装有2台10m3低噪声喷油螺杆压缩机,一备一用,敷设φ63mm无缝压风管路至各用风地点,同时可作压风自救。 (七)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安装了KJ95N型瓦斯监控系统,实现了与市煤炭局光纤联网监控。井下安装了7个瓦斯传感器,8个开停传感器、8个风门传感器4台断电仪,对井下瓦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八)防灭火系统 地面建有消防水池,消防管道经主井通向井下各个作业场所,并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地面和井下建有消防材料库,地面要害场所及井下主要峒室配备有灭火砂、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九)粉尘灾害防治系统 地面建有消防水池规格250m3,作为井下洒水灭尘和消防用水,皮带输送机各转载点安装有洒水喷头,主要进回风巷安装有水幕,用于净化风流中的粉尘。 (十)矿井通讯系统 我矿安装有KTJ4H型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64门,可扩充为256门,联通地面各生产主要部门、井下各硐室,设备转载点及工作面。井上下通信系统完好,对外联络畅通。 第二章危险源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和过程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识别系统内部存在的危险,是预测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依据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红旗矿的地质条件,开采方式、采煤方法、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系统现状、采用“安全检查”的方法查找矿井生产现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了抽查测试和其它方式了解以往生产过程中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找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按煤矿的开拓工艺、开采方式、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类,然后采用“经验分析法”详细分析识别,总结了我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其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了说明。 第二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及存在场所 根据我们矿井目前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以及顶板岩层、煤层赋存、岩性等情况,我矿在井下开采方面存在下列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一、通风系统 1、矿井的通风系统不独立;通风方式有时不适合的生产特点;各主要地点的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将会造成重大事故。 2、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和风窗等通风设施不完善或不可靠,将引起矿井风流短路,紊乱或风流逆转。 3、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因设备故障或供电故障,引起停风或风流短路,导致采掘工作面无风或风量不足,造成瓦斯超限,当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时,可能引起瓦斯爆炸,造成重大灾难性事故发生。 二、瓦斯、煤尘爆炸防治系统 根据历年瓦斯等级鉴定我矿为底瓦斯矿井。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2008年度郑州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我矿瓦斯相对涌出量7.06 m3/t;绝对涌出量3.83 m3/min。 1、低瓦斯矿井丧失必要的警惕性,放松对矿井瓦斯的管理和监控是造成多数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 2、当瓦斯积聚后,在排放瓦斯过程中,若不按规定排放瓦斯,而采取“一风吹”的做法,使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很易造成瓦斯事故。 3、在停风或瓦斯超限区域作业,遇火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4、瓦斯检查员空班、漏检,若此时瓦斯超限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就可能发生瓦斯事故。 5、对地质资料不详,局部区域瓦斯含量剧增,未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易造成瓦斯事故。 三、供电系统故障引起瓦斯事故 根据矿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和电器设备配置情况,矿井在供电系统方面存在下列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一)地面供电 1、过电压和消防隐患。由于气候变化、雷雨时节常因雷击产生过电压放电产生火花或将设备和电缆击穿、甚至短路。放电产生的火花或短路的火源将易燃物(电缆、控制线、残留少量的油、油污等)点燃,引发火灾。 2、开关断路器容量不足。由于多种原因设备损坏,电缆所产生的短路电流相当大,因开关断路器容量小不能分断短路电流,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能而损毁设备及电缆。或可能引发火灾扩大事故,造成部分用户或矿井停电。 3、继电保护装置陷。继电保护是变电站(所)的重要装置,如果未装设或设计不当、型式落后,就会出现越级跳闸、误动作,没有选择性跳闸,无故停电,扩大事故范围。 4、闭锁缺陷。开关内部应装设闭锁机构,保证刀闸开关在无负荷状态下停送电。保证开关内部易碰触部位不带电状下人员才可以打开门。如果闭锁未装设或失效就易造成误操作,刀闸在负荷状态下停送电,造成短路。 (二)井下供电 1、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安装、维修不当,造成失爆(如防爆密封不严、防爆面间隙大等),当设备触点在断合时,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电气火花就可能点燃瓦斯造成火灾或瓦斯爆炸事故。 2、井下带电电缆由于外力原因破损、拉脱、电缆绝缘下降造成短路、接地会产生电气火花,有可能点燃瓦斯造成火灾或瓦斯爆炸事故。 3、井下用电设备功率在40KW以上时,尤其是在一台设备为双电机电起动时,往往忽视了应是两台电机功率之和的情况,而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采用真空电磁启动器,致使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易引发事故。 4、造成井下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因素 (1)、井下电气设备、电缆当发生短路事故时,电气保护装置拒动或动作不灵敏,造成越级跳闸,引起井下大面积停电。 (2)、井下供电独立运行的双回路、违章联络运行,当一段母线供电系统发生短路事故,另一段母线供电系统同时掉闸,双回路供电停电,造成大面积同时停电。 第三章应急预案组织和物资准备 一应急预案组织 应 急 救 援 指 挥 部 现场指挥部 信息联络组 善后处理组 物资供应组 医疗救护组 警戒保卫组 事故抢救组 二、指挥部的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和部门负责的原则,公司成立以调度室为总指挥部,总经理为指挥长,主管安全副经理、总工、生产经理任副指挥长,现场指挥长由生产、技术、机电副矿长即事故单位队长担任,以矿抢险队以及巩义市救护队构成事故抢险组,保卫科、安全科组成警戒保卫组,由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及巩义市医院构建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由供应部长、后勤部长、行政办公室组成,善后处理小组由工会、办公室、矿群部、综管部构成,信息联络组以电话总机、公司调度室为中心组成局域网络小组。 三、事故应急救援职责分工 根据归口管理的原则,各组成单位的具体分工如下 1、 调度室根据事故类型通知有关人员和矿山救护队进行抢险工作,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现场的抢险救助工作,做好抢险救灾物资、设备、人员的安排工作。 2、 安监部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查看事故情况,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完成指挥部分配的工作。 3、 技术部提供有关图纸资料,配合制定具体的抢救方案,认真作好指挥部所分配的抢救工作。 4、 行政办公室做好应急车辆的安排工作,协助事故单位的善后以及安抚工作,保卫处做好矿区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5、 职工医院迅速组织医护人员成立抢救小组赶赴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护工作。 6、 财务部负责救护工作的资金安排,确保伤员能够及时转院进行治疗。 7、 事故单位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安全可靠的自救互救工作,防止事故的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伤亡人员的安抚工作。 8、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事故应急救援的义务。 四、救援物资准备 品 名 数量 存 放 地 点 保 管 人 监 督 人 急救钎椽 50 水平大巷 赵富州 王新峰 急救钎椽 50 采区下巷 逯建武 王新峰 急救钎椽 50 采区上巷 王志刚 王新峰 灭 火 器 50 机电硐室 刘广斌 王新峰 灭 火 器 30 皮 带 头 牛树林 王新峰 急 救 器 1 安 监 部 林红艳 王新峰 第四章应急救援程序及事故处理 一、 应急救援程序 发现事故或预兆→报警→接报→发出救援命令→集结→出发→报到→选点→初检→复检→分类→救治→转逆→报告→撤离→汇报→结束紧急状态 二、救援信号和联络程序 1、煤矿报警信号为红灯闪亮。危险区边界和井口周围边界警戒线为黄色带围严。警戒哨佩带臂章。救护车鸣笛。其它为电话报警联络。 事故汇报程序图 事故地点 报警 报警核实 现场抢救 矿调度室 通知 指 挥 长 报到 报告 通知 市救护队 市煤炭局 公司办公室 通知 局职工医院 保 卫 部 长 公司 办 公 室 工 会 主 席 后 勤 经 理 总 工 程 师 机 电 矿 长 技 术 矿 长 生 产 矿 长 安 全 矿 长 医 疗 站 长 矿 群 部 长 办公室主任 调度室主任 供 应 部 长 抢 险 队 长 安 监 部 长 姓 名 职 务 宅 电 手 机 联络顺序 王荣超 董事长 64055555 13803825686 刘廷元 副董事长 64055556 13838358555 王春来 总经理 64057118 13703984306 张华敏 安全副总经理 64055103 13203842689 张良敏 副总经理 64056610 13592529912 唐 征 总 工 64057980 13598067307 张孬 矿 长 64057016 13838327920 张元奇 调度室主任 64057161 13598804062 秦国东 技术矿长 64057716 13598804063 林红岩 安全矿长 64056015 15981955198 刘阳辉 机电矿长 64057589 15981955659 三、事故处理 1、爆炸事故 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爆炸事故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为此特制定此套方法和措施。 ① 派救护队员沿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 ② 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使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特别要求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严防再次引起爆炸。 ③ 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定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考虑采用反风装置。 ④ 尽快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 ⑤ 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和残留火源,应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全力灭火。 ⑥ 如若发生连续爆炸时,为了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灾区,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必须掌握连续爆炸中时间间隔的规律,并严密监视通风和瓦斯情况。 ⑦ 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要求对于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将局部通风机要在新鲜空气处外,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2、火灾事故处理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从领导到职工都要从思想上予以足够的重视,决不能麻痹大意。在灭火行动上要果断迅速,决不能犹豫不决,更不允许迟疑拖拉,坐失良机。在发生火灾后,必须弄清火灾性质、发火位置、火势大小、火灾蔓延方向和速度、遇险人员的分布及其伤亡情况、灾区风流(风流方向及风量大小)及瓦斯等情况后,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① 积极灭火,控制火势。火灾发生后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积极灭火,当直接灭火失效时,在灾区人员已撤出的情况下,应在火源的进风侧建筑临时密闭,适当控制火区进风量,减少火烟生成。 ② 正确调整风流,避免事故扩大。如火灾发生在分支风流中,应维持主要通风机原来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在救人灭火阶段不能采取减风或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 ③ 减少排烟风路风阻,加大排烟能力。在可能的排烟风路上应迅速打开风窗或已有的防火风门甚至密闭墙,清除阻碍风流和火烟流动的障碍物,使回风线路畅通和扩大排烟能力,迅速将火烟直接导入总回风道排走。 ④ 如果是井下发生电器火灾,则必须先切断电源,当电源无法切断时,只能使用绝缘灭火器材、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沙子灭火;切断电源后可按照一般火灾进行处理。 ⑤ 井下火灾避灾路线 采区发生火灾后所有人员应由火灾区→下辅巷→皮带运输巷→水平大巷→主井→地面 4、冒顶事故造成瓦斯超限的处理 结合我矿煤层赋存浅,煤层呈三软构状,节理发育等特点,井下冒顶事故应作为预防重点,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及恢复正常通风。 (1)、直接与遇险人员迅速联络(呼叫、敲打)来确定遇险人员位置及人数。 (2)、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3)、抢险中必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为预防再次冒顶,应加强支护,有准备的做好安全退路。 (4)、在冒落区工作时,必须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消除冒落矸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 第五章有关规定和要求 煤矿事故的特点是突发性、破坏性、灾害性、断发性,为有效预防和降低突发事故的规模与程度,及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效的组织抢险和救助,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组织落实预案中的有关要求,认真执行预案中岗位责任制,按照职责要求做好救援物资器材的准备与保养,同时根据实际进行每半年一次的救援训练和学习,各区队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应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技术、自救互救常识教育,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预案措施,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应急物资设备管理必须做到 (1)、应急物资设备的保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 (2)、做好使用登记,用后及时补充,严禁随意挪用; (3)、保持救援物资设备的清洁卫生; (4)、定期按照规定对救援物资进行检查、更新和维护保养; (5)、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并及时维修; (6)、不得拆除随机附件,必须做好各种记录。 河南红旗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三矿 2011年2月1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