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放工题库(1).doc
抽放工试题库 一、 填空题40题 1、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 ,预防 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依法获得安全生产 履行 方面的义务。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 合格,取得 资格证书。 4、入井人员严禁携带 和 物品,严禁穿 衣服,入井前严禁 。 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 负责人报告, 。 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育从业人员按照 佩戴使用。 7、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及事故 措施。 8、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 提高安全生 产 增强事故预防和 能力。 9、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 4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 , 2浮游煤尘浓度达 到 ; 3存在 温度; 4空气中氧含量在 以上。 10、 局部通风机因故障停止运转, 在恢复通风前, 必须首先检查瓦斯, 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 斯浓度不超过 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 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 通风。 11、 井下机电硐室应设在进风风流中, 如果硐室的深度不超过 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 12、井下个别机电硐室可设在回风流中,但此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并必须安 装 。 13、 掘进巷道贯通前, 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 前, 其他巷道在相距 前停止 一个工作面作业,并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工作。 14、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 浓度都不得超过 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15、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 体积大于 0.5m 时, 附 近 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6、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 17、停风区内瓦斯浓度超过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 18、 木料场、 矸石山、 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 , 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 。 19、掘进工作面采用的“三专两闭锁”中的两闭锁是指 20、在井下严禁在 或 区域内作业。 21、矿井灭火方法大致可归纳为 灭火 灭火 灭火三种。 22、 工作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 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 抵抗线不得小于 。 23、人力推车时,一次只准推 推车。 24、 人力推车时, 同向推车的间距, 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 5‰时不得小于 坡度大于 5‰ 时不得小于 。 25、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是高压不超过 ,低压不超 过 。 26、变电硐室长度超过 27、作业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 月测定 次。 28、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 ВА ,大于 d ВА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 品。 29、 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 岩石掘进工种每 年拍片检查一次, 混合工种每 年 拍片检查一次,纯采煤工种每 年拍片检查一次。 30、使用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面不得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 , 。 31、 当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 m3/min, 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 m3/min, 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 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 放瓦斯系统。 32、抽放瓦斯设施的地面泵房,必须用 33、抽放瓦斯设施的地面泵房,距进风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小于 保护。 34、抽放瓦斯设施的泵房,必须有直通矿调度所的电话和检测管道瓦斯 , 等参数的仪表或自动监测系统。 35、干式抽放瓦斯泵吸气侧管路系中,必须装设有 作用的安全 装置。 36、 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 抽出的瓦斯排入回风巷时, 在排瓦斯管路口, 必须设置 悬 挂 等。 37、 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 在排瓦斯管路出口栅栏设置的位置是, 下风侧距管路口 ,两栅栏间禁止 。 38、 抽放容易自燃或自然煤层的采空区瓦斯时, 必须经常检查 等有关参 数的变化,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39、井上、下敷设的瓦斯管路,不得与 40、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吸入管路中,应设置 传感器 传感器和 传感器。 二、 选题题30题 1、 采区回风巷采, 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 时, 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 、 0.5B 、 1.0C 、 1.5 2、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必须停止作业,撤 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 、 0.5B 、 1.0C 、 1.5 3、专用排瓦斯巷内风速不得低于 。 A 、 0.25m/s B 、 0.5m/s C 、 1.0m/s 4、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 电动机或其开关地点附近 20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 度 达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 、 0.5B 、 1.0C 、 1.5 5、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 。 A 、 0.5B 、 1.0C 、 1.5 6、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 A 、 10m B 、 20m C 、 30m 7、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 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A 、 0.5B 、 1.0C 、 1.5 8、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以下时,方 可通电开动。 A 、 0.5B 、 1.0C 、 1.5 9、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 24h 内封闭完毕。 A 、 1.0B 、 2.0C 、 3.0 10、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必须制订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 技术负责人批准。 A 、 1.0B 、 2.0C 、 3.0 11、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中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 A 、 0.5B 、 1.0C 、 1.5 12、抽放瓦斯措施的地面泵房和泵房周围范围内,禁止堆积易燃物和明火。 A 、 10m B 、 20m C 、 30m 13、抽放瓦斯泵站放空管的高度应超过泵房房顶 。 A 、 3m B 、 5m C 、 10m 14设置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应安设在抽放瓦斯地点附近的风流中。 A 、新鲜 B 、回风 C 、进、回风流间的 15、抽放瓦斯中利用瓦斯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 。 A 、 20B 、 25C 、 30 16、抽放瓦斯中不利用瓦斯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 。 A 、 20B 、 25C 、 30 17、采掘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18、可能涌出或积聚瓦斯或二氧化碳的硐室和巷道的瓦斯或二氧化碳应每班至少检查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19、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设置支管和阀门。 A 、 20m B 、 50m C 、 100m 20、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设置支管和阀门。 A 、 20m B 、 50m C 、 100m 21、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 A 、 0.3m B 、 0.5m C 、 1.0m 22、炮眼深度超过 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 A 、 0.3m B 、 0.5m C 、 1.0m 23、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 。 A 、 0.3m B 、 0.5m C 、 1.0m 24、井下远距离控制线的额定电压不超过 。 A 、 36v B 、 127v C 、 220v 25、 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A 、每班 B 、每天 C 、每周 26、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A 、每班 B 、每天 C 、每周 27、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 A 、 0.1m B 、 0.3m C 、 0.5m 28、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 A 、 50mm B 、 100mm C 、 200mm 29、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30、作业场所的噪声大于或等于 d ВА时,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A 、 80 B、 85、 C、 90 三、 判断题15题 1、当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大时,是可用人的感觉器官察出来的。 2、 矿井中的沉积煤尘是引起和扩大爆炸事故的重大隐患其危险性最大, 必须加以防范。 3、凡用水灭火时,应将水射流直接射入火源中心,以提高灭火速度。 4、井下个别硐室,经矿领导批准。冬季可以采用灯泡烘烤电机或取暖,但不准使用电炉。 5、戴上自救器,如果吸气温度逐渐干热且不舒服,这说明该自救器已经失效。 6、一台局部通风机最多只能向两个工作面同时供风。 7、戴上过滤式自救器后,呼吸的气体温度逐渐升高,这说明巷道中含有一氧化碳。 8、井下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必须是随用随开才对。 9、瓦斯和煤尘同时存在时,瓦斯浓度越高,煤尘爆炸下限就越低。 10、在高瓦斯矿井中爆破时,决不允许采用反向爆破。 11、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可采用分组装药,但一次装药必须一次起爆。 12、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在每天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13、井下爆破装药时,可根据需要装填“盖药”或“填药” 。 14、 瓦斯突出事故多发生在石门揭煤或煤巷掘进工作面, 这些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瓦 斯,所以可不安设甲烷断电仪。 15、 石门揭穿突出煤层时, 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 可不采取防突措施, 但必须采用 震动性爆破揭穿煤层。 四、简答或名词解释 1、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2、局部瓦斯积聚 3、违法 4、瓦斯 5、瓦斯涌出 6、瓦斯喷出危险区域 7、石门揭煤 8、不燃性材料 9、最小抵抗线 10、正向起爆 11、反向起爆 12、串联通风 13、扩散通风 14、全风压 15、火风压 16、循环风 17、 “一炮三检制” 18、 、检漏装置 19、 、隔爆 20、煤与瓦斯突出 五、问答题15题 1、采空区瓦斯抽放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2、采用高抽巷瓦斯抽放方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顶板走向钻孔的施工有哪些技术要求 4、对钻孔进行封孔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钻孔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有哪些 6、采煤工作面过钻场时应如何拆除管路 7、矿井瓦斯抽放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8、矿井通风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9、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有哪些 10、煤炭自然的预兆有哪些 11、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有哪些 12、防止瓦斯引燃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3、处理井下火灾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14、电气设备的检修、搬迁应符合哪些规定 15、如何防治掘进巷道交叉点处的冒顶事故 答案 一、填空40题 1、第一、预防; 2、保障、安全生产; 3、培训、操作; 4、烟草、点火、化纤、喝酒; 5、 现场、本单位; 6、劳动保护、使用说明; 7危险、防范、应急; 8、培训、知识、技能、应 急处理; 9、爆炸性、爆炸界限、引爆火源、 18; 10、 1.0、 1.5; 11、 6m ; 1.0m ; 12、 0.5、甲烷断电仪; 13、 50m 、 20m ; 14、 10m 、 0.5; 15、 2.0、 20m ; 16、 3.0、 24h ; 17、 1.0、 1.5、 3.0; 18、 80m 、 50m ; 19、风电、瓦斯电、 ; 20、停风、瓦斯超限; 21、直接、隔绝、综合; 22、 0.5m 、 0.3m ; 23、一、两侧; 24、 10m 、 30m ; 25、 10000v 、 1140v ; 26、 6.0m 、出口; 27、 6个、 1; 28、 85、 85; 29、 23、 34、 45; 30、停风、 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31、 5、 3; 32、不燃性、防雷电; 33、 50m 、栅栏、围墙; 34、浓度、 流量、压力; 35、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 36、栅栏、警戒牌; 37、 5m 、 30m 、任何作 业; 38、一氧化碳、气体温度; 39、带电、砸坏; 40、流量、温度、压力 二、选择题30题 1、b;2、c;3、b;4、c;5、a;6、a;7、c;8、b;9、c;10、C;11、C;12、B;13、 a;14、a;15、c;16、b;17、b;18、a;19、c;20、b;21、a;22、b;23、a;24、a; 25、b;26、a;27、a;28、a;29、a;30、c 三、 判断题 (15 题) 1、;2、√3、;4、;5、;6、;7、√8、;9、√10、√11、√12、;13、 ;14、;15、√; 四、 简答及名词解释 (10 题) 1、 (1)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 (2)当事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 过, (4)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2、指体积大于 0.5 立方米的空间,瓦斯浓度达到 2.0%以上的现象。 3、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有危害过错的行为。 4、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5、由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间均匀地放出瓦斯的现象。 6、在 20 米巷道范围内,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 1.0m3/min,且持续时间在 8h 以上时,该 采掘区即是。 7、石门自底(顶)板岩柱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的全部作业过程。 8、受到火焰或高温作业,不着火、不冒烟、也不被烧焦者,包括所有天然和人工的无机材 料以及建筑中所用的金属材料。 9、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10、起爆的药卷位于柱状装药的外端,靠近炮眼口,雷管底部朝向眼底的起爆方法。 11、起爆的药卷位于柱状装药的里端,靠近或在炮眼底雷管底部朝向跑眼口的起爆方法。 12、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13、利用空气中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 14、通风系统中主要通风机出口侧和进口侧的总风压差。 15、井下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流流经有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 16、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部局部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 17、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进行检查爆破地点附近 20m 范围内的瓦斯浓度达到 1.0 时, 严禁爆破。 18、当电力网中漏电电流达到危险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 19、 是指当电气设备内部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爆炸, 决不会引起设备外部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爆 炸。 20、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 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五、问答题 (15 题) 1、 (1)采空区抽放前,应加固密闭墙,减少漏风; (2)抽放时要及时检查抽放负压、流量、 抽放的瓦斯成分与浓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一旦发现一氧化碳浓度有异常变化时,说 明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应立即停止抽放,采取防范措施。 2、 (1)高抽巷的层位要处在裂隙带内,此处透气性好,又处于瓦斯富集区,能抽到高浓度 瓦斯; (2)高抽巷水平投影距回风巷的平行距离要控制在 15~20m 范围内,距离过近巷 道漏气严重,距离过远抽放效果不好; (3)要封闭严实,保证不漏气要施工双层封闭,双层 封闭之间间距大于 0.5m 并注浆充填; (4)抽放口位置距离封闭墙里的墙面要大于 2m,高 度应大于巷道高度的 2/3,抽放口应设有不能进入杂物的保护设施。 3、 (1)钻孔布置在岩层相对稳定的层位中,且能在切顶线前方不出现钻孔严重变形和垮孔 现象; (2)钻孔的终孔布置在裂隙带的下部,冒落带的上部; (3)钻孔深度为 130~150m, 钻孔终孔高度位于煤层顶板向上 15~20m 左右,倾斜方向在工作面上出口向下 3~30m 左 右。 4、 (1)封孔前必须清除孔内煤岩粉; (2)封孔时套管应采用钢管或抗静电硬质塑料管; (3) 封孔时固定方法可采用木塞或锚固剂等先把套管固定在钻孔内,套管要露出孔口 100~ 150mm; (4)仰角封孔时,操作人员不得正对封孔器,以防封孔器下滑伤人。 5、 (1)会发生瓦斯燃烧、爆炸和重大熏人事故; (2)会发生煤和瓦斯突出事故; (3)会由 于电气设备失爆、失保而造成电气伤人事故; (4)会由于片帮冒顶而造成伤人事故; (5)会 由于操作钻机不熟练而造成钻杆搅人及牙钳伤人事故;6) ( 会由于排宵不及时产生煤尘积聚。 从而造成煤尘燃烧爆炸事故等。 6、 (1)钻场内用木垛接实以保护好钻孔减少变形量; (2)加强钻场瓦斯检查,打上栅栏, 揭示警标, 发现瓦斯积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 工作面过钻场时尽可能保护好钻场, 木垛, 抽放软管及干管,不得随意甩管; (4)工作面过钻场 20m 前新钻场要并网抽放,若抽放效 果差, 及时施工穿层钻孔抽放瓦斯, 消除瓦斯积聚隐患; (5) 钻场进入采空区后 (距煤壁 8~ 10m 左右时)及时拆除抽放干管,并将出口闷实不漏气; (6)拆管时必须选定合适班次,时 间,再停泵拆卸,拆卸时要杜绝敲砸,避免产生火花。 7、 (1)是消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能够解决矿井仅靠 通风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能降低矿井通风成本; (3) 预抽瓦斯可起到区域性或局部性防突的作 用; (4)可充分利用宝贵的瓦斯资源,变害有利,变费为宝,净化空气环境。 8、 (1)向井下连续不断地供给新鲜空气并按规定路线送到各用风点; (2)将井下涌出或产 生的一切有毒害气体及矿尘冲淡稀释,排到地面; (3)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气候条件,提 高安全生产效率; (4)增强井下巷道的抗灾能力。 9、 (1)有声预兆有鞭炮声,机枪声,闷雷声,嘈杂声等; (2)无声预兆a 煤层结构方 面层理紊乱,变软变暗,无光泽,干燥变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b 地压方面压力 增大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冒顶断裂,底板鼓起;c 操作方面装不进炸药打 钻夹钻、喷钻等;d 瓦斯方面涌出量出现异常,忽大忽小,增大等。 10、 (1)巷道出现雾气和挂汗等; (2)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和焦油味 等; (3)空气温度和煤壁温度增高,感到闷热; (4)人体不适如头痛、心闷精神疲乏甚至呕 吐等现象。 11、 (1)温度影响环境温度小于 100 时,瓦斯爆炸界限基本不变;大于 100 时,随温度的 升高瓦斯爆炸上限上升下限下降,可使爆炸范围增大; (2)煤尘影响当空气中有其他含有 大量煤尘时瓦斯爆炸下限会大大下降; (3)可爆性气体的影响当空气中有其他可爆炸性气 体混入时,会降低瓦斯爆炸的下限如乙烷、丙烷烯烃气体及氢气等; (4)气压影响混合气 体的压力升高时,瓦斯爆炸上限会上升; (5)惰性气体的影响空气中混入大量的惰性气体 时,瓦斯的爆炸范围缩小; (6)氧气影响;当空气中氧浓度降低时瓦斯的爆炸范围缩小。 12、 (1)杜绝明火,严禁携带烟草及其他引火物品入井,井口、瓦斯泵站周围 20m 内严禁 使用一切明火,井下发现外因火灾,应立即灭火及时隔绝; (2)加强爆破管理,严防爆破火 花,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使用合格的煤矿安全炸药和爆破器材,禁止使用明接头和裸露 的爆破母线; (3)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防止电气火花,矿井必须采用矿用安全型、防爆型和 安全火花型电器设备,并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和修理否则不准使用; (4)防止 摩擦火花和撞击火花产生; (5)使用不燃性材料制品,采用阻燃电缆、风筒、胶带,减少可 燃物,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等。 13、 (1)控制烟雾的蔓延,不致危及井下人员安全; (2)防止火灾扩大; (3)防止引起瓦斯 煤尘爆炸,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 (4)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且有利于抢 救遇险人员; (5)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 14、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2)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 检查瓦斯在其巷道内瓦斯浓度低于 1.0%时,再用与电源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 (3)检验后 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不受此限; (4)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 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 “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进行送电。 15、 (1)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 (2)必须在开口抬棚支架稳定后在拆除原巷道 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再支护架棚; (3)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 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 (4)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破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