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瓦斯培训.doc
第三章 矿井通风和瓦斯、煤 尘、火灾隐患认定及其排除 矿井“一通三防”内容是加强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灾 第一节 矿井通风及其隐患的认定和排除 一、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和作用 1、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 ①、 供给井下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②、 冲淡并排出矿井内有害气体和矿尘 ③、 调节井下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 2、 矿井通风的作用 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与矿井安全密切相关。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杜绝重大灾害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 二、 矿井通风方式 1、 中央式是指进风井和回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中央边界式两种形式。 2、 对角式是指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分别位于井田浅部走向两翼边界采区的中央。又分为两翼对角式、分区对角式通风两种形式。 3、 混合式上述两种方式组合而成。 三、 采区通风方式 1、采区通风方式 ① 两条通风上(下)山输送机上(下)山进风,轨道上(下)山回风;或者输送机上(下)山回风,轨道上(下)山进风。 ② 三条通风上(下)山输送机上(下)山和轨道上(下)山进风,另一条是专用回风巷。 2、 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 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主要有工作面进风平巷,回风平巷和工作面组成。 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主要有U、Z、Y、W、H、UL、双Z形。 3、 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 煤矿井下掘进巷道时,为了供给井下作业人员新鲜空气,稀释并排除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煤尘和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必须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 ①、 扩散通风 利用空气中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叫扩散通风。 掘进巷道不得采用扩散通风。 井下机电硐室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并且无瓦斯涌出时,可采用扩散通风。 ②、 矿井全风压通风 利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风压,借助导风设施,把主导风流的新鲜空气引入掘进工作面。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全风压通风。 四、通风机布置方式 (一)、主要通风机布置方式 按照矿井主要通风机布置方式不同,分为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三种。 1、 通风压入式 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装在矿井的进风井口,当通风机开动时,利用通风机作为动力,以压风方式向矿井内供风,使整个通风系统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形成高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正压通风。 2、 抽出式通风 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装在矿井的出风井口,当通风机开动时向外抽出井下空气,形成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通风。 3、 混合式通风 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 (二)、局部通风机通风方式 采用局部通风机作动力,通过风筒导风的通风方法,叫局部通风机通风。 局部通风机通风方式分为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三种。 1、 压入式 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是指利用局扇和风筒将新鲜空气压入 掘进工作面,而乏风经巷道排出。 ① 优点风流从风筒末端射向工作面,风流有效射程长,一般达78m,容易排出工作面乏风和粉尘,通风效果好,局扇安装在新鲜风流中,安全性能较好。 ② 缺点排出的乏风和粉尘要经过有人作业的巷道,爆破时炮烟排出速度慢,时间长。 2、抽出式通风 是指利用局部通风机经风筒抽出掘进工作面的乏风和粉尘,而新鲜空气由巷道进入工作面。 ① 优点掘进工作面排出的乏风、粉尘和炮烟不需要经过有人作业的巷道,劳动卫生条件好。 ② 缺点风流由风筒末端吸入,通风效果差,乏风经过局扇,安全性能较差,不能使用柔性风筒。 在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巷道中,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机抽出式通风。 规程规定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应采用压入式、不得采用抽出式。在瓦斯喷出区域或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严禁采用抽出式或混合式。 3、混合式通风 上述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三)、局部通风机有关规定要求 (1) 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的危害 循环风某一用风地点部分或全部回风再进入同一地点进风流中的现象称为循环风。 循环风会造成瓦斯浓度超限或积聚,引起瓦斯事故,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2) 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规定要求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得小于0.15m/s。安装使用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吊挂或垫高,离地面高度大于0.3m。 (3) 严禁使用3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4) 不能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5) 局部通风机安全供电 ①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必须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 ②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风电闭锁。 ③ 高突矿井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 (6)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的有关规定要求 ①使用局部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管掘进与否,都不得停风,以防掘进巷道中积存大量瓦斯。 ②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掘进巷道中的一切电源。 ③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7)局部通风机风筒 ①局部通风机风筒的种类 按照风筒的材质和结构不同分为柔性风筒,刚性风筒,可伸缩性风筒三类。 ②对局部通风机风筒的要求 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③局部通风机风筒的接头要求 风筒接头要求严密,不漏风,无破口,无反接头,软质风筒要反压边。 ④局部通风机风筒的吊挂要求 风筒吊挂要平直,逢环必挂。风筒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要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⑤局部通风机风筒口与掘进工作面迎头距离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一般为510m。 六、矿井风量计算与调节 矿井所需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风量4M3)和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风量的总和计算,选取其中最大值。 1、矿井所需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计算 ①应按瓦斯、二氧化碳的涌出量,爆破后有害气体的产生量,工作面的空气温度和人数分别计算,取最大值最后用风速进行验算。 ②采煤工作面有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时,应按其中一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的最大值计算。 ③备用采煤工作面按实际需风量的50配风。 ④全矿井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等于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的总和。 (2)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的计算 ①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量,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和同时作业最多人数等因素分别计算。取其计算最大值,最后用风速进行验算。 ②全矿井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等于各个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的总和。 2、 矿井风量调节 ① 增阻调节法 ② 减阻调节法 ③ 增能调节法 ④ 改变主要通风机特性调节法 ⑤ 改变主要通风机总风阻值调节法 七、“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隐患认定 1、“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隐患认定 ①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②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 ③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 ④ 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⑤ 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⑥ 没有按正规形式设计通风系统的 ⑦ 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 ⑧ 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施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的。 ⑨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的 2、“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隐患认定的处理 认定后,指定专人负责跟踪监督,督促企业认真整改,排出隐患。整改完成后,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3、“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仍然生产的处理规定 责令立即停产整顿,并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隐患排除 1、矿井通风管理规定 ①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必须满足全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②进风井口必须布置在粉尘,有毒和高温气体不能侵入的地方。 ③ 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和风窗等设施必须齐全,完好和可靠。 ④ 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 ⑤ 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并且必须封闭严密。 ⑥ 矿井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 ⑦ 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1次。 ⑧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每季度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⑨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的安全措施 ⑴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⑵利用自然风压通风 2、采区通风管理规定 ①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②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 ③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④矿井开拓新水平和准备采区的回风,必须引入总回风巷和主要回风巷中。 ⑤矿井开拓或准备采区时,必须根据该处全风压供风和瓦斯涌出量编制通风设计。 ⑥采区开采结束后45天内,必须在所有与已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防火墙,全部封闭采区。 3、采掘工作面通风管理规定 (1)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采掘工作面风量必须满足该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需要。 (2)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的限制条件 ①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与采煤工作面相连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能超过1次。 ②以上规定的串联通风,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断电仪,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0.5,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规程规定。 ③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层时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3)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能采用下行通风。 (4)采掘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不能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 (5)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必须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逐个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连通巷道。 (6)贯通巷道规定要求 ①掘进巷道贯通前,综掘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②掘进巷道贯通时,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并经常检查瓦斯,浓度都在1.0以下时,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③掘进巷道贯通后,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7)掘进巷道的通风方式、局扇和风筒的安装及使用等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8)使用局扇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能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 作业题 1、“一通三防”的内容是什么 2、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的危害是什么 4、局部通风机停风后应该做哪些工作 第二节 矿井瓦斯及其隐患认定和排除 一、矿井瓦斯概述 1、什么叫瓦斯 煤矿所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煤矿习惯把甲烷叫做瓦斯。 2、矿井瓦斯的产生 在煤的生成过程中伴随产生的。 3、瓦斯的性质及其危害 ⑴瓦斯的性质 ①瓦斯本身无毒,当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时,会相对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因缺氧窒息。 ②瓦斯不助燃,但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源可以燃烧爆炸。 ③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且扩散能力很强,是空气的1.6倍。 ④瓦斯的相对密度0.554,约为空气的一半,经常积聚在巷道空间的上部,特别是巷道冒顶空洞中,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区的高冒处。 ⑥ 瓦斯的渗透性很强。 (2)、瓦斯爆炸的危害 ①瓦斯爆炸产生高温。 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还可能引起井下火灾,扩大灾情。 ②瓦斯爆炸形成冲击波。 冲击波对巷道和巷道中的物体产生破坏作用。例如。移动和毁坏设备,巷道支护歪钮倾倒,顶板垮落,巷道断面变形,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遭到破坏,同时,冲击波通过时给人体带来创伤,甚至是致命的创伤。 ③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二、矿井瓦斯涌出 1、瓦斯涌出形式 ①瓦斯普通涌出 瓦斯从采落的煤(岩)层的微小孔隙和裂隙,或者从煤岩层的暴露面上长时间均匀的放出。 普通涌出是矿井瓦斯涌出的主要形式,涌出范围广,时间持续长,数量相对稳定。 ②瓦斯特殊涌出 在短时间内大量的瓦斯从煤(岩)体孔隙,裂隙、空洞或炮眼中异常涌出的现象叫喷出;如在喷出的同时,伴随有大量破碎的煤(岩)块被抛出的现象叫突出。 瓦斯特殊涌出范围是局部的,时间也较短,但瓦斯涌出的数量可能很大,而且由于突发,往往造成极大的危害。 2、瓦斯涌出量 ①绝对瓦斯涌出量 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的总和。 ②相对瓦斯涌出量 矿井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平均每采1t煤所涌出的瓦斯数量的总和。 3、 矿井瓦斯等级 ⑴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是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 ①低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②高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③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⑵瓦斯(二氧化碳)喷出危险区 凡在20m巷道范围内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1.0M3/min,且持续时间在8h以上时,该采掘区即定为瓦斯(二氧化碳)喷出危险区域。 ⑶高瓦斯区 在低瓦斯矿井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有瓦斯喷出的个别区域(采区或工作面)叫做高瓦斯区。 三、瓦斯爆炸条件及其预防措施 1、瓦斯爆炸的条件 ①一定浓度的瓦斯一般为516。 ②一定温度的引爆火源;一般为650750c。 ③一定浓度的氧气,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大于12。 2、瓦斯爆炸的感应期 ①感应期的概念 引火延迟的时间称为瓦斯爆炸的感应期。 ②影响感应期的因素 一般来说,瓦斯浓度越大,感应期越长;引火温度越高,感应期越短;压力越大,感应期越短。 ③感应期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 瓦斯爆炸的感应期虽然很短,例如,当瓦斯浓度6,火源温度7000c时,感应期为10.2s,可利用这个时间做好安全工作。 因此加强井下爆破管理十分必要。 3、瓦斯爆炸的预防措施 ⑴防止瓦斯积聚超限 ①瓦斯积聚的原因 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引起瓦斯积聚。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造成瓦斯积聚。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引起瓦斯积聚。 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引起瓦斯积聚。 风流短路引起瓦斯积聚。。 采空区或盲巷瓦斯积聚。 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引起瓦斯积聚。 瓦斯涌出异常引起瓦斯积聚。 局部地点引起瓦斯积聚。 ②防止瓦斯积聚的主要措施 1)加强通风 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主要措施,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通风系统,做到供风稳定,有效,可靠,连续不断地向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输送足够数量的新鲜空气,以保证及时排除和冲淡瓦斯和粉尘。使井下各处的瓦斯浓度符合规程的要求,是防止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靠保证。 2)加强瓦斯的检查与监测 严格按照规程和有关规定对瓦斯进行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假检。煤矿八种人员下井携带便携仪监测瓦斯矿井装备瓦斯监控系统监测瓦斯。 3)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4)抽放瓦斯 ⑵杜绝引爆瓦斯火源的产生 ①引爆瓦斯火源种类 电火花、爆破火源、撞击摩擦火花、吸烟,明火,其他火源。 ②加强对引爆火源的管理 1)加强对明火的管理 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井口和风机房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烟火和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用灯泡取暖,或使用电炉,井下焊接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措施,矿灯应完好,严禁拆开、敲打和撞击,要对井下火区严加管理。 2)加强对爆破引发火源的管理 严格禁止放明炮,放糊炮和明火爆破,严格要求用爆破的方法崩碎大块煤(矸);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合格的煤矿许用炸药、雷管;炮眼深度、封泥长度,放炮母线的连接等都必须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3)加强对电器设备产生火花的管理 4)加强对杂散电流的管理、 5)加强对机械、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的管理。 ⑶防止爆炸事故扩大的主要措施 ① 实行分区通风 ② 通风系统简单可靠 ③ 设置正反风门等通风设施 ④ 设置水棚、岩粉棚和撒布岩粉等隔爆设施 ⑤ 编制预防和处理爆炸事故的计划,并进行演习。 ⑥ 搞好煤矿救护工作和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工作。 瓦斯治理的十六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瓦斯治理。 瓦斯检查工配备数量不足的,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和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为“瓦斯超限作业”属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应急避险。 ① 当灾害发生时要镇定清醒,不要惊慌失措,或乱喊乱跑,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卧倒。 ② 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③ 用衣物将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止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④ 立即配带好自救器,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⑤ 高温气浪和冲击波过后,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中,并按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⑥ 无法撤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或建立避难硐室躲避,并在室外用矿灯,衣物等做标记,有规律敲打轨道,水管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 作业题 1、瓦斯的性质有哪些 2、矿井瓦斯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有哪些 8 第 页 第三节 矿尘及其防治 一、矿尘概述 矿尘是在矿井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并能在空气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各种矿物细微颗粒的总称。 1、矿尘分类 2、矿尘的产生 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运输及提升各生产环节中,随着岩煤体的破坏,碎裂便产生大量的矿尘。其中凿岩、打眼、落煤,放顶等工序生成的矿尘最多。其次是运输系统各转载点。 3、矿尘的危害 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长期吸入大量的矿尘,可导致尘肺病煤矿职业病。 ⑵煤尘爆炸。有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对于瓦斯矿井,发生瓦斯爆炸时煤尘有可能同时参与爆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⑶矿尘污染作业环境。矿尘增大,会降低作业场所和巷道的能见度,影响劳动效率,容易导致误操作,误判断,往往导致作业人员伤亡。 ⑷矿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增加人员对设备的维修工作量。 煤尘爆炸的危害 煤尘爆炸给矿井安全和人体生命健康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三种 ①爆炸产生高温火焰 高温火焰会烧伤人员,烧毁设备和资源及引起瓦斯和煤尘二次爆炸。 ②爆炸形成高压冲击波 高压冲击波会对人体内脏造成极大损伤,推倒人员造成外伤和内伤,摧垮支架造成巷道垮塌冒顶,摧毁矿井通风设施,造成风流紊乱。摧毁机电设备和矿车造成生产中断,吹扬积尘造成煤尘再次爆炸。 ③爆炸生产有害有毒气体 特别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死亡。 二、煤尘爆炸条件 ①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②煤尘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煤尘浓度达到45~(15002000)g/m3时才能发生爆炸。 ③具有点燃引爆煤尘高温的热源。 在正常情况下,温度为61010500c,一般为7008000c。 ④具有足够的氧气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必须大于18。 上述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煤尘才能爆炸。 四、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主要有降尘措施,杜绝引爆火源措施,抑爆、隔爆设施四方面。 1、降尘措施 (1)煤尘注水 (2)湿式打眼 (3)喷雾洒水 (4)通风除尘 (5)净化风流 (6)水封爆破 (7)清除积尘 规程规定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泡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风流净化水幕。 2、杜绝引爆火源的措施 杜绝和控制一切能引起煤尘爆炸的高温火源。 3、采取抑爆措施 在井下煤层巷道撒布岩粉,从而抑制煤尘发生爆炸。 4、采取隔爆措施 设隔爆岩粉棚,水棚(水槽,水袋)。 作业题 1、煤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2、预防煤尘爆炸的降尘措施有哪些 第四节 矿井火灾及其隐患认定和排除 一、矿井火灾概述 矿井火灾凡是发生在煤矿井下或者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火灾,均称为矿井火灾。 1、矿井火灾产生的条件 即燃烧三要素引火源、可燃物和氧气。 ①引火源要具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 ②可燃物可燃物的存在是产生燃烧的物质基础。 ③氧气氧气供给是维持燃烧不可缺少的气体。 2、矿井火灾的危害 ①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中毒伤亡。 ②在火源及附近产生高温。高温往往引燃近邻处的可燃物,使火灾范围迅速扩大。 ③能够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用水灭火时,还可能引起水煤气发生爆炸。 ④火灾烧毁设备、设施和煤炭资源。造成提升,排水中断,通风停止,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 ⑤矿井火灾还可能产生局部火风压,造成局部风流逆转,使灾情扩大,给灭火救灾和现场作业人员自救互救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矿井火灾的分类 矿井火灾按引火热源的不同分为两类 1、外因火灾 由外来热源引起的火灾。如明火,放糊炮,电焊,人为纵火等原因造成的火灾。 外因火灾的特点是发生突然,火势凶猛,可防性差,可能发生在井下任何地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常会酿成特大事故。 2、内因火灾 又称自然火灾。由于煤炭及其他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 三、煤炭自燃的条件 ①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②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③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④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燃发火期。 四、煤炭自燃的初期预兆 ①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和水珠。 ②产生煤油、汽油、松节油味或煤焦油味。 ③巷道内发热气温升高。 ④要放出一氧化碳,人感觉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等。 五、煤炭自燃火灾的预防措施 ⑴防止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 ① 合理的进行开拓布置。 ② 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 ③ 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 ⑵预防煤炭自燃的方法 ① 均压通风控制漏风供氧 ② 喷浆堵漏,灌浆封闭。 ③ 采用阻化剂,胶体材料,惰性气体防灭火。 六、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①防止出现明火,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②加强可燃物的管理,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 ③加强爆破管理,防止出现爆破火焰。 ④ 防止出现电火花,加强电器设备的检查、维修,井下严禁敲打,拆卸矿灯,井下严禁带电作业。 ⑤ 井下按规定使用不延燃电缆,阻燃输送带,阻燃风筒等。机电设备硐室等处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⑥ 消除摩擦,产生火花。 ⑦ 消除瓦斯,煤尘爆炸,以免引起火灾。 ⑧ 设置消防材料库,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六、矿井火灾的处理 1、井下发生火灾时的注意事项 ①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都应根据火灾的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进行直接灭火。 ②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③调度室或现场区、队班组长应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的有关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④当电器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⑤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通风瓦斯情况和制订防止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 2、灭火方法 ⑴直接灭火法 就是用水、沙子、化学灭火器等,在火源附近直接扑灭火灾或挖除火源。 用水灭火的注意事项 ① 不能直接将水流射向火源中心,应从火源外围逐渐向中心喷射。 ② 应有足够的水量,防止高温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产生一氧化碳,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③ 应保持正常通风,使高温烟雾和水蒸气直接导入回风流中。 ④ 用水扑灭电器设备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 ⑤ 水比油重,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⑥ 灭火人员必须站在进风(上风)侧,不准站在回风(下风)侧,以防高温烟流灼伤人体和人员中毒。 ⑵ 隔绝灭火法 当井下火灾不能用直接灭火法扑灭时,必须迅速将火区封闭,隔绝空气的供给,减少火区内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火源缺氧而窒息达到灭火的目的。 ⑶ 综合灭火法 当火源范围大,直接灭火和隔绝火难以扑灭时,可先封闭,然后采用其他手段,如向密闭内灌水,注浆,注入惰性气体,调节风压等,使火区的火力加速熄灭。 七、发生火灾事故后安全撤离时的注意事项 1、要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巷道等情况,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2、迅速戴好自救器,迅速撤到安全地点。 3、撤退时不要惊慌,乱跑。 4、撤退行动要果断,要快而不乱。同时要随时注意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 5、若无法撤离到安全地点,应选择合适地点,利用现场条件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难自救。 作业题 1、 矿井火灾的三要素是什么 2、 矿井火灾有哪些危害 3、 用水灭火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班组长培训“一通三防”知识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按照局部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分为 压入式 、 抽出式 、 混合式 三种。 2、采掘工作面应实行 独立 通风。 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0 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 20 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装药爆破。 4、矿井火灾按引火热源的不同分为 外因火灾 、 内因火灾 两大类。 二、判断题 1、在煤矿井下,瓦斯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有毒性、爆炸性。( X ) 2、井下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般是在回风侧进行灭火。( X ) 3、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 V ) 4、作业场所粉尘过多,污染劳动环境,影响视线,影响效率,不利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容易引起伤亡事故。( V ) 5、瓦斯比空气轻,易积聚在巷道顶部。( V ) 三、单选题 1、井下临时停工的地点( )停风。 A、可暂时 B、可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 C、不得 2、在混合气体中,当氧气浓度低于( )时,瓦斯就失去爆炸的可能性。 A、18 B、17 C、12 3、在瓦斯防治工作中,必须从安全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 )。 A、瓦斯积聚、超限 B、瓦斯生成 C、瓦斯涌出 4、煤矿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 )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A、10m B、20m C、50m 5、尘肺病中的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 )造成的。 A、煤尘 B、煤岩尘 C、岩尘 四、多选题 1、规程规定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的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A、风门 B、矿井 C、采掘工作面 D、采区 2、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 )划分的。 A、相对瓦斯涌出量 B、绝对瓦斯涌出量 C、瓦斯涌出形式 D、扩散通风 3、采煤工作面( )容易形成瓦斯积聚。 A、上隅角 B、冒落区 C、尾巷 D、下安全出口 4、井下电器设备火灾宜用( )灭火。 A、沙子、岩粉 B、干粉 C、衣服盖上 D、用水喷枪 5、采掘工作面停风时( )。 A、必须停止工作 B、撤出人员 C、严禁使用电器设备 D、严禁装药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