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瓦斯防治规划.doc
下霍煤矿 2010年瓦斯防治“十二五”规划 通风科 2010年4月6日 下霍煤矿瓦斯防治“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煤矿行业做大做强,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杜绝重大通风瓦斯事故,全面提升公司瓦斯治理水平,保持我公司安全生产平稳发展,根据省煤销集团下发的【2010】18号文件关于做好瓦斯治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瓦斯治理要求,特制定“十二五”瓦斯治理规划,报告如下 一、 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省煤销集团下发的【2010】18号文件关于做好瓦斯治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十二五”期间,我公司根据采区布置情况,采取瓦斯治理措施,以达到瓦斯治理标准矿井建设要求。 二、基本要求 要优化采区布局,合理组织生产,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实现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确保安全监控有效,做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强化现场管理,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 矿井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下霍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开采3号煤层,其中主立井井筒深455.2m,净断面19.6m2,担负矿井的主提升和进风任务;副立井井筒深482.8m,净断面36.3m2,担负矿井的副提升、进风和行人任务;回风立井井筒深447.4m,净断面19.6m2,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 根据煤层赋存特征,以1个水平开拓全井田,水平标高为505m。全井田共划分为6个采区,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和六采区,开采顺序为一采区→六采区。大巷采用集中布置方式,由井底车场向西布置3号煤集中运输和回风巷,过太焦铁路后向北布置3号煤北翼运输回风大巷,至井田中部后由集中大巷向北布置3号煤西翼运输和回风大巷。垂直于大巷布置工作面,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后退式,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四、矿井通风、瓦斯与煤尘情况 1、 矿井通风方式 矿井初期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即主、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现阶段矿井实际需风量为3513 m3/min,而矿井实际供风量为3690m3/min,风量完全满足要求。回风立井安设两台型号为FBCDZ-8-№26轴流式通风机,配备电机功率为235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主通风机叶片角度为31,主通风机吸风量为5262 m3/min, 考虑到井下实际需风量3513 m3/min。地面短路一部分,负压为527pa。 回采工作面通风采用全风压(U形)通风方式,回采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均未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掘进工作面采用机械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采用对旋防爆风机,型号为FBDNO5.6/2*15kw和FBDNO6.3/2*22kw,实现“三专两闭锁”要求。 井下硐室中,爆炸材料库、消防材料库采用独立通风。 通风设施及构筑物有风门、调节风窗或调节风门、密闭等。 下霍煤矿属于新建矿井,未做过瓦斯等级鉴定。根据2010年3月份实测的矿井总回瓦斯浓度计算,2010年3月份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2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7m3/min,属低瓦斯矿井。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采用分源预测法对下霍煤矿一、二采区3号煤层开采时的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一采区生产时,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30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61 m3/min;二采区生产时,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03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5.49 m3/min。“十二五”期间,主要回采一、二采区,根据区段划分,为低瓦斯区。 根据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下霍煤矿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井下采区接替进入三采区后,井下瓦斯涌出量达到40m3/min而成为高瓦斯矿井,即矿井前期为低瓦斯矿井,生产至中后期时由低瓦斯矿井转为高瓦斯矿井。 2、 3煤层瓦斯含量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对3号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显示3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4.19m3/t.r/100m,3号煤层瓦斯风化带深度约为420m。 3号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3号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图 3、矿井煤尘爆炸性与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3号煤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其火焰长度5~10mm,扑灭火焰的岩粉量为22~55%,3号煤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根据对4个孔采样作煤的自燃趋势试验,3号煤层还原样着火温度为360℃~411℃,氧化样着火温度为340℃~410℃。还原样与氧化样燃点之差△T1-3为4~7℃。据此,判定3号煤层属不自燃煤层。 五、 瓦斯管理现状及防治措施 1、瓦斯来源与管理现状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对我矿3号煤层瓦斯涌出量结果分析,回采瓦斯涌出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43-56;掘进瓦斯涌出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17-30;采空区瓦斯涌出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27。在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中,开采层瓦斯涌出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94; 邻近层瓦斯涌出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6。 下霍煤矿在生产前期为低瓦斯矿井,生产后期转为高瓦斯矿井,为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下霍煤矿坚持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和低瓦斯区域高瓦斯区域管理,并且建立有健全的瓦斯管理制度。现配有瓦斯检测员4名,均经三级培训机构培训由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长治监察分局考核合格,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采掘工作面均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了甲烷传感器,并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和安全检查的双重监测系统。通风科每月均按照检查区域制定瓦斯巡回检查图表,经总工程师审查后执行,要求瓦斯检测员按规定的瓦斯巡回检查路线、检测地点、次数、周期、方式进行检查,并严格执行瓦斯日报审批制度。 下霍煤矿配备了GJG10型光干涉甲烷检测仪16台,其中5台在用,其余备用或检定;配备了AZJ-2000型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80台,其中在用40台,其余备用或检定。建立了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使用制度,规定跟班领导、队长、班组长、井下电钳工、采掘司机等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检测仪器仪表设专人管理维护,定期送市安全仪器检测中心对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校正一次。光干涉甲烷检测仪专为瓦斯检测员配用,每6个月对其进行检定一次。 下霍煤矿安设了KJ90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时分制分布式结构,通过改造,现已实现了对整个矿井的安全监控,由地面中心站及地面、井下各监控分站,各种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种类齐全,为智能化、标准化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可对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现全面监测,能对矿井的各种开关量、模拟量进行数据采集,实现独特的3级断电和超强劲地交叉断电,具有瓦斯超限或风机停转的报警和断电等功能。 2、瓦斯防治措施 生产初期,矿井瓦斯管理主要是加强通风管理,防治瓦斯超限。为了防止瓦斯超限,我矿加强了通风系统管理,制订了“一通三防”管理责任制和通风、瓦斯、综合防尘等十项管理制度,加强了通风设施的维护及局部通风的管理,保证了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井下硐室均采用了独立通风,风量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进行合理化配风,严禁微风和无风作业;加强盲巷管理,对暂时停止施工的停风巷道及时采取临时密闭或设置栅栏,对永久报废巷道采用永久密闭进行盲巷管理,从而杜绝产生盲巷。 矿井生产中后期,为保证矿井正常生产,计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瓦斯管理和防治1、增加一个风井,由中央并列式改为分区通风,减小通风阻力,增加各采区风量;2、以风排瓦斯能力,确定工作面单产,增加工作面个数;3、进入高瓦斯区,采用掘进和回采工作面顺层和高位提前瓦斯抽放,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在确定采用瓦斯抽放时应在井下提取3煤层煤样,对瓦斯样试验测定瓦斯抽放各项参数,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瓦斯抽放专项设计);4、针对回风隅角瓦斯易超限的情况,采用充填和封堵采空区及导风幛,同时汲取三元煤业的瓦斯治理经验,计划采用无火花式风机引排回风隅角积聚瓦斯,并通过管路由抽出式无火花对旋风机和负压风筒直接引排到采区专用回风巷,从而达到控制上隅角瓦斯浓度局部超限的目的。 六、瓦斯综合治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通知精神,统筹安全生产与公司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提升矿井防治瓦斯技术装备水平,加速改善矿井防治瓦斯安全生产条件,健全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体系,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使我公司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严格贯彻瓦斯治理的基本思想,做到“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树立“瓦斯事故是可防可控的”意识,实施“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的瓦斯综合治理战略。同时要按照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立足防范、关口前移,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加大安全投入的机制,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我公司瓦斯治理工作。 3、主要目标 1、做好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的推广应用工作。 2、以质量标准化为主线,不断提升“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实现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 3、继续完善矿井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 4、机电管理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杜绝失爆。 5、合理按照矿井规模配备通风安全技术人员,使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 七、瓦斯治理规划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霍煤矿认真制定瓦斯治理工作规划,牢固树立瓦斯事故是“可预、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坚持“超前预测、主动预防、事前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体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以安全发展为指导,以杜绝瓦斯事故为目标,着重从“一通三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瓦斯治理工作思路、目标及措施、瓦斯治理及“一通三防”规划、资金预算、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进行规划部署。深入推进煤矿瓦斯先抽后采和瓦斯开发利用,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发挥监测监控系统作用,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1、强化“一通三防”管理 加强“一通三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工作方针、瓦斯治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工作体系”,严格执行上级“一通三防”管理规定,以通风设计和系统优化为主线,以完善安全装备为重点,突出瓦斯防治、综合防尘和放炮管理,对矿井通风系统、防尘系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狠抓“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岗位作业标准化和联责联包。具体做法是 ⑴、建立完善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下霍煤矿是新建的矿井,要有好的管理,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有超前的管理制度,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位。“一通三防”是煤矿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通风、测风、防尘及防灭火等。只有把先进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理念,付之以实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工作。 ⑵、加强通风管理 坚持测风旬报,月报制,及时掌握井下通风情况,保证各作业地点的用风量;对井下掘进工作面及硐室要随时测风,严禁无风、微风作业;及时制定月矿井风量分配方案,对新开拓、掘进的工作面要及时配风,保证用风需要。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坚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原则。并及时绘制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对矿井风量、风向及通风设施及时上图,完善通风管理的基础性资料,为安全生产服务。 ⑶、加强瓦斯检查力度,严禁超限作业 加强瓦斯检查基础性工作,要求瓦斯检查“三对口”,杜绝假、漏、空检等现象的发生,保证瓦斯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加大主扇,局扇停电、停风的管理力度,保证送电、送风前的瓦斯检查,严格按照瓦斯排放制度进行;加强盲巷及停工地点管理,对长期停工的巷道及时进行封闭,盲巷要及时设置栅栏,并悬挂警示牌,防止人员误入;保证掘进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加强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后溜机尾的瓦斯管理。 ⑷、加强局部通风及通风设施管理 针对1303顺槽的掘进和二采区巷道的开拓,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保证风筒吊挂平直,严禁漏风,保证工作面用风要求。1303回风道形成后,需要增加1303风联巷平衡风门两道,安设1303风、运联络巷平衡风门两道。二采区掘进形成独立通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保证两采区风量合理分配。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在轨道、回风巷制作永久性测风站3个。 2、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要彻底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状态,关键在于全员安全意识的增强与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改善煤炭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人才奇缺的现状,必须坚持人才兴企、人才强煤战略,加快实施企业人才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安全技术培训体系。重点突出专业技术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适应煤炭企业安全、科学、和谐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在培训教育方面,要继续采用请进来、送出去、脱产培训、函授教育、拜师学技、岗位练兵、传帮带、知识竞赛、成立学习小组、技术比武等一系列传统的有效的安全培训方式,针对当前煤矿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技能型科队、技能型班组建设,切实促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技能化,形成持续改进的全员素质建设机制。使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从而促进公司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