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复习资料(1).doc
路基试验检测技术 掌握最佳含水量测定 1.击实试验法是如何测定最佳含水量的 答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击实,采用大小两种试筒,分别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和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1)用干法或湿法制备一组不同含水量(相差约2)的试样(不少于5个) (2)取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次或5次倒入击实筒,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修平称量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量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其余土样按相同方法进行试验。 (3)计算各试样干密度,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当试样中有大于25mm(小筒)或大于38mm(大筒)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25mm或大于38mm颗粒,求得其百分率(要求不得大于30),对剩余试样进行击实试验,再利用修正公式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修正。 掌握压实度检测 1.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是在现场挖坑,利用灌砂测定体积,计算密度。适用路基土压实度检测,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测定。在路面工程中也适用于基层、砂石路面、沥青表面处治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 熟悉弯沉的检测 1.比较常用的几种弯沉值测试方法的特点。 贝克曼梁法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静态测试,试验方法成熟,目前为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 自动弯沉仪法利用贝克曼法原理快速连续测定,属于静态试验范畴,但测定的是总弯沉,因此使用时应采用贝克曼法进行标定换算。 落锤弯沉仪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荷载测定弯沉,属于动态弯沉,并能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快速连续测定,使用时应采用贝克曼法进行标定换算。 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熟悉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1.GPS的原理。 答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有24颗GPS卫星,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均可同步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其定位就是通过观测GPS卫星而获得某种观测量来实现的。目前广泛采用的基本观测量有码相位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两种。其定位原理有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静态GPS测量采用相位差分可以达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精度。GPS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及用户设备三部分构成。GPS空间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地面监控站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GPS用户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等组成。 特殊路基施工技术 掌握软土路基施工 1.简述采用砂垫层处理软土地基的特点和要求。 答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使软土中的水分在路堤自重的压力作用下,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时间。但对基底应力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无显著影响。适用于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基底不作特殊加固处理而用快速施工方法修筑路堤的填筑最大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薄,或软土表面渗透性很低的硬壳等情况。亦适用于软土层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地基。其形式有排水砂垫层、换土砂垫层、砂垫层和土工布混合使用等形式。 了解膨胀土路基施工 1.对膨胀土的使用有何要求 答强膨胀土稳定性差,不得作为路堤填料。中等膨胀土经处理后可作为填料,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采用中等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应经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膨胀土改性处理的掺灰最佳配比,以其掺灰后胀缩总率不超过0.7为宜。弱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若胀缩总率不超过0.7,可直接填筑。 路面工程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掌握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1.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内容及适用范围。 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嵌锁型和级配型两种,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其中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级配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等,其中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半刚性基层)包括内容及适用范围。 答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各种粒状矿渣等,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能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石灰稳定土包括石灰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各种粒状矿渣等,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作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石灰粉煤灰类与石灰其他废渣类两大类。除粉煤灰外,可利用的工业废渣包括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已经过崩解达到稳定)及其他冶金矿渣、煤矸石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应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路面防、排水施工技术 熟悉路面防、排水施工 1. 路面基层排水施工的注意事项。 答排水层也采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形式,不设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渗入排水层内的自由水,横向渗流,直接排泄到路基坡面外。 在一些特殊地段,如连续长纵坡坡段、曲线超高过渡段和凹形竖曲线段等,排水层内渗流的自由水有可能被堵封或者渗流路径超过45~60m。在这些路段,应增设横向排水管以拦截水流,缩短渗流长度。 排水层的透水性材料可以采用经水泥或沥青处治,或者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未处治碎石集料的透水性一般比水泥或沥青处治的要低,其渗透系数大致变动于60~100m/d范围内。而水泥或沥青处治碎石集料的渗透系数则大致在1000~6000m/d范围内,其中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的透水性略高于水泥处治的碎石。未经水泥或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在施工摊铺时易出现离析,在碾压时不易压实稳定,并且易在施工机械行驶下出现推移变形,因而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作为排水基层。用作水泥面层的排水基层时,宜采用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集料,最大粒径可选用25mm。而用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排水层时,则宜采用沥青处治碎石集料,最大粒径宜为20mm。材料的透水性同集料的颗粒组成情况有关,孔隙率大的组成材料,其渗透系数也大,需通过透水试验确定。 纵向集水沟布置在路面横坡的下方。行车道路面采用双向坡路拱时,在路面两侧都设纵向集水沟。集水沟内侧边缘可设在行车道面层边缘处,但有时为了避免排水管被面层施工机械压裂,或者避免路肩铺面受集水沟沉降变形的影响,将集水沟向外侧移出60~90cm。路肩采用水泥混凝土铺面时,集水沟内侧边缘可外移到路肩面层边缘处。 排水基层下必须设置不透水垫层或反滤层,以防止表面水向下渗入垫层,浸湿垫层和路基,同时防止垫层或路基土中的细粒进入排水基层而造成堵塞。 特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熟悉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何为沥青玛谛脂碎石SMA 答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谛脂结合料,填空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是有抗滑耐磨、密实耐久、抗疲劳、抗车辙、减少低温开裂的优点,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做抗滑表层使用。 了解SAC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何为碎石沥青混凝土(SAC)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施工技术 1.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早强剂、缓凝剂和速凝剂等。 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1.对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要求。 答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总运力应比总拌合能力略有富余。确保新拌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摊铺现场。 运输到现场的拌合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时间控制的规定。不满足时应通过试验,加大缓凝剂或保塑剂的剂量。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随意耽搁。自卸车运输应减小颠簸,防止拌合物离析。车辆起步和停车应平稳。 2.混凝土路面养护的要求。 答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后立即开始养护。机械摊铺的各种混凝土路面、桥面及搭板宜采用喷洒养护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护。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方式。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一般养护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宜小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低温天应适当延长。 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在路面养护期间,平交道口应搭建临时便桥。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是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中的一种。它是采用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沥青砂胶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胶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形式。具体组成为粗集料含量69%~78%,矿粉6%~10%,油石5%左右。 了解土工合成材料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1.土工合成材料类型有哪些有何特点 答应用于强沥青路面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有塑料格栅、玻璃纤维格栅和土工织物。 塑料格珊和玻纤网均为网状结构,在沥青路面中作用机理也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塑料格栅刚度较小,延伸性较大,在路面结构中能够以较大的变形吸收应力,从而减少应力集中;玻纤网刚度较大,且本身强度很高,能够依靠自身的刚度扩散应力分布范围,承受较大的应力。也有从材料的受力特性出发将塑料格栅归入柔性土工格栅,玻纤网归入刚性土工格栅。 土工织物是透水性的平面土工合成材料,按制造方法分为无纺(非织造non-woven)土工织物和有纺(织造woven)土工织物。无纺土工织物是由细丝或纤维按定向排列或非定向排列并结合在一起的织物;有纺土工布是两组平行细丝或纱按一定方式交织而成的织物。 目前,广泛应用于防止路面裂缝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是玻纤网和土工织物。 掌握桥梁基础施工 1.比较各类基础的适用条件。 答刚性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各类土层,根据土质情况分别采用铁镐、十字镐、爆破等设备和方法开挖。 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沉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其中沉桩又分为锤击沉桩法、振动沉桩法、射水沉桩法、静力压桩法。 (1)沉桩锤击沉桩法一般适用于松散、中密砂土、黏性土,桩锤有坠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机锤、液压锤等,可根据土质情况选用适用的桩锤;振动沉桩法一般适用于砂土,硬塑及软塑的黏性土和中密及较松的碎石土;射水沉桩法适用在密实砂土、碎石土的土层中,用锤击法或振动法沉桩有困难时,可用射水法配合进行;静力压桩法在标准贯入度N20的软黏土中,可用特制的液压机或机力千斤顶或卷扬机等设备沉入各种类型的桩;钻孔埋置桩为钻孔后,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有底空心桩埋入,并在桩周压注水泥砂浆固结而成,适用于在黏性土、砂土、碎石土中埋置大量的大直径圆桩。 (2)钻孔灌注桩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砾卵石、碎石、岩石等各类土层。 (3)挖孔灌注桩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如空气污染物超标,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管柱、沉井适用于各种土质的基底,尤其在深水、岩面不平、无覆盖层或覆盖层很厚的自然条件下,不宜修建其他类型基础时,均可采用。 地下连续墙适用于作地下挡土墙、挡水围堰、承受竖向和侧向荷载的桥梁基础、平面尺寸大或形状复杂的地下构造物基础,可用于除岩溶和地下承压水很高处的其他各类土层中施工。 掌握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1.比较低桩和高桩承台底的处理要求。 答低桩承台当承台底层土质有足够的承载力,又无地下水或能排干时,可按天然地基上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当承台底层土质为松软土,且能排干水施工时,可挖除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 高桩承台当承台底以下河床为松软土时,可在板桩围堰内填入砂砾至承台底面标高。填砂时视情况决定,可抽干水填入或静水填入,要求能承受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重量。 2.墩台砌筑施工要点。 答(1)在砌筑前应按设计图放出实样,挂线砌筑。 (2)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土质,只在已砌石块的侧面铺上砂浆即可,不需坐浆;如基底为石质,应将其表面清洗、润湿后,先坐浆再砌石。 (3)砌筑斜面墩台时,斜面应逐层放坡,以保证规定的坡度。 (4)砌块间用砂浆粘结并保持一定的缝厚,所有砌缝要求砂浆饱满。形状比较复杂的工程,应先作出配料设计图,注明块石尺寸。 掌握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1.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操作时的施工要点。 答(1)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2)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3)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对于预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 (4)横梁须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2mm. (5)应先张拉靠近台座截面重心的预应力钢材,防止台座承受过大的偏心压力。 (6)在台座上铺放预应力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沾污预应力筋。 (7)用横梁整批张拉时,千斤顶应对称布置,防止活动横梁倾斜。 (8)张拉时,张拉方向与预应力钢材在一条直线上。 (9)紧锚塞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预应力钢材折断;拧紧螺母时,应注意压力表读数始终保持在控制张拉力处。 (10)台座两端应设置防护措施。张拉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m应放一防护架。 (11)当预应力钢筋张拉到控制张拉力后,宜停2~3min再打紧夹具或拧紧螺母,此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 2.产生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原因有哪些 答预应力损失过大是指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预应力筋松弛,应力值达不到设计值的现象。主要原因有锚具滑丝或钢绞线(钢丝束)内有断丝;钢绞线(钢丝)的松弛率超限;量测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钢索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 3.支架、模板制作与安装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构件的连接应尽量紧密,以减小支架变形,使沉降量符合预计值。 为保证支架稳定,应防止支架与脚手架和便桥接触。 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须塞堵严实,以防漏浆。 建筑物外露面的模板应涂石灰乳浆、肥皂水或无色润滑油等润滑剂。 为减少现场施工的安装和拆卸工作和便于周转使用,支架和模板应尽量做成装配式组件或块件。 钢支架宜做成装配式常备构件,应特别注意构件外形尺寸的准确性。 模板应用内撑支撑,用对拉螺栓销紧,内撑有钢管内撑、钢筋内撑、塑料胶管内撑。 涵洞分类及施工技术 1.涵洞是如何分类的 答涵洞是横贯公路路基,用以泄水或通过人、畜、车辆的小型构筑物。根据桥梁涵洞按跨径分类标准,涵洞的单孔跨径小于5m或多孔跨径总长小于8m,但圆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涵洞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和钢筋混凝土涵;按涵洞断面形式可分为管涵、板涵、箱涵、拱涵;按涵顶填土情况可分为明涵(涵顶无填土)和暗涵(涵顶填土大于50cm);按水力性能分为无压涵、半压力涵和压力涵。 掌握涵洞的施工 1.圆管涵施工时,安装管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管节应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对插口管,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对平接管,接缝宽度应不大于10~20m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熟悉桥梁施工测量 1.桥梁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补充施工需要的桥涵中线桩。 (2)测定墩、台中线和基础桩的位置。 (3)测定桥涵锥坡、翼墙及导流构造的位置。 (4)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 (5)在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 (6)其他施工测量与放样定位。 隧道结构组成 1.隧道的组成及作用。 答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是为了保持岩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而修建的人工永久建筑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是主体构造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是为了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供配发电、通风、照明、通信、安全等建造的。 隧道施工 1.新奥法施工的概念及特点。 答新奥法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新奥法的基本原则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隧道围岩分级 1.隧道围岩分级是如何进行综合评判的 答宜采用两步分级,并按以下顺序进行 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综合进行初步分级。 对围岩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值。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综合评判、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 隧道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技术 隧道施工测量 1.洞内施工测量时对导线的要求。 答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 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有哪些 答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同时,为理论解析、数值分析提供计算依据与对比指标;为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资料。 2.隧道量测管理的规定。 答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量测小组,由施工单位或委托其他单位承担量测任务。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现场监控量测应按量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他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各预埋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遭到破坏。 3.隧道量测竣工文件中应包括的量测资料有哪些 答包括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实际测点布置图;围岩和支护的位移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交通安全设施构成与功能 1.交通安全设施的构成。 答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设施、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桥梁防抛网、里程标、百米标、公路界碑等。 农村公路的技术要求 1.农村公路桥涵涉及的有关规定。 答(1)新建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可采用公路一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的0.7倍。 (2)新建桥梁应与路基同宽。当利用原有桥梁时,如桥梁宽度小于路基宽度,桥头引道应设置渐变路段,渐变率不应小于1/7。 (3)村镇行人密集区桥梁宜设置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m。 (4)农村公路一般应修建双车道隧道。受限路段可以修建单车道的直线隧道或大半径曲线隧道,隧道净高不应小于3.5m,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长度应严格控制,不应过长;洞内应设置避车洞,并宜采用单向纵坡。 (5)当单车道隧道与单车道路基相连接,洞口两端应设置错车道,其路基宽度不应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20m。 (6)农村公路受限路段尤其是起始点,应增设必要的警示、警告等安全设施。 农村公路质量控制要点 1.农村公路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答外购原材料必须进行试验,质量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自采材料必须经试验验证,保证材料规格和质量符合标准。 基层、底基层施工时必须保证计量准确、拌合均匀,保证厚度,并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碾压,使其达到最大密实度;有条件时基层施工提倡厂拌机铺,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保证拌合深度,不得留有夹层;基层完工后应及时养生,控制交通。 路面面层施工应突出强调强度、均匀性及耐久性的质量管理。采用砖、石或预制块件结构时,要加强底层、垫层质量控制;采用撒布法沥青表面处治时,应保证层间整洁、粒料干净、沥青撒布均匀、初期养护到位;采用上拌下灌黑色路面结构时,要加强灌入层均匀性和拌合层密实性质量控制;采用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凝土结构时,要严格按有关规范加强质量控制;采用水泥路面结构时,应加强配合比、水泥用量、拌合、养生、切缝、灌缝的质量控制。路面面层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交通的疏导与管制。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主要作用有 (1)项目全体员工进行施工生产活动的行动纲领; (2)项目领导、职能部门指导施工准备、布置施工生产、进行项目管理、控制施工进度的依据; (3)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进退场和调配的依据; (4)编制工程预算的依据。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有哪些 答编制依据是指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遵循、引用和参照的文件、资料和技术规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相关文件包括工程招标文件、工程投标书、工程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 (2)现场调查资料或报告,包括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当地筑路材料、劳动力和能源的分布情况,对外交通运输;沿线村镇、居民点、厂矿企业、其他工程建设的分布情况。 (3)各种定额及概预算资料包括概算定额、施工定额、沿线地区性定额。预算单价、工程概预算编制依据等。 (4)与施工组织及管理工作有关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条例、上级部门对施工的有关规定和工期要求等。 (5)所涉及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名称(包括编号) 3.公路工程中主要的大型临时工程。 答大型临时工程一般指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拼装式龙门吊、架桥机、悬浇混凝土的挂篮、大型围堰、大型脚手架和模板、大型构件吊具、塔吊、施工便道和便桥等,有时承包人驻地建设也列入大型临时工程。大型临时工程均应进行设计计算并出具施工图纸,编制相应的各类计划和制订相应的质量保证和安全劳保技术措施。需要单独编制施工方案的大型临时设施工程,应按要求进行评审。 1、透层的概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规定,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称为“透层”。 2、透层的作用 透层一般采用乳化沥青或煤油稀释沥青为材料。特别是煤油稀释沥青,因其细度为分子量级,在黏度适当的情况下,无论任何非沥青材料基层,都可以在其表面实现理想的渗透。透层的关键是“透”。喷洒的透层油要渗透下去,基层顶面不残留油膜,也就是说透层只有渗透深度,而没有独立厚度。透层油的渗透深度应该不小于5 mm(半刚性基层)~10 mm(无结合料基层)透层油的主要作用具体体现为a)透入基层表面孔隙,增强了基层和沥青面层间的黏结;b)有助于结合基层表面集料中的细料;c)经过透层油渗透成型的基层表面,其开口空隙被填充,从而得到一个渗透深度上的防水层;d)完成基层的铺装后,适时喷洒透层油可以减少基层的养生费用,提高养生质量;e)由于某种原因推迟铺筑面层的情况下,透层可向基层提供临时性防护,防止降雨和临时行车的破坏。 透层材料一般称为透层油。应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做透层油。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粒料基层宜采用较稠的透层沥青,而表面致密的半刚性基层宜采用渗透性好的较稀的透层沥青。 a)乳化沥青是将通常高温使用的道路沥青,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强碱性,通常采用普通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乳化沥青,渗透效果均较差,结果形成一层油皮,容易在运料车和摊铺机行走时大面积地被粘走。 b)煤沥青的渗透效果最好,但是煤沥青的毒性较强。因此一般并不推荐采用煤焦油作透层油。 c)液体沥青是采用汽油、煤油、柴油等稀释剂掺配到石油沥青中得到的,液体沥青作透层油在国外最普遍,用量比乳化沥青大得多,其中煤油回配的AL(M)-1、2效果最佳,可透入半刚性基层5~10 mm的深度。 工程实践中一般常用液体沥青和乳化沥青两种,该支线工程透层油采用AL(M)-1煤油稀释沥青,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制作时,在常温下按规定的掺配比例将熔化的沥青加入煤油中,人工搅拌20min,再用沥青泵自循环5min即可,如果用胶体磨粉碎,后者质量更好。本工程采用了后者制作方式。 1、透层的施工技术指标 1.1 喷洒时机 无结合料基层的透层油,在喷洒时间上要求不高,铺筑沥青层前1~2 d喷洒即可。而对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的喷洒时机则很重要,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实践表明,这个时机喷洒透层油的渗透深度最深,而随着龄期的增长,强度增长,透层油会越来越难以渗透。 1.2 喷洒温度 喷洒温度一般应控制在80~120 ℃,喷洒温度过低,不利于透层油的渗透。 1.3 喷洒量 对于半刚性的封闭式结构基层,用于透层油的液体沥青用量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为0.6~1.5 L/㎡(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的总量)该支线工程采用0.8~1.0 L/㎡的用量。透层施工时,应保证喷洒均匀,透入效果良好,渗透深度满足要求。 1.4 渗透深度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明确要求透层油的渗透深度应该不小于5 mm(半刚性基层)~10 mm(无结合料基层)如果不能透入基层,只洒在表面形成了一层油膜,它并不能起到固结、稳定、联结、防水等作用。因为黏结层太薄,在路面使用过程中,油膜很容易与基层脱开,或被下面结构层的粗集料刺破。由于该支线工程的基层为基本封闭式结构的半刚性基层,因此取规范的最低值5 mm. 2、透层油的施工技术 传统的沥青洒布车操作麻烦,喷洒量不准,洒布不均,特别是在喷洒起步和结束时效果更差,然而过量喷洒或喷洒不足会造成路面泛油或透水,严重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因此,本工程透层油施工作业选用具备强喷功能、罐内循环功能、准确计量功能、喷头组合调整功能及带手动喷枪的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克服了旧式设备靠车速控制洒布量,在起步时洒布量过多、行进中花白、结束时洒布量过少的现象,保证了洒布量的均匀性。 喷洒透层油后进行严格的交通管制,严禁车辆通行,直至透层油全部渗透。 3、透层油的施工注意事项 a)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基层表面浮灰,确保透层油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使下封层与基层粘结牢固。由于本工程在基层施工较短时间内即对基层进行透层喷洒,基层面比较洁净,无需较大工作量的清扫。 b)透层油喷洒前应对人工构造物(如路缘石)进行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c)在喷洒透层油之前,应预热并疏通油嘴,保证透层油喷洒的均匀性。喷洒时如有遗漏,应及时采用人工进行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 d)透层油喷洒过程中应确保透层油洒布量,喷洒人员不得随意调整或更改。 e)洒完透层油后的养生时间应确保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然后尽早铺筑沥青面层。为了保护透层油不被运输车辆破坏,通常可在上面撒一层石屑或粗砂。 f)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并应及时对基层进行薄膜养生,待天气条件较理想时,再进行透层油的喷洒,喷洒前应对路面进行清理,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 前言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目前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层状弹性理论基础上的耐久性设计方法,沥青路面仍然存在着设计年限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早期破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通车后1-3年内,呈现出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早期破损,或者在通车当年即发生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公路行使质量降低,直接影响车辆运行。虽然造成沥青路面病害的因素很多,但综合起来主要有路面结构设计问题、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及养护管理不严等几个方面。 1、路面结构设计问题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以及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砼,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粗粒砼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注水在路面中表现形式空隙水、层间水、深层渗水。水对路面的损害 a.高温动水压力对沥青有剥离作用造成路面松散; b.层间水使沥青路面各层分开改变路面的受力状况,路面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弯拉应力成几何级数的增加; c.水的冲刷破坏路面材料结构; d.渗水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也是关键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可供设计者选择的路面结构单一,而且调配范围过宽,如AC、AK结构都具有很强的优缺点AC结构具有良好的隔水性,但表面较细,抗滑指标难以保证,而且矿料组成中往往是粗骨料浮于细集料之中,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材料重新分配,因此易出现车辙现象;AK结构是有很好的骨架,抗车辙能力强,粗糙的表面满足了抗滑要求,但空隙率偏大,透水严重,极易产生水损坏。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现状所致,公路建设工期较短加上标价偏低,碎石料场不规范,大多地材都由个体承担,料场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别,尽管我们重视“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相符性,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生产配合比与实验室配合比出入较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集料的吸水性,更严重的会影响集料与沥青的瀚附能力,使生产的混合料质量大打折扣,不能有效满足生产要求,这是导致路面出现一些常见病害的原因之一。 2、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路面施工过程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直接面层质量的施工环节主要是面层本身的施工、基础施工及相关联接层施工。 (1)对原材料、配合比、及摊铺温度等质量检验不严。 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够,特别是矿粉和沥青用量不准,使沥青路面早期出现推拥、油包、松散、露骨、坑槽等;施工机械设备陈旧、不配套,使混合料的配合比计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平整度等受到很大影响;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的控制,从规范角度控制比较严格对石油沥青拌合出厂温度要求在120~165℃,而实际上有些施工单位在拌合温度控制方面不是那么严格,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有的沥青砼拉到工地量测将近180℃,而有时不足110℃,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老化、变质,没有粘性使沥青混合料松散,混合料就压不实,就会出现推移,发生微裂。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匀,影响级配。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平整度,进行低温碾压,降低压实度标准,容易造成空隙率增大,压实度不足,从而影响平整度。此外落后的摊铺机对路面影响也较大,纵横接缝处理问题也较多,特别是碾压受到限制,不容易控制在规范要求的碾压温度内完成全部碾压工序,沥青混合料压实度难以达到。 (2)施工过程中的路面污染。 当前许多公路投标项目划分太细,路基挢涵、路面、工程都严重平整度,在同一路段上施工单位较多,加上工期较紧,平行作业,相互影响,如在高速公路中沥青混合料摊铺底面层中面层时,路基施工单位要刷边坡,挖边沟,其他路段的车辆也通行,导致路面污染严重,从而使路面上层铺设,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受到影响,特别是当沥青面层较薄时,在车辆高速行驶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产生脱落,推拥、扭曲裂缝,我们经常见的桥面铺装被拉开、拉裂就是这方面原因所致。此外,路面铺设完后其他作业工序的机械,包括交通工程,中央分隔带,路基填土,有些机械在上面停留漏柴油使路面污染,严重的地方,造成路面局部松散、剥落。 (3)基层施工。 基层是承担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的主要承重层,基层的强度及稳定直接关系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施工的主要基层、底基层、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净。在铺筑上一结构层前,若路面结构层及路基表面的浮土、浮灰、浮砂清除不干净,在雨水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被行车挤压造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成浆,进而波及到沥青面层表面;基层松铺系数(或基层标高)控制不严而导致的二次补加层,因二次补加层与下层基层无法紧密连接,自身厚度又较小,因而极易松散,进而引起沥青层的网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