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Y6000LD使用说明书.DOC
产品执行标准MT/T 790煤矿坑道勘探用钻机 Q/MKYX 162222008ZDY6000LD履带式全液压钻机技术条件 ZDY6000LD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 使 用 手 册 安装、使用本产品时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二○○九年七月 前 言 ZDY6000LD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钻机是一种低转速大转矩、适于大直径近水平深孔钻进的自行式全液压动力头式坑道钻机。该钻机为煤矿井下大口径瓦斯抽放孔及其它工程孔的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装备。 该钻机结构合理、技术性能先进、工艺适应性强、操作省力、安全可靠、运输方便。 由于该机采用全液压传动,精密零部件较多,液压系统较复杂,对于使用和维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使机器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本使用说明书对钻机结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使用与维修方法均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希望用户在使用钻机之前认真阅读并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有改进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改进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本产品执行Q/MKYX 162222008标准。 ━━━━━━━━━━━━━━━━━━━━━━━━━━━━━━━━━━━ 说明 煤矿井下使用时,必须选用YBK2-280S-4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液压支架胶管总成应有安全标志。 钻机出厂之前,系统工作压力已调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系统压力不得超调。否则,出现任何责任事故,我院概不负责。 钻机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为矿物油,不得在渗漏状态下工作,对泄漏在工作场所的矿物油,应及时清理掩埋。 目 录 1.适用范围1 2.型号含义1 3.主要技术参数1 4.钻机结构2 5.钻机特点6 6.液压系统工作原理6 7.安全警示9 8.操作方法9 9.维护保养15 10.故障的判断与排除16 11.产品的成套性18 12.易损件明细表19 1. 适用范围 ZDY6000LD煤矿用履带全液压钻机,属于自行式、低转速、大扭矩类型,适于采用复合片钻头施工大直径钻孔,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施工近水平长距离瓦斯抽放钻孔,也可用于地面和坑道近水平工程钻孔的施工。 2. 型号含义 3. 主要技术参数 回转装置 额定转矩 N.m 60001600 额定转速 r/min 50190 油马达型号 A6V160MA 油马达排量 ml/r 46160 钻杆直径 mm 73/89 主轴通孔直径 mm 95 主轴制动转矩 N.m 1000 给进装置 最大给进/起拔力 kN 180 给进速度 m/s Ⅰ泵给进 0~0.25 Ⅱ泵给进 0~0.05 起拔速度 m/s 0~0.25 给进/起拔行程 mm 1000 主轴倾角 -1020 泵站 液压系统额定压力 MPa Ⅰ/Ⅱ油泵 26/21 Ⅰ泵型号 PVT47 Ⅰ泵排量 ml/r 0~100 Ⅱ泵型号 PV10 Ⅱ泵排量 ml/r 0~20.6 油箱有效容积 L 240 电动机型号 YBK2-280S-4 电动机功率 kW 75 整机 适用钻孔深度 m 600 外形尺寸长宽高 mm 338014501800 钻机质量 kg 约7000 行走速度 km/ h 0~2.5 最大爬坡能力 20 4. 钻机结构 1.履带车体 2.泵站 3.主机 4.操纵台 5.稳固调角装置 6.座椅 图1 钻机结构示意图 钻机为整体式布局见图1,由履带车体、主机、泵站、操纵台、稳固调角装置和座椅六大部分组成,主机、泵站、操纵台之间用高压胶管连接,共同安装在履带车体之上,结构紧凑,便于井下搬迁运输。 4.1 履带车体 履带车体由履带、车体平台、稳固调角油缸和驾驶座椅四部分组成 履带选用钢制履带片,耐磨,强度高,两条履带间用横梁联结。车体平台固接在履带横梁上,用来安装固定操纵台、机身、泵站各部分结构。稳固调角油缸设在车体四角位置,共八只,两两缸尾对接,单独动作,车体稳固、机身调角方便可靠,适应性强。 4.2 主机 主机见图2由回转器、夹持器、给进装置组成。 1.夹持器 2.给进装置 3.回转器 图2 主机结构示意图 4.2.1回转器 回转器由油马达、变速箱、抱紧装置和液压卡盘组成。 油马达为A6V160MA型手动变量斜轴式柱塞马达,通过齿轮减速带动主轴和液压卡盘回转,调节马达排量可以实现无级变速。变速箱包含行星齿轮和圆柱斜齿轮两级减速。抱紧装置为常开式结构,在采用孔底马达钻进工艺时通入高压油,使之抱紧输入轴,防止钻杆转动。液压卡盘为油压夹紧、弹簧松开的胶筒式结构,具有自动对中、卡紧力大等特点。控制液压卡盘的压力油通过箱体上的滤油器和主轴上的配油装置供给。配油装置的泄漏油通过变速箱后经回油滤油器39直接回到油箱,这部分油既起到润滑齿轮和轴承的作用,又可带走齿轮搅油产生的热量。 回转器采用卡槽式连接安装在给进装置的拖板上,借助给进油缸带动拖板沿机身导轨往复运动,实现钻具的给进或起拔。回转器主轴结构为通孔式,使用钻杆的长度不受钻机给进行程的限制。 4.2.2 夹持器 夹持器固定在给进装置机身的前端,用于夹持孔内钻具,还可配合回转器实现机械拧卸钻杆。卡瓦由螺钉固定在卡瓦座上, 卡瓦座靠挡边与销轴实现轴向固定。将两根销轴抽出即可从一侧取出卡瓦座,使夹持器通孔扩大,以便通过粗径钻具。在夹持器与给进机身的连接处设有两组调整垫片,用于调整夹持器卡瓦组的中心高,使之与回转器主轴中心高相一致。 4.2.3 给进装置 给进装置由两根并列的给进油缸、机身和拖板组成。给进油缸选用双杆缸,两侧的活塞杆与机身的两端固定。缸体上的卡环卡在拖板的挡块之间,缸体在活塞杆上往复运动即可带动拖板沿机身导轨移动,进而带动回转器移动。 4.2.4 绞车 绞车用于钻孔测斜时起下测斜仪,由油马达、卷筒、支座、钢丝绳等部分组成。 4.3 操纵台 操纵台是钻机的控制中心,由多种液压控制阀、压力表及管件组成。钻机行走、转向、动力头回转、给进起拔、机身调角稳固等动作的控制和执行机构之间的联动功能都是通过操纵台上的阀类组合来实现的。为使钻机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按不同的工作状态,将操纵台分为主操纵台和副操纵台两部分。主操纵台在钻孔时使用,设在履带车体左后方,以便观察钻进情况,远离孔口进行操作,有利于安全。副操纵台在钻机行走、车体稳固调角或测斜时使用,设在履带车体后方偏左位置,符合操作驾驶习惯。 主操纵台上设有马达回转、给进与起拔、起下钻功能转换、钻进功能转换、夹持器功能转换、Ⅱ泵功能转换、Ⅱ泵分流功能转换七个操作手把,溢流阀调压、减压阀调压和起拔节流三个调节手轮,以及Ⅰ泵系统压力表、给进压力表、起拔压力表、Ⅱ泵系统压力表和回油压力表等五块压力表。为实现联动功能而设置的专用阀安装在油路板内,所有油路控制阀、压力表及其间的连接管路均安装在一个框架内。副操纵台靠主操纵台供给高压油工作,共设两个履带行走操作手把和一个九联多路阀,其中一联控制绞车马达,其余八联控制八只稳固调角油缸的伸缩。正常钻进时,上述油缸均不工作,主操纵台也不向副操纵台供油。 4.4泵站 泵站见图3是钻机的动力源。由防爆电动机、弹性联轴器、Ⅰ泵、Ⅱ泵、油箱等部件组成。电动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带动Ⅰ、Ⅱ泵工作,从油箱吸油并排出高压油,经操纵台的控制和调节使钻机的各执行机构按要求工作。Ⅰ、Ⅱ泵均为恒压变量泵,效率高,温升慢。 1.油箱 2.防爆电动机 3. 弹性联轴器 4.Ⅰ油泵 5.Ⅱ油泵 图3 泵站结构示意图 Ⅰ、Ⅱ油泵采用串联联结,通过泵座Ⅰ泵直接与电机固联,结构紧凑。为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在泵站上还安装有多种液压附件,如吸油滤油器、回油滤油器、冷却器、空气滤清器、油温计、油位指示计、磁铁等。 注意a. 为避免脏物进入油箱,必须通过空气滤清器的滤网加油; b. 为保证进油顺畅,应定期清洗油箱和吸油滤油器; c. 为保证钻机连续工作时油箱内的液压油温度不超过60℃,应通过冷却器使液压油降温。 4.5 座椅 座椅由跳板和椅子两部分组成,靠销轴与车体连接,高度调节。注意在钻机行走过程中,需要将椅子取下,并将踏板翻折,利用车体支座上的销轴进行固定。 5. 钻机特点 a. 主机、泵站、操纵台三大件集中布置在自行式履带车体之上,搬迁方便。 b. 卡盘和夹持器相配合,可实现钻具拧卸机械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钻机上设置的多种联动功能,可提高工作效率。 c. 给进与起拔钻具能力大,提高了钻机处理卡钻事故的能力。 d. 采用双泵系统,回转参数与给进参数可以独立调节。变量油泵和变量油马达组合,转速和转矩可在较大范围内无级调整,提高了钻机的适应能力。 e. 回转器主轴为通孔结构,钻杆长度不受钻机给进行程的限制。取出夹持器卡瓦,可扩大其通孔直径,便于起下粗径钻具。 f. 液压元件采用进口或国产先进定型产品,性能稳定,通用性强,质量可靠。 6.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为双泵开式液压系统(见图4),其工作如下 电动机1启动后,Ⅰ泵3经吸油滤油器2吸入低压油,输出的高压油进入主操纵台液控多路换向阀5, 压力表4指示Ⅰ泵压力。多路换向阀5由四联组成,左起第一联控制左侧履带液压马达6的正转、反转和停止;左起第二联控制右侧履带液压马达6的正转、反转和停止;右起第二联控制液压马达8的正转、反转和停止;右起第一联控制给进油缸9的前进、后退和停止。四联阀都处于中位时,Ⅰ泵卸荷,马达8和给进油缸9处于浮动状态,履带马达6、7自行制动。Ⅰ泵回油经冷却器10和回油滤油器11回到油箱,压力表12指示回油压力,其大小反映出回油滤油器的脏污程度。Ⅱ泵13经吸油滤油器14吸入低压油,输出的高压油至Ⅱ泵分流功能转化阀15,压力表16指示Ⅱ泵压力。该阀置于前位,Ⅱ泵高压油至多路换向阀17,多路换向阀17由九联组成,右起第一联控制绞车马达18的正转、反转和停止,其余八联分别控制八只稳固调角油缸的伸、缩、停,压力表19指示油液压力。九联阀都处于中位时,Ⅱ泵卸荷。Ⅱ泵分流功能转化阀15置于后位,高压油进入Ⅱ泵油路板20。安全溢流阀21、溢流调压阀22、减压阀23固装在油路板20上,限定或调节Ⅱ泵给进压力,钻进方式换向阀24置于中位时,Ⅱ泵卸荷。钻进方式换向阀24置于前位时,为Ⅱ泵溢流给进,适用于钻进所需的回转转矩较大而给进力较小(如复合片钻进)的工况,此时Ⅱ泵的压力油全部进入给进回路,通过调节溢流调压阀22来控制给进压力的大小,其值由给进 7 图4 液压系统原理图 7 压力表25指示。钻进方式换向阀24置于后位,为减压给进,适用于钻进所需的回转转矩较小而给进力较大的工况。这时卡盘26的供油压力与泵压(马达工作压力)相同,卡盘卡紧力往往稍显不够,从而引起钻杆打滑。为确保卡盘可靠地卡紧钻杆,将换向阀24置于后位,并将溢流调压阀22关闭,使Ⅱ泵的压力油分为两路(此操作也是实现采用孔底马达钻进时,向抱紧装置27供油使回转器制动)一路直接进入液压卡盘,使卡盘的工作压力即为Ⅱ泵的系统压力,保证卡盘可靠地卡紧钻杆;另一路经减压阀进入给进回路,用减压阀23调节给进压力的大小。调压给进方式与减压给进方式比较,使用前者Ⅱ泵的溢流压力较低,液压油发热较少。Ⅱ泵回油可进入Ⅰ泵回油路,也可以由油路板上的泄油路经冷却器30和回油滤油器31直接回到油箱。 油马达8回转时,回转油路的一部分高压油经主油路板32中的单向阀组进入液压卡盘26,使卡盘自动夹紧。此外,当夹持器联动功能转换阀33置于联动位置时(即换向阀后位),驱动油马达的压力油还可再分一部分进入夹持器34使之松开。利用回转油马达、液压卡盘与夹持器三者之间的这种联动功能(夹转联动),可方便地进行扫孔作业。 液压卡盘的松开由主油路板32中的一组串联的液控单向阀和节流阀来控制。液压卡盘工作时回油单向阀关闭,避免压力油泄漏。当需要液压卡盘松开时,由来自给进或起拔回路的压力控制油打开回油单向阀,使液压卡盘泄油松开。调整节流阀可控制液压卡盘的回油(松开)速度,使液压卡盘与夹持器的开合动作协调(在起下钻具时,应使其中之一刚刚卡紧另一个就立即松开,钻具既不会被卡瓦划伤也不会窜动),当回转油马达与液压卡盘、夹持器处于联动状态,夹持器的回油也经过这组阀流回油箱。 起下钻功能转换阀35为三位四通阀,通过该阀可以改变液压卡盘、夹持器与给进 油缸的联动方式。起、下钻时先将联动转换阀置于相应位置(即起钻或下钻位),然后同向操作给进起拔手把,即可协调地控制液压卡盘、夹持器的开合动作与给进油缸的前后移动动作,完成起、下钻作业。当该阀处于中位时,其联动功能失效。在给进油缸的出油管上串联一个双向液控节流阀,用于调节油缸的背压。在钻进时调节节流阀36可以控制给进速度。在起下钻具时,适当调节节流阀,可以使夹持器充分张开不损伤钻杆。 联动功能转换阀33用于控制卡盘、夹持器与给进油缸、马达的联动和分离。联动功能转换阀33置于下位,卡盘、夹持器与油马达联动(夹转联动)。联动功能转换阀33处于上位,夹转联动分离,卡盘、夹持器与给进油缸联动。联动功能转换阀33置于中位,夹持器油路处于关闭状态。夹转联动功能用于系统压力较高工况下,此时夹持器供油压力较高,夹持器开口较充分。在使用夹转联动功能时要注意,应在每个钻进回次结束前,将夹持器与回转器的联动功能取消,而转变为分离状态,以便夹持器能快速地夹持孔内钻具。 Ⅰ泵的系统压力出厂时已限定,限定压力为28MPa,其压力不可调,各执行元件(油缸、马达等)最高工作压力由多路换向阀5内的安全阀限定。Ⅱ泵的工作压力由Ⅱ泵油路板上的安全阀21控制,调定压力为21MPa,其值由压力表16监视。 注意 a. 使用钻机时,Ⅰ、Ⅱ油泵的系统压力出厂前已限定,不得超调; b. 使用孔底马达钻进时,必须打开截止阀40,确保孔底马达保护阀41生效。 7. 安全警示 a. 系统额定压力不得超调; b. 压力油管不得在漏油、渗油下工作; c. 渗漏油液应及时掩埋处理; d. 高压胶管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不得随意更换; 8. 操作方法 8.1 各操作手把、手轮的位置(见图5)和功能 8.1.1 操作手把 a. 马达回转操作手把(1)──用以改变马达的转向。手把向前推,回转器正转;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反转;手把置于中间位置,回转器停转,马达浮动。 b. 给进起拔操作手把(3)──操作此手把可使回转器在机身导轨上前进、后退和停止。手把向前推,回转器前进;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后退;手把置于中间位置,油缸浮动。 c. 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5)──用以改变卡盘、夹持器与给进油缸的联动方式。下钻时,手把推向前位;起钻时,手把拉向后位;钻进时,手把置于前位或中位(中位时联动功能失效)。 d. 钻进操作手把(6)──操作此手把可使回转器在机身导轨上前进、后退和停止。手把向前推,回转器前进;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后退。 1.马达回转操作手把 2.回油压力表 3.给进起拔操作手把 4.Ⅰ泵系统压力表 5.起下钻操作手把 6.钻进操作手把 7.给进压力表 8.夹转联动操作手把 9.起拔压力表 10.钻进方式操作手把 11.Ⅱ泵系统压力表 12.节流阀调节手轮 13.溢流阀调节手轮 14.Ⅱ泵分流操作手把 15.减压阀调节手轮 16.绞车马达操作手把 17.稳固调角油缸操作手把 18.夹持器截止阀 19.抱紧装置截止阀 20.行走马达压力表 21.左行走马达操作手把 22.稳固调角压力表 23.右行走马达操作手把 图5 操纵台示意图 e. 夹转联动功能转换手把(8)──用于控制夹持器的联动关系。有三个位置手把前推,夹持器与给进、起拔油缸联动;手把后拉,夹持器与回转油马达联动;手把置于中位时,夹持器油路关闭。 f. 钻进方式转换手把(10)──手把前推,Ⅱ泵的压力油经钻进操作阀全部进入给进回路,调节溢流阀可以调整给进压力。手把向后拉,Ⅱ泵的压力油一部分进入卡盘,用于提高卡盘的工作压力,使卡盘在大转矩、大给进力的情况下仍能可靠地卡紧钻杆(此时溢流阀应关闭),另一部分压力油通过减压阀进入给进油缸,调节减压阀可以调整给 进压力的大小。减压阀手轮顺时针旋转,压力增大,反时针旋转,压力减小。同时,压力油可经过截止阀进入抱紧装置使回转器制动(采用孔底马达钻进时使用)。 g. Ⅱ泵分流操作手把(14)──用以控制Ⅱ泵压力油的流向。手把前推,压力油进入稳固调角多路阀;手把后拉,压力油经Ⅱ泵油路板进入钻进系统。 h. 绞车马达操作手把(16)──用来控制绞车马达的回转。 i. 稳固调角油缸操作手把(17)──分别控制位于履带车体四个角位置上的八只油缸,实现钻机的稳固和角度调整。 j. 钻机行走操作手把(21、23)──用以分别控制两侧履带的前进、后退和停止。手把前推,履带车体前进;手把后拉,履带车体后退;回复中位,履带车体停止并制动。手把一前一后,钻机转弯。 8.1.2 操作手轮 a. 起拔回路节流调节手轮12──顺时针旋转,过流口增大,背压减小;逆时针旋转,过流口减小,背压增大。 b. 溢流给进压力调节手轮(13)──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25指示。 c. 减压给进压力调节手轮15──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25指示。 d. 油马达变量手轮──位于油马达上,用于改变油马达排量,调整回转速度。手轮顺时针旋转排量增大,回转速度减小;手轮反时针旋转,马达排量减小,回转速度增大。 8.2 开机前的准备 a. 通过位于油箱盖上的空气滤清器滤网向油箱内加注清洁的N46抗磨液压油,钻机正常工作后,油面应在油位指示计的中上部约2/3处。 b. 检查钻机各部分的紧固件是否牢固。 c. 给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为保证回转器减速装置行星齿轮轴承的润滑,在初次使用前应通过回转器后盖上的变速箱回油口往箱体内注入液压油,油面应与回油口的高度相同。 d.操纵台上各手把均置于中位,减压阀、调压阀手轮调至压力最小的位置。马达变量手轮按需要调节,一般调在中等排量。 g. 关闭主操纵台左边的截止阀(采用孔底马达钻进时先打开,通入高压油后再关闭),打开主操纵台右边的截止阀。 8.3 启动 a. 接通电源,试转电动机,注意其转向是否与油泵的转向要求一致。 b. 启动电动机,观察油泵是否正常运转(应无异常声响,操纵台上的回油压力表应有指示),检查各部件有无渗漏油现象。 c. 使油泵空载运转35分钟后再进行操作。如油温过低,空转时间应加长,待油温升高至20℃左右时,才可调大排量进行工作。 8.4 试运转 a. 油马达正转、反转双向试验,运转应平稳、无杂音,最低转速时系统压力表读数不超过4MPa。 b. 反复试验回转器的前进、后退,以排除给进油缸中的空气,直到运转平稳为止,此时系统压力不应超过2.5MPa。 c. 试验卡盘、夹持器,开闭要灵活,动作要可靠。 d. 试验履带钻机车体的前进和后退,确信其运转平稳,无卡滞现象。 e. 在以上各项试运转过程中,各部分应无漏油现象,如发现应及时排除。 8.5 开孔 a. 从回转器后端插入一根钻杆,穿过卡盘,顶在夹持器端面上(因此时夹持器闭合,不能穿入)。若因卡瓦在回油压力作用下闭合,钻杆不能插入卡盘,可关掉电机,待卡盘自动松开,穿过钻杆后,再重新启动钻机。 b. 将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和夹转联动功能转换手把推到前位(即“下钻联动”、“夹转联动分离”位),再向前推给进起拔手把至“给进”位,夹持器自动张开(若夹持器张开不充分,可逆时针旋转节流阀手轮人为背压使夹持器张开),即可使钻杆通过夹持器,将给进起拔手把扳回“中位”。在夹持器前方人工拧上钻头。 c. 在钻杆末端接上送水器(水便),开动泥浆泵送入冲洗液,开孔钻进。 8.6 车体稳固与机身调角 a. 将稳固车体处地面处理平整。 b. 调整好车体位置后,操作稳固调角油缸手把,将下面四个油缸杆伸出至底板使履带不受力。 c. 调俯角时,调整油缸使后方下面两油缸杆伸出长度大于前方下面两油缸杆伸出长度,利用高度差实现设计倾角;调仰角时,松动机身前后横梁的夹头螺钉,用附属装置将机身吊起至设计倾角,拧紧夹头螺钉。 d. 伸出上面四只油缸至顶板稳固好车体,必要时加接长杆。 注意每个班次开钻前需检查稳固油缸,如有松动需重新顶紧。 8.7 钻进 开动泥浆泵向孔内送入冲洗液。待孔口见到返水后按如下程序操作 a. 将给进起拔手把和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扳到后位,回转器退至机身最后端憋压,打开夹持器,然后关闭截止阀使夹持器常开,再将给进起拔手把置于中位。 b. 将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置于前位,即“下钻联动”位。 c. 扳动马达回转手把让回转器正向旋转(切勿反转)。再通过马达的变量手轮调整回转速度,使之达到规定值。 d. 先逆时针旋出溢流阀手轮将给进压力调到最小,把钻进操作手把和钻进方式转换手把推到前位,即“钻进”、“溢流给进”位,再缓慢增加给进压力。当钻具开始移动时,停止增加给进压力,让钻头旋转着慢慢推向孔底进行扫孔。 e. 待钻头接触孔底岩石后,调节给进压力缓慢到规定值,开始正常钻进。 注意a. 在回转转矩较小,系统压力较低时,夹转联动状态下夹持器不能充分打开,卡瓦与钻杆易发生摩擦,因此从保护钻杆的角度考虑,尽管这种操作比较简单,也尽量不要过多使用夹转联动功能。操作者应在钻进时必须完全打开夹持器(方法有多种)、同时关闭截止阀(液压系统图中的37);而在倒杆时,则要先打开截止阀。 b. 在钻进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各压力表的读数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8 倒杆 a. 在一个回次结束时,先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然后停止回转,打开截止阀,夹持器夹住钻具。 b. 后拉钻进操作手把退回回转器(也称“倒杆”)后,也将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后拉,打开夹持器,将夹持器功能转换手把扳到中位(或关闭截止阀37),将夹持器油路关闭,维持常开状态,然后重新开始钻进(操作同前)。 8.9 加杆(接长钻具) a. 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和回转,向前推夹持器功能转换手把(或打开截止阀37),使之夹紧钻杆。 b. 停供冲洗液,卸下水龙头。 c. 接上加尺钻杆,接上水龙头. d. 退回回转器,打开夹持器,将夹持器功能转换手把扳到中位(或关闭截止阀37),开始下一回次钻进。 注意连接钻杆时必须先用人工拧上螺纹,再用回转器拧紧,以免损坏螺纹。 8.10 停钻 a. 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和回转。 b. 后退回转器,将钻具提离孔底一定距离, 前推夹持器功能转换手把(或打开截止阀37),使夹持器夹紧钻杆。 c. 停供冲洗液. 8.11 起钻 a. 停钻,卸下水龙头。 b. 将起下钻转换手把置于起钻位置,回转器马达排量调到最大。 c. 操作给进起拔操作手把,后退回转器向孔外退出钻杆,反复向外倒杆,待欲卸的钻杆接头处于回转器和夹持器之间、距夹持器250300mm时停止倒钻杆,马达反转拧松钻杆丝扣。 d. 操作给进起拔手把和钻进操作手把,继续向外倒钻杆,当已拧松的钻杆全部退出回转器主轴后,人工卸下钻杆。 e. 重复上述c-d项操作,拉出下一根钻杆,直到拔出孔内全部钻杆。 f. 在拉出最后一根钻杆时,仍需在夹持器前方人工卸下钻头。 注意a. 卸钻杆时回转器不能后退到极限位置,须留70mm以上的空位,使回转器能在卸扣过程中随着丝扣的脱开而自动后退,否则会造成钻机或钻杆螺纹的损坏。 b. 为避免钻杆螺纹损坏,用回转器拧松钻杆即可,剩余部分仍要须人工卸出。 8.12 下钻 a. 按照开孔的操作,将第一根钻杆插入回转器和夹持器,并安装好钻头,将起下钻转换手把置于下钻位置,同时也将钻进方式转换手把前推至“溢流给进”位。 b. 操作给进起拔手把,回转器的往复移动将钻杆送入孔内,反复倒杆,待钻杆尾端接近回转器主轴后端面时停止。 c. 从回转器后端人工接上一根新钻杆。 d. 继续向孔内下钻,当新拧上的钻杆接头移到卡盘和夹持器之间时,回转器正转(卡盘自动夹紧)拧紧钻杆螺纹。 e. 重复上述b-c-d项操作,继续向孔内钻杆。 f. 重复以上操作,直到送完全部钻杆。 特别注意 孔内有钻具时,除按规定程序卸钻杆外,不允许马达反转。 9. 维护保养 9.1 钻机的维护保养 a. 应使用规定标号的液压油,如果没有液压油而以相同粘度的机械油作代用品时,将有损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b. 初次加油时,应认真清洗油箱,所加液压油必须用空气滤清器的滤网过滤。 c. 未经许可,井下不许随便打开油箱盖和拆卸液压元件,以免脏物混入系统。 d. 使用中经常检查油面高低,发现油量不足即应通过空气滤清器滤网加油。 e. 回油压力超过0.6MPa或钻机连续使用三个月时,必须更换回油滤油器滤芯。 f. 定期检查液压油的污染和老化程度(可采用与新油相比较的方法)。如发现颜色暗黑混浊发臭(老化),或明显混浊呈乳白色(混入水分),则应全部更换。 g. 开动钻机以前或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应注意检查油温。通常油温在10℃以下时,要进行空负荷运转以提高油温;若油温超过55℃则应使用冷却器降温,冷却水压力不得超过1.0MPa。 h. 机身导轨表面,应在每次起下钻前加润滑油一次;在夹持器座下部的滑轨应经常加注润滑油。 i. 要经常用清水冲洗卡盘四块卡瓦之间的缝隙,以清除岩粉。 9.2 履带的维护保养 a. 履带链轨的寿命往往取决于履带的张紧程度和调节是否合理,因此要常检查上部履带的下挠度先把履带清扫干净,把一木楔放在从动轮前方,然后开动行走履带挤压木楔,这样履带接地的下端即被张紧,上部松弛的部分就下挠,用直尺测量下挠度,挠度一般是815mm。 b. 履带张紧装置由油缸、张紧横梁和张紧弹簧组成。张紧的方法是用高压油枪将钙基润滑脂从注油嘴注入油缸,推动活塞通过张紧横梁推动从动轮移动实现履带张紧;当需要松弛时,缓慢逆时针方向旋转注油阀使之松开,润滑脂将从排油口排出。 注意如果左右两侧履带下垂量不同,履带行走时会跑偏。 c. 托轮、支重轮均采用浮动油封密封,润滑油采用工业齿轮油。转动时一端密封环不动,另一端密封环随轮转动,借助O形圈的张力,使两浮动环端面压紧实现密封。 10.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钻机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如表10-1所示,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表10-1 钻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可能原因 排除方法 油泵不排油 电动机转向错误 调换转向 泵排量不足,噪音大 油箱内油面过低 加油 油箱吸油滤网阻塞 清洗吸油滤网 油的粘度过高 换用低粘度油或预热 油箱空气过滤器阻塞 拆卸清洗空气过滤器 吸油管道漏气 查明漏气处,加以紧固 油泵内部损坏或磨损过度 检修或更换新泵 系统压力升不上去 油泵排油量不足 增加排油量 安全阀开启压力太低 调整开启压力或检修 操纵手把停位不当,内部串油 调整手把位置 系统有泄漏 对系统顺次检查、排除泄漏 回转器不 回转 主轴卡死 检查轴承或配油套 马达发生故障 检修或更换新马达 卡盘松不开 复位弹簧失效 更换新弹簧 卡盘端盖压死卡瓦 加垫片调整端盖与卡瓦的间隙 卡盘打滑 卡瓦磨损严重 更换卡瓦 配油套磨损,内漏严重 更换主轴和配油套组件 胶筒损坏,漏油 更换胶筒,并检查卡盘端盖与卡瓦的间隙是否过大 夹持器 夹不紧 碟形弹簧损坏 更换弹簧 卡瓦严重磨损 更换卡瓦 马达回转 无力 手把不在正确位置上 将手把打在正确位置上 卡盘配油套泄漏严重 更换配油套与主轴组件 马达磨损严重,内漏过大 检修马达 回转器不前进或不后退 油泵不上油或无压力 起、下钻时 按上述方法排除 给进压力太小 增大给进压力 背压阀关闭 顺时针旋转手轮,打开背压阀 拖板与导轨卡死 松动拖板两侧螺钉 给进油缸活塞密封损坏,内部漏油 检修给进油缸 Ⅱ油泵发生故障钻进时 检修副油泵 夹持器 不松开 滑座上脏物太多煤粉、岩粉等 拆开清洗,排除脏物 滑座生锈 拆洗,去锈加油 压力表 无显示 缓冲螺钉切槽阻塞 清除阻塞物 铜管接头松开,漏油 拧紧接头 压力表损坏 更换压力表 压力表 不回零 缓冲螺钉切槽太小,阻力大 扩大切槽 压力表损坏 更换新压力表 系统回油阻力大 减小回油阻力 17 11. 产品的成套性 一般订货包括钻机一台(包括75千瓦防爆电动机一台)。 随机备件一套(按表11-1供给)。 随机技术文件一套按表11-2供给 。 随机工具一套(按表11-3供给)。 表11-1 随机备件明细表 序 号 代 号 名 称 数 量 单 位 1 M7111-10 卡盘弹簧 20 件 2 GB1972-80 夹持器碟型弹簧 16082 1013.5 2 件 3 M11111-8 胶筒 2 件 4 Q/ZB248-77 孔用Yx型密封圈D22 10 件 孔用Yx型密封圈D180 5 5 GB982 76 组合密封圈 18 /22/27/30/33 14/42/48 各30 各10 件 5 GB982 76 组合密封圈 18 /22/27/30/33 14/42/48 各30 各10 件 6 DIN 3760(德标) 骨架油封SD17020016 SD12016015 1 1 件 7 M11.1.1.1-13 卡盘卡瓦 1 组 8 M11.1.3-6 夹持器卡瓦 1 组 表11-2 随机技术文件清单 序 号 文 件 名 称 份 数 备 注 1 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1 2 装箱单 1 3 使用说明书 1 4 装配图 1套 表11-3 随机工具表 序号 工具名称 数量 备注 1 活搬手 1把 2 呆搬手 4件 3 改锥 2个 4 内六方搬手 1套 5 卡盘卡瓦装配专用工具 1个 6 配油套油堵装配专用工具 1个 下列物品需特殊订货 a. Φ89钻杆; b. BW320型泥浆泵; c. 各种规格的钻头; d. 岩芯管; e. 扶正器; f. 水龙头。 12. 易损件明细表 本钻机易损件代号、名称和每台所需数量如表12-1所列。用户若需要钻机其他配件目录请与我所经营部门联系。 表12-1 易损件明细表 序号 代 号 名 称 数 量 1 M11111-8 胶筒 1件 2 AΦ50Φ45100 6080目 粉末冶金烧结式滤心 1件 3 M11.1.1.1-13 卡盘卡瓦 1组 4 M11.1.3-6 夹持器卡瓦 1组 5 回油滤油器滤芯 1件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