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衍生_余姚博物馆展馆设计回顾.pdf
49 建筑学报 作者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收稿时间2 0 0 3 年2 月 建筑的衍生 余姚博物馆展馆 设计回顾 梁伟 提要/通过介绍余姚博物馆展馆工程设计,作者研究探索 维修利用古建筑的手法、途径和建筑的衍生理念,强调建 筑设计中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和协调环境的重要。 关键词/ 传统文化空间环境建筑的衍生 A B S T R A C T / Based on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hall design for the Yuyao Museum, 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n preserv- ing and inheriting histor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rmonizing new building with environmen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t ex- plores the way and skill to maintain and utilize ancient building, and brings forward a conception of architectural derivation. K E Y W O R D S / Traditional culture, Spacial environment, Ar- chitectural derivation W O R K S O F D E S I G N 设计作品 建筑作为一种三维综合体,融合了环境、 文化、技术、空间功能几大要素。在建筑设计 创作过程中,这几大要素经常是某一个或两个 要素比较突出,多个要素同时突出的例子并不 多见。在余姚博物馆展馆设计中,笔者有幸遇 到了一个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空间功能要求 都很突出的例子。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强调对 自然环境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对环境和文化的谦和态度,寻求它们之间的有 机结合。探索在空间组合和环境、文化内涵表 达上达到一种一脉相承的“繁衍” ,达到一种 类似生物进化的“衍生”状态。探索一种保护 和继承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使木结构古建筑与 加建的新建筑在形式、功能、空间上自然融合 的手法。 一、设计的背景 余姚是浙江省东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 遗址而闻名于世。余姚市博物馆展馆建筑基地 位于余姚市中心龙泉山西麓,面对姚江,自然 环境优美。东为龙泉山山体,西为城市休闲广 场和道路,南为大面积公共绿地,北为保留的 自来水厂。北宋王安石游龙泉山作有龙泉 诗云 “山腰石有千年润, 海眼泉无一日干。 天 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旧志载 “南宋高宗赵构避金兵过余姚,登龙泉山饮龙 泉,甘之,取十瓮以去。名益振,此山与城郊 凤山、 竹山 龟山 、 白山 蛇山 合称余姚四灵, 为县之镇山” 。自山麓至山巅,林木蓊郁,古 迹荟集,亭阁及众多乡贤祠等,具有非常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涵。 余姚博物馆选址在此当是非常贴切, 但由 于场地面积和安全限制,博物馆库房择地另 建。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 1 5 0 0 m 2,基地面积 约5亩,高差起伏较大,并有山泉水网分布, 地形复杂。现存清末民初木结构古建筑三幢 (建筑面积约5 5 0 m 2) ,古树名木三株,古桥一 座。三幢古建筑规模较大、构件雕刻精美,代 表了当地清末民居的精华,按文化部门要求在 设计中将它们保留下来,维修后加以利用,同 时再加建1 0 0 0 m 2新建筑。 二、设计的思路与理念 1 . 空间环境的衍生 建筑是一种环境,建筑亦创造一种环境。 它是外部环境向内部的延伸,建筑本身也是组 成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当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 日益关注,并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的首要 任务之一时,建筑师更加注重建筑作为自然环 境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 尊重,强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共生。现 代建筑设计已从单纯追求体量之间的相互关 系,发展到更多的强调室内外的空间交融和不 同层面的空间穿插以及对人性化空间的创造。 建筑始终是组成环境的一部分,建筑设计首先 是外部空间环境的衍生。 2 . 传统文化的衍生 建筑创造文化,建筑亦继承文化。作为技 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建筑总是镌刻着各个时代 文化的深深烙印。失去了文化特色的建筑就如 同失去了灵魂的肉体,因此保护传统文化遗 产,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的特质并使之融入到 现代建筑创作中,已经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共 识。文化内涵既是一种设计的限制条件,又为 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对于传统文化的 精华应该“原汁原味”地保护,对传统文化的 继承不应是机械的简单模仿,而是高层次的提 总平面 设计作品 W O R K S O F D E S I G N 建筑学报 50 利用的建筑体量协调一致。整组建筑中巧妙的 利用地形,采用三组六种不同的标高,形成了 非常具有层次感的错落有致的布局。从远处望 去,高高低低的屋面、 交错的屋脊、 粉墙黛瓦、 花窗、小桥结合在一起,整组建筑仿佛是江南 一个幽静的小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树丛中,与整 体自然环境十分协调。 建筑的总体布局按照传统民居的空间组合 方式,采用院落式布局,形成“三进两院”的 格局。用半通透的砖雕花窗和廊子围合成内庭 院,根据不同标高形成两个灵活的内庭院使新 旧建筑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合理的组织功 能分区,形成顺畅的参观流线。主入口的设计 采用江南民居的典型砖雕门楼的形式,尺度亲 切宜人,并将山泉通过门楼一侧引入内庭院, 形成“一水、一陆”虚实相间的两个门。在主 入口处我们还特地设计了一段向外开敞的廊 子,透过廊子内镂空的花窗,内庭院若隐若 现,这样一来,既为人们提供了一处小憩空 间,又使立面虚实变化,达到内外空间的对话 炼后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三、设计的手法和过程 1 . 总体结构 我们通过分析基地周围环境和对三幢古建 筑的精心测绘,深深的感受到江南民居的结构 精巧和清秀朴实的美感,小桥、山泉、粉墙、 黛瓦等江南民居建筑特有的元素符号,都在这 里很好的保留着。地形随山势起伏,高差达到 6 . 5 m ,周围植被丰茂,因此,我们认为设计的 起点应该是保护和继承传统的建筑文脉,同时 尊重自然、协调环境也是重要任务之一。 从整体环境出发, 我们以现存三幢古建筑 为出发点,该建筑总体布局采用依山就势,相 互间悬收错落的布置,形成了变化丰富的天际 轮廓线,与自然背景取得了有机的联系和协 调。建筑的形态设计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本着 “宜小不宜大,宜碎不宜整”的原则,特地将 新建的展馆分成三个渐次升高的单元,以便有 效地在建筑高度的限制下减小体量,也与维修 建筑关系平面 一层平面 大门立面 南立面 北立面 效果。通过内庭院空间组织的完善,不仅丰富 了建筑的内部环境,也重新塑造了内部空间, 增加了内外环境之间的渗透与交融。 2 . 单体建筑 对于现存的三幢古建筑我们设计的主导思 想是“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首要任务” ,没 有采用焕然一新的做法,而是借鉴了文物建筑 的“修旧如旧、 不改变建筑原状” 的维修手法。 充分尊重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注重历 史信息的可读性和建筑历史信息的可识别性。 对于原有的结构和构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 下尽量予以保留。对那些腐烂、残破的构件采 取剔除腐烂部分用同样材种的木材修补、墩接 或者打箍加固的手段。维修完成后,新加或更 换的构件与原有构件的油漆色彩协调但又有区 别,这样一来,有效地保持了现存建筑的原 貌,同时使建筑不同时期的不同措施和手法一 目了然,显示了建筑的历史性和发展性。 新加建部分则采用提炼、简化、变异的手 法,在建筑造型上尽量简化,运用最简单的双 51 建筑学报 坡屋顶和平屋顶的形式,把设计的重点放在细 部的推敲和处理上,与传统建筑注重细部处理 的概念一脉相承。但是,继承不是简单机械的 模仿,而是一种理解后的再创造。因此,新建 部分的设计通过现代材料和设计手法的运用, 力求达到传达传统民居质朴、简洁、秀美气质 的效果。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强调建筑“气 质”的一致,而没有刻意地追求新旧建筑的外 观一致,适当通过色彩、材料的差异体现历史 信息的延续。 四、结语 一个建筑面积约1 5 0 0 m 2的建筑工程设计 在当今复杂纷繁的建筑市场中实在是不值得一 提,有的建筑师甚至会对这样的项目不屑一 顾,但是我们从中体会到的是设计思路和观念 的深层次的东西。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处理好 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建筑 文化,如何利用和保护古建筑是建筑界永恒的 话题。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越来 越多的民居、古建筑被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 是毫无个性的野蛮对待环境的混凝土方盒子。 鲁迅先生说过“民族的才是美的” 。对待古建 筑不应该是一拆了之,然后运用某些人标榜的 所谓现代理念来重新设计一群“古不古,洋不 洋”的建筑,毕竟我们的城市中真正民族的、 地方的东西实在是不多了。我们在本设计中把 古建筑精心地保护下来,使其本身就成为一件 博物馆的展品。新建筑的加建则显示一种建筑 的发展过程,使博物馆建筑本身也参与到其功 能的展现之中,从这一点来说,这应该是最符 合该建筑的性质和要求吧■ 参考文献 1 .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 0 0 1 . 2 . 王景慧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同济大 学出版社, 1 9 9 9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 9 8 2 . 4 . 梁伟.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中国文 物古迹保护准则.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注册建 筑师, 2 0 0 0 . 设计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地点浙江省余姚市舜水南路 建成时间2 0 0 2 年 1 月 占地面积3 9 6 0 m 2 总建筑面积1 4 3 8 . 3 5 m 2 维修利用古建筑5 2 8 . 8 m 2 新建建筑9 0 9 . 5 5 m 2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及砖木结构 建筑层数1 ~2 层 摄影梁伟 博物馆远景 入口公共敞廊 新建筑室内一 新建筑室内二 内庭院一 内庭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