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沈阳9_18历史博物馆创作.pdf
建 筑 设 计 记沈阳918历史博物馆创作 齐 康 王 彦 辉 金 俊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在沈阳发生的震惊中 外的“918”事件,已过去了68个年头了,在 这半个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巨变,我们国家也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历史沧 桑,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前事不忘,后世之 师”,尤其是东北人民,更不会忘记“918”这 段创伤至深的历史。忆往昔,历史是一面反映时 代的镜子,历史虽已过去,展示过去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手段,用它激励人们 图强奋进,振兴民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 远的历史意义。 本世纪60年代前的日本,它们经历了明治 维新,摆脱了长期封建落后的制度,迅速走上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以军国主义分子为首的 日本统治集团的操纵下,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 并跻身于世界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列中,参与瓜分 世界弱小国家,一衣带水的近邻中国成为它们霸 占的猎物。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开始发动了侵 华战争, 1904~1905年与沙皇俄国争夺中国东北 的权益,展开了日俄之战,直至1931年挑起事 端,制造了“918”事件,强占了中国的东北三 省,而后又在1937年策划了发生在北京的芦沟 桥事变,从而发动了对华的全面侵略。中国人民 奋起反抗,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终于在 1945年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受到日本军国主义 侵略和凌辱达半个世纪的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 的苦难,在抗击敌人的救亡图存的烽火中,发展 壮大了自己,锻炼了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 改变了自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人民革命的 彻底胜利,获得了民族独立和尊严,建立了社会 主义新中国,从此自豪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博物馆设在沈阳 “918残历碑” 的背后,是 一块狭长的用地,长约700m ,宽45m左右,一 边是沈阳通往哈尔滨的铁路干线,另一侧是城市 的干道。狭长的用地给创作设计带来一个大难 题,用地的对侧是“918事变”发生地北大营, 当年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所,可以想象当年悲 壮的场景。残历碑是1991年为纪念“918事 变”60周年而建立的知名纪念碑,由鲁迅艺术学 院何中令雕塑家设计,碑形似一本展开的日历, 镌刻上918的字样和一些书写字及浅浮雕,高 18m ,花岗石贴面,它造型的寓意,形体比例,感 人至深,这是一块历史的纪念碑,人们每年在这 里纪念这历史事变的发生,教育人民,勿忘历史 的国耻纪念日。 尊重历史的残历碑是我们规划设计的首要 构思。 我们的博物馆用墙环抱着它,留出近100m 的场地,由入口通向博物馆“S” 形的通道。使这 纪念场地增加了历史环境的氛围,它既是地区城 市的纪念地又是民族的国家的纪念地。 “S”型的 路是象征性的,一种弯曲延伸通向馆址,是外部 空间必要的程序,残历碑前仍然安放着日军伪造 事变的炸弹碑,一个无耻的伪造的碑作为历史的 见证。 纵长的围墙,既挡住铁路上过往车辆的噪 音,又是馆前广场的界面。靠近博物馆入口处镌 刻着江泽民主席的“918历史博物馆”几个大 字。在钟亭墙的一侧镌刻捐赠单位及个人的名 录。整体讲不失简炼,纯净的建筑风格,富有纪 念性。 建筑南侧主墙面长54m ,平面上用地的斜度 与残历碑平行,临路一端的下侧也与残历碑外形 保持一致,是尊重原碑的表现。如果说创作构思 的第一设想,那就是“尊重” 。大墙面高14m ,从 远处看,或是近看,都不失“尊重”原碑的设想。 大墙面的高浮雕,悬出墙面 3m 许,它由二 片抽象、飘逸、多义的形体组成,可以设想为历 史上几片乌云,也可以窥视出东三省地图的变 形。铜雕作成浮雕,表示出苦难同胞的历史劫难 和抗争,它先延伸到地面,再从地面升起,成为 有气势的大型雕塑。雕塑的主持人是鲁迅艺术学 院雕塑家霍伯杨老师。我不能忘怀的是在定稿之 后,鲁艺师生在凛烈的寒风中,在厂房内十分辛 勤地工作,他们日以继夜地操作,发挥集体的智 慧,打破了一般纪念雕塑的模式,作出这个大型、 出色的铜雕。他们辛勤地在雕塑架上的塑造,累 了便在地上挤在一起睡或者 “休息”,为了唤起人 们的历史记忆,他们发扬无坚不摧的精神,这种 精神最终化为巨大而杰出的铜塑,使参观者永远 铭刻在心坎里。一个成功的作品没有艺术智慧的 集约是不可能的。当我提笔至此不能不由衷地感 61建筑学报 20003 71建筑学报 20003 谢和敬佩。 防噪。这是我们重要的构思目标之一。地段那么狭长又 沿着铁路边,每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噪音的干扰就成 为环境设计者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除今后种植密集的树木 外,就要考虑建筑防噪音的形式,我们设想由单向坡来解决, 使车轨磨擦的噪音有利于沿着斜坡屋顶而消失,减弱噪音, 在不高出12~14m的屋顶高度在设计上是能做到这一点。 加 上用高 6m 的墙的围合,从广场到整个建筑物的斜坡均可减 缓噪音的干扰。我在设计南京鼓楼医院门诊楼时,也采取相 类似的措施,用垂直隔板和凸凹的墙面获得好的效果。这是 适应环境应有的思考,是环境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流线。流线的构思使我们不再考虑采用一间间的串行的 博物馆方式。因为连续的套间对参观者来说,则将浓缩的空 间画面分割开来,缺乏空间的序列,不利于室内设计者、布 置者创作的自由度。我们原设计在纵长的建筑中段有一庭 院,可以种植树木,表现白桦树林的自然生态和半室外的纪 念物,使人们的视觉有一个休闲的空间布置,结果被天顶封 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幸而在多位领导同志的支持下改 善了室内过于分割的“死墙”,调整了空间的布置。这是我经 历几个纪念建筑都遇上同样的问题,一种难言的心态,也许 是一种室内外设计意念的碰撞。我想今后陈列设计的创新会 得到改进。 流线中最关键的是入口、序言厅和结束部分。我们在入 口的艺术处理用粗犷的石料,外门的门框用装饰的 “大钉” 和 钢板门,墨绿色与大型铜塑的色彩相吻合,取得了好的艺术 表现,属于“牢笼”的变形。 这里是鲁艺万晓东老师在序厅的设计上的非凡的独创 性和寓意深刻的描述。序言厅是不等边的方形, 350m 2, 进入 该厅只见侧向顶棚采光自上而下,四壁墙面贴上缝锯整齐的 花岗石板,镶嵌了大型的白色山形。 地面是黑色磨光花岗石, 在其一侧用一座小型金字塔形的纪念碑。当进入该处,在幽 暗的光影下感到一片朦胧的白山黑水,墙面、 地面浑然一体。 这感人的场面不能不引起对祖国东北壮丽河山的气势和宏 伟的崇敬,东北人民抗日英雄的历史由此展开。纪念碑上铭 刻着 “这是一个永远凝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日子,这一天日 本侵略者悍然发动‘918’事变。此后十四年,日本侵略者 在中国犯下种种战争罪行。几千万中国生灵涂炭,无数物质 财富被疯狂掠夺,中华民族的尊严被肆意践踏。 从这一天起, 十四个春夏秋冬,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烈火燃遍华厦 大地。无数中国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抗日之 歌。1931年‘918’ 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中国人民永远 不会忘却⋯⋯” 这序厅从一开始就用有形的形象,有限的词句,激起人 们的回忆和记忆。 为了解决从序厅进入地下流线,白色石级引至地下屋顶 的采光窗由大到小使光线由亮到暗。入地的平台的地坪上铺 满了石砾,在石砾中又伸出了十四盏明灯,闪闪发出紫色的 光。象征着这十四年中国人民在战火中的生涯,十四年的苦 难,十四年的抗争。是记载血和泪的一种暗示。 整个展示厅的流线通畅,从沈阳古城的大门,北大营的 战斗,黄姑屯的事变,敌人战争的策划,残酷的屠杀中国人 民,血迹斑斑,敌人对矿工的压榨等等均有展示。再就是展 示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斗争,展示中国东北的“过程”中,将 历史作了一番浓缩。英雄儿女的斗争,用实物、照片说明历 史年代的创伤,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从这一日的开始,历 史的事实,血的教训。用人民英雄的,众多可歌可泣事迹教 育人民。从苦难到抗争是人民的历史,又是一部反映敌人的 罪恶策划到失败的历史。人民永远是友好的,结束部分用铜 塑一对中国父母带着被遗弃的日本儿童象征友谊作结束。这 一壮烈的历史诗篇的展览,发人深思的历史事迹,是前事不 忘后世之师。出口处的红色大墙面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书写 的大字“勿忘918” 。 场地。沿着望花南街与路有个垂直的丁字口,是观赏的 对景,这有利于将这一纵长的建筑作为视景的结束点。因此 在 “残历碑”后的广场通向建筑的结束处设立了一座呈 “Y”型的抗战纪念碑。碑高28m,它既是道路的对景,又表 达展馆内抗争的象征性的结束,胜利的概念。小型广场,沿 铁路一侧的通道通向西部,这样也作为环建筑的通道,有利 于消防和建筑的环通。 界面。长达400m的建筑成为道路的一个重要界面,因 它是纪念馆就要赋予一定的历史意义。它须作出建筑造型上 高低和凸凹的变化。在这纪念馆内由入口进序厅入地下是 “918”历史十四年的灾难中国人民的经历,是悲惨的、悲 愤的、悲痛的,也是悲壮的。入地下又意味着苦难和沉重。所 以表达这一段应有其意义的变化,我们设计时就在其外墙面 倾斜9,用灰黑色的花岗石作饰面。倾面是一种“倾倒”的 意义,一种“家破人亡” 、 “国破危难”的形象特色,黑灰色 更寓意为黑暗的年代。两条白色花岗石的线形是一种引导 线,向后引导到以后的“界面” 。这墙高12m,长120m,细 长的窗和开口成为出口的“门”,红色的墙,形成红与黑的对 比,人们参观之后缓缓地从台阶上由石级散去。使人们仍有 一种思念和回忆的情感。 在室内由地下沿着斜坡上升,陈列内容展示抗日军民奋 起反抗的展览,一种向上、斗争的场景。所以在外部的墙面 是一种反向的向上倾斜,用4块大型浮雕显示抗争,一种反 抗的隐喻,但浮雕的底面仍与倾斜120m的墙面一致呈9。 这 样形成一种整体上的倾斜。 被夸张了的浮雕,超脱了边框,带 来了一种艺术表现的张力,表现奋起、向上和斗争,从而引 导到胜利纪念碑。 博物馆的建筑是个整体。所以在西向沿铁路的墙面我们 也作了界面设计,本色钢板瓦,由于过长的建筑体量,需要 夸大瓦的尺度,每一瓦宽115m,在滴水处又作了细部的设 计,使人们感受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又是经过人工的雕饰,粗 犷之下有细部,这是总的整体构思。遗憾的是整个建筑应该 有粗犷的石料,却因赶工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该有建筑表 现力的地方,却因赶工被忽视了,我们的工程设计是百年大 计,常常被那种“献礼” 带入许多遗憾。天若有情天亦老,人 间建造是沧桑。我想这不只是中国建造如此,在世界上不无 类似之处。 峥嵘岁月,往事历历在目。 博物馆的建设历时两个年头, 81建筑学报 20003 从决策者到具体管理者,大家怀着一颗振兴民族的信念,缅 怀过去,纪念过去。 13000m 2 的大型建筑,施工期又那么短促,只有通力合 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值得回忆的是竣工那天,大家聚集一起畅谈工程从策划 到完成的全部情景。虽然沈阳市几十万人遇到经济转轨的暂 时困难,从政府官员到下岗的工人,都深知建设这馆的重大 意义,慷慨解囊献出个人一份心意,尽一份力量。它是激动 人心灵的活动,又是充满缅怀的心情的实际活动。工地的参 与管理者看到这有意义的建筑,有的说“这儿有我们的劳 动。 ” “那儿有我们的心意。 ” 领导的检查和关怀,工人们辛勤 劳动,凝聚一种拼搏的精神。一位参与管理者深情地说“我 们都是从全市的各单位抽调到这儿来参与工程建设的,用心 铸造了我们的‘女儿’,明天就要‘嫁’出去了。交付使用, 过去我们有些人不理解,现在在实践中理解了,我们真依依 不舍。 ” 有的同志眼里闪烁着泪花。 像我过去所参与主持的建 筑设计一样,新的工程设计从零开始,而过去的,即将过去 的,渐渐地淡忘。探求新的环境给予的感应,新的环境给予 新的要求。脑海中又存在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创作,却时 时会漂浮出来,萌发出来。 历史永远是历史,在中国人民崛起之时,我们一定要创 造崭新的中国人民的新世界 设计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中国东北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设计齐康教授 方案设计齐 康 金 俊 王彦辉 扩初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负责人王 罗 张 宏 孙子磊 建筑专业孙子磊 结构专业孙士明 给排水专业冯村牧 暖通专业董文兵 电专业孙桂茹 李兴林 李岚枫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 收稿时间1999年12月〕 91建筑学报 20003 to“make the present serve the past.”He recommends two good books,R evolution of A rchitectureandT he T hinking and W orks of W orld A rchitects. The author holds that in the past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Building Society and the publishing of Chinaπs first architectural history book,Chinese H istory of A rchitecture, w ritten by Yue Ji2 azao in 1929, although a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were attained, the history of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building history is still very short.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rospects of the 21st2century Chines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the task is heavy and the path ahead is long. He believes that there exists the phenomenon of“eight excessive things and eight insufficient things.” To tackle this problem , he puts forth corresponding s and proposals.Particularly 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and proposes how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First of all, the conception of the discipline is to watch the detail parts by taking in m ind the whole situation.The object of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r history of culture, should at least embrace four aspects.They are also the inner motive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The four aspects are 1. M an architects, builders; 2. M aterial culture 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sites, building proces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major events in construction; 3. Spiritual culture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 science, culture, religion, theory, know ledge, educa2 tion, schools of thought and styles; 4. System and mechanismsystem of architecture management, social system , mechanism , policy, document, law s and regulations, and markets. Work un it A rchitecture Society of China, Beijing Post Code 100835 Shenyang HistoryM useum of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Q i Kang, W ang Yanhui and Jin Jun KeyW ordsR espect the historical f acts,N oise2p roof,Sm ooth and f low ing,D rivew ay,L andm ark The Shenyang H istory M useum of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was built, behind the broken monument erected to commemorate the incident that took place in 1931, on a narrow piece of ground 700m 45m , flanked on one side by the Shenyang2Harbin Railway and on the other by a main thoroughfare of the metropolis.Themonument, which respects the historical facts, constitutes themain idea for designing the project. By the side of the monument, surrounded by a wall, there is a 1002metre2long S2shaped driveway leading up to themuseum. The tabletmade by the Japanese army to tell the invented story of a bomb case, a pretext to start the invasion against China, is still kept there. A wallwas built along the railway to fend off the rattling noise. The name of the museum over the entrance of the building wasw ritten by President Jiang Zem 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building are the sculptures in high relief. The design of the exhibition halls is smooth and flow ing, and a strong commemorative atmosphere can be felt. A t the end of the build2 ing, there is a pillar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A nti2Japanese W ar.The 4002metre2long museum has be2 come an important landmark in the vicinity. Work un it A rchitec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Southeast U niversity, N anjing Post Code 2100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