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古建筑.pdf
10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广西城镇建设 雷 芝 设计 资讯 201511 11 南京地下管线可绕地球1.2圈 斥资1.85亿绘全图 近日,南京市规划局宣布,通过3月以来全面开展的基础信息普查,目前在南京的城市道路、绿地、河道两侧等公共区域 内,埋着近20种、总长度超过5.2万千米的管线,包括电力、信息与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管道等管线及其附 属设施以及各类综合管廊。这些管线在南京加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截至10月底,南京已完成管线物探约5.1万千米,约占预 估管线总长度的99;地下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已入库管线长度约2.2万千米,约占预估管线总长度的42。 2014年12月,国家五部委发文要求展开全国层面的地下管线普查。这犹如给“城市血管”做一次全面“体检”,以发现里 面潜在的“疾病”,“对症下药”早预防早治疗,保持畅通无阻。为摸清“地下家底”,南京市先后斥资1.85亿元,从人力到 物力进行了大量投入。 通过测量、内业、二级检查、全程监理、质检验收等程序,最终形成“南京市地下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可满足查 询、统计、入库、更新等数据管理功能,能实现三维展示、打印供图、IPAD应用等辅助应用功能,并可为管线单位提供查询、 统计服务。 重庆璧山投资150亿元恢复建设古建筑群 据了解,重庆璧山区将投资150亿元规划建设20余个古城项目。璧山自唐 至德二年建县(公元757年)以来,至今已有1258年历史,不但留下了丰富的 历史遗迹,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璧山区按照“三区一美”发 展战略,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努力打造“秀美绿城、 活力水城、文化古城”。 按照文化古城建设规划,璧山区将通过恢复建设寺庙、文庙、祠堂、书 院、牌坊、塔楼、戏楼、会馆、宅院、驿站、古桥等一系列古建筑,形成 秀湖景区、南门唐城、地派宋城、御湖古街、东林禅院等70万平方米古建筑 群,营造古城的视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建筑群各有特色,将根据当地 历史遗迹分别重现汉唐、宋代、明清等时期的建筑风格。 据介绍,璧山的古城建设绝不是仿古建筑的简单堆砌,而是对千年璧山 悠久文脉的传承,立足于原有古迹保护的前提下,按照璧山发展的历史轨 迹,重现璧山古文化风貌。 云南保山将投资30亿打造地下管廊城市 云南省保山市将投入资金30亿元,于2017年前建成保山市中 心城市建设综合管廊128.9千米。据了解,以前保山市各个管线 单位都是各自为政的负责自“家”管线的埋设和后期维护,这 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的方式不但造成城市道 路被无休止地反复开挖,而且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市民出行 困难。 随着综合管廊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国有保山电力公司参股昌 源水务公司后,相关的电力、水务、移动、电信等部门既作为综 合管廊投资方,又是综合管廊的大客户。而这种模式则可根据负 荷容量需求,科学安排管线位置,确定管廊租用费和维护成本, 这些举措既减少了成本,又避免了无序开挖对设施的损坏,从而 得到了各管线单位的积极响应。 保山市建设综合管廊将有利于统筹城市防洪、给排水、地下 交通、停车场、人防等,从而更有效地达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 地下空间资源,最终达到有效保护自然景观和城市文化特色的目 的,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哈尔滨投资百亿建地下管廊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按照统一规划、统筹组织、形成规 模、构建网络的原则,启动了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计划。计划结合地铁 建设、老旧管网改造、新区发展规划,初步确定红旗大街区域、哈南 工业新城区域、临空经济区域的12条、25千米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今 年,哈尔滨市将再完成11.42千米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有主城区 管廊建设年内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营使用,新城区管廊将结合道路工程 同步组织实施。 近年来,哈尔滨市将上百亿元资金投入建综合管廊工程,以改善 城市基础设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针对已启动的151条道路拓宽升 级改造、综合整治等涉及的管线迁移工程,哈尔滨市首次由政府组 织大规模推进新建道路弱电管廊建设试点,涉及迁移各类管线近2000 条,新铺设管线近1000条。 广州考古发现五代南汉建筑基址 面积超700平方米 近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中山四路南侧的建设工地勘探挖掘出五代南汉大型建筑 基址,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为近年广州市区考古挖掘面积最大的遗址之一。 在挖掘现场看到,东汉木构水井位于发掘区西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水井直接构筑于河相淤泥 中,井口方形,距现地表接近5米,残深超过2米,出土方格纹罐、四系罐等水器。在东汉水井的淤泥堆 积中,出土了不少西汉南越国时期的陶片,还有印有“官”字的瓦片,这是该工地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文 化遗物。 据介绍,考古清理出西汉至明清时期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遗迹和大量遗物,其中东汉木构水井 和五代南汉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属此次考古的重要发现。而如此大规模和保存相对完整的五代南汉建筑基 址尚属第一次,推测该建筑的功能或是宫殿或寺庙。 五代南汉建筑基址位于发掘区北部,距地表深3.3米~4.3米。目前清理南北向磉墩4排、东西向磉墩 9个,其中最北部磉墩仍向北侧延伸。磉墩南北间距2.4米、东西间距3.2米,磉墩之间残留南北向的方形 枕木,因烧灼而碳化,痕迹可辨。磉墩平面为方形,规格较一致,边长1.45米~1.65米,填土分7层。个 别磉墩上部残留有厚木板,可能是柱础。 地下管廊古建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