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窄轨车辆连接件 连接链.pdf
ICS 73.100.40 D 18 备案号 M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 MT/T 244.1XXXX 代替 MT 244.12005 煤矿窄轨车辆连接件 连接链 Car coupier of decauville for mine Connecting chain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0-1-9) 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 布 (征求意见稿) MT/T 244.120XX I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型号、品种和基本参数.................................................................................................................................1 4技术要求.........................................................................................................................................................3 5试验方法.........................................................................................................................................................7 6检验规则.......................................................................................................................................................10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1 MT/T 244.120XX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要求进行编写,是对 MT 244.1-2005煤矿窄轨车辆连接 件 连接链的修订,并代替 MT 244.1-2005。本标准与 MT 244.1-2005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链环的规格(见表 1) ; 增加了相应的规格的基本参数(见表 1) ; 增加了相应的规格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 3、表 4、表 5、表 7) ; 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12,2005 年版的表 10) 。 请注意本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 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淮南盛和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厂、淮北兴海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玛钢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廷帅、刘德君、马立爽、宋宪旺、黄浩、张德民、管长焦、边建朝、陈昊旻、 王玉成。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MT 244.1-1991、MT 244.1-1997、MT 244.1-2005。 MT/T 244.120XX 1 煤矿窄轨车辆连接件 连接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窄轨车辆连接件连接链(以下简称“连接链” )的型号、品种和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窄轨车辆使用的各种锻造链和焊接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9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YB/T 5293金属材料 顶锻试验方法 3型号、品种和基本参数 3.1型号 连接链的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natd 链环节数 内宽 节距 直径 示例 直径 38mm,节距 200mm,内宽 75mm,节数为 3 的连接链,其标记为 38200753 三环链,简写为Φ38 三环链。 3.2品种 连接链的品种分为以下四种 a单环链(见图 1); b双环链(见图 2); c三环链(见图 3); d万能链(见图 4)。 MT/T 244.120XX 2 图 1单环链 图 2双环链 图 3三环链 MT/T 244.120XX 3 图 4万能链 3.3基本参数 单环链、双环链、三环链的基本参数见表1,万能链的基本参数见表2。 4技术要求 4.1连接链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连接链的材料应为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碳合金结构钢, 钢材应为全镇静钢, 其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 699 的规定。锻造链选用的钢材应进行热顶锻试验,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应符合 YB/T 5293 的规定;焊接 链应选用热轧棒材。 4.3连接链的拉伸性能应符合表 3 及 4.4 的规定。 4.4连接链在试验负荷下的伸长率不应大于 2;破断负荷下的伸长率不应小于 15。 4.5连接链的弯曲性能应符合表 4 或表 5 的规定,弯曲试验后应无裂纹。万能链不进行此项试验。 4.6连接链的冲击功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4.7连接链的疲劳性能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试验中不应出现明显裂纹。当疲劳试验达到规定次数时,连 接链如出现裂纹,则应对该连接链进行破断拉力试验,其破断负荷应不低于 360kN。 4.8连接链热处理后,晶粒度应符合 GB/T 6394 中 5 级或更细的均匀组织。锻造链全脱碳层应不大于 0.5mm,焊接链全脱碳层应不大于 0.1 mm。 4.9连接链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4.10锻造链表面应光洁、无裂纹,不应出现过烧现象,毛边高度应不大于 1 mm,重皮及伤痕磨平后的 凹下深度应不大于 1 mm,错模量应不大于 1 mm。 4.11焊接链焊接处的直径应不小于棒料的直径,也应不大于实际棒料直径的 115。焊缝应在链环的直 线部分。 4.12焊接链表面应光洁,焊口处不应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4.13连接链出厂前表面应涂漆。 4.14所用材料应有生产厂的合格证明书,并进行化验。 MT/T 244.120XX 4 表 1基本参数(单环链、双环链、三环链) 品种截面形状 尺寸 mm 质量 kg dd1 t arL 单环链 圆形 28 280 5025 336≤4.0 30340≤4.6 32 6030 344≤5.4 36352≤6.2 38356≤7.2 椭圆 2831 280 5025 342≤4.2 3033346≤4.8 3235 6030 350≤5.6 3639358≤7.0 3841362≤7.8 4043 3007537.5 386≤8 4245390≤8 双环链 圆形 28 165 5025 386≤5.5 30390≤6.3 326030394≤7.4 椭圆 2831 5025 392≤5.8 3033396≤6.7 32356030400≤7.8 三环链 圆形 28 1205025 416≤6.7 30420≤7.8 321406030484≤9.9 椭圆 2831 1205025 422≤7.2 3033426≤8.2 32351406030490≤10.5 3639 2007537.5 678≤14.4 3841682≤17.6 4043686≤18 MT/T 244.120XX 5 表 2基本参数(万能链) 品种 尺寸 mm 质量 kg dd1taa1rLd2d3 万能链 2832 290 50 64 26 354 32 34≤6.0 303435835≤6.5 3236643236236≤8.5 表 3拉伸试验要求 直径 mm 试验负荷 kN 破断负荷 kN 28100≥440 30110≥510 32120≥600 36150≥730 38170≥820 40180≥860 42190≥910 表 4弯曲试验挠度要求 直径 mm 28303236384042 弯曲挠度 mm ≥45≥50≥55≥60 表 5弯曲试验承受力要求 直径 mm 28303236384042 承受力 kN ≥320≥360≥440≥460 表 6冲击试验要求 试验项目 冲击功 J 常温冲击≥80 焊口处冲击≥64 低温冲击-405℃≥32 MT/T 244.120XX 6 表 7疲劳试验要求 直径d mm 疲劳负荷 疲劳次数 下限 kN 上限 kN 28 50 180 50000 30200 3255220 36 60240 38 40 42 表 8尺寸偏差 类别 直径 mm 偏差 mm 直径d和d1 节距t内宽a和a1 锻造 28 2 0 52 30 32 36 38 40 42 焊接 28 1 -0.5 30 32 36 38 40 42 MT/T 244.120XX 7 5试验方法 5.1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检查 5.1.1测量尺寸用下列计量器具 a分度值为 1mm 的钢直尺; b分度值为 0.02mm 的游标卡尺。 5.1.2外观质量目测进行检查。 5.2拉伸试验 5.2.1试验用连接销 试验用连接销的尺寸应符合图 5 和表 9 的规定。 说明 1试验用连接销; 2连接链。 图 5试验用连接销 表 9连接销尺寸 d/mm28303236384042 R1/mm2030(20)30 注Φ36三环链、Φ38三环链试验时选用的R1为30mm,Φ36单环链、Φ38单环链试验时选用的R1为20mm。 5.2.2试验负荷下的伸长率 对整挂连接链施加表 3 规定的试验负荷值的一半,然后降到表 10 规定的初始负荷 F0,测量标定长 度,再继续以不大于每秒 9.8N/mm 2的加载速率连续加载至表 3 规定的试验负荷值,测出伸长量。试验负 荷下伸长率按式(1)计算 MT/T 244.120XX 8 100/ 0 LLs (1) 式中 试验负荷下伸长率; s L 试验负荷下的伸长量,单位为毫米mm; 0 L标定长度,单位为毫米mm。 表 10初始负荷及标定长度 直径d mm 28303236384042 初始负荷FO kN 22263035404550 标定长度LO mm 单环链、万能链t,双环链 2t,三环链 3t 注t实测到的链环节距。 5.2.3破断负荷和破断负荷下的伸长率 经试验负荷试验后,用上述加载速率加载至破断负荷时,测出标定长度的伸长量,破断负荷下伸长 率按式(2)计算 100/ 0 LLP P (2) 式中 P 破断负荷下伸长率; P L破断负荷下的伸长量,单位为毫米mm; 0 L标定长度,单位为毫米mm。 注破断负荷指试验时的最大负荷。 5.3弯曲试验 双环链可取其中任一环,三环链应有边环和中环。将试样放置在图 6 所示夹具上,在无冲击条件下 (不大于 9.8N/mm 2s 的加载速率) ,连续缓慢加载至表 4 规定的弯曲挠度或表 5 规定的承受力。图 6 中 的尺寸值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MT/T 244.120XX 9 图 6弯曲试验卡具 5.4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按图 7 选取。应在两挂连接链中各取一个试样,锻造三环链必须从中环的弯部取一个试样。 焊接链分别在焊口和弯曲处取样,试样开口方向为环的外侧,试样应符合 GB/T 229 的规定。常温冲击试 验和低温冲击试验按 GB/T 229 规定进行。 表 11卡具尺寸 d/mm28303236384042 D/mm50 L1/mm159163167175179183187 注L2弯曲挠度。 图 7冲击试样 5.5疲劳试验 对整挂连接链(φ40 三环链可截取为两环) ,按表 7 规定的疲劳负荷,以 400 次/min~600 次/min 的频率进行试验。试验中目测观察是否出现明显裂纹,如有裂纹应停止试验。 试验用连接销应符合图 5 和表 9 的规定。 5.6金相组织和全脱碳层测定 金相组织测定按 GB/T 6394 规定进行,全脱碳层测定按 GB/T 224 规定进行。 MT/T 244.120XX 10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连接链应经过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1.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12。 表 12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类别 备注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 尺寸偏差、外观质 量检查 4.1、4.9~4.135.1√√ 2拉伸试验4.3、4.45.2√√ 3弯曲性能4.55.3√√ 4常温冲击试验4.65.4√√ 5低温冲击试验4.65.4√注2 6疲劳试验4.75.5√ 7 金相组织和全脱碳 层测定 4.85.6√ 注1“√”表示进行此项检验;“”表示不进行此项检验; 注2在高于-20℃的地区使用的连接链不进行此项检验。 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钢材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性能时; c停产 2 年以上再次恢复生产时; d正常生产时每隔 5 年进行一次; e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2.2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12。 6.3抽样规定 6.3.1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试样数量,每批连接链至少抽 4 挂。 6.3.2拉伸试验的试样数量,按 1抽取,但应不少于 2 挂。 6.3.3弯曲试验的试样数量,按 1抽取,但应不少于 2 挂。 6.3.4常温及低温冲击试样数量,按 1抽取,但各应不少于 2 挂。 6.3.5晶粒度和全脱碳检验的试样数量为 1 挂。 6.3.6疲劳试验的试样数量,每批连接链至少抽 2 挂。 6.3.7型式检验抽样,应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取。 MT/T 244.120XX 11 6.4复检和判定规则 6.4.1表 12 中的 2、3、4、6 项,其中每项如有 1 挂(件)不合格,表 12 中的第 1 项如有 2 挂不合格, 则判该项为不合格。 6.4.2表 12 中的序号 2、3、4、6 项为主要项目,主要项目的允许复检项目数为 1 项,经加倍数量复检 仍有一挂(件)不合格,则判该批连接链为不合格。 6.4.3表 12 中序号 1、5 和 7 为一般项目。一般项目的允许复检项目数为 2 项。经加倍数量复检,2 项 均不合格(单项判定同 6.4.1) ,则判该批连接链为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连接链出厂前应在链环的直部中间(三环链在中环、万能链在 O 型环)注有能长期保留的唯一性 编号。 7.1.2产品编号可用汉字、字母、数字表示。 7.2包装 7.2.1 连接链应捆扎牢固并装箱发运。 7.2.2 与连接链同时发送的随机文件 a)产品使用说明书; b)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c)装箱清单。 7.3运输 连接链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损坏,并应符合陆路和水路运输的有关规定。 7.4贮存 连接链应存放在通风、防雨(雪)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