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答案要点-.doc
事故案例分析简要知识点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坍塌车辆伤害 容器爆炸机械伤害瓦斯爆炸 其他爆炸触电火药爆炸 中毒和窒息火灾冒顶片帮 淹溺其他伤害透水 锅炉爆炸起重伤害放炮爆破 高处坠落 灼烫 蓝字红字黑字 先写红字,在写蓝字,黑字不写 危险危害因素控制 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三、选择预防对策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4、电气安全对策; 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 7、个人防护用品。 六、报告事故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 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七、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 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它。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问题一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 4、作业现场混乱; 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6、设备未经检验。 问题二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3、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问题三整改防范措施教训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换成经典答案五;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问题五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工人应严格执行XX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XX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制定针对XX事故的应急预案。 问题六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七应急程序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1、可能出现的灾害各类; 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重点预防部位的防灾器材配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时的疏散路线; 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及危险物品的处理; 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 话号码等。 问题八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预案应急演练不足; 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问题九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 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十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 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 全管理制度。 事故调查1、查明事发的经过;2、事故发生的原因;3、人员伤亡情况;4、事 故直接经济损失;5、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6、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7、 总结事故教训;8、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的性质非责任事故自然灾害和技术原因;责任事故直接责任、主要责 任和领导责任。 事故调查组组成包括1、有关人民政府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4、监察机关5、公安机关6、工会7、人民检察院8、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2“四不放过”的原则。 3公正、公开的原则。 4分级管辖的原则。 事故预防措施的选择优先顺序1事故预防措施等级顺序1本质安全2加强防护3安全警示标志4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防护用品2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做法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3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最优经济4符合法规、标准等要求 问题六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九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 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