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doc
20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地2009年上半年发生了四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2名员工死亡,6名员工重伤 B.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C.2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D.20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答案】D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有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①特别重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较大事故;④一般事故,其中发生以下情况属于较大事故①一次造成39人死亡;②一次造成1049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③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2.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 )。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 B.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答案】B 【解析】“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强调“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都负有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的职责,特别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3.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 原则。 A.偶然损失 B.动态相关性 C.监督 D.因果关系 【答案】A 【解析】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事故损失具有偶然性。 4.安全是相对的,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认为是安全的。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扰动起源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答案】B 【解析】系统安全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5.国家将安全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下列指标中,纳入该纲要的是 。 A.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 B.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 c.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D.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答案】D 【解析】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安全发展,将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百万吨煤炭死亡率的四项指标纳入了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其中亿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两项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6.某铁矿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时,应提交必要的文件资料。下列资料中,不在提交范围的是 。 A.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申请报告或申请表 B.安全预评价报告 C.建设项目设计安全专篇 D.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答案】C 【解析】根据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总局令第18号,建设单位提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时,应提交下列资料的材料包括①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报告及申请表;②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③安全预评价报告书;④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⑤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7.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一般包括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过程、评估培训效果和归档保存记录等环节。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识别培训需求就是分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B.制定培训计划就是制定培训大纲 C.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之一是跟踪员工现场应用能力 D.培训记录应上交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归档保存 【答案】C 【解析】培训需求的识别应针对所有员工和所有作业过程,分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只是培训需求的识别中的一个方面;制定培训计划是指企业应针对己识别的培训需求,实现企业培训安全生产目的的具体途径、步骤、方法;企业应保存所有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8.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度生产安全费用有结余,公司可将结余结转本年度,作为 使用。 A.采掘设备购置费 B.电费 C.瓦斯监测仪器购置费 D.办公费 【答案】c 【解析】安全生产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生产性资金,有专门的用途,其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企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费用能足额使用,安全费用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抽调、集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资金,企业也不得用于调剂盈亏。本题中,只有C项属于安全生产费用。 9.化工厂工人甲发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有两处泄漏点,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随即向车间主任做了汇报,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及时消除该事故隐患的责任人是 。 A.工人甲 B.车间主任 C.班长 D.化工厂主要负责人 【答案】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包括①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②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0.某物业公司组织工人进入下水道和化粪池进行疏通作业时,由于未来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多人中毒死亡。此类场所最常见的,可导致人员中毒的有害物质是 。 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放射性物质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石油开采、炼制、含硫矿石冶炼、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等可产生硫化氢,如制糖、造纸业的原料浸渍,以及清理粪池、垃圾、阴沟时,都可发生严重硫化氢中毒;二氧化碳中毒发生在不通风的发酵池、地窖、矿井、下水道、粮仓等处;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发生在煤气制造以及用煤、焦炭等制取煤气的过程中,制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采矿时爆破烟雾以及冶金工业中的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 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 。 A.安全机构负责人 B.管理者代表 C.主要负责人 D.党政负责人 【答案】C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将其职责规定为①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②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2.甲是一名连续工作10年的电工,并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乙是一名连续工作6年的锅炉操作工,甲、乙二人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于2009年6月刚完成复审。下列关于甲、乙二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到2011年6月,甲、乙均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B.到2011年6月,甲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C.到2011年6月,甲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D.到2011年6月,甲、乙均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答案】B 【解析】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1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1次。 13.甲是某公司起重机司机,1年前通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因工作调整离岗8人月,现又调回起重机司机岗位,则甲必须经 ,确认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 A.全面健康体检 B.起重机操作技能培训 c.起重机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D.起重机安全理论考试 【答案】B 【解析】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4.常规安全检查通常是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检查。检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为了尽量减小检查人员个人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是 。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B.可靠性分析性 C.事故树分析法 D.安全检查表法 【答案】D 【解析】安全检查表SCL是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15.某建筑公司到定点经营单位购买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防护用品。这些物品须经 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A.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产品生产厂家质检部门 D.有检验资质的中介机构 【答案】B 【解析】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16.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号,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管理。 A.生产许可证 B.产品许可证 C.产品合格证 D.安全标志 【答案】D 【解析】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是我国一项新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要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实施,受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对其核发的安全标志负责。 17.甲是某面粉厂的总经理,1年前经培训考核取得了安全培训合格证。按照有关规定,现在甲需要进行12学时的安全生产管理再培训。下列培训内容,属于再培训重点内容的是 。 A.面粉粉尘危害知识 B.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C.公司安全规章制度 D.预防面粉粉尘爆炸新技术 【答案】D 【解析】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包括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②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③安全生产管理经验;④典型事故案例。 1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来说,监督管理方式可分为 。 A.事前监督管理、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专项整顿治理和专业监督管理 C.分级监督管理、重点监督管理和一般监督管理 D.国家监督管理、行业监督管理和企业监督管理 【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召开有关会议、安全大检查、许可证管理、专项整治等等,综合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事前监督管理、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3种。 19.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证件是煤炭生产企业 。 A.采矿许可证 B.生产许可证 C.安全生产许可证 D.营业执照 【答案】C 【解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对地方煤矿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负责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和矿长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工作负责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组织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等等。 20.目前我国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要有两项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二是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 、修理、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A.生产 B.销售 C.检验 D.报废 【答案】C 【解析】按照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及进出口等环节,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实施全过程一体化的安全监察。目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建立两项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人制度;二是从设计、制造、安全、使用、检验、修理、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21.下列特种作业人员中,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负责培训和考核发证的是 。 A.客运索道操作人员 B.压力容器操作人员 C.电梯操作人员 D.矿井提升设备操作人员 【答案】D 【解析】矿井提升设备操作人员是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发证的机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客运索道操作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以及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是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完成的。 22.某建筑公司在试验吊具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坍塌 D.起重伤害 【答案】D 【解析】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23.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证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 。 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答案】C 【解析】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其中,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安全预评价就是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4.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装置等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安全评价是 。 A.竣工安全审查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评价 【答案】D 【解析】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其中,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安全预评价就是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5.安全评价过程中,在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单元划分是安全评价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单元划分的原则是以 为主。 A.事故类别 B.装置、物质特征和生产工艺 C.企业生产各个部门 D.重大危险源 【答案】D 【解析】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26.某单位采暖锅炉发生爆炸,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该起事故的发生有如下几个可能,一是炉膛爆炸X1,二是超压爆炸X2,三是锅炉严重缺水突然加水爆炸X3。该起锅炉爆炸事故的结构函数是 。 A.TX1X2X3 B.TX1X2X3 C.TX1X2X3 D.TX1X2X3 【答案】B 【解析】三个基本事件相互独立,各自能导致采暖锅炉发生爆炸,各事件间的关系为“或门”,项上事件概率为三者之和,即为X1X2X3。 27.在分析某事故发生的风险时,统计得出该事故发生的概率为Q,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为S,经济损失金额为W,统计时间为T,则该事故发生的风险是 。 A.SQ B.SQ/T C.W/ST D.WQ 【答案】D 【解析】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 28.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①目的;②概况;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评价方法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答案】D 【解析】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目的。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2)评价依据。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的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3)概况。被评价对象的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水文情况、地质条件、工业园区规划、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功能分布、主要设施设备、装置、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人流、物流等。 (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过程。 (5)评价单元的划分。阐述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分析过程等。 (6)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选定的安全预评价方法;阐述选此方法的原因;详细列出定性、定量评价过程;对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监控情况以及预防事故扩大的应急预案的建立内容,应明确给出相关的评价结果;对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 (8)安全预评价结论。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要求的客观评价。 29.在对火灾进行事故树分析时,如果分析结果的最小割集数较多,表明 。 A.系统的安全性较好 B.发生火灾的最小割集数一定大于最小径集数 C.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高 D.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小 【答案】C 【解析】故障树定性分析的任务是求出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最小割集是导致故障树顶事件发生的数目不可再少的底事件的集合,它表示引起故障树顶事件发生的一种故障模式。一个火灾进行事故树分析所包含的最小割集数较多,表明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高。 30.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需要开展的安全评价是 。 A.专项安全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答案】C 【解析】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预评价就是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进行的安全评价。 31.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严重度评价时,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关不大,则按 原则估计事故后果。 A.最大危险 B.概率求和 C.平均分配 D.最小后果 【答案】B 【解析】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严重度评价时,遵循两个原则,即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其中,概率求和原则是指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最大危险原则是指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32.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及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现场事故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制定,而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 制定。 A.科研机构 B.评价机构 C.公安机关 D.政府主管部门 【答案】D 【解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报告和有关资料制定。 33.对于重大危险源,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 ,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等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A.应急措施方案 B.风险评估制度 C.土地使用政策 D.监督管理方案 【答案】C 【解析】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34.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规定,储罐区汽油和煤油的临界分别为20吨和100吨。下列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 。 A.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B.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40吨的煤油储罐 C.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D.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60吨的煤油储罐 【答案】D 【解析】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储蓄区即构成重大危险源①储罐区储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②储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量;Q1,Q2,,Qn--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只有D项,15/2060/1000.750.61.351,因此构成重大危险源。 35.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估工作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中介机构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A 【解析】按照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要求,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及管理。 36.由多种危险物质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根据 对其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定。 A.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 B.最小危险原则和概率乘积原则 c.平均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 D.风险分级原则和频率分析原则 【答案】A 【解析】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进行综合判定,其中,最大危险原则是指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概率求和原则是指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 37.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包括外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和 预警系统四部分。 A.外部管理 B.内部管理不良 C.政策法规变化 D.技术变化 【答案】B 【解析】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各要素关系如图所示。 预警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3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段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效果在 阶段进行。 A.竣工验收 B.初步设计 C.土建完成 D.设备安装 【答案】A 【解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6个月内进行控制效果评价。 39.根据预警指标的内在特点和对指标信息的掌握程度,可以采取的预警方法是 。 A.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 B.指数预警、单项预警、综合预警 C.简单预警、复杂预警、因素预警 D.指标预警、因素预警、复杂预警 【答案】A 【解析】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三种形式,但在实际预警过程中往往出现第四种形式,即误警与漏警。 40.根据预警控制的目标和管理思想,当企业生产活动处于危险状态,日常监控活动已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发展时,企业应该采取的特殊性质的管理措施是 。 A.人群疏散 B.事故危机管理 C.停产整顿 D.人员安置 【答案】B 【解析】事故危机管理是在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系统已无法控制事故状态或企业领导层基本丧失指挥能力的情况下,以特别的危机计划、特别领导小组、紧急救援体系等介入企业领导管理过程。一旦危机状态恢复到可控状态,危机管理的任务便告完成,由日常监控环节继续履行预控对策的任务。 41.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 。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答案】A 【解析】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 42.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B.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 C.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 【答案】C 【解析】误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另一种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该事故最终出现,其发生的级别与预报的程度相差一个等级。一般误警指前一种情况,误警原因主要由于指标设置不当,警报准则过严即安全区设计过窄,危险区设计过宽,信息数据有误。A、B项是发生漏警的可能因素。 43.某单位编制应银屏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答案】C 【解析】A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是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B项,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D项,只对本单位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44.按演练方式不同,应急演练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A.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B.专业演练、战术演练和基础演练 C.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战术演练 D.功能演练、实战演练和全面演练 【答案】A 【解析】可采用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方法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如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45.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通常分为参演人员、 、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A.联络人员 B.治安人员 C.控制人员 D.后勤人员 【答案】C 【解析】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5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都应佩戴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 46.根据职业病防护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和 等。 A.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检测结果 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 D.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 【答案】B 【解析】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包括①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③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④职业病诊疗等有关健康资料。 47.根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严重病危害项目。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 。 A.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 C.可能产生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 D.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 【答案】C 【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列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其余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①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②可能产生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1985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作为分级根据的6项指标急性毒性、致密性、容许浓度、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③可能产生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④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⑤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 48.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 三类。 A.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D.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答案】D 【解析】生产性噪声可分为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其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我国已将噪声聋列为职业病;噪声还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49.化工生产环节可能接触到多种刺激性气体,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是 。 A.氮氧化合物 B.乙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刺激性气体主要有氯气、光气、氮氧化物及氨气等。 50.根据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有关标准,职业接触限值分为 三类。 A.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瞬间接触最高浓度 B.时间加权浓度、短时间浓度和最高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