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2012.doc
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 申请报告 企业名称xx 县 xx 煤矿 编制日期2012年 xx 月 目录 第一章 煤矿企业概况 . ........................................................................................................................ 3 一、企业基本情况 . .................................................................................................................... 3 二、企业从事煤炭开采及安全生产情况 . ................................................................................ 3 三、企业组织架构 . .................................................................................................................... 3 四、管理人员从业经历 . ............................................................................................................ 4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 . ............................................................................................................................ 4 一、企业人员概况 . .................................................................................................................... 4 二、矿井瓦斯防治机构 . ............................................................................................................ 4 三、瓦斯防治专业队伍 . ............................................................................................................ 5 第三章 系统设施 . ................................................................................................................................ 5 一、矿井生产系统 . .................................................................................................................... 5 二、矿井通风系统 . .................................................................................................................... 6 三、矿井抽采系统 . .................................................................................................................... 6 四、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 ............................................................................................................ 7 五、淘汰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 . ............................................................................................ 7 第四章 瓦斯防治管理 . ........................................................................................................................ 7 一、瓦斯等级管理 . .................................................................................................................... 7 二、瓦斯防治规划 . .................................................................................................................... 7 三、年度瓦斯防治目标 . ............................................................................................................ 8 四、岗位责任制 . ........................................................................................................................ 8 五、瓦斯分级管理 . .................................................................................................................... 8 六、瓦斯防治工作考核 . ............................................................................................................ 9 七、事故追查处理 . .................................................................................................................... 9 第五章 防治方案 . ................................................................................................................................ 9 一、瓦斯防治方案 . .................................................................................................................... 9 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防突治理技术方案 . ................................................................ 9 三、瓦斯防治基础资料 . ............................................................................................................ 9 四、区域性防突措施 . .............................................................................................................. 10 五、瓦斯先抽后采 . .................................................................................................................. 12 六、瓦斯防治效果评价 . .......................................................................................................... 12 第六章 资金保障 . .............................................................................................................................. 13 一、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 . ...................................................................................... 13 二、瓦斯防治资金投入 . .......................................................................................................... 13 第一章 煤矿企业概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 煤矿位于 xx 县城正西方向,直距 xxkm ;企业注册地贵州省 纳雍县,注册资本 xx 万元,现有资产总额 xx 万元,从事煤炭开采和 销售,目前处于基建阶段。 二、企业从事煤炭开采及安全生产情况 1、从事煤炭生产年限情况 xx 煤矿自 2010年开工建设, 目前尚未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根据邻近矿井管理经验和贵州省煤矿相关管理要求, 按突出矿井进行 设计和管理。 根据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管理办法解读第十条说明, xx 煤矿于 2010年 9月份开工建设,属办法下发前已经从事高瓦 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生产建设的煤矿企业, 煤炭生产年限不作为必 须指标考核。 附件一证明煤矿企业煤炭生产年限满 5年或高瓦斯、 煤与瓦斯 突出矿井煤炭生产年限满 3年的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 2、煤炭安全生产情况 xx 煤矿自矿井建设以来,始终将安全管理特别是瓦斯管理放在 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 在建设过程中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人身和非 人身事故,未出现瓦斯超限事故。 附表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一览表 三、企业组织架构 1、企业组织架构见下图 2、煤炭生产经营情况 纳雍县 xx 煤矿注册资本 xx 万元,现有资产总额 xx 万元,从事 煤炭开采和销售,现处于基建时期,设计生产能力 xx 万吨 /年。 3、煤矿企业矿井基本情况一览表见附表 2 四、管理人员从业经历 1、矿长 xxx , 2、矿总工程师 xxx , 3、通风副总工程师 xxx , 4、地质测量副总工程师 xxx ,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 一、企业人员概况 xx 煤矿在册职工 xx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xx 人,占在册人员 的 15,煤矿主体专业人员 xx 人,其中工程师 xx 人,助理工程师 xx 人,员级 xx 人。 二、矿井瓦斯防治机构 xx 煤矿设置矿长一名、总工程师一名、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各一名;分管工程师通风工程师、抽采工程师、地测工程 师、防突工程师、安全监控工程师各一名;下设置生产技术科、安 全科、机电科、调度室、通防科区 、采煤队待组建 、掘进队、 机电运输队。 该安全管理模式为矿、科二级管理,成立了矿井安全管理机构, 结合煤矿实际,成立了安全科、生产技术科、通风防突科、调度室等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业务科室,其主要负责人对各部门分管工作负责。 上述部门包含负责矿井通风、瓦斯检测、安全监控、抽采打钻、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工作。 附表 3煤矿企业瓦斯防治技术人员配备一览表 三、瓦斯防治专业队伍 1、专业队伍 矿井瓦斯防治队伍建设情况见附表 4 2、专业队伍培训 为加强矿井瓦斯治理和防突队伍建设, 矿对防突队全体人员进行 岗前专题培训, 确保所有防突工、 探放水工熟练使用光学瓦检器等仪 器仪表,严格按上级培训中心培训期次派出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和复 训,确保全体人员持证上岗。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xx 煤矿根据矿井安全生产需要,自矿井建设起,逐步配齐了各 类特种作业人员。 附表 4专业化作业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一览表 第三章 系统设施 一、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 布置有主平硐、 副平硐和回风平硐 3个井筒, 主平硐采用胶带运输, 承担全矿井的原煤运输任务, 副平硐采用轨道 运输,承担全矿井材料、矸石运输任务。 岩巷掘进工作面采用锚网喷支护方式,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锚 网、 锚索联合支护方式, 采煤工作面采用高档普采、 走向长壁式采煤, 采空区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附表 5矿井生产布局一览表 二、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平硐、副平硐进风,回风平硐 回风,地面安装有山西安瑞节能风机厂生产的 FBCDZ -NO24/2*220型轴流对旋式主通风机 2台, 一台运行, 一台备用, 配备 YBF400S-8型电动机,电机功率 2*220kw。主要通风机实现双回路供电;矿井反 风方式为主要通风机反转实现反风, 风井口安装了防爆门, 井下设置 了风门、调节风门窗 、挡风墙、测风站,矿井通风设施齐全可靠, 掘进工作面采用 FBCD 局扇功率 22kW 2型局部通风机压入式 通风, 实现了 “双风机、 双电源, 自动分风、 自动切换” , 并实现 “三 专两闭锁” ,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 目前主要通风机运行频率 30HZ , 排 风量 4020m3/min,负压 260mmH2O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30万吨 /年, 因在建设期间,未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附表 6矿井通风系统一览表 三、矿井抽采系统 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煤矿建立了瓦斯治理机构, 健全 了各级主要负责人对瓦斯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相关管理制度、 安全生 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矿井在地面建有瓦斯抽采泵房,安装有 2BE3-52型水环式真空泵 2台, 配套电机 YB2-4005-4, 功率 315KW , 2BE3-50型水环式真空泵 2台, 配套电机 YB2-4003-4, 功率 250KW , 。 高负压主管路选用 Φ478mm 焊接钢管,低负压主管路采用 Φ426mm 焊接钢管,支管选用 Φ250 mm焊接钢管,在抽采管路安装了气水分 离器、放水器、防爆装置、防回火装置、放空管和阀门、冷却水循环 水泵和管路、 泵站监测系统和避雷装置等。 在瓦斯抽采泵站的抽采主 管路安设了甲烷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实 现了瓦斯抽放监控系统与县监控中心的联网。 抽采方式为穿层抽放和 本煤层预抽。 附表 7矿井抽采系统一览表 四、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 2011年 2月安装了 KJ73N 型安全监控系统, 地面监控中心 站设在调度室内办公大楼启用后进一步完善监控平台 ,配备 2台 主机,互为备用。 矿井建立了监控系统的相关管理制度,配备了 6名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人员, 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与纳雍县煤矿安全 监控中心联网。 主扇安装了负压传感器。 抽放泵进气管设有流量传感 器、瓦斯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设置符合 AQ1029-2007第 6条规定要求。 附表 8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览表 五、淘汰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 xx 煤矿自矿井建设以来,严格把好机电设备和生产工艺关,井 上下无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设备,生产工艺符合要求。 第四章 瓦斯防治管理 一、瓦斯等级管理 xx 煤矿为建设矿井, 2011年瓦斯鉴定期间尚未进入煤巷掘进, 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实际现场管理按突出矿井设计和管 理。 二、瓦斯防治规划 xx 煤矿制定了瓦斯防治五年规划2010-2014年 ,主要目标是 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 利用”的与其综合治理工作体系,防止瓦斯超限,实现本质安全型矿 井。计划投入瓦斯治理资金 2600万元。 主要保障措施是在通风可靠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应抽尽抽、先 抽后采,做到抽采平衡,效果达标。即采取矿井投产产预抽、采动层 抽采、边开采边抽采、老空区抽采相结合,全面加强瓦斯抽放,凡是 应当抽采的煤层, 都必须进行抽采, 把煤层中的瓦斯最大限度地抽采 出来, 降低煤层瓦斯含量, 同时矿井瓦斯抽采能力要与采掘布置相协 调、相平衡,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确保将 煤层瓦斯抽采到低瓦斯状态下开采, 从而杜绝瓦斯超限, 达到瓦斯治 理标准矿井建设要求,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 三、年度瓦斯防治目标 xx 煤矿处于建设期间, 2012年计划完成首采工作面准备,不安 排生产任务, 计划掘进煤产量 3万吨, 经预测, 瓦斯抽采量完成 25.49万 m 3。 完成 1401瓦斯抽采巷道掘进施工,作为首采区首采工作面 1301工作面抽采专用巷道, 在 1401底板抽放巷及 1301两顺槽施工瓦斯抽 采钻孔约 20000米,达到利用预抽瓦斯消突的目的。 具体情况见附表 9煤矿企业本年度瓦斯防治目标一览表 四、岗位责任制 为加强瓦斯管理工作, 矿制定了各级领导及岗位人员瓦斯防治岗 位责任制,明确了各级领导、各职能科室、施工单位及岗位人员的瓦 斯治理责任,并在现场管理中认真执行。 附件四煤矿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和矿长瓦斯防治岗 位责任制 五、瓦斯分级管理 矿制定了瓦斯分级管理责任制度, 根据不同情况下瓦斯管理的特 点,对治理方案、设计和措施进行针对性管理。 六、瓦斯防治工作考核 1、煤矿企业对所属高突矿井年度瓦斯防治目标考核奖罚和问责 规定 2、上年度瓦斯防治目标完成情况及考核奖罚问责情况 附表 10煤矿企业上年度瓦斯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七、事故追查处理 1、矿制定了瓦斯事故和瓦斯超限分级责任追究制度,针对瓦斯 超限的等级、 瓦斯事故责任类别进行了规定, 同时明确了瓦斯超限事 故责任追究程序和处罚标准。 2、 xx 煤矿自建设以来,认真做好瓦斯管理工作,未出现瓦斯事 故及异常瓦斯超限情况。 第五章 防治方案 一、瓦斯防治方案 矿井于 2010年委托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瓦 斯抽采方案设计 ,针对矿井实际情况,确定了矿井瓦斯抽采参数, 瓦斯抽采钻孔布置方式, 对抽采设备及管路进行了选型, 有效指导了 矿井瓦斯抽采系统的安装。 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防突治理技术方案 2010年,矿委托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纳雍 县 xx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 确定了矿井防突治理技术方 案,并按规定上报至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三、瓦斯防治基础资料 1、 矿井地质勘探报告由广西中煤桂能地质工程公司于 2008年编 制,尚未进行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 2、 矿于 2012年 3月份与沈阳煤科院签订了突出危险性鉴定协议, 着手开展矿井突出危险性鉴定以及瓦斯参数测定、考察工作。 四、区域性防突措施 1、煤层赋存情况 区内煤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 P31 , 是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 主 要由灰色细砂岩、 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 粘土岩及煤层组成的韵律层。 平均总厚度 249.33m 。含煤 20多层,煤层总厚度 12.02m ,含煤系数 4.82,可采及大部分可采煤层共 5层,可采总厚度 5.98m 。 可采及大部分可采煤层编号由上至下为 M3、 M4、 M16、 M31、 M34。煤层 M3、 M4、 M16、分布于上煤组, M31、 M34分布于下煤 组。 可采煤层之间夹一至数层厚度不稳定不可采煤层及煤线、 炭质泥 岩等。 M3煤层分布于煤系上煤组,距 P3c 底界 30.8454.35m ,平 均 42.18m6个钻孔 。煤层厚 0.392.30m ,平均厚 1.54m10个工程 点控制 。黑色,条带状,由暗淡型煤及半暗型煤条带组成,煤层结 构简单, 一般不含夹矸, 个别工程点见厚 0.03m 夹矸。顶板为灰色泥 质粉砂岩,底板为浅灰色粘土岩。平均视密度 1.46t/m3。全区大部份 可采,可采率 90。区内厚度变化较大 , 为较稳定煤层 , 与 P3c 底界之 间含一至二层不可采的薄煤层 , 中间见一层 B1灰岩标志层。 M4煤层分布于煤系上煤组,上距 M3煤层 5.5526.20m, 平均 11.36m6个钻孔 。煤层厚 0.991.38m ,平均厚 1.24m10个工程点 控制 。黑色条带状构造,为半暗及半亮型煤条带相间组成,结构简 单 , 一般不含夹矸 , 个别工程点见含一层 0.03m 的夹矸。顶板为泥质粉 砂岩, 底板为粘土岩。 平均视密度 1.50t/m3。 煤层较稳定, 全区可采, 可采率 100。为主采煤层。 M16煤层分布于煤系上煤组,上距 M4煤层 30.7496.73m , 平均 68.53m6个钻孔 。煤层厚 0.871.93m ,平均厚 1.61m11个工 程点控制 。黑色条带状构造,主要由半亮及半暗型煤条带组成。结 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矸,个别工程点见厚 0.10-0.13m 的夹矸。顶板 为灰色粉砂质泥岩, 间接顶板有一层 B2 细砂岩标志层,底板为灰色粘 土岩。平均视密度 1.45t/m3。全区可采,可采率 100。为较稳定煤 层,为主采煤层。 M31 煤层位于煤系下煤组,上距 M16 煤层 69.28~89.05m,平 均 76.97m6 个钻孔。其与 M16 之间一般夹多层不可采的煤层,间接 顶板有一层 B3 细砂岩标志层。 煤层厚 0.15~1.08m, 平均厚 0.76m10 个工程点控制。黑色条带状构造,由半亮至光亮型煤条带相间组成。 结构筒单,一般不含夹矸。个别工程点见厚 0.06-0.15m 的夹矸,顶板 为灰色泥质粉砂岩,间接顶板为 B3 标志层细砂岩,底板为粘土岩。平 均视密度 1.48t/m3。 为不稳定煤层, 为大部分可采煤层, 可采率 60, 10 个工程点中有浅部 1 个老硐及 6 个钻孔中的 3 个孔可采,在矿区 西部及深部变薄不可采。 M34 煤层位于煤系下煤组,上距 M31 煤层 17.12~35.17m,平 均 26.24m6 个钻孔。 距下界峨眉山玄武岩组 (P3β ) 11.53~20.51m, 平均 17.19m6 个钻孔。与 M31 之间一般夹 1~2 层不可采的煤层或 炭质泥岩。煤层厚 0.82~1.08m,平均厚 0.99m11 个工程点控制。 黑色条带状构造, 主要由半亮及半暗型煤条带相间组成。 结构较复杂, 含一层夹矸,夹矸厚为 0.06-0.10m。性硬。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 为粘土岩,间接顶板为 B4 标志层细砂岩。平均视密度 1.51t/m3。煤 层较稳定,全区可采,可采率 100。 各煤层特征简况一览表见下表 可采煤层特征简况一览表 煤 煤 厚 m 层 度 变化特征 结 构 项板岩性 层 距 间 稳定程度评价 层 最 一最 小 大 平 均 夹 层 ( 矸 数 m) 最少一最多 一般 厚度变化较 大 0 - 1 0 0 - 1 0 0 - 1 0 0 - 1 0 0 - 1 1 变 规 化 律 程 度 底 岩 板 性 距 界 均 顶 平 42.18m 层 距 化 大 间 变 较 相 距11.36m 层 距 化 大 间 变 较 相 距68.53m 层 距 化 大 间 变 不 相 距76.97m 层 距 化 大 间 变 不 相 距26.24m 距 界 均 底 平 相 距17.19m 大 分 采 部 可 较 定 稳 100 可 程 采 度 稳 性 可 率 定 采 M3 0.39-2.30 1.5410 0.99-1.38 1.2410 0.87-1.93 1.6111 0.15-1.08 0.7610 0.82-1.10 0.9911 简单 泥质粉砂岩 泥岩 全 可 区 采 较 定 稳 90 M4 厚度变化不大 简 单 泥质粉砂岩 泥岩 M16 厚度变化不 大 简单 泥质粉砂岩 泥岩 全 可 区 采 较 定 稳 100 M31 厚度变化较 大 简 单 泥质粉砂岩 泥岩 大 分 采 部 可 不 定 稳 60 M34 厚度变化不大 复 杂 泥质粉砂岩 泥岩 全 可 区 采 较 定 稳 100 2、矿井未做突出鉴定,根据矿井开拓和开采布局的安排,首采 M3 层。因此 M3 煤层的瓦斯防治主要采用瓦斯抽放本煤层顺层钻孔 预抽和底板瓦斯抽放巷抽放。 矿井首先开采上煤组,有利于对下煤组各煤层瓦斯释放,采区内 各煤组采用联合开采,矿井投产初期,首采面布置于一区段 M3 煤层 中。同一区段内煤层开采顺序为从上到下开采。因此,设计将一采区 一区段首采面布置在 M3 煤层是必要而可行的。 五、瓦斯先抽后采 矿井根据安全专篇及瓦斯抽采方案设计要求, 矿井瓦斯抽放管路 主管路采用 DN450 焊接钢管自回风平硐入井,煤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DN250 钢管,瓦斯抽采计量装置正在安装过程中。 六、瓦斯防治效果评价 1、矿井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国能煤炭[2011]414 号 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制定了瓦斯防治效果评价制度,对瓦斯防治效 果的评价范围、评价方式、各单位职责等内容进行了规定,规范了瓦 斯评价工作。 2、2011 年度,矿井无瓦斯异常涌出等瓦斯动力现象,瓦斯抽采 系统已形成,具备瓦斯抽采能力。 第六章 资金保障 一、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 作为基建矿井,xx 煤矿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生 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之规定,将安全设施投 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因矿井尚未投入生产,暂不能按矿井产量提取 安全生产费用。 附件五 政府部门批准煤矿企业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的文 件 二、瓦斯防治资金投入 xx 煤矿自建设以来,完善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 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等与瓦斯防治和防突管理相关的各类系统设施, 安装了 DGC 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 购置了超前探掘用全液压钻机、 WTC 瓦斯突出参数仪、矿用风速表、光学瓦斯检定器等设备和仪器 仪表,总计投入资金约 1190 万元。 附件六xx 煤矿瓦斯防治资金投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