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施工组织设计_Microsoft_Word_文档[1].doc
xxx煤矿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概况3 第一节概述3 第二节编写依据3 第二章井田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3 第一节井田概况3 第二节地质水文情况4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7 第一节巷道布置7 第二节支护设计8 第四章施工工艺11 第一节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1 第二节凿岩方式17 第三节爆破作业18 第四节装、运岩煤方 第五节管线敷设及轨道铺设 22 第六节机械化作业线配套设施 24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 第一节劳动组织24 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26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6 第六章生产系统 27 第一节通风系统27 第二节压风系统30 第三节防尘系统 31 第四节防灭火 31 第五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32 第六节供电系统 33 第七节运输系统33 第八节通讯系统33 第九节排水系统34 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34 第一节避灾原则34 第二节避灾路线35 第三节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35 第四节第一节通用部分35 第五节第二节顶板管理37 第六节第三节“一通三防”管理41 第七节第四节凿岩爆破管理45 第八节第五节电器设备管理 51 第九节第六节运输管理 53 第十节第七节复道安全注意事项 55 第十一节第八节起吊重物安全注意事项58 第十二节第九节挖掘机管理59 第十三节第十节其它60 第十四节第九章架棚施工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68 第十五节第十章文明施工、环保、消防、降噪声措施 69 第十六节附件施工图表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硐室名称本施工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为回风斜井井筒。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该矿井通风系统。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回风斜井设计长度648.1m。服务年限同矿井服务年限。 四、其他本施工规程不包括井筒的底拱、铺底、台阶、水沟等,施工时另行编制施工措施。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掘进巷道设计图纸某某矿回风斜井井筒平、剖、断面图,图号S1628-118-1。二、其余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4、简明建井工程手册。5、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井田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某某井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行政区划隶属某某镇管辖。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某某公路从井田北界通过,某某高速公路从井田西北部15公里处经过,本区交通条件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XX′X“YY′Y“,北纬ZZ′Z“WW′W“。井田东西宽10.0Km,南北长7.612.5Km,面积约107.45Km. 某某煤矿由XX有限公司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5Mt/a。斜井开拓,设主、副、风三个斜井井筒,一个工业广场。 第二节地质水文 1.1井筒地质及水文地质 1.1.1地层 井田内被第四系所覆盖。根据区内回风检孔资料,将区内地层层序划分为第四系风积沙、第四系中更新系统离石组、第三系保德组、直罗组J2z、朱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现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1.1.1第四系风积沙局部零星分布,厚度1-10m。为浅黄色粉细沙、细沙,分选性中等,磨园度为次棱角状。其上植被多为沙柳、沙蒿及杂草。第四系地层厚度变化较大,根据X1-4、X1-5钻孔揭露厚度为7.4-7.5m,主检孔揭露厚度18.83m,主斜井井口处,松散层厚度小于5.0m。第四系地层角度不整合于一切老地层之上。本层揭露厚度0-10.02m。 1.1.1.2第四系中更新系统离石组分布广泛,多沿梁峁大面积分布,地形平缓,边部发育冲沟。岩性为浅黄色粉砂质粘土、亚砂土,柱状节理发育,因结性差。厚度0-20m。本次揭露厚度,30.85-7 2.40m。 1.1.1.3第三系上新统保德组N2b断续出露于各支沟沟脑,是本区第四系地层的主要原因组成部分。岩性为灰黄色、浅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夹2-5层厚0.3m左右的古土壤层,半固结,柱状节理发育, 含大量灰白色不规则状钙质结核,底部偶见灰白、褐黄色砂、砂卵石层。厚度0-120m。本次揭露厚度, 0.00-10.02m。1.1.1.4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全井田分布厚度0-132.70m,平均77.97m。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无定河南岸及区内较大沟谷中局部出露。本组顶部普遍遭到风化剥蚀,保留不全。井田西南部ZK202孔132.70m、中部Z808孔112.99m厚度较大。该组岩性较单一,主要为一套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河流相沉积。岩性以灰白-浅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和浅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组成2-3个沉积旋回,下旋回顶部或上部见及杂色粘土岩,大部厚度小于1m,局部达到2m左右。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含较多植物茎干化石及泥砾,分布较稳定,厚5-20m,是本区划分延安组和直罗组界线的重要标志层K4。与下伏地层延安组呈整合接触。本次揭露厚度, 42.42-52.82m。 1.1.1.5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全井田分布,为本区含煤地层,厚度188.27-251.59m,平均23 2.46m,由南向北厚度减小,无定河南岸波罗镇附近、井田东北部白莲沟沟底、井田东南部沙峁沟沟底等地局部出露。岩性主要表现为一套河流湖泊三角洲冲积平原环境沉积的灰色细粗粒长石砂岩、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黑色炭质泥岩、煤层线多个沉积旋回组成的建造。根据岩石组合、含煤特征、旋回结构等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段。含可采煤层一层3号煤层。 1.1.2构造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无岩浆活动痕迹,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经过地震勘查,井田内地震线经过地段未发现断层点,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近西向缓倾的单斜层,倾向277,倾角0.6左右。 1.1.3瓦斯、地温摘自侏罗纪煤田某某矿井田勘察报告 1.1.3.1瓦斯根据施工的4个钻孔采取的瓦斯样测定成果得知,煤层CH4含量最大为0.10mg/g燃,自然瓦斯成份中CH4含量最大为0.96,瓦斯分带属二氧化碳氮气带,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1.1.3.2地温对钻孔资料显示,所测钻孔中最高温度为17.42℃,地温梯度4827kg 满足要求B、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安全系数验算m459004827 9.57.5 满足要求C、电动机功率校核P KBFV102ηc1.248275.51020.85367kW 575 kW367kW 满足要求式中KB电机功率储备系数KB1.2 ηc传动效率ηc0.85 D、提升能力计算经计算箕斗在不同深度时的提升能力见下表施工提升能力表井筒深度m200300400500600700 提升能力m3/h48.343.339.235.933.131.2 提升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附副提升系统的核算提升机最大静张力核算FjC6000㎏A、提升机最大提升重量FK1、提矿车时矿车MG1.1-6B 自重Q145922368㎏喷浆料Q241.120000.857480㎏总重9848㎏2、提人车时人车自重Q33523㎏乘车人员Q41080800㎏总重4323㎏选用钢丝绳67-24-1770型Qd39071kg Q52.02kg/m6651343kg B、提矿车时钢丝绳的终端载荷;FKQ1Q2sinαf1cosαQ5sinαf2cosα 式中α井筒的倾角、α20。F1钢丝绳运行阻力系数f10.01。f2钢丝绳运行阻力系数f20.2 将α、f1、f2代入上式解得FK9848sin20f1cos201343sin20f2cos20 98480.351413430.5300 3461712 4173kg FjC6000 kgFK4173kg 符合要求C、提人车时钢丝绳的终端载荷FR3523 800sin20f1cos201343sin20f2cos20 43230.351413430.5300 1519712 2231kg FjC6000 kgFR2231kg 符合要求D、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选用67-24-1770型钢丝绳,钢丝破断力总和为Qd39071kg。安全系数验算提矿车时m3907141739.4 9.47.5 符合要求提人时m39071223117.5 17.59 符合要求E、电动机功率校核P KB FV102ηc 1.241733.71020.85214kw 满足要求第五节管线及轨道铺设一、在掘进施工中所敷设的电缆、风水管路、排水管、风筒等均应吊挂牢固整齐。风水管路及电缆通过井筒两帮的预埋钢管进入井筒内布置。电缆钩每隔2m一个,电缆垂度不超过50㎜。风水管要接口严密,不得出现漏水、漏风现象,风水管距迎头20m范围内使用一寸胶管,20m外使用直径108㎜钢管,要随工作面前进及时延长,以备迎头正常用水。风筒要环环吊挂,风筒口距迎头≤10m。二、随巷道掘进逐渐向前铺设临时轨道,轨道采用22㎏/m钢轨。轨枕采用木轨枕。箕斗轨道间距为900㎜,轨枕间距为800㎜,人行车轨道间距为600㎜,轨枕间距为800㎜。轨枕铺设方法铺设木轨枕时先平整好场地,然后依据中腰线按轨枕间距摆放枕木,之后把道轨放到轨枕上并上好道夹板,调直道轨后用道钉压好,再按中腰线校正轨道。保证项目检验项目1、钢轨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严禁在主要线路上使用磨损超限钢轨和同一条线路杂拌道。3、附近与轨型配套齐全,不同轨型相接必须采用异型鱼尾板。检验项目设计值标准规定合格优良-3--5-2--3 两轨面高低值小于等于5小于等于3 接头平整度小于等于2小于等于1 接头方式、轨距对接错距小于等于60小于等于40 错接错距轨长的1/31/4 扣件钉质量主线浮离量大于2的小于等于10小于等于5 允许偏差项目检验项目允许偏差中心位置-50--50 双轨间距直线020,曲线025 坡度-1度--1度轨面标高主线-30---30,一般-50---50 轨面前后高低主要小于等于10,一般小于等于15 方向小于等于12 轨缝直线的小于等于5,曲线小于等于8 第六节机械化作业线配套设施序号作业线设备名称型号规程单位数量主要技术特征1提升系统提升机主提升机JK-2.5/11.5台1V5.5m/s N575kw 副提升机JK-2.0/20台1V3.7m/s N256kw 箕斗6m3辆1 串车MG-1.1/6B 辆201.1吨人车XRC-10-6/6辆1乘坐10人2凿岩风钻YT-28部10 3装岩挖掘机CX36B辆1 耙斗装岩机PY-90B型台1生产效率60140m3/h 4排矸装载机ZL-50型台2 自卸汽车12吨台2 5 支护搅拌机JS-500台2生产效率50-70m3/h 配料机PL-750台1 砼喷射机Z-VII 台4 砼输送泵HBT-60A台1 锚杆钻机MTQ-70台4 锚索机RTM-1436台4 钢模板套多套6辅助系统排水泵D46-503台3Q46m3/h H150m 40kw 潜水泵BQF50/25台3Q50m3、H25m 信号、通讯装置DX-1套2 人车信号专用套1 照明Dd250/127套5 通风机FBD-№5.6/222台1 测量DJL-1型激光仪台2 压风机4L-20/8台1132kw 20m3/min 压风机5L-40/8台1250kw 40m3/min 第五章劳动组织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 一节劳动组织本劳动组织表结合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技术装备情况、工期、工效确定各工种需要人数。1-1断面迎头掘进和混凝土永久支护采用三八制,平行交叉作业,两掘一砌。2-2断面施工采用四八制作业,三掘一支,喷浆支护班平行于某个掘进班组中进行锚网喷永久支护工作。回风斜井井筒基岩段施工劳动力配备表序号工种名称班次掘一班掘二班掘三班支护班小计1打眼工666220 2点眼工222 6 3放炮员111 3 4班长11114 5耙装机司机11114 6信号工22228 8把钩工22228 9喷浆工22 10大班电工22 11上料工66 12喷浆机司机22 13井口信号工22228 14井口把钩工22228 15绞车司机22228 16水泵工11114 17通风工33 18瓦检员3 19汽车司机3 22其他2020 合计122 混凝土浇注班劳动组织表工种ⅠⅡⅢ合计地面混凝土搅拌44412 绞车司机1113 井口信号工1113 井口把钩工1113 井下信号工1113 井下把钩工1 1 13 模板工3339 井下卸料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