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易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 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做好我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为目的,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位于平鲁区井坪镇东南15km处西易村,行政区划隶属于平鲁区白堂乡。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22′01″11222′59″,北纬3926′12″3938′04″,井田面积2.5892km。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地表均为黄土覆盖,经长期冲刷切割,呈现为低山丘陵地貌。纵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比较复杂。井田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大小沟谷平时基本无水,唯有雨季才汇积洪水沿沟排泄,辗转向西流入七里河。七里河为井田附近主要 河流,于井田西界外由北向南流过,为季节性河流,属桑干河水系。 三植被 矿区内地植被较差,森林覆盖率低,以耕地、荒地为主,总体上以人工植被为主。 四地质灾害形成原因 矿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或地层局部不均匀沉降等,一旦发生,危害性较大。 1、自然原因 矿区内植被较差,地层裸露,一旦突降暴雨,易形成突发性山洪,冲刷沟谷和河床,从而导致泥、砂、石等固定物质向下游冲去,极易形成破坏力较强的泥流、砂石流等;区域内多丘陵地带,平坦地区极少,地势切割强烈,同时在局部地区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红土在长时间降雨作用下,易引发滑坡、崩塌、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地震也会诱发崩塌和滑坡灾害。 2、人类活动成因 矿山开采历史形成的堆放在沟谷或河滩上的废渣、弃石及废矿,自然形成的陡坡等,都易在雨季或地震时诱发地质灾害。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 二、主要危险区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规定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主要防治措施1、新建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2、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长效机制。 三、地质灾害处理措施 一建立和落实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1、要求情况准确,上报迅速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事故,由矿及时向朔州市国土资源局平鲁分局上报。 2、速报内容 1速报材料应根据已获知信息,说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原因,并尽可能地说明地质灾害的规模,可能的诱发因素、地质成因和发展趋势等,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矿地质灾害监管人员应积极配合国土部门组织的专门应急调查组,若发生地灾时应协助并前往地质灾害发生或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地质灾害调查,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束后及时向矿报告地质灾害的调查情况。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已造成的经济损 失,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规模;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和诱发因素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对策、措施;今后的防范工作建议。 二地质灾害应急措施 1、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制定措施并责任到人要针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应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及主要威胁对象,制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和灾害应急系统,并将责任分解至具体人员或受威胁的对象;矿区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矿区内的抢险救灾工作,并根据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平鲁区国土资源分局及相关部门报告, 2、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以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为主的全矿人员应积极采取以下相应施救工作。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救 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及时赶赴灾害地点,抢救被困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抢救。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白堂乡卫生院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采取措施防止或控制传染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 源、食品等。 3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部门负责恢复被毁的公路、铁路及有关设施;组织应急运输力量,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4通讯保障 通讯部门含无线、电信、移动等部门负责恢复破坏的通信干线和重要通讯设施,取得并保持区、乡镇自然灾害防灾指挥部办公室、地质灾害现场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保证救灾通讯畅通。 5电力保障 电力部门负责恢复因灾破坏的发、输、配电设施和电力系统,确保灾区用电。 6物资供应保障 经贸、粮食部门负责调运粮食、食品和其它救灾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救灾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7灾民安置 民政部门负责调配、发放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8社会治安保险 公安部门、武警支队根据灾情需要发布紧急交通管制和 治安管理通告,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 违法犯罪行为;清理、疏通重要的交通秩序,确保抢险救灾 工作顺利进行。 9应急资金保障 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灾情轻重联系财政局筹备、划拨救灾 资金。 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应急救济款、安置灾民。 10呼吁与接受援助 民政等部门负责按有关规定对外介绍地质灾害灾情,呼 吁援助, 提出急需救灾物资的种类、 数量及援助捐款总金额; 接受和安排社会各界提供的紧急救援物资。 11宣传报道 党政综合办联系新闻部门向公众发布地质灾害灾情等 有关信息,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2其它 联系社会各界、各部门组织人力、物力,对灾区的地质 灾害进行对口支援。 四、防灾要求和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 6 济持续发展。 督促地质灾害监察人员对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巡查; 对灾后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实 行层层负责制。 二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切实落实预防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山西省地质环 境保护条例 应根据 。 平鲁区 2013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的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有暴雨和水位异常现象时,应禁止 采矿、削坡、取土、抽取地下水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要各尽其责、紧密配 合,密切关注汛期的气候变化及有无滑坡迹象,一旦发现灾 情,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及早按既定路线疏散,最大限度 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对汛期易形成山洪 和泥石流的特殊地段,要加强巡查,制定避灾路线,建立基 层联络和群众报告制度。在雨天应采取停产或避让措施。 三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巡查、预测、预报工作 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测、 预报、规划和防治措施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要加强 汛期地质灾害的检查、巡查工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7 坚持“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方针,积极开展地质灾害 防灾基本知识、法规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干 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水平。 组成监测小组, 对周边、 井下进行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汇报。 五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 度。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实行值班、带班制度,向 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8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 关于地质灾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通知 为积极抓好我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根据平 鲁区人民政府,平政办法【2013】27 号文件要求,经矿管会 议讨论,决定成立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矿区地 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其人员配备如下 组 长毛德信(矿长) 副组长贾永胜(总工程师) 成 员蔡同彩 宋洪喜 王明春 陈文海 苗 刘 鑫 斌 苗成海 岳 明 苗青龙 闫长青 朱晓光 办公地点在综合办公室,由朱晓光兼任办公室主任。 特此通知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煤矿有限公司 2013 年 6 月 22 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