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煤矿水害防治调查报告.doc
水害调查报告 一、前言煤矿受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为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矿井安全、正常、有序生产,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矿产资源、财产不受损失,矿组织对开采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情况特作此报告。 二、新系统生产状况目前我矿新系统布置有12层暗斜井、5层首采工作面瓦斯抽放巷两个掘进工作面。12层暗斜井已掘140米,余180米贯通,5层瓦斯抽放巷已掘70米,余390米。 三、水害调查情况 1、老窖井调查情况 矿区范围内有一口老窖井,位于前面靠东翼位置,原开采12层,井巷早已全部跨落堵塞,井口跨落处干燥、无积水。 2、地表河流、沟渠及陷落带调查情况 在矿区开采范围内,地表山势较陡,经勘察,地表有一条自东向西的沟渠,无地表陷落和裂缝带出现。 3、顶板含水层情况 经查阅有关地质资料,我矿属二迭系龙潭煤组,岩性由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全组厚185 465米,该组地层含裂隙水,富水性弱,该组上部属三迭系飞仙关组下段,富水性弱,属弱含水层。据5层掘进巷观察,我矿岩性透水性好,若遇连续多雨季节,井下巷道局部地段会出现滴淋水现象,雨过天晴后,滴淋水消失,井 下较为干燥。 四、水害预测分析 1、窑井危害分析窑井早已跨落封闭堵塞,目前通过12层暗斜井揭露到的窑井采空区情况看,雨季会出现滴淋水现象,雨过天晴后滴淋水消失,预计无大量窑水积存现象。但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河流、沟渠、陷落带水害分析 据调查情况,在矿区范围内,山势较陡,降雨大部分经地表流入沟渠、河流,极少部分降雨经地表裂隙渗入井巷,但对采掘工作无影响。 3、顶板含水层水害预测分析 经查阅相关地质资料及井下岩层透水性情况观察,我矿岩性属弱含水层,岩石裂缝发育,透水性好,据此,顶板无积水容水现象,遇多雨季节,矿井巷道局部地带出现滴水现象,但对采掘无影响。 五、矿井防治水措施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矿无水害威胁,但必须要有超前防范意识,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据此拟定以下防治水措施。 一、成立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安小友 成员晏福春史玉良张升刚王汉 朱学林张宝全赵继克赵应洪 普玉胜 二、地面防治水措施 1、雨季前,做好防洪抢险物资的准备工作,以便在发生洪灾威胁到矿井及地面设施安全时,能够争取时间,物资及时到位堵截洪水。 2、加强地面沟渠、河道的检查工作,禁止任何人将矸石、炉灰、垃圾等物倒入河内。 3、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在雨季来临前,对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水、疏排水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掌握当年、历年的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情况。 4、每次降大到暴雨和降雨后,检查矿区及地面有无裂缝、老窖陷落等情况,发现漏水情况及时处理。 三、井下防治水灾措施 1、对矿井水流量每月测定一次,掌握用涌水量的变化情况。 2、安全员和其它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好职责,检查督促好个掘进面的探放水工作。 3、全矿职工必须熟悉掌握矿井避灾线路和透水预兆,以便在出现透水预兆或发生灾情时能够快速撤离灾区。 4、装备探放水设备,配齐钻头,钻杆,排水管等,并按要求实施探放水。 5、要有工作、备用水泵和检修水泵,并配齐排水管和与水泵相匹配的电器设备。 6、对水仓、水沟要定期清理,在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7、对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要经常检查维护,在雨季前,必须全面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好设用。 8、雨季前,组织一次联合排水试验,以检验工作水泵、备用水泵及排水管路的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洒基镇长箐煤矿水害调查报告二0一0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