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doc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 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粉尘、噪声、高温、以 及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主要种类有CH 4、 CO 、 CO 2、 NO 2、 SO 2、 H 2S 等。以上有粉尘、噪声以及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伤害影 响较大,必须提高警惕,加强检测和管理工作。 二粉尘 矿井粉尘对工人的身体的影响也称矽肺病。是由于游离的二氧 化硅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人的肺泡上发生堆积,影响气体 交换,最后导致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组织全部纤维化。 1井下粉尘 粉尘的产生地点主要是采掘工作面, 其次是运输过程中及各转 载点。粉尘的发生量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2地面粉尘 粉尘的产生地点主要是储煤场、排矸场。在储煤场、排矸场周 围粉尘较大的地点均采用喷雾、洒水降尘措施。 三噪声 长时间在工作环境中接触频率较大的声音从而引起人的反感、 烦燥不安,长时间或较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还可能引起人的 神经系统出现某种障碍和病变听力损害和神经衰弱等,引起人 体的内分泌失调等情况出现,听觉器官受到严重伤害。 四有毒有害气体 在工作中长时间的接触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 导致急性中毒 或死亡。 五高温 是由于人体长时间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导致中暑、可能 导致职业性白内障、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最后竟晕倒 的现象。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职业 病危害事故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发生群体性职业卫生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救援人 员要按照“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遇害者进行急救。在遇到 急性职业危害时救援人员要按照本着“先活着后死者、先重伤后轻 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险。遇到缓慢性职业危害时要对遇害者尽 可能的医疗康复。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副总工程师吴勇 副总指挥人力资源部部长吉洪卫 成员人力资源部、政工部全体人员 二职责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组织启动本矿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3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职业病危 害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1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 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 信号; 2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 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 的经验教训。 罗文波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 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工作。 李强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范家栋负责指挥、维护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王开伟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 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 四、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必须认真落实本矿管理制度,切实把防治岩尘、煤尘、有毒有 害气体、高温、机械设备的各项管理规定及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不 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防止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具体采取如下 措施 1必须完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防尘管路的管径选择满足 生产和防尘洒水需要,管路必须到达主要进风巷和回风巷、每条输 送机巷道、装载转载点、所有掘进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道,并按 规定安设三通和阀门。 2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煤层注水、湿式打眼、爆破使用水 炮泥、爆破后洒水、转载点喷雾洒水、上、下出口冲洗巷道、工作 面进回风巷道冲洗、净化风流、隔爆水袋、符合规定的最佳防尘风 速、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3井下各运煤装载点、转载点必须有喷雾装臵,装载点风 流下风测设臵净化风流的水幕。 4采掘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主要进风大巷及进风斜巷 都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应封闭全断面,并使用正常。 5井下的煤巷、半煤岩巷每天要冲洗降尘,粉尘较大的采 掘工作面必须每班冲洗,其它运输巷道、回风巷道每周必须进行冲 洗,巷道中的积尘必须及时清扫运出。 6必须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矿井喷雾降尘装臵 和隔爆设施的设臵必须符合规定要求,要经常保持隔爆水袋的完好 和存足规定的水量。 7测尘与测风同步进行,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采 掘工作面根据实际情况要随时进行测尘,发现粉尘浓度超限时,必 须加强煤层注水、喷雾降尘等防尘措施。 8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 使通风系统合理、 稳定、 可靠, 实行分区通风。矿井、采区应有足够的风量,采掘工作面配风量必 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消除采掘工作面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加强巷 道贯通后的通风管理和局部通风管理工作,杜绝巷道出现无风、微 风和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现象。 9对机械设备完善防护消声装臵。 10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这也并防治体检,定期组织开展职业 病防治专项培训。 11 加大职业病危害宣传力度, 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12及时监督项目部配备和发放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尤其是 直接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的岗位,特别是掘进工作面,对掘进工作 面工人发放防护口罩,对噪声严重区域发放防噪护具。 二预警行动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一旦发现有群体性隐患,就要启动应急预 案,发布事故预警,避免职业卫生事故发生。 五、信息报告程序 调度室接到群体职业卫生事故汇报后,立即将事故概况向值班 领导汇报,并根据值班领导的指示,向总经理汇报,同时向公司总 工办汇报。 汇报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初步原 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等。 通知顺序如下事故发生地点→调度室→值班领导→总 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 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 1小时内向木孔乡煤监组报告。 六、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调度室接到矿井职业卫生事故汇报后,立即汇报值班领导,并 立即通知指挥部,由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 别应急预案。 (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 30 人以上群体 发生职业病,为Ⅰ级响应。 (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已经可能导致 10 人以上、29 人以下 群体发生职业病,为Ⅱ级响应。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已经可能导致 3 人以上、9 人以下群 体发生职业病,为Ⅲ级响应。 (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已经可能导致 1 人以上、3 人以下个 体发生职业病,为Ⅳ级响应。 (二)响应程序 矿井职业卫生事故发生后,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 当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急性职业卫生事故的汇报后,立即撤出灾区 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技术负责 人等有关人员,有关人员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组织 矿山救护大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 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当调度室接到发生缓慢 性职业卫生事故的汇报后,立即向职业病危害防治机构汇报并联系 矿医院对遇害者进行身体检查、医治。 (三)处置措施 发生职业卫生事故后,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 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⑴ 施综合防尘措施,降低浮游煤尘、岩尘的浓度。 ⑵ 强通风,采取瓦斯排放措施,防止灾区瓦斯、有毒有害气体积 聚,防止井下存在高温环境。 七、应急保障 (一)应急物资保障 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在各作业点放不同数量的消防器材,材料 库配备救灾用的局扇、风筒、水泵、水管等。通瓦部在井下材料硐 室配备相应原材料,如水泥、沙子、石料等。 (二)应急装备保障 矿井发生职业卫生事故时,召请南桐矿业公司救护大队联合我 公司救护队、 南桐矿业公司医院、 并提请当地公安局进行交通管制, 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 (三)应急档案管理 建立职业病危害管理机构、编制职业病危害计划与实施 方案、编制职业危害防治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 档案。 贵州能渝煤业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1 年 4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