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黄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doc
石门黄煤字[2012]40号 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黄煤矿 二O一二年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皖南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规,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2】29号文件和省、市、区煤炭主部门对煤矿防治水工作要求,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2012年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的精神,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水害事故,促进我矿的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机构和队伍,摸清水患情况,完善防治水基础资料,推进水害防治各项措施落实,有效提高防治水害能力。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和“采掘防突水、汛期防淹井”的理念,有效遏制各类水害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矿防治水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洪友寿矿长 副组长刘金平安全矿长、伍宏启技术负责人 成员刘光华生产矿长、陈满来机电矿长、史前根通风副总、陈登宝机电科长、方汉超安全科长、徐旭明生产科长、许有钢财务科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开展等。 四、专项治理主要内容 1、建立健全以矿长、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水害防治责任体系 构建煤矿水害防治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建立以矿长、技术负责人为主的防治水安全责任体系。要建立“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的煤矿安全监管机制,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完善煤矿防治水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技术负责人负责防治水 技术管理工作,矿长做好防治水工作决策、指挥和组织落实工作。要建立“业务保安、环环相扣”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要明确各科室负责人责任人,负责具体的职责和防治水工作,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 2、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探放水资料收集、分析、审核制度、防治水相关规程审签制度、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验收及审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防治水培训计划等各项管理制度。 3、严格执行防治水制度 要建立在暴雨季节对地表和井下重点防治水区域,及采掘工作面施工前对水灾隐患进行排查的制度;在采掘作业规程中要有探放水专篇,对探放水进行专门设计;对己配置的专用探放水钻进行检查维护,确保使用可靠,成立专门的探放水小分队,专人使用;对配备的探放水工不足的问题,必须立即派人到池州矿山安全培训中心进行培训。 4、做好防治水规划、建立健全防治水基础台帐资料 根据我矿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化分时经安徽省煤炭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评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等级为“简单”类型的情况,编制好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并组织工人学习和落实。 建立完善防治水各种基础资料。查清矿井老空水和周边老窑情况,并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完善矿井涌水量观测等15种基本台帐和矿井充水性图等5种图纸。 5、生产技科全面排查了接近老空区或邻近关闭矿井的采空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患威胁,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底板承压含水层,在一定的程度上潜在岩溶水威胁,对周边关闭的矿井和附近老窑开采情况进行水文地质分析,彻底查清水患威胁。建立了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和矿井涌水量观测台账等各种台账及防治水基础资料。在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注了积水范围,积水标高和积水量,及突水点、突水量,在图纸上画定三线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对老空水、岩溶水、断层水、陷落柱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预报。 6、在2012年编制的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出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包括机构、人员配备、设备、钻探工程计划、资金计划,确保人财物到位。 7、对矿井的供电设备、供电路线、备用电源、排水设备、管路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检修处理,对计划安装的水泵、电缆、管路安装结束,保证矿井供电、排水系统正常。 8、对新增加的供电设备、避雷设备、排水设备和管路等及时安装,并保证投入使用。 9、对地面的防洪沟,砌筑加高历年最高洪水位置0.8m以上,并保证一定数量的沙袋备用,对排洪涵洞的杂物、淤泥彻底理干净,保证排洪通道的断面和畅通。 10、对井下180m水仓的淤泥、杂物等理干净,对不合格的支护 进行整修。对井下所有巷道水沟进行彻底清理,保证畅通无阻。 11、对地面房前房后水沟清理畅通,并对地面山坡进行观察,掌握坡地情况,出现险情及时向矿指挥组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2、对供电系统、避雷装置、备用电源每次雷雨来临之前进行一次检修,保证设备的完好和使用正常。 13、对防洪物资加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他用,“三防”所需的物资要及时保证发放,不足时要及时向指挥组汇报采购备用。 五、雨季防治水措施 雨季前,开展全面水害隐患排查和设备设施检查。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汛期要落实专人负责对矿井附近可能威胁煤矿安全的水体、地表裂隙和塌陷区进行巡查,并对井下涌水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不间断地观测,落实专人负责防洪抢险物资的准备和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密切关注雨季天气形势一旦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必须立即安排对有受水患威胁的区域停止井下作业,撤出井下所有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六、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时间为4月份。为宣传发动,制定方案,全面排查阶段。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全矿职工对水害专项治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地认识,以提高全体职工防治水工作的自觉性,确保矿井汛期安全。在4月份按照国家安监总局 [2012]29 号文件和区经委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方案的要求,组 织一次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整改时要做到措施、责 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第二阶段时间为 5 至 7 月份。主要是在汛期的水害进行集中整 治。一要对地表水进行整治。要加强地表防洪坝的加固和巡查,对老 窑和塌陷区进行填实,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二 要加强井下水的防治。在汛期到来之前要对水泵等排水设备、设施进 行一次检查和维护,对大小水仓进行一次清淤。三是开展一次水灾应 急救援演练,并及时进行决、总结、分析、评价;检验矿井应急救援 能力。四是要搞好预测预报,对井下出水点进行水文观测,尤其是在 汛期,间隔观测期不大于 7 天。要时刻监测井下水量动态,在掘进巷 用业中要随时注意工作面情况,一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按照救防 治水援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撤人进行处理。在地面出现较大的洪水 时,一定要将井下所有人员撤出,确保汛期的安全。 第三阶段时间为 8 月至 10 月,是“回头看”的总结阶段。通 过总结上半年和雨季防治水工作好的经验,发扬成绩;找出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以利在以后的防治水工作中进行改正。总结行 成文字通报全矿,并上报安监主管部门。 七、相关要求 1、从矿长到职工要充分认识到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杜绝 麻痹松懈的思想,要从防治水基础工作做起,从安全管理干部做起, 将水害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在狠抓防治水工作的同时要抓好“一通三防” ,抓好安全质量 管理及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要同时兼顾,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抄报皖南分局、池州市经信委、贵池区经信委、梅村镇政府 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黄煤矿 二 O 一二年四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