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矿安全管理.doc
论煤矿安全管理 摘要众所周知,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煤矿企业安全与否是煤炭工业稳定及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大事。因此,安全问题历来都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以下的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本文笔者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来说,虽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总结,建立完善了很多管理制度、办法,但整体上来说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等,特别是超前预防控制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思路传统保守,过多依靠专项整治、集中排查、会议布置、下达命令、处罚为主等的行政手段来强制实施进行安全管理。一般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事故发生后,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再根据事故性质,进行整改。这种治标不治本、被动救灾、事后处理整治的安全管理模式,在短期内对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很难从源头上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管理制度不系统、不完善、不建全,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二是对员工培训不全面,针对性不强,人员不安全行为缺乏有效控制;三是安全管理操作控制程序不清晰、不闭合,未能做到全过程控制,安全管理不全面、存在漏洞、随意性较强;四是对矿井存在的危险源及潜在的危害因素没有进行系统、全面 、充分的辨识和定量的风险评估,并针对相应的风险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和措施的管理流程,不能做到风险的超前预控,安全管理缺乏超前性;五是没有针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制定相应的岗位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没有做到所有岗位规范操作和全方位控制,安全管理缺乏针对性;六是未能针对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具体管理办法,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 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为宗旨,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预防控制为核心,以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为重点,以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重点推进、讲求实效为原则,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建立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效、更全面的体系化安全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杜绝较大责任事故发生,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 三、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煤矿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过程设计、建设、生产、扩建等中对各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分级,进而对其进行风险预控,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的优化、协调,杜绝较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并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闭环风险管理过程。 因为煤矿事故种类多,因果链长,不好管理,且有些因果链还不大清楚,所以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煤矿安全目标。 四、安全管理的特点 1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强调的是“风险可控制、事故可预防”的过程管理,是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实行关口前移、预控为先。从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最终的管理目标,形成一套按照PDCA循环模式的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它是持续不断循环上升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过程中动态管理的,能够很有效地处理好“人、机、环、管”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那些认为煤矿“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是偶然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 2风险预控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特点。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管理过程,反映了企业的预控能力,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工序所有可能的危害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和环境的危害状态、管理漏洞和缺陷等等进行全面具体的辨识,明确管理对象,通过分析评估,确定这些不安全因素的风险等级,从而明确各生产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实现全方位管理、重点控制。另外煤矿安全风险管理贯穿煤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从煤矿的设计、建设、生产到报废,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实施风险管理,达到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对管理过程和管理重点实施超前预防控制,实现关口前移。 3以预控为核心,持续改进的特点。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控,就是在对矿井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全面充分辨识和合理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预先控制,切断风险发生的渠道和条件,进而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并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同时辨识新的危险源,为下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循环提供经验累积,从而实现对风险的预控和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4具有针对性和简单性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全员、全过程参与,使各岗位、各环节的作业人员自下而上自始至终参与危险源的辨识、管理流程的设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对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很了解,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和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容易理解和掌握。操作人员对于属于自己的具体要求一目了然,只要知道和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措施,按标准、措施执行,就可以规范作业,所以现场的针对性和员工操作的简单性特别强。 5通用性和特殊性的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给出的是一整套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更清晰、更具体地明确了管理对象、管理程序、管理重点、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和管理目标,形成了一套以风险预控为基础的闭环管理模式,所以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条件下的矿井。对于不同矿井来讲,不同的是存在危险源的类型、数量和风险等级及主要危险源,而辨识风险的方法及实施安全管理的理念是一致的。只要全面实施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就能解决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6科学系统性的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是在继承我国现行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风险辨识,强化流程管理、过程控制,突出了管理的超前性,使制定的标准措施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落实。对体系运行效果,通过过程考核,系统掌握措施落实的流程和制度建立情况、措施落实的效果,确保危险源的预防控制落到实处。通过动态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控制整改,做到持续改进。 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点 1决策层重视是前提。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煤矿在人力、物力、财力、思想等方面自上而下做好充分准备及各类文件的编制、审定等具体工作,只有在矿决策层及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下,在人员、时间和其它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对人员组织等各方面进行调配、协调才能使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得到顺利建立和实施。 2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类是基础。通过对矿井生产、生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充分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分类,找出煤矿安全管理最终危险源的这一主要问题,通过过程控制了危险源,就保证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