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泰中心钢结构主楼结构设计.pdf
第 3 7卷 第 1 1 期 建 筑结 构 2 0 0 7年 1 1月 【 编者按 】 中国电子 工程设计 院 C E E D I 是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注册的大型综合性工程建设企业 集 团公 司 、 国 际咨询 工程 师联合会 中国成员单位 、 国际污染控 制协会联盟理事 国成 员单位 , 也是 中央管理的十 家骨千勘察设计 单位之一 。C E E D I 以 自身的行 业优 势和技 术 贮备 , 在 高科技 建筑工程 和特种 环境 工程建设 方面具有 突 出的技 术 优 势和竞 争力。C E E D I 以科技 创新为先导 , 凭借 以人 为本 的设计理 念、 与 国际 I S O 9 0 0 1标 准接轨 的设计施 工管理 体 系和在 工程建设 中对新技 术、 新 工艺、 新材 料的灵活应用 , 赢得 了国内外广泛的客 户, 完成 了大量 的国家重点工 程 和复杂工程建设 , 创立 了享誉 全国的 C E E D I 工程 建设品牌 , 正逐 步发展 成 为国 内一流 、 国际知 名的 国际工程建 设 集团公 司。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 院设 计的北京银 泰 中心工程 是集服 务、 办公 、 娱 乐、 高级公 寓于一体 的大型群 体 建筑。该建筑群位 于北京中心商业区 C B D 的核 心地 带 , 总建 筑 面积 约 3 5万 m 2 , 由酒店住 宅楼 、 两幢 办公楼 、 南裙房和 北裙房五部分 组成, 各相邻 结构体在 地上部分 以伸缩缝 、 防震缝 完全 断开 , 长 2 1 8 . 2 m、 宽 9 9 . 2 m的 4层地 下 室在 地 下将 它们 连 成 一 个 整 体 , 结构 设 计遇 到 了很 大 的 挑 战 , 一 些 新 概 念 、 新技 术 被 成 功 应 用 于 工程 设 计 。 为 此特辟 专栏 予以报道 , 供 广大工程设计人 员交流借 鉴。 北京银泰中心钢结构主楼结构设计 赵广鹏 李培彬 吕佐超 娄 宇 韩合军 黄 健 中国 电子工 程设计 院北 京 1 0 0 8 4 0 [ 提 要 ] 北京 银泰 中心 工程塔 楼 A为 6 3层 的超 高 层 钢结 构 , 结构 总 高 度 2 4 9 . 5 m。工 程 采用 框 架筒 中筒结 构 体系 , 并 以伸臂 桁架 在三 个设备 层形 成 了加强层 提 高结 构 的抗 侧 刚度 。工程 在 风荷 载 和地 震 反应 谱 的选 取上 做 了较 为充 分 的论 证 , 设 计 中通 过选 择延 性较 好 的钢材 、 加 强第 二 道抗 震 防线 、 提 高结 构在 罕 遇地 震 作用下 的 抗震性 能及 采取 强节点 弱构 件 的构 造措 施 , 使得 结 构 抗震 性 能 有 了较 为 可靠 的保 障 。P u s h o v e r 分 析 结 果也 表 明结构 具有 充足 的抗震 能力 。 [ 关 键词 ] 伸 臂桁 架静 力弹塑性 分 析流体 阻尼器能 力谱需求 谱屈强 比 S t r u c t u r a l De s i g n o f S u p e r - h i g h S t e e l B u i l d i n g o f B e ij i n g Y i n t a i C e n t e r / Z h a o G u a n g p e n g ,L i P e i b i n , L U Z u o c h a o , L o u Y u , H a n H e j u n ,H u a n g J i a n C h i n a E l e c t r o n i c s E n g i n e e ri n g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 j i n g 1 0 0 8 4 0 ,C h i n a Ab s t rac t S t e e l b u i l d i n g o f B e i j i n g Yi n t a i Ce n t e r i s a s u p e r - h i g h s t r u c t u r e w h i c h h a s 6 3 fl o o r s w i t h 2 4 9. 5 m t o t a l s t ruc t u r a l h ei g h t .Th e t u be t u be s t ru c t u r e s y s t e m i s a d o p t e d a n d o u t t r i g g e rs a l e s e t i n t h e t hr e e me c h a n i c a l flo o rs f o r s t r e n g t h e ni n g flo o rs.I n s e l e c t i n g t h e wi n d l o a d a nd s e i s r e s po ns e s p e c t r a, t h e r e d o muc h a r g ume nt a t i o n.Th e s t ruc t u r a l as e i s ma t i c c a p a c i t y i s e n s u r e d b y s e l e c t i ng b e t t e r du c t i l e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i n g t h e s e c o n d a s e i s ma t i c l i n e of de f e n c e,i nc r e a s i ng a s e i s ma t i c c a p a ci t y u nd e r s e l do m o c c u r r e d e a r t h qu a k e a nd u s i n g s t r o ng n o de an d we a k me mbe r c o n f o r ma t i o n.The Pu s h o v e r an a l y s i s i n d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 b u i l di n g h a s g o o d a s e i s mat i c c a p a c i t y. Ke y wo r d s o u t t ri g g e r ; n o n l i n e a r s t a t i c a n a l y s i s ; l i q u i d d a mp e rs; e n e r g y s p e c t rum ; d e man d s p e c t rum; r a t i o o f y i e l d t o s t r e n gth 1 工 程概 况 由银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北京银 泰 中心 工 程是集 服务 、 办 公 、 娱 乐 、 高级 公 寓于 一体 的大型 群体 建筑 , 位 于北京 中心商 业 区 C B D 的核心 地带 , 总 占地 约 3 万 m 2 , 总建筑面积约 3 5 万 m 2 , 地 面 以下建筑 面积 约 8 . 6万 m 2 , 地面 以上建筑面积约 2 6 . 4万 m 2 。 该 大型群体 建筑 由 A座酒 店住宅楼 、 B座办公楼 、 C座办公楼 、 E座南 裙房 和 D 1 、 D 2座北 裙房 五 部分 组 成 , 各相邻结构 主体在地上部分 以伸 缩缝 、 防震缝 完全 断开 , 长 2 3 0 m, 宽 1 3 0 m的四层 地下 室在地 下将它们 连 成整体 。 图 1为工程效果图 , 图 2为整个 工程 的层 1结 构平面。其中 , 塔楼 A高 2 4 9 、 5 m, 为 6 3层的全钢结构 , 建筑 功能包括 商场 、 普通公 寓 、 豪 华公 寓 、 柏悦 级酒 店 和高级娱乐场所 。塔 楼 A为超 高层 钢结构建筑。 2 结构体 系与布置 塔楼 A采用 了框 架筒 中筒结 构体 系 , 外框筒 平 面 尺寸 3 9、 5 m X 3 9. 5 m, 高宽 比 6 . 3 2 , 标准层 高 3 . 3 m, 柱距 5 m。内 筒 平 面 尺 寸1 5 、 6 m X 1 5 . 6 m,柱 距 不 大 于 4. 7 2 5 m。内外筒 的 四个 角采 用箱 型钢 柱 , 其 它钢 柱采 用扁十字形截面和工字形截面 。层 5以下 楼层的层 高 为 4 、 5 m, 比标准层 的层 高大 , 为 防止 结构 的层 间侧 向 刚度下柔上刚 , 在该 部 位 内筒 四周设 置 了柱 间支撑 以 】 维普资讯 图 1 北京银泰中心工程立面效果图 提高下部楼层 的抗侧刚度 。塔 楼 A有 四个设备 层 , 分 别在层 1 7 , 3 3, 4 6和 5 5 。为了提高结 构楼层刚 度 , 在层 1 7 , 3 3 和 4 6设置 了贯通 内 、 外简 的伸臂桁 架形 成加 强 层。塔楼 A结构立 面如 图 3所示 , 标 准层结 构平 面如 图 4所 示 。 3 结构设计与计算 塔楼 A设 计 使用 年 限为 5 0年 , 结构 安 全 等级 一 级 ,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 设计地 震 分组第 一组 , 抗 震 设 防类别为丙类 , 建筑场地土类别为 Ⅱ类 , 地面特征周期 T 0, 3 8 s 。北 京 地 区 重 现 期 1 0 0年 的 基 本 风 压 为 0, 5 k N / m , 地 面粗糙度按 C类考 虑。 表 1 为结构 整体计 算结果 , 由前 6阶 周期 可 以看 出, 结构的主振 型以平 动为主, 扭转振 型的周 期与平 动 周期之 比为 0 , 5 3, 设计选取前 3 0阶振 型的质 量参与 系 数 为 9 7 . 6 %。总恒 载与活荷 载分别 为8 9 2 8 8 9 , 2 8 6 6 2 0 k N, , Y向地 震 总剪力 分别 为2 5 1 9 1 , 2 4 9 4 4 k N。结 构 在 风荷载作用下最大层 间位 移角小 于 1 / 4 0 0 , 地 震作 用 下 最大层 间 位移 角 小 于 1 / 3 0 0 , 扭 转位 移 比均不 大 于 1 . 5 , x , Y两个 方 向 的 剪 重 比分 别 为 2 . 4 3 % , 2 . 4 l %。 层 1 ~5由于层 高较 高 , 在 内筒增 设 了钢板 剪力墙 , 故 其承担剪力较大 , 约承担总剪力的 6 0 % ~7 0 % , 外筒 只 承担 3 0 % ~4 0 %; 层 5楼板 加厚 以过渡 内外筒 剪力 分 配 比例的变化 ; 层 5以上为标 准层 , 内筒 只设 钢柱 , 约 承担总剪力的 2 0 % , 外筒承担 8 0%。 结构整体计算结果 表 1 振型 周期 s 主轴夹角 o 平动分量 Y l 6. 1 3 9 3 . 9 4 O. 0 o 1 . 0 o 2 6. O 8 3 . 9 3 1 . 0 oO . 0 o 3 3 . 2 6 8 8 . 7 6 0. 0 00 . 0 0 4 2. 0 0 1 0 2 . 8 6 O. O 5O . 9 5 5 1 . 9 9 1 3 . 0 o O. 9 5O . O 5 6 1 . 2 3 6 3 . 7 3 O. o o0 . 0 0 荷载 最大层间位移角 顶点位移 m m 扭转位移 比 向风载 l / 4 1 2 3 8 0 1 . 1 7 Y向风载 l / 4 1 6 4 1 6 1 . 1 5 向地 震 l / 3 7 7 4 9 3 1 . 1 7 Y向地 震 1 / 3 7 6 4 9 6 1 . 2 2 3 , 1结 构风振设计 工程在初 步设计 阶段 由加拿 大 R WD I 公 司做 了风 洞试验。图 5 为按规范计算 的风 荷载标 准值产 生的 方向楼 层剪力 与风洞试验报告提供 的 , Y向风荷载 标 准值组合作用 下的最 大楼层剪力对 比。 由图 5可知 , 重现期为 5 0年 、 1 0 0年 的风荷载作用 下 , 计算 的最大基底剪 力 比按规 范计算 的 向基 底剪 力相差 ~1 5 % , 5 %。 由于平 面布 置规 整 , 风洞 试验 脚 I 砷 5 p i i i I 巾 l I i I 布 i i i i l 和 弗 1 . 虽 一 一 一 一 一 l 一 一 一 一 土 一 一 lII- I fr- I I “ 1 - 阿 『 吾 日 I ‘ I l一 L _ _ _ U I “ l U U J I ll _ H l H 一 l 1I l 什 \I 1 广 一 I L 厢 I l 厂 r_] i 1 r 厂/ 7 r 二 l l D 库 裙 房 f 例 . Il f I ff l上 心 I 1 0 l U 脞 俩 厉 l £ 1 lI L 二 T f I l lII lll 1]Il l 。 l l l n U - , 爿1 I 同 l 卜白 ~ 申 母中 一 冲 畸由 由 , I1 I 忤_ 卜 fI I 一 f r r ] I 上 ’ J 。 J 卫 r T ] r ■ 0 0 一 晰 f 一 目 { 眭l _[ 二一I I 廿 田 一 E 座 裙 房 7一 ‘ _ I \ 二 ‘ 一 上上上 一 一 1 上上上上上上 向 的 剪 重 比分 别 为 2 . 4 3 %% 2 . 4 l % 一 [ 1 _ _ n n 1 I I ll 十 l 整 c 座 混 凝 土 塔 h r■ 一 一 二 一 广 啊 l⋯ 口 叫 亡 口 叶 1 I [ 同 一 一 2 图 北京银泰中心工程层结构平面 图 塔楼立面 ~ 黼 一 肋 撇 肋 黼 一 盟 锚 娶 疆 『 乳 翌 维普资讯 ] 1 L j . 三三 三 . I 虹 2 , 西 艘Q i Q l Q 嫂 l 勉Q J Q 鳗2 鳃 盟 I 显示 , 是否考虑扭转效应组合对主体结构 的影响较小 , 主体结构层间位移 和钢构 件的 验算 由 建 筑结构 荷载 规范 G B 5 0 0 0 9 --2 0 0 1 计算的风荷载控制 。 根据 风洞试 验结果 , 重现期 1 0年时 , 豪 华公 寓顶 层 层 5 4的 最 大 加 速 度 为 0. 2 2 m/ s 阻 尼 比 1 . 5 % , 不 满 足 高 层 民 用 建 筑 钢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J G J 9 9 9 8 简称 高钢规程 第 5 . 1 . 1 条关 于公 寓建 筑的舒适度要求 。针对这一情 况 , 在层 4 4~5 6布置 了 7 3个粘滞阻尼 器。消能 减振后 层 5 4的横 风 向加 速度 降到 了 0 . 2 0 m / s , 满足规 范要求 。 3 . 2结构抗震设计 地震作 用按 反应 谱振 型组合 法计 算 , 采用 的 设计 反应谱为 建 筑结构抗震 规范 G B 5 0 0 1 1 2 0 0 1 简称 抗震规范 和 高钢规程 中规定 的设计反应谱 , 以及 J L 京银泰中心场地 评估报告 提供的符合该场地 情况 的设计反应谱 。图 6为塔楼 A采用 以上三个文件 规定 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 , 5 0年 超越概 率 6 3 %的设 计反 应谱。 当结构 自振周期为 6 s 时 , 高 钢规程 设计反应 谱 的地震影响系数是 抗震规 范 设 计反应 谱 的地震 影响 系数 的 1 . 0 6 1 倍 , 抗震 规 范 设计反 应 谱 的地震 影 响 系数是场 地评 估报 告 设计 反应 谱 的地 震 影 响 系数 的 3 . 1 1 倍 。工程按地震反应最大的 高钢规程 中规 定的 设计反应谱进行抗震结构分析 。 高钢规 程 中规 定的 0 4 8 l 2 l 6 l 8 剪力 Oo k S 图5 风荷载下楼层剪力对比曲线 周期 B 图 6 设计反应谱对照图 设计反应谱仅在 6 s 范 围 内, 为偏 于 安全 , 超 过 6 s 时的 地震 影响系数按 6 s 时取值 。 工程采用三 维空 间结构 模型 进行 计算 , 假 定楼 板 在 自身平 面内刚度无限大 , 固定端取在层 1 板面 。 图 7为在 方 向地震作用下框筒 的翼缘框架 和腹 板框架在层 1 , 6 , 2 5的轴力 分布 。其 中 , 层 6为塔楼 下 部标 准层 , 层 2 5为剪力滞 后趋 于缓和层 。以上三层 的 角柱 与中柱 的轴力 比约 为 6 . 2 9, 3 . 1 5和 2 . 7 4 。底 部楼 层 的剪力滞后 相对严重一些 , 上部柱轴力值逐 渐变小 , 剪力 滞后现 象缓和 , 翼缘框 架柱的轴力分 布趋 于平均 。 由以上分析 可知 , 对于采用相对较大的柱距 , 沿周 圈布 置截面高度较大的柱和深裙梁也能形成具有 空间作用 的框筒 。 加 强层 在罕遇 地震 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直接关 系到 整个 结构体 系的安 全 , 因此 , 工 程使 用 4 8根屈 曲 约束 支撑 构件 UB B 替代加强 层伸臂桁 架在 内外筒之 间的 钢支撑 , 以确保 加强 层有 足够安 全储备 的同时刚度 也 不 至于太大。 设计 中严格 控制 加强层 与下 层的 侧移 刚度 比 , 并 遵守 高钢 规程 第 3 . 3 . 1 条 的规 定 , 即该层 的下层 与 该层 的侧移 刚度 比不小于 7 0 %, 防止沿竖 向刚度突变 、 应力 集中和整个结构系统受力有大的变化 。 结构侧 向刚度分 布如 图 8所示 , 楼层 侧 向刚 度非 均匀变化 区如 表 2所示 。 由表 2可知 , 在 区域 2 , 3, 4 中 , 加强层 1 7 , 3 3 , 4 6的 刚度相 对较 大 ; 区域 1 , 5中 , 层 高变化导致 了楼层 刚度的差异。各楼层 的侧 向刚度 比 均满 足 高钢规程 的要求 。 4 静力弹塑性分析 工程在静力弹 塑性分 析 P u s h o v e r 分析 中, 侧 向荷 载加载采 用 了沿结 构 高度 均 匀分 布 的加 速 度分 布模 式 , 并在刚性连接 的 梁端设 置 了弯矩铰 M 3铰 , 在各 柱端设置 了轴力. 弯矩 铰 P M M铰 , 斜 向支撑设置 了轴 力铰 P铰 。 楼 层侧 向刚度 非均 匀变 化 区 表 2 侧向刚度 楼层 层 号 方 向 下 层与该层 的 层高 分 区 m 1 O 5 k N / m 侧 向刚度比 5 8 6. 9 7 1 . 3 8 5. 5 5 7 9. 6 3 0. 9 8 3 . 6 5 5 6 9. 4 2 0. 8 3 3 . 6 5 5 7. 8 2 3 . 9 4 7 l 3 . 8 l 1 . 3 4 3 . 8 4 4 6 l 8 . 5 l 0. 8 6 4. 0 4 5 l 5 . 8 5 3 . 3 3 4 2 4. 6 7 1 . o 6 3 . 3 3 3 3 2 6 . 1 0 0. 9 l 4. 6 3 2 2 3 . 7 9 3 . 3 l 8 3 4. 1 l 1 . 1 8 3 . 3 2 l 7 4 0. 1 4 0. 8 3 4. 0 1 6 3 3 . 4 7 3 . 3 7 4 5 . 9 3 1 . 1 6 3 . 3 1 6 5 3 . 4 0 O . 8 9 3, 3 5 4 7. 6 6 ● 4. 5 3 评规a 1 』 一一 豪 、 . 一 1 0 n n口糕 蜃 霉0 n 0 0 0 0 0 0 0 0 7 6 5 4 啦 2。 维普资讯 向地震 ~ 若 、 1 . 0 2 3 2 1 .0 ~一一层 2 .._一 层 6 一 层 1 图7 外 框筒 钢柱轴力分布 7 3 0 0 k N 图 8 结构侧向刚度分布 图 9为 Y方 向结构基底剪力和结构顶层侧 向位移 的关系 曲线 , 侧推前 , 结构所 承受 的初始 竖 向荷载 为恒 载标准值 0 . 5 x活载标准值 。 按照 抗 震规范 要求 的符合该场地情 况的设计反 应谱 , 8 度基 本地 震性 能控 制点所 对 应 的结构 顶 点位 移为 0 . 9 4 3 m, 此时 结构基底 剪力约6 8 0 0 0 k N, 对应 图 9 中的点 A。此 时结构各 层最 大层 间位移角 如 图 1 0所 示 , 结 构最 大层 间位移 角 为 1 / 1 9 9 , 出现在 层 2 8 , 有 2 9 根梁 的一端或两 端 出现塑性铰 , 一根斜 撑 的一端产 生 了塑性铰 , 钢柱构件 未产 生塑性 铰 。说 明结构 在 8度 基本地震作用下处于完好状态 。 8度罕遇地 震性 能控制 点所对应 的结构顶 点位移 为 1 . 5 7 9 m, 此 时 结构 基底 剪 力 约 1 0 9 0 0 0 k N, 对 应 图 9 中的点 B。此时结构 最大层 间位 移角 1 / 9 2 , 出现 在层 1 0 , 小于 抗震规范 和 高钢规程 规定的 1 / 5 0的要求 。 结构梁端塑性 铰数量 有所增 加 , 但主 要分 布在结 构 的 中下部 , 梁端没有 出现脱离屈服阶段的工作状态 , 少数 钢柱端部出现 了塑性铰 , 各加强 层的 屈 曲约束 支撑 已 进入塑性耗能状态 。 雪 催 醐 6 0 5 o 40 鐾 3 0 20 1 0 O 图9 基底剪力和顶层侧移关系 图1 0 各层最大层问位移角 P u s h o v e r 计 算结 果表 明, 在 8度 罕遇地震 作用 下 , 结构仍处于稳定状 态 , 实 现 了在 大部分 梁端 出现塑性 铰的破坏机理 , 满足 抗 震规范 中震 可修 、 大震不倒 的 设 计原则 , 设 置 的屈 曲约束 支撑起 到 了耗能 作用 。按 照场地评 估报告 要求 , 该结构具有充足 的抗震能力 。 5 主 要 抗 震 措 施 为了提高结构 的抗震 性能 , 工 程主要 采用 了以下 抗震措施 。 1 采用 Q 3 4 5 G J系列钢 材。该 钢材 的屈 强 比小 于 4 0. 8 , 伸长率 大于 2 2 %, 有较好的塑性变形 能力 , 钢材 的 屈服强度波动范围为 1 1 0 MP a 。 2 加强第二 道抗 震防线 。多数楼层 内筒承 担 的 层剪力小 于层总剪 力 的 2 0 %, 设计 中对 于承担层 剪力 较小 的内筒楼层 , 按 层总剪力 的 2 0 %对构件 进行抗 震 验算 。 3 提 高结构在 罕遇地 震作 用下 的抗震 性 能。加 强层伸臂桁 架在 内外 筒 之 间的斜 撑 用屈 曲约束 支撑 U B B 构件 替代 。该 支撑 的 芯材受 到 屈 曲约 束 , 受压 情况下具有与受拉 同样 的力 学性 能 , 因此能够 提供稳 定而饱满的滞回曲线 , 有利 于在大震时吸 收地震能量 。 4 强节点 弱构件设 计理 念 的实现 。外 筒框 柱设 置牛腿并和裙 梁栓焊 连接 , 牛 腿与框 柱 的焊 接在 工厂 完成 。这样处理 既保证 了节点 区的焊 接质量 , 也使 裙 梁栓焊连接处远离 了内力较大的梁端。对于梁 的刚接 节点 , 采用叠板加厚钢粱端部翼缘的形 式 , 提高节点 区 的强度 。 5 计算表 明, 改善结构风振性能设 置的粘滞 阻尼 器也能够起 到消能减震 的作用。 6 结语 在北京银泰 中心钢 结构 主楼 的设 计工 作 中, 尽可 能地 把握住 了 抗震规范 和 高钢规程 的基本 设计原 则 。在材料选择 、 结构选 型和构 造措施 方面 也都 围绕 着如何实现这 些基本 原则展 开 。在此 过程 中 , 既充 分 考虑 了传统抗风 、 抗震措施的应用 , 又对新 型消能减振 手段做 了必要的尝试 。 参 考 文 献 [1]钢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7 --2 0 0 3 [ S ] 、 中国计划 出版社 , 2 0 0 3 . [ 2]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GB 5 0 0 1 l 一2 o o 1 [ S ] . 北京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1 . [ 3]高层 民用建筑钢结 构技术 规程 J G J 9 9 9 8 [ S ] . 北 京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 1 9 9 8 . [ 4]本 格尼 . S . 塔拉 纳特 美 . 高层建 筑钢 、 混凝土组 合结 构 设计 [ M] . 罗福午 , 方鄂 华, 王 娴 明等译 . 北京 中国建 筑工 业 出版 社 , 1 9 9 9 . [5]R WD I 风洞试验报告 [ R] . [ 6]鲍广鉴 . 钢结构施工技术及实例[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 社 . 2 0 0 5 . [ 7]超 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 S ] . 2 0 0 3 . [ 8]N e h r p R e c o m m e n d e d P r o v i s i o n s f o r S e i s m i c R e g u l a t i o n s f o r N e w B u i l d i n g s a n d O th e r S e t u r e s P r o v i s i o n s F E M A 3 6 8 [ S] .2 0 0 0 E d i t i o n. [9]Sei s m i c P r o v i s i o n s f o r S t r u c t u r a l S t e e l B u i l di n g s . A me r i c a n I n s t it u t e o f S te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c .1 9 9 7. f l 0 ]A Q u a r t e r l y P u b l ic a t i o n of T h e J a p a n I r o n and S t e e l F e d e r a t i o n [ J ] . S t e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o d a y &T o mo r r o w. J a p a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S t e e l Co n s t r u c t io n.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