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球馆_钻石球场_混凝土结构设计.pdf
第 43 卷 第 4 期 2013 年 2 月下 建筑结构 Building Structure Vol. 43 No. 4 Feb. 2013 国家网球馆“ 钻石球场” 混凝土结构设计 范学伟, 胡纯炀, 范重, 王义华, 杨苏, 赵长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摘要]国家网球馆钢筋混凝土看台结构是由 48 榀径向框架、 4 榀环向框架与外立面 16 组 V 形柱构成的新型抗 侧力体系。根据看台观众视线与人数要求, 环形建筑立面向外倾斜达 32, 从而导致楼层构件将产生明显的环向拉 力。外环 V 形柱与看台结构的联系较少, 需要通过专门分析以保证其稳定性。考虑到本工程体育场固定屋盖为一 个整体, 而且看台结构向外倾斜角度很大, 故下部混凝土看台结构不设防震缝与伸缩缝。立面 V 形柱采用型钢混 凝土构件, 是结构受力的关键部位, 节点几何关系复杂, 因此在工程中提出实用节点形式。 [关键词]国家网球馆;看台结构;楼板受拉;V 形柱;型钢混凝土构件;型钢混凝土节点 中图分类号 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848X 2013 04- 0019- 07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on National Tennis Court“Diamond Stadium” Fan Xuewei,Hu Chunyang,Fan Zhong,Wang Yihua,Yang Su,Zhao Changjun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grandstand structure of National Tennis Court is a new type of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is consisted of 48 specimens of radial frameworks,4 specimens of normal frameworks,16 groups of V-shaped columns decorated in the external facade.In order to satisfy the vision requirements and enough audience numbers,the building facade tilts outward up to 32,so tension force exists in the floor component. There is a few link members between the outer V-shaped columns and the grandstand structure,stability analysis should be studied. Seismic joint and expansion joint were not arranged on the grandstand structure which can not be easily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ble separated substructures.Steel reinforced V-shaped concrete columns are the key members in the whole structure, the geometry relationship of the joints is complex,so the suitable steel reinforced joints are proposed. Keywords National Tennis Court;grandstand structure;floor in tension;V-shaped column;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nent;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joint 作者简介 范 学 伟, 博 士, 教 授 级 高 级 工 程 师,Email fanxuewei pdiwt. com. cn。 1工程概况 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 [1]看台及裙房采用现 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48 榀径向框架、 4 榀环向框架与 外立面 16 组 V 形柱共同构成抗侧力体系。立面连 续布置的 V 形柱为内、 外两层, 下部合并为 2. 0m 2. 0m 的方形截面柱, 侧向刚度很大, 承担了绝大部 分水平地震力。在 V 形柱内设置钢骨, 形成型钢混 凝土构件, 增强构件的抗拉与抗剪强度, 满足建筑效 果对构件清水混凝土外观的要求。在看台结构的 4 个角部各有一根混凝土直柱向上延伸, 作为固定屋 盖的中间支点, 内侧 V 形柱的顶端作为固定屋盖的 周边支点。 由于位于基座以上 的 立 面 V 形 柱 向 外 倾 斜 32, 结构受力非常复杂, 下层楼盖环向受压、 上层楼 盖环向受拉, 此外, 与 V 形柱相连的径向梁受到很 大的拉力。故在设计中采用较大的楼板厚度, 并加 强楼板配筋以减轻径向梁的负担。在楼层设置环向 预应力钢筋, 以应对楼盖在重力荷载和温度作用下 的复杂受力状况, 有利于增强结构的整体性。楼盖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观众席均采用清水 混凝土预制看台板。2 层集散厅板厚为 180mm, 3 层及以上各层板厚均为 160mm。为了减少梁钢筋 的绑扎数量, 加快施工进度, 楼盖在柱网间采用现浇 混凝土平板, 尽量不设置楼面次梁。 由于建筑造型的需要, 构件空间几何关系复杂, 立面内、 外 V 形柱同时存在型钢混凝土构件与普通 钢筋混凝土构件, 节点形式极其复杂。在设计中提 出一种以组合箱形截面为基础的新型节点, 节点受 力主要由钢构件承担, 混凝土主要起到增强承压能 力、 锚固钢筋及防火保护等作用。节点内部构造设 计简单合理, 构件与节点连接方便, 可以保证节点内 部混凝土浇筑质量, 避免采用大型铸钢节点, 有效节 约钢材。综合运用钢筋连接板、 连接器、 贯通孔等多 种方式, 确保连接可靠、 施工方便。 对于超长结构, 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等措施, 减 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的应力。但在该工程中, 由 于在后浇带封闭之前, 无法承受楼盖的环向内力, 此 建筑结构2013 年 图 1国家网球馆 2 层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 2国家网球馆 8 层结构平面图 时施工临时支撑在后浇带达到强度之前不能拆除。 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设置环向无粘结预应力钢筋, 用于抵抗楼盖在重力荷载下的环向拉力与温度收缩 应力。 看台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平、 剖面见图 1 ~ 3, 国 家网球馆看台混凝土结构三维示意如图 4 所示。 对于带有开合屋盖的建筑, 活动屋盖的开合状 态与开启形式对下部混凝土结构的体系选择及受力 性能影响很大 [2, 3]。在进行开合屋盖下部混凝土结 构设计时, 不单要考虑恒荷载、 活荷载、 风荷载、 温度 作用以及地震作用的影响, 还应分别考虑活动屋盖 图 3看台混凝土结构剖面图 图 4看台混凝土结构三维示意 在全闭和全开状态下的各种效应 [4- 9]。 2楼层构件内力分析 建筑立面向外倾斜角度很大, 在重力荷载作用 下, 立 面 V 形 柱 将 在 楼 层 产 生 水 平 拉 力, 采 用 SAP2000 中文版 软件对楼盖结构中梁、 板的受力 状态进行深入分析, 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 保证结构 的安全性。 2. 1 楼层梁内力分析 在恒荷载作用下, 楼层环向梁与径向梁的内力 如表 1 所示。由表可知, 在恒荷载作用下, 2 层与 2 000 2 000 方形截面柱直接相连的径向梁压力较 大, 且该梁为转换梁。随着楼层的增高, 与内斜柱相 连的径向梁拉力逐渐加大, 6 层及 7 层径向梁最大 拉力达 564. 7kN。随着楼层的增高, 环向梁拉力也 逐渐加大, 尤其是内圈顶环向梁与外圈顶环向梁, 内 圈顶环向梁最大拉力达到 3 998kN。 为了深入分析结构环向梁与径向梁的内力分布 特点, 尤其是与内、 外层斜柱相连的环向梁与径向梁 的内力分布, 考察楼层梁的作用, 将结构楼板人为减 薄至 10mm, 研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的变 化情况。从表 1 可以看出, 将楼板厚度减薄之后, 径 向梁与环向梁拉力均显著增加。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在立面 V 形柱的顶环向梁 中设置钢骨, 其他部位在配筋构造上予以加强。 02 第 43 卷 第 4 期范学伟, 等. 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 混凝土结构设计 恒荷载作用下梁的最大轴向力 /kN表 1 层号 楼板厚度不折减楼板厚度折减 径向梁 1径向梁 2环向梁 1 环向梁 2径向梁 1径向梁 2 环向梁 1 环向梁 2 2 层 - 1 852. 5- 1 027. 1- 2 762. 2- 1 667. 4 3 层 1 776. 11 467. 8 4 层 5 层 97. 0- 116. 8469. 6692. 6281. 5203. 8771. 2932. 7 6 层 564. 7329. 9809. 7316. 8798. 5395. 3935. 9352. 8 7 层 315. 0350. 21 571. 9661. 9581. 3329. 91 944. 2957. 1 8 层 3 997. 92 469. 84 412. 82 561. 6 注 径向梁 1, 2 分别表示与内、 外斜柱相连的径向梁 径向梁 1 为 2, 5 ~ 7 层; 径向梁 2 为 5 ~ 7 层 ; 环向梁 1 表示与内侧 V 形柱相连的环向梁 2, 5 ~ 8 层 , 环向梁 2 3, 5 ~ 8 层 表示与外侧 V 形柱相连的环向梁 ; “ - ” 表示轴向受压 , “ ” 为受拉。 2. 2 楼板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 2 层结构楼板厚度为 180mm, 3 层及以上各层 楼板厚度均为 160mm。5 层与 7 层楼板在结构自重 工况作用下的应力如图 5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楼板径向应力分布规律较为复杂, 下部楼层结构环 向应力主要为压应力、 上部环向应力主要为拉应力。 5 层楼板最大环向拉应力为 1. 75MPa; 7 层最大环向 拉应力为 2. 0MPa。 图 5楼板环向应力分布 /MPa 3立面外环的面外 V 形柱稳定性分析 由于立面 16 组 V 形柱形式特殊, 与内部混凝 土结构联系较弱, 特别是外立面 V 形柱在顶部由环 向梁连接在一起, 与楼层结构完全脱开且距离很大, 因此对其稳定性进行了专项分析。 立面 V 形柱受到风荷载、 地震、 正负温差等水 平方向的荷载作用以及竖向重力荷载作用, 而外环 V 形斜柱体系的面外稳定主要受水平荷载控制。由 于外立面 V 形桁架为杆系结构, 迎风面很小, 风荷 载不是控制因素, 因此仅考察地震作用下 V 形桁架 的稳定性。在 X 向多遇地震作用下, 当荷载因子达 到 83. 4 时, 下部混凝土结构顶部的外环 V 形桁架 发生屈曲失稳; 在 Y 向多遇地震作用下, 当荷载因 子达到 82. 7 时, 外环 V 形桁架发生屈曲。看台结 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屈曲模态如图 6 所示。 在重力荷载作用下, 外立面 V 形桁架受力均 图 6看台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屈曲模态 匀, V 形柱有向外倾倒的趋势, 但由于顶部环向梁的 约束作用, 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加强, 当荷载因子达到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37. 2 倍时, 外环 V 形桁架发生 屈曲失稳, 如图 7 a 所示。在计算时考虑升温与降 温作用, 当温度升高到设计正温差的 58. 9 倍时, 整 体发生面外屈曲变形, 如图 7 b 所示。 综上所述, 立面 V 形柱体系受力明确, 在水平 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屈曲因子很大, 参照空间网 格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 中结构弹性稳定系 数不小于 4. 2 的要求, 可知外环 V 形柱与梁在其面 外的稳定性很好。 图 7看台结构在重力与温度作用下的屈曲模态 4温度应力分析 4. 1 混凝土收缩应变计算 工程间隔 40m 左右设置一道后浇带, 后浇带浇 筑时间至少比两侧构件浇筑晚 2 个月, 此时, 收缩量 已经完成超过 30 , 将混凝土前期收缩对结构的不 利影响等代为 10 的最终收缩量。在整个结构中 产生的最大收缩应力是后浇带封闭后产生的拉应 力。由于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低于后期弹性模量, 混凝土早期受荷的应力松弛系数小于后期受荷应力 松弛系数。 由于混凝土收缩应力、 温度应力是一个长期的 作用过程, 混凝土的徐变特性对于收缩应力及温度 应力均有明显的有利影响, 变形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 时间的延长, 应力降低。混凝土浇筑 20d 后, 混凝土 硬化后产生的次生约束变形, 其应力松弛系数受龄 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主要与约束应力延续的时 12 建筑结构2013 年 间有关。简化计算中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系数一般取 为 0. 3 ~ 0. 5, 考虑应力作用的时间跨度, 在混凝土 收缩应力计算时取 0. 3 比较合适, 在温度应力计算 时取 0. 4 比较合适。 在混凝土主体结构设计时, 根据北京标准气象 年历 年 气 象 资 料 统 计 得 到 的 周 平 均 最 高 温 度 28. 5℃ 、 周平均最低温度- 7. 3℃ , 确定使用期 间混凝土结构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 计算混凝土结构时, 取后浇带浇筑后 24h 内的 平均环境空气温度作为结构的初始温度, 即后浇带 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越低, 负温差越小。 在设计中采取的各种控制参数如下 后浇带混凝土 入模温度为 5 ~ 15℃ ; 混凝土结构负温差为 - 7. 3 - 15. 0 - 22. 3℃ ; 混凝土结构正温差为 28. 5 - 5. 0 23. 5℃ ; 混凝土收缩、 温度应力计算采用的等效最 大负温差为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徐变系数 0. 3 使用阶段负温差 徐变系数 0. 4 - 34. 2 0. 3 - 22. 3 0. 4 - 19. 18℃ , 最大正温差为使用阶 段正温差 23. 5℃ 0. 5 11. 8℃[10]。 4. 2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 计算采用弹性楼板模型, 利用 SAP2000 进行混 凝土收缩应力及温度应力定量计算, 拉应力为正, 压 应力为负。混凝土负温差为 - 19. 18℃ , 钢结构为 - 41. 2℃ 。 室内混凝土考虑保温作用, 但仍考虑混凝 土收缩徐变的长期作用, 降温为 - 11. 00℃ 。 典型楼层 5 层楼板应力分布如图 8 所示。其结 构楼板径向应力为 4. 098 ~ 4. 840MPa、 环向应力为 4. 380 ~ 4. 558MPa。 图 85 层结构楼板应力分布 /MPa 4. 3 混凝土结构不设缝的措施 工程基 座 平 面 南 北 长 约 146. 7m、 东 西 宽 约 134. 15m。考虑到体育场固定屋盖结构是一个整 体, 而且看台结构向外倾斜角度很大, 因此在下部混 凝土看台结构不设防震缝与伸缩缝。由于看台结构 向外倾斜, 导致楼层结构受到较大拉力。此外, 由于 结构平面尺度大, 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的影响很 大。为解决上述问题, 同时提高楼板的抗裂性能, 采 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当板跨度较小时, 预应力主 要用于构造, 以抵消温度收缩应力。当板跨度较大 时, 预应力同时考虑其承重的作用。 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使水平力有效传递至 基础, 下层看台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 其上铺设预制 看台板。对于上层看台, 为了减小温度应力的影响, 看台板均采用预制构件, 与看台斜梁弹性连接。 1 温度应力钢筋 超长结构设计中, 在楼板中布置直径小、 间距密 的普通温度应力钢筋。配置普通温度应力钢筋虽然 不能避免楼板出现裂缝, 但可以有效控制裂缝的数 量及宽度, 形成细而密的裂缝形式。单纯考虑混凝 土收缩应力或温度应力所产生的裂缝属于贯通型裂 缝 此处忽略由于构件内外温度不均匀而产生的表 面裂缝 , 所以在计算钢筋面积时不能考虑混凝土 的作用。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 在钢筋直径较小的 前提下, 当限制裂缝宽度不大于 0. 2mm 时, 钢筋拉 应力应控制在 160MPa 以下。 2 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筋采用直线型无粘结预应力筋, 精确 计算每一根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计算结果在单位板宽内配置的预应力钢筋面积 Ap按下式计算 Ap h折算 σ ck - ftk σpc 1 式中h折算为板的折算厚度;σck为板应力;ftk 为混 凝土受拉强度标准值;σpc为预应力钢筋受拉应力。 由于楼板开洞情况复杂, 预应力钢筋必须兼顾 施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灵活布置, 并在洞口附近适 当加强。预应力钢筋为 7 s5 钢绞线, 单根钢绞线截 面面积为 140cm2, 强度标准值为 fptk 1 860MPa, 张 拉控制应力 σcon为 0. 75fptk。预应力钢筋采用后张 法施工, 张拉顺序应遵循从中间向两侧、 先在大刚度 构件两侧张拉、 大刚度构件位于张拉段中部等原则, 结合后浇带位置进行分段张拉, 减小施加预应力对 竖向构件的不利影响, 提高水平构件中的有效预压 应力。 5复杂节点设计关键技术 国家网球馆立面每组 V 形柱由 2 根内 V 形柱、 2 根 外 V 形 柱 以 及 1 根 内 柱 组 成, 5 根 柱 子 在 6. 030m 标高处汇交, 节点构造非常复杂, 是结构受 力最关键的部位。在设计时采取以下措施 1 按照 “强节点” 的原则进行设计, 对节点部位局部加强, 节点承载力具有较大的冗余度; 2 节点构造尽量简 单, 便于钢结构加工制作、 混凝土浇筑以及钢筋的 22 第 43 卷 第 4 期范学伟, 等. 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 混凝土结构设计 连接。 节点区的设计在确保可靠传递 5 根柱子内力的 同时, 又要做到构造尽量简单, 满足施工操作的可行 性。综上所述, 节点区采用以钢管混凝土为主的构 造形式, 在节点区端部设置过渡段实现型钢混凝土 构件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转换。 V 形柱汇交节点分为两种类型, 轴 V 形柱与 内斜柱相交形成的节点称为 A 型节点, 支承屋盖 4 根直柱与 V 形柱相交形成的节点称为 B 型节点。 5. 1 多柱交汇节点 A 型节点共 12 个, 由 2 根内 V 形柱、 2 根外 V 形柱以及 1 根内斜柱组成, 5 根柱子在 6. 030m 标高 处相交, 节点形式如图 9 a~ c 所示。内、 外 V 形柱均为型钢混凝土柱 图 9 d , e , 内斜柱为 钢筋混凝土柱 图 9 f , 在节点域采用带竖向隔 板与加劲肋的钢套筒, 便于与 V 形柱的钢骨连接, 型钢混凝土柱的钢筋则通过与钢套筒侧壁焊接, 从而避免了大量交叉钢筋的连接、 锚固, 有效增强 了节点强度, 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 施工实施情况 良好。 B 型节点共 4 个, 位于网球场馆的 45 东北 与 135 西南 方向, 由 2 根内 V 形柱、 2 根外 V 形 柱以及 1 根截面尺寸为 1. 4m 1. 4m 的正方形直柱 组成, 节点构型如图 10 a~ c 所示。内、 外 V 形 柱以及 大 直 柱 均 为 型 钢 混 凝 土 柱 图 10 d~ f , 由于 4 根大直柱作为屋盖钢结构的中间支 撑, 非常关键, 因此节点区采用大直柱贯通, 内、 外 V 形柱构件汇交于直柱的侧壁, 并采取构造措施确保 V 形柱内力合理传递。 为了确保 V 形柱汇交节点的安全性, 满足“强 节点弱构件” 的设计原则, 设计中采取保证钢管混 凝土过渡区截面承载力不小于与之相连的型钢混凝 土柱截面的承载力。同时将节点域的钢管混凝土截 面承载力适当提高。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壁厚均为 50mm, 材质为 Q345GJ-C, 断面收缩率为 Z15, 加劲 肋厚度为 40mm 和 30mm。 5. 2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过渡区承载能力的 比较 针对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过渡区, 采用 XTRACT 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截面承载力计算, 计算 结果如图 11 所示。通过计算结果可知, 内、 外 V 形 柱的钢管混凝土过渡区截面抗拉、 压承载力与抗弯 承载力均大于相邻的型钢混凝土柱的截面承载力。 5. 3 合并段钢管混凝土截面与下部型钢混凝土柱承 载能力的比较 A 型 V 形柱节点与 B 型 V 形柱节点的截面承 载力计算结果分别如图 12, 13 所示, 由图可知, 钢管 混凝土节点域的抗拉、 抗压承载力及抗弯承载力均 大于下部钢骨混凝土柱截面承载力。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 V 形柱节点区采用的钢管 混凝土构件与型钢混凝土柱转换的节点形式, 可以 满足多个型钢混凝土构件通过过渡段转变为钢管混 凝土构件, 其截面承载力均有增强, 充分满足“强节 点、 弱构件” 的设计原则。 图 9 A 型 V 形柱汇交节点 图 10B 型 V 形柱汇交节点 32 建筑结构2013 年 图 11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过渡区承载能力比较 图 12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节点域承载能力比较 A 型节点 图 13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节点域承载能力比较 B 型节点 5. 4 V 形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应用 CATIA 三维图形处理软件建立节点的几 何模型, 采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分 别采用 Solid45, Shell63 单元模拟混凝土与钢材两种 材料,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和计算速度, 合理调 整了单元网格稀疏。 钢材弹性模量为 2. 06 105N/mm2, 强化模量 为 2. 06 103N/mm2, 泊松比为 0. 3。混凝土弹性模 量为 3. 6 104N/mm2, 泊松比为 0. 2。在计算模型 杆端设置刚域, 在杆端形心施加最不利工况组合下 的设计内力值。节点验算采用 Mises 强度准则, 同 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影响。节点域板件 的 Mises 应力 σs可以用下式表达 σs 1 2 σ1 - σ 2 2 σ2 - σ 3 2 σ1 - σ 3 [] 槡 2 ≤ 1.1f 2 式中σ1 , σ 2 , σ 3分别为第 1、 第 2、 第 3 主应力;f 为 钢材的抗拉、 抗压、 抗弯强度设计值。 在中震组合工况 1. 0 恒 0. 5 活 0. 4Ez 1. 0Ex 下, 局部坐标中 V 形柱节点相连的杆件内力 如表 2 所示, A 型节点构件编号如图 14 所示。 图 14A 型节点构件的编号 在 1. 0 恒 0. 5 活 0. 4Ez 1. 0Ex工况作用 42 第 43 卷 第 4 期范学伟, 等. 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 混凝土结构设计 V 形柱节点相连杆件的内力表 2 杆件 编号 轴力 N /kN 剪力弯矩 Vx/kNVy/kNMx/kNmMy/kNm C1- 13 137. 7124. 5- 753. 5- 2 431. 5- 765. 4 C21 313. 7- 165. 1- 224. 9644. 5- 773. 3 C3- 181 910109. 2- 143- 754. 7- 634. 9 C44 443. 650. 4- 86. 4390. 7- 201. 2 C5- 3 971. 3- 20. 8- 70. 3- 467. 7- 141. 7 b13 6081 01603 6950 b2- 2 610- 5400- 3 0950 b31 498- 23209880 b4- 2 614- 53901 3230 图 15V 形柱节点 Mises 应力云图 /MPa 下, V 形柱节点的 Mises 应力如图 15 所示。通过有 限元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节点域钢板在中震组合作 用下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仅在外 V 形柱根部弯折 处有少许应力集中, 且应力水平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节点区混凝土应力分布也比较均匀, 但同样在外 V 形柱根部弯折处存在应力集中, 且拉、 压应力水平在 混凝土设计强度范围内。计算分析说明采用的节点 几何构型合理、 节点安全可靠。 6结论 1 由径向框架、 环向框架与外立面 V 形柱构 成新型看台结构体系具有建筑造型新颖、 结构侧向 刚度大的优点。 2 为了解决由于建筑立面向外倾斜在楼层构 件中产生环向拉力的问题, 在立面 V 形柱的顶环向 梁中设置型钢, 使结构的整体性得到很大改善。 3 头尾相连的 16 组 V 形柱相当于倾斜 32放 置的环形平面桁架, 计算分析表明, 在重力荷载、 地 震力及温度作用下具有很好的面外稳定性。 4 综合考虑楼层结构在重力荷载、 混凝土收 缩徐变以及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影响, 采取加强钢筋 连通性、 设置预应力钢筋等综合措施, 增强楼板的整 体性。 5 立面 V 形柱节点采用钢套管形式, 便于与 型钢混凝土构件连接, 避免了大量钢筋连接与锚固 的难题, 确保节点安全, 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范重, 范学伟, 赵长军, 等. 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 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 2013, 43 4 1- 9, 18.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家网球馆结构抗震超限审 查报告[R]. 北京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 [3]陈以一, 张大照, 薛伟辰, 等. 承载开闭钢屋盖的预应 力混凝土看台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 报, 2007, 40 8 22- 28. [4]范重, 赵长军, 李丽, 等. 国内外开合屋盖的应用现状 与实践[J]. 施工技术,2010,39 8 1- 7. [5]范重, 彭翼, 胡纯炀, 等. 开合屋盖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0,31 6 132- 144. [6]范重, 王义华, 栾海强. 开合屋盖结构设计荷载取值 研究[J]. 建筑结构, 2011, 41 12 39- 51. [7]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8]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2006 年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9]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 10]范重, 王大庆, 唐杰, 等. 唐山国际会展中心超长大跨 度预应力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 2006, 36 1 56- 63.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