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pdf
7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3 6卷第 4期 2 0 1 0 年 8月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 吴二军, 王建永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2 1 0 0 9 8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艺术和技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但系统探讨建筑结构的研究很少。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 对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结构类型、 结构构造以及地基处理、 夯土、 隔震等施工技术问题,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 讨, 可以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结构材料; 建筑结构; 结构构造;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 U 3 1 1 .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81 9 3 3 2 0 1 0 0 4 0 7 8- 0 6 0 引 言 中国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国, 历史源远流长。中 国建筑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发展史 中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 创造了世界建筑史 上一个个奇迹。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古建筑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 , 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 这 对 目前我国古建筑的文物保护和现代建筑融合 民族 传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由于研究者多为建筑学 专家, 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集中在建筑艺术、 建筑风 格及其与中国历史文化特点 的联系上 , 几乎没有学 者对古建筑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 尽管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上都取得了卓越 的成就 , 由于我国古代的社会历史原因, 没有形成系 统的结构设计理论 , 造成中国建筑技术在明清以后, 逐渐落后了。中国古代仅有的建筑典籍, 如宋代 营造法式 、 明代 园冶 、 清代 工部工程做法则 表 1 中国古建筑结构材料应用范 围 例 、 清末 营造法原 等, 只是系统地规定了建筑的 形制和具体构造, 关于结构安全方面的论述 , 如凤毛 麟角。我国幅员辽阔, 全 国各地遗留下来相 当数量 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古建筑, 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 进 行古建筑结构的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材料 1 . 1 中国古建筑结构材料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中国古建筑材料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逐渐丰富。其中, 结构材料的使用主要受两个因素 的影响 一是便于就地取材 , 利用 自然材料; 二是建 筑材料生产技术的进步。因此,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 材料从取材来源来分,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材 料, 包括木材、 竹材、 石材、 夯土、 土坯、 藤索类; 第二 类是人工材料, 包括粘土砖和金属材料 , 其中金属材 料主要是铁。各类建筑结构材料在我国古建筑中的 应用范围, 见表 1 。 各种材料在古建筑主体结构 中除单一使用外 , 还多见混合使用, 形成砖木、 砖石等混合结构。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1 . 1 6 作者简介 吴二军 1 9 7 2一 , 男 , 河北顺平 人 , 博 士, 副教授 , 研究 方 向为钢 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物 的加固改造 。 Ema i l w e j h h u . e d u . c n 古代砖石结构中, 砌筑时的灰浆多采用石灰浆、 黄土泥浆或二者混合使用。为增加粘结性能, 有时 在灰浆中掺人糯米汤、 麻刀或牡蛎壳粉等。 1 . 2 中国古建筑结构材料的性能 1 . 2 . 1 木材 的受 力性 能 中国古建筑修建 时, 多就地取材 , 因此, 采用 的 树木种类繁多 , 其中最常用的有松、 楠 、 柏、 杉和毛 白 2 0 1 0N o . 4 吴二军, 等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 7 9 杨。 古建筑 木结构维护 与加固技术规 范 编 写组 进行了云杉 、 柏木和落叶松的古建筑木材 的性能试 表 2 古建筑 中木材的性能 验 , 主要力学性能见表 2 。 日本对古建筑 中的木材 材性也进行了试验研究 , 结果也列于表 2中。 注 表 中空缺数据为未测试指标 。 通过将古建筑 中的木材和现在同类木材性能相 比, 尽管经历了数百年 , 其主要强度指标下降不超过 3 0% 。 1 . 2. 2石 材 石材性能稳定、 强度高, 工程应用中几乎没有因 为石材强度不足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古代建筑中 常用 的石材有汉 白玉、 青 砂石、 青 白石 、 紫石、 花斑 石、 花岗岩和大理石等 。排除风化因素外 , 石材 的力 学性能主要和岩石种类 、 产地有关 , 使用时间的影响 相对较小, 现代石材和古代石材性能基本不变。目 前我国桥涵中所用 的石料标号为 2 5号 ~1 0 0号 , 该 标号是以边长为2 0 c m的含水饱和立方体试件的极 限抗压强度 M P a 确定 的 J 。 1 . 2 . 3夯 土和 土坯 夯土版筑是我国古代土工建筑技术史上 的重要 成就之一。材料主要采用红土、 黄土等粘性土, 采用 木杵、 石杵或铁杵分层夯实。不同工程每层土夯实 后厚度不 同, 一般在 3~2 1 c m范围内, 最 常用的在 1 0 c m左右 J 。夯土多用于筑墙和高台建筑。 根据夯土建筑采用 的夯锤重量和落距 , 采用现 行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估算 , 夯土的材料强度可达到 0 . 5 N/ mm 以上 。 土坯制造技术早在 氏族 公社 时代就已发 明, 主 要种类 有 四种 手 模 坯 、 杵 打坯 、 水 制 坯 和 垡 子 坯 J 。土坯的尺寸规格大小不一 , 较大的如周朝 的 土坯 4 7 c m X 1 7 c m X 7 . 5 c m, 小尺寸土坯则达到 2 4 c m1 8 c m X 5 c m。土坯的强度未见有相关试验数 据 , 根据夯打过程估计杵 打坯强度 在 1~2 N / m m 以上 。 土坯建筑防雨水冲刷能力差, 因此, 土坯墙体外 通常抹白灰泥层加以保护。为了提高土坯的强度, 土坯中还采用了加筋 加入茅草等 技术。 1 . 2 . 4砖 砖是 中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 最 早 出现在西周时期 , 汉代得 到了大规模 的使用 ] 。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 我 国的砖烧制技术 和砌筑技术 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古代砖的种类包括普通粘土砖、 陶砖和琉璃砖。 形状也多种多样, 有方砖、 条形砖、 楔形砖、 空心砖和 带子母榫 便于相临两砖连接 的砖。此外 , 还有主 要用于装饰用的花砖。按颜色分 , 则有黑城砖、 白城 砖、 青砖和红砖。 古代砖 的尺寸规格并不统一 , 张驭寰 - 3 统计 了 部分宋代塔砖尺寸 , 见表 3 。龙庆忠教 授文章 中介 绍了在开封铁塔 中的灰砖和琉璃砖尺寸分别为 4 l c m X 2 1 c m 7 e m, 3 5 c m X 2 2 c m 6 c m; 唐代广州 怀圣光塔寺塔砖为 2 3 e m9 c m X 6 c m 5 ; 罗哲文 录自 工程做法则例 中规定的城砖尺寸为 l 5寸 X 7 . 5寸 4寸 , 约相当于4 5 c m 2 2 . 5 c m X 1 2 c m- 6 j 。 表 3 部分 古砖的尺寸 关于我国古砖强度的研究资料较少, 开封铁塔 寺中灰塔砖 的抗压强度为 2 . 2 N / m m , 铁色琉璃砖 的强度为 1 1 2 . 2 N / m m [ 引。 2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类型和性能 2 . 1 框架和桁架 2 . 1 . 1 木 构 架的 结构形 式 中国古建筑中, 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结构形式 , 最具有代表性 的是木构架房屋。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 穿斗、 井干三种不 同的 结构方式 』 。抬梁 式是在立柱 上架梁 , 梁上又抬 梁, 所以称为“ 抬梁式” 。宫殿、 坛庙、 寺院等大型建 筑物 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 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 , 然后用枋、 檩斗接而 成, 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 于民居 和较小 的建筑 物。 8 0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6卷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 因其所围成的空 问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 比较原始简单 , 现在 除少 数森林地区外, 已很少使用。三种结构形式如图 1 所示。 、 a 抬粱式 b 穿斗式 c 井干式 图 1 木构架的形式 2 . 1 . 2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受力简图 为确定木构架的计算模型, 必须确定两个问题 一 是构件类型; 二是构件连接方式。 在三种木构架结构房屋中, 抬梁式木构架应用 范围最广。以殿堂建筑为例, 抬梁式木构架整体结 构分为三部分 台基、 墙柱结构和屋架。墙体多为维 护用非承重墙 。柱下为石镜 北方 或磉墩 南方 , 不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时, 柱根不发生位移, 简化为铰 接。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 柱根在石墩表面产生水 平滑移 , 受力分析时看成滑移隔震支座。上部结构 的结构构件有梁、 柱、 枋、 檩、 椽、 斗拱组成。构件之 问用卯榫连接 , 连接方式为 梁支撑于柱端 , 柱顶榫 伸入斗拱或梁端, 枋两端榫伸人柱端卯 口, 瓜柱上下 端分别卯人上下架梁中, 斗拱则平放在柱顶 , 梁放在 斗拱上。脊檩放人脊瓜柱顶的凹 口内, 其他檩放于 梁端的凹口内, 为加以固定 , 多用铁钉连接。木结构 榫卯连接结点既不是刚结点 , 也不是铰结点 , 通常认 为是半刚性结点 J 。受力分析时, 结点位置处引入 半刚度单元 , 对抗弯刚度进行折减, 折减系数则建议 通过实际测试确定 。文献 [ 9 ] 通过试验 证明, 木结 构榫卯结点具有明显的弹性特征 , 因此本文作者认 为, 受力简图仍取刚结, 但应对结点的抗弯刚度进行 折减 , 折减系数根据榫卯尺寸与杆件尺寸的 比值确 定。当杆件受到拉力时, 榫卯结点 的连接力完全 由 榫和卯口间的摩擦力抵抗, 数值较小, 可忽略。因 此 , 主体结构计算简图为木框架结构。 对于屋顶结构 , 檩和瓜柱连接可视为铰结点 , 则 屋顶成为桁架结构 。 穿斗式柱与横梁的连接较弱, 简化为铰结点 , 构 架可按木排架结构进行分析。 2 . 1 . 3 木构架结构的力学性能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一般纵横对称 , 且长宽 比 较小 , 高度较低 , 形成 了质量 刚度都比较均匀、 受力 性能 良好的空间结构体系。 由于木材具有 良好 的弹性和变形能力 , 榫卯结 点局部滑移具有耗 能能力, 因此具有 良好 的抗震性 能。但在多次反复荷载作用下 , 可能造成榫卯结点 脱卯 , 使结构产生破坏。 井干式房屋的墙体根据木杆的方向分为横向和 竖向两种, 屋盖可以认为是密排的木梁组成。从承 载力角度来说 , 井干式一般具有较大的可靠度。 2 . 2 拱券 根据材料 的不同, 我国古建筑 中拱券结构分为 砖拱结构、 石拱结构和木拱结构。 2 . 2 . 1 砖石拱券 早在秦汉时期, 随着我国制砖技术的出现和发 展, 砖拱建筑结构技术也不断提高, 最早多应用于墓 室建筑, 最后逐渐拓展应用到门楼、 砖房和砖塔的门 窗、 殿堂屋顶和桥梁。石拱建筑则多应用于桥梁 , 结 构构造和砖拱桥梁类似。砖石拱券结构的形式主要 有以下几类 。 1 斜撑板梁拱券 。 。 券砖顶部 中间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实心砖 , 两边 为斜撑砖, 构成“ 一” 形。拱顶的实心砖和斜撑砖用 榫卯连接。此类拱券结构在南阳汉代早期墓穴结构 中被广泛应用, 但 由于墓室宽度受到拱顶宽度 的限 制, 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淘汰。现存结构如新野樊集 M 1 6 号墓, 墓壁和墓顶构成了宽 1 . 5 9 11 1 、 高 1 . 4 9 m 的斜撑板梁拱券。 2 砖石纵列拱券 。 。 此类拱券由楔形条砖 石 纵向排列连接, 构成 单道拱券 , 条砖之间采用子母榫连接 , 多道单拱券组 合砌筑, 形成较大空间的拱券结构。这种拱券形状 大多为半圆形 。 3 砖穹顶 无梁殿纯以砖券顶, 又称为砖殿, 是从古代砖 墓、 砖塔的券顶技术发展而来。这种建筑的建筑材 料全部采用砖 、 石、 瓦等非燃烧质材料。它的结构一 般都有几排通长的拱券, 而拱券的侧向推力很大, 因 此, 无梁殿拱券下有浑厚的墙体, 如南京灵谷寺无梁 殿前后檐墙皆厚近4 m, 结构十分坚固H 。 2 . 2 . 2木拱 中国古代的木拱桥从现代桥梁结构看, 有桁架 拱和木撑拱。目前所知 , 北方最早 的桁架木拱桥是 清明上河图 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的卞水虹桥。 卞水虹桥从外观上看近似半圆弧形, 它的桥体结构 采用梁木穿插 的结构形式, 所以又叫叠梁拱。整座 桥梁构架全由大小匀称 的巨大圆木纵横相置、 交叉 搭置、 互相承托、 逐节伸展, 形成完整的木撑架式主 拱骨架 , 拱架两端固定在岩石或石墙上, 从而以较短 的构件形成较 大 的跨度。杜 连生先生在 桥梁史 话中提 出 了 自己的 虹 桥 结 构模 型 , 如 图 2所 示 j 。从图中可以看出, 其受力形式从整体上为 拱的受力方式 , 对 于拱木局部以梁为主。 在闽浙一带多见的木拱廊桥拱体结构与卞水虹 吴二军, 等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 8 l 图 2汴水虹桥 结构模型 桥非常类似 , 但在构造方面又有很大的改进 , 比如增 加了剪刀撑、 采用榫卯连接取代绑扎连接等构造措 施 , 在结构上更为稳固, 如图 3 所示。 一 & 木拱廊桥 b 拱桥构造 图3 廊桥透视 木撑拱伸臂桥也就是俗称的八字式撑架桥 , 典 型就是甘肃甘南木撑拱伸臂桥 M ] , 如图4所示 。 图4甘肃甘南木撑拱伸臂桥 2 . 3实体 中国早期 的实体结构有土台、 长城等 , 土台是 中 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实体结构。 有研究者认为, 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 筑是我 国最早 的高层建筑 。在当时, 为 了解决大 体量建筑物的高度和大型建筑中木构架 的整体稳定 性的问题 , 采用了先堆筑出实心的高台, 以梯形土台 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房 的方法 , 木构架紧密依 附夯 台 墩, 形成土木混合的结构体系 。高台建筑主体为 下部敦实的台墩, 夯土技术是高台建筑台墩的主要 建造手段⋯ 。 2 . 4悬挑 中国古代 的悬挑结构形式较多 , 比如悬空寺 、 伸 臂梁桥等。 悬空寺的受力是靠“ 半插 飞梁为基 , 巧借岩石 暗托” , 即将粗大的飞梁的大半 , 插入预先在山崖上 凿好的洞内, 露出洞外的一小半飞梁便是楼阁的基 石 , 整个建筑靠此飞梁传力给岩石- 】 引。 伸臂木梁桥有单跨和多跨两种。它的建造过程 是在桥两岸或桥墩上架长大木料 、 象鱼鳞样层层叠 起挑出, 两端相隔较近时 , 就在两边挑梁上安放木简 支梁 , 再铺上横板桥面, 桥就建成 。跨度大 的可能要 一 直加到几十层 , 两相邻桥墩上挑 出的木料才能连 接起来 , 如图 5 , 6所示 H ] 。 图 5单跨伸 臂木梁桥示意 图 6多跨伸臂木撑风 雨桥 2 . 5悬索 索桥也就是悬索桥, 也称吊桥。许多桥梁专家 认为, 索桥最早起源于中国, 目前已查证的我国最早 的索桥, 是秦李冰在四川成都城西南建成的“ 笮桥” 竹索桥 。索桥建造材料除 了竹 , 还有藤 、 皮绳和 铁链等几种。 桥梁史话中总结 了中国古代 建造 索桥的方法。为了将悬索张紧 , 先在桥两岸建屋 , 在 屋内设置铰索设备, 即系索的立柱和绞索的转柱; 然 后张紧底索和斜索; 再在底索上横铺木板, 有的在两 侧还加一至两根悬索作为扶栏 。而且桥建成后 , 会 定期旋紧一次 引。古代索桥示意如图 7所示。 a 】 古辩 拉 轿 b 古悬 累桥 图 7 古代索桥示意 2 . 6 简体 中国的砖石 铁 古塔可认为是筒体构筑物。 现存古塔从建筑形式上看 , 有楼阁式塔、 密檐式 塔 、 亭 阁式 塔、 支 提 式 塔、 金 刚 宝座 式 塔 和 塔 门 等- 】 。早在两汉时期就出现了阁楼式塔, 随着建筑 材料及建造技术 的发展 , 人们开始用垒砌、 发券 、 叠 涩等方法建造砖石结构的塔, 密檐塔就是由楼阁式 的木塔 向砖石结构发展时而演变来的。 加 。 随着造塔 经验 的丰富和建筑材料的改变 , 塔的 建筑形制也发生 了变化。初期木塔 多为四边形 结 构 , 采用砖叠涩后就从 四边形发展为正多边形, 如六 角、 八角形等。宋后 , 六角 、 八角形塔取代了方形塔。 从结构受力方面考虑 , 改用六边形或八边形 的造型 后 , 塔壁的跨度减小了, 且转角平缓 , 受力均匀 , 其抗 压、 抗震性能都大大地增强 。 2 . 7基础 中国古建筑 除最常用 的砖石放大角基础形式 外 , 少量建筑物、 桥梁等也采用了木桩基础和木筏基 8 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6 卷 础形式。 2 . 7 . 1 桩基 古代临水建筑基础通常都采用桩基。作为桩基 的木材要求坚韧耐久 , 适用常年在地下水位以下的 地基 , 在南方多选用红松为桩 , 在北方有用柳木为桩 的。北京颐和园的堤岸就是用湿柳木作桩 的, 经几 百年仍未朽。桩的类型有梅花桩、 马牙桩, 梅花桩多 用在柱础之下 , 马牙桩常用在墙基之下_ 2 。 2 . 7 . 2 筏基 古代建筑也有采用筏木基础的, 即使用整齐的 排木作基础。有用方木的, 也有用圆木 的。这种基 础多用在建筑重量大而下边的“ 场地土” 质地 又不 一 致的地段上, 是为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而采取的 一 种做法 2 引。 3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构造 3 . 1 木柱与基础 的连接 早期建筑为了解决整体稳定性的问题 , 柱基础 必须深埋, 且在下面放置石块 , 作扩大柱础。随着实 践经验的丰富和结构技术的积累 , 上部结构有了良 好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柱根也逐渐从深埋向浅埋 演化 , 从西汉时期开始 , 柱础大多变为平顶面明础, 柱只是简单地搁置在露出地面的础石顶平面上, 并 不嵌固 。柱础又称柱顶石 石镜 , 其实它包括柱 子底下承受压力的“ 础” 和安放在“ 础” 与柱子之间 的“ 踬” 。柱与柱础的连接方式多为浮摆式平面接 触 , 也有将带有管脚榫 的木柱插入到柱顶石柱窝中 的连接方式, 或将柱顶石做成“ 套顶” 形式。柱础式 样多种, 有素复盆、 柢形柱础 、 复盆浮雕柱础等 J 。 3 . 2侧脚与升起 侧脚指对横向柱架外侧柱倾斜放置, 柱头与中 间柱头平高, 即外侧柱斜长大于内柱高, 如图 8所 示。升起指柱头标高沿纵向轴线由中间向两翼逐级 升高 , 整个屋架置于凹面上 , 如图 9所示 。侧脚和生 起的巧妙限位和控制作用, 相当于现代的被动控 引 。 图8侧脚变形 图9柱的纵向生起 3 . 3斗拱 斗拱指的是一系列木构件的组合, 斗和拱是这 一 系列构件中最基本的两个 , 柱头上一层层逐渐挑 出的弓形短木 , 称为“ 拱 ” , 两层拱之问的斗形方木 , 称为“ 斗” 。其他构件还有 昂、 耍头木、 衬仿头、 罗汉 仿等。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自 商周 已开始形成 , 并逐渐固定下来 , 到汉代斗棋已达 到成熟状态, 唐代各种斗棋样式已经定型, 宋代有了 完备的规制 。 梁思成先生绘制的我国古建构件序列 图, 清楚 地显示 了斗拱各构件的结构构造。坐在柱头上的称 为栌斗, 其上开十字槽口, 四角留有4个斗耳, 在栌 斗上部纵横方向安拱。其中沿横向大梁架方向安放 的拱称为华拱, 主要承受弯矩, 沿纵向檐桁方向安放 的斗称为泥道拱 , 再在拱头、 拱 心上施散斗 , 这便是 最简单的四铺作 。如果在华拱上再出一跳 , 即华拱 上施一更长臂华拱, 泥道拱上用慢拱 , 华拱头上再施 令拱, 即为五铺作, 其余类推以致八铺作。上下构件 搭叠不用钉锚、 粘结 , 只是榫卯连接 , 榫卯尺度准确, 合卯之后十分严密 J 。 3 . 4屋顶 北方屋顶多以梁柱式屋架结构体, 南方的房屋 则用穿斗式屋架为主。无论哪种屋架式样, 都是在 屋架之顶用檩木顺搭, 檩条上挂椽子, 在椽子上钉 2 5 e m厚 的屋面板 望板 , 板上抹泥 , 厚为 l 5~ 3 5 e m , 泥上再铺瓦。屋架的坡度在3 5 。 一 4 5 。 之间 。 4中国古建筑技术 4 . 1 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古代人改良地基的方法多样, 因地制宜。 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4. 1 . 1换. .- k L ] 当建筑规划场地地基存在淤泥或杂填土时, 民 间有采用换土地基的, 即把软性地层挖去, 换上砂土 或河砂。 在大面积换填技术 中, 出现 了一种撼砂地基方 法 。具体做法是 一般挖基槽深约 1 m, 宽约 6 0~ 7 O c m, 然后分 2 O~ 3 0 c m为一层, 将中砂填人槽内, 随 后在槽内灌水振撼, 至砂层密实为止。当撼至离地 面约 2 O~ 3 0 e m处 , 砌砖或块石墙脚。 4 . 1 . 2 夯实 夯土是早期建筑的主要建筑技术 , 各地区均有 地方性的传统做法。运用夯筑建筑技术加压, 破坏 黄土自然结构所保持的毛细现象, 形成高密度的夯 土, 使其达到较高的承载力, 构成一个木构所需要的 较为干燥 和坚 固的“ 满堂基 础” 。为增强土体之 间 的拉接 , 每隔 1 01 5 c m厚粘土层 间放置一些绳子 , 夯土压实。有时, 为了满足对夯土强度 的更高要求 , 也采用分层灌以糯米汁再夯实。发展 至后期 , 出现 了采 用生 石 灰 和粘 土混 合 料 夯 实 的灰 土基 础 , , 圳 。 4. 1 . 3打桩 我国古代桩基多为木桩, 个别情况下, 采用石桩 和竹。古代桩基提高软弱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两 2 O l 0N o . 4 吴二军, 等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 8 3 种 一是木桩横向挤压周围土层, 使土粒密实, 增强 了地基土的强度 ; 二是借助土与桩之 间的摩擦力或 桩本身的强度, 将上部荷载有效地传至下卧基层, 改 变了软弱地基建筑物的破坏模式 , 使多种破坏方式 变成了单一的竖向剪切破坏 。 4. 1 . 4加 筋 古代加筋地基 中的拉筋多用抗拉强度较高的木 材, 能有效地控制横向变形的发展 , 相当于现代的钢 筋混凝土梁。如西安小雁塔地基处理, 即在台座下 的夯土层中埋置纵横相错 的木梁 , 整个夯土地基 的 承重能力及抵抗变形的能力大为增强 。 4 . 2隔震与减震技术 古代建筑通过巧妙的构造实现了较高的抗震能 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古建筑技术体现了现 代隔震 、 减震思想。 4 . 2 . 1 地基 与 台基 的隔震 构造 通过特殊 的地基处理方法 , 在地基 中建造一个 柔性构造层 , 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建筑物与地震 隔离开来 , 从而控制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 。比 如, 明故宫地基 5 ~ 6 m深处用糯米汁拌石灰, 形成 柔 性地基 层 。 如果 台基与 自然地基刚度差别很大 , 或原本的 台基底部水平抗剪切刚度很弱, 台基可能首先就可 起 到 隔震 的作 用 , 使 一些 高频 震 动 峰 值 被 过 滤 掉 。 4 . 2 . 2主体与基础 自然断离 柱脚平搁简支是重要的隔震减振措施。主体与 基础 自然断离柱根简支在平面明础石面上 , 使水平 荷载作用下结构内的总水平剪力不会超过柱底所受 摩擦力的总和, 这直接 限制 了结构中可能出现 的最 大内力。当地震水平加速度小于一定值时 , 房屋不 会滑动 , 上部结构可能摆动 , 若地震水平加速度大于 这一值时, 地面水平滑移, 柱与柱础石镜面间能产生 隔震效果 ⋯。 4 . 2 . 3柔性抗震的主体结构体 系 主体结构体系从竖 向可分为柱架层 、 铺作层 和 屋盖。柱架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能十分有效地将 结构 自重和地震 作用传至基础 , 对抗震极 为有利。 铺作层是柱架层和屋盖之间的过渡层 , 由斗、 拱、 昂 等构成 。斗拱是水平允许层 间滑移竖向可发生较大 的弹塑性变形的准弹性支座, 所 以, 整个铺作层是 良 好 的减振层 ⋯。 参 考 文 献 [ 1 ]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编写组. 古建筑木结构用 材的树种调查及主要材性的实测分析[ R ] . [ 2 ] 叶见曙. 结构设计原理[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 9 9 7 . [ 3 ] 张驭寰. 古建筑勘察与探究 [ M] . 杭州 江苏古籍出版社, 1 9 8 8 1 5 5- 1 71, 2 6 4. [ 4 ] 贾付军. 南阳汉代砖结构技术发展简论[ J ] . 南都学坛 哲学社 会科学版 , 2 0 0 1 , 2 1 5 1 1 1 2 . [ 5 ] 龙庆忠. 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 M] .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社 。 1 9 9 0 . [ 6 ] 罗哲文. 中国古代建筑[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1 3 1 5, 1 0 8 1 1 2. [ 7 ] 张鹏程.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 D] .西 安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 2 0 0 3 . [ 8 ] 赵均海, 俞茂宏, 杨松岩, 等. 中国古代木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 [ J ] . 土木工程学报 , 2 0 0 0, 3 3 1 3 2 - 3 5 . [ 9 ] 贾付军.南 阳汉代 砖结构技 术发展 简论[ J ] . 南都 学坛 哲学 社会科学版 , 2 0 0 1 , 2 1 5 l 1 1 2 . [ 1 O ]柏文峰.中国古桥在结构上的力学成就[ J ] . 云南工业大学学 报 , 1 9 9 7, 1 3 4 1 3 1 6 . [ 1 1 ] 王老诚. 北京 的无梁殿[ J ] . 上海 消防, 2 0 0 2 1 8 6 - 8 9 . [ 1 2 ]缪小龙.廊桥遗梦闽浙寻闽东南、 浙西北贯木拱廊桥考察 [ J ] .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 0 0 4 3 3 2 6 - 3 3 0 . [ 1 3 ]张成, 关瑞明. 木拱廊桥和虹桥的比较研究[ J ] . 福建建筑, 2 0 0 7 4 4 - 7 . [ 1 4 ]丁大钧. 中国古桥和现代化桥[ J ] . 土木工程学报, 1 9 9 3 , 2 6 4 6 9 - 7 6 . [ 1 5 ]周学鹰. 汉代高台建筑技术研究[ J ] . 考古与文物, 2 0 0 6 4 6 6- 7 2 . [ 1 6 ]魏丽丽. 中国高台建筑[ D]. 武汉 华 中科技大学, 2 0 0 6 . [ 1 7 ]赵静茹, 等. 冀南明珠赵苑旅游区的规划设计[ J ] .河北 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1 9 9 6 4 2 0 - 2 3 . [ 1 8 ]顾俊彦. 悬空寺的魅力和底 蕴[ J ] . 科学与文化 , 2 0 0 6 1 3 7 . [ 1 9 ]辜璇.塔 建 筑在 中 国的演 变 [ D] . 武 汉 武 汉 理 工大 学 , 2 Oo 6. [ 2 0 ]宋树恢. 中国现存古塔的分布及鉴赏利用[ J ] . 合肥工业大学 学报 社会 科学版 , 2 0 0 1 1 8 2 - 8 9 . [ 2 1 ]邓其生. 中国古代建筑基础技术[ J ] . 建筑技术, 1 9 8 0 2 6 1 6 4. [ 2 2 ]白丽娟. 浅谈故宫古建筑基础[ J ] . 故宫博物院院刊, 1 9 9 3 3 2 6 _ 3 3. [ 2 3 ]姚侃, 赵鸿铁. 木构古建筑柱与柱础的摩擦滑移隔震机理研 究 [ J ] . 工程力学 , 2 0 0 6, 2 3 8 1 2 7 1 3 1 , 1 5 9 . [ 2 4 ]张鹏程, 等. 中国古建筑的防震思想[ J ] . 世界地震工程, 2 0 0 1 4 1 _ 6 . [ 2 5 ]权吉柱. 木结构古建筑殿堂型结构的耗能减震机理分析[ D ] .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 0 0 7 . [ 2 6 ]安长军, 张驭寰. 中国古代屋顶的构造[ J ] . 建筑工人, 2 0 0 6 5 5 7 . [ 2 7 ]邹洪灿. 古代地基工程技术与砖塔抗震[ J ] . 古建园林技术, 1 9 8 8 2 3 4 - 3 7 . [ 2 8 ]冯伟旖. 中国古建筑灰土技术的演 变[ J ] . 古建园林技 术, 2 0 0 8 1 9 1 O . [ 2 9 ]盘锦章.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机理分析一主体与基础自然 断离隔震 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D ] . 上海 同济 大学土木工程 学 院, 2 0 0 7 . [ 3 0 ]陈健. 从古建筑谈现代工程结构的隔震[ J ] . 南通职业大学 学报 , 1 9 9 4 1 3 3 - 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