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综述.pdf
第 2 9卷第 1 期 2 0 0 8年 2月 Vo L 2 9. No .1 F e b .2 0 0 8 文章编号 1 0 0 0 - 6 8 6 9 2 0 0 8 0 1 - 0 0 1 0 - 0 6 北京奥运会老 山 自行车馆柱脚铸钢节点试验研究 赵宪 忠,王冠男 ,陈 以一 , 胡 晓依 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 系 , 上海 2 0 0 0 9 2 摘要 为考察 2 0 0 8北京奥运会老山 自行车馆柱脚铸钢节点在不 同工况作用下 的受力性能和转动性 能, 本文对该铸钢节点 及其人字柱短管进行 了足尺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试验借助一根箱型截面分配梁 , 巧妙地实现 了设计要求的 4种加载 工况 ; 并重点考察了铸钢节点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 力性 能和变形 。通过现场跟踪测试, 得到铸钢节点表面应变 的测试 值; 运用 A B A Q U S有限元软件对铸钢节点进行了弹性 分析 , 着重模拟 了铸钢节 点各部件问的接触关系 , 得到了节点 的应力 值。铸钢节点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老山 自行车馆柱脚所采用的球铰式节点具有较好的转 动性能 , 且在设计荷载作 用下是安全的。 关键词 铸钢节点 ; 球铰式节点 ; 足尺试验;转动性能 中图分类号 T U 3 9 3 . 3 T U 3 1 7 . 1 文献标识码 A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c a s t s t e e l j o i n t o f t h e L a o s h a n V e l o d r o me f o r t h e B e i j i n g O l y mp i c s Z HAO Xi a n z h o n g,WANG Gu a n n a n,CHEN Yi y i ,HU Xi a o y i B u i 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i n g D e p a r t me n t ,T o n i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E x p e ri m e n t al s t u d y o n t h e c a s t . s t e e l a r t i c u l a t e d i o i n t t o b e u s e d i n t h e L a o s h a n V e l o d r o m e f o r B e i j i n g O l y m p i c s h a s b e e n c a r r i e d o u t .T h e s t r u c t u r al b e h a v i o r o f t h e i o i n t u n d e r v a ri o u s l o a d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w a s e v alu a t e d b y b o t h s t a t i c f u 1 1 一 s e a l e e x p e rime n t a n d F EM a n aly s i s . By u t i l i z i n g a w e l l d e s i g n e d s p r e a d e r b e a m,f o u r l o a d c a s e s c o mp l y i n g wi t h t h e d e s i g n r e q u i r e me n t w e r e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j o i n t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i t s l o a d 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a n d r o t a t i o n p e r f o r ma n c e .E l a s t i c ana l y s i s w a s c a r r i e d o u t w i t h t h e a i d o f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F E M p a c k a g e A B A Q U S .w h i c h f o c u s e d o n t h e c o n t a c t 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e e n d i f f e r e n t p a r t s o f t h e i o i n t .T h e s t r e s s r e s u l t s f r o m t h e F EM c alc u l a t i o n a g r e e d we l l wi t h t h e e x p e rime n t al r e s u l t s . B a s e d o n t h e v ali d a t e d F E M m o d e l ,e v alu a t i o n o f s t r u c t u r al b e h a v i o r o f t h e c a s t s t e e l a r t i c u l a t e d i o i n t w a s fi n all y p r e s e n t e d . Th e e x p e rime n t al an d F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c a s t . s t e e l i o i n t h a s g o o d r o t a t i o n p e r f o rm a n c e a n d i S s a f e u n d e r d e s i gn l o a d s . Ke y wo r d s c a s t s t e e l j o i n t ;a r t i c u l a t e d j o i n t ; f u l l s e ale e x p e ri me n t ;r o t a t i o n p e rf o rma n c e 0 引言 建筑用铸钢节点 由于其 整体浇注成 型 , 避 免 了复杂 节点的制作难、 交汇焊缝的高残余应力等问题, 已在广 州会展中心 、 重庆江北机场 等大跨空 间结构 中广泛 应用 。然而 目前 我 国尚未颁 布建筑 用铸 钢节 点 的技 术规程 。 对结构 中铸钢节点的力学性能分 析和承载力校 核并没有明确 的依据 。因而 , 当铸钢 节点 1 对 结构安 全至关 重要 ; 2 处于 8度、 9度抗震设 防区内, 对结 构安 全有重要影 响 ; 3 在使用 过程 中将 发展较 大程度 的塑 性; 4 节点与其它构件采用复杂连接方式时, 有必要对 作者简介 赵宪忠 1 9 7 2 一 , 男, 吉林桦甸人, 工学博士, 副教授。 收稿 日期 2 0 0 6年 8月 l O 该铸钢节点进行 足尺模型试验 。 2 0 0 8 北 京奥运会老 山自行车馆采用 球面 网壳结构 , 网壳直径为 1 4 9 . 5 m, 该网壳支承于高度为 1 0 . 3 5 m的倾 斜人字形钢柱及柱顶环梁之上 图 1 。 人字形钢柱通 过大型 球铰式 铸钢 节点与 基础 结构 相连 , 以确保 钢柱的承 载性能 和空间转 动性能 ; 该 铸钢 节点是结构的关 键节点 , 对整体 结构的安 全性 起重要作 用 。 目前 国内已进行了多种类 型 的铸钢 节点试验 , 但这 些节点均为单 一铸 件的 刚性节 点 j , 对球 铰式节 点 的 报 学 构 结 c 言 筑 a 建 咖 维普资讯 图 1 北京奥运会老山 自行车馆 F i g . 1 L a o s h a n V e l o d r o m e f o r B e i j i n g O l y m p i c s 试 验尚未见 到。为检验 老 山 自行 车馆柱 脚铸 钢节点 的 加工工艺质 量 , 铸钢 件与钢 管连接焊 缝质 量 , 铸钢 节点 的承载力和转动性能, 进行了该球铰式铸钢节点在 4种 不同加载工况下 的试 验研究 和有限元分析 。 1 大型球铰式铸钢节点试件的构造 球铰式铸钢支座节点由4部分组成, 见图 2 。盆形 铸 钢件 3与下部 基础结构相 连 ; 铆钉形 铸钢件 2与 3之 间、 铸钢件 1 与环形铸钢件 4之 间通过螺纹连接 , 使得铸 钢件 1 、 2 、 4形成杵臼型结构 。铸钢件 2柱帽底面与铸件 4顶面之 间留有一定 的间 隙; 铸 钢件 2冠状部 分 的直 径 比铸钢件 1 内弧 面的制槽直径 略小 , 在 两者 之间添加 聚 四氟 乙烯板后 可使得 节点 具有一 定 的转动 能力 。节 点 装配时 , 首先将铸钢件 2与 3连接 , 然 后嵌入铸件 1的内 弧 面, 最后将铸 件4通过螺纹与铸件 1 相连 , 从 而形成 整 体 ; 图 2 a 给 出了整个装 配 过程 的示 意 图。该 节点 受 压 时通过铸钢件 1 、 2 之间的接触面传递压力, 受拉时通过 铸钢件 2 、 4之间的接触面传递拉力 。 铸钢 支座节 点重 量为 8 . 2 t 。铸 钢节点 的材料 为德 国标准 D I N 1 7 I 8 2 的 G S 一 1 6 Mn S N钢材 , 其 标 准材性 试 件的实测力学性能指标为 屈服强度 . 3 3 5 MP a , 抗拉 强 度.厂 。 5 1 7 M P a , 延伸率 占3 1 %。 2 球铰式铸 钢节点试验 2 。 1 加 载工况 要求和加载思路 试验要求在 与铸钢节点相连的人字柱短管上施加 4 种工况 的作用力 ①两侧 人字柱 短管 同时受拉 , 每侧 拉 力值不低于 1 2 0 0 k N; ② 两侧人 字柱短 管 同时受 压 , 每 侧 压力值不低于 2 9 0 0 k N; ③ 人字柱 短管一侧 受压 、 一侧受 拉 , 压力值 不低 于 2 9 0 0 k N, 拉力值 不低 于 1 2 0 0 k N ; ④ 两 侧人字柱短管同时受压 , 但压力值不等, 一侧压力值不 低于 3 3 8 0 k N, 另一侧压力值不低于 2 2 9 0 k N 。一般来说 , 一 种加载工况对应于一种加载装 置 , 尤其在进 行大吨位 的足尺试验时 , 很 难利用 一种 装置实 现多 种工 况加 载 ; 但考察本试验 4种加载工况 的相互 关系时发 现 , 四者之 间仅是力值 含力 的方 向 的不 同, 因 而可 利用 杠 杆原 a 球铰式铸钢节点装配图 b 球铰式铸钢节点照片 图 2 球铰式铸钢节点试 件 F i g . 2 A r t i c u l a t e d c a s t s t e e l j o i n t f a I况 I f c I况3 b 工况2 f d I况4 图 3 加载 系统 的设计思路 F i g . 3 De s i g n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l o a d i n g s y s t e m 维普资讯 理 , 在一根分配梁 的不同位置上施加作 用力 以实 现 4种 加载工况 , 如图 3所示。 2 . 2 加载 系统的实现 利用同济大学多功能加载机所提供的竖 向约束 钢 板 台座 和水平约束 3 0 0 0 k N水平加载 头 , 由一根分 配 梁实现 4种荷载工况 的加载 图 4 。铸钢节点下部通过 角焊缝与基 座相 连后 , 再利 用 地锚 螺栓 与 试 验 台座 相 连 。铸钢节点上 部首先 与长 1 3 2 0 ra m的 1 1 0 0 01 8圆 钢管相连后 , 再通过销铰 与分配梁 相连 。分 配梁左端 与 大型加 载机的 3 0 0 0 k N水平 加载头 相连 , 可实 现水平 向 连杆约束 ; 分配梁 中部与大型加载机 的 1 0 0 0 0 k N竖 向加 载头相连 , 可实现竖 向的拉 、 压加载 ; 分 配梁右下端有 一 2 0 0 0 k N竖 向千斤顶 , 可实现竖向上推加载 。当竖 向加载 头位于铸钢节点正上方施加荷载时 , 可在铸 钢节点两人 字柱短管内产生大小相同的拉力 工况 1 和压力 工况 2 ; 当竖 向加载头位 于铸钢 节点正上方施 压 , 且 2 0 0 0 k N 竖 向千斤顶 向上顶推时 。 两者组合可在 两人字柱短管 内 产生一拉一压 内力 工况 3 ; 当竖 向加 载头位于铸钢 节 点偏 左方时 加载头可移位 , 可在两人字柱短管 内产生 大小不同的压力 工况 4 。通过 调 整加载 头 的施 力 大 小和施力位置 , 可实现预定 的加载值 。 a 加载系统正视图 l 2 b 加载系统正视照片 图 4试验加载系统 Fi g. 4 Te s t s e t u p 同时 , 考虑到铸 钢节 点为万 向铰 , 应 在 加载平 面外 辅 以必要 的侧 向抗倾 覆支架 , 即在分配梁 两加载点处设 置平 面外支撑架 , 见图 4 b中三角形支架。 2 . 3加载方案 利用 图 3所示 的计算简 图 , 可方便地得 出为达到各 工况下预定加 载值 时所需 施加 的作用 力。考虑 到人字 柱短管与分配梁间的传力途径和连接构造 图 4 a中斜 向耳板 , 分别计 算了两种分析模 型中的加载力系 , 即斜 刚臂模型 和直刚臂 模型 图 5 。不 同分 析模 型 中加载 点作用力 P与人 字柱短管 的轴 向力对应 关 系如表 1 所 示 , 由此可确定 试验加 载值 。 a 斜刚臂模型 b 直刚臂模 型 图 5 加载力系简图 Fi g. 5 An a l y t i c a l mo d e l o f t h e l o a d i n g s y s t e m 表 1 竖 向力与钢管内力理 论值对应表 Tab l e 1 The or e t i c al a x i a l f o r c e i n t he s t e e l t ub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o t h e a p p l i e d v e r t i c a l f o r c e 应指 出的是 , 试验 加载过 程 中, 由于分配梁销孔 、 人 字柱短管销孔 与 销轴 问不完 全密合 以及试 件 中弯矩 的 存在 , 图 5的简 化模 型分析结 果与 实际 内力有 所差 别 ; 实际加载 时 , 用实测 应变换 算荷载控 制加载 值 , 以分 级 加载至试验要求 的钢管轴力。 2 . 4测试方案 试验 中布置 了 1 1 个位移 计监测铸 钢节点平 面内的 转 动变形 , 同时布置 了7个位 移计监 控试 件 和加 载装置 平 面外 的位移 , 以避免试件发生平 面外 的倾覆 。 在人 字柱短管 上共 布 置 3 6个 单 向应变 片 , 用 以检 验 加载过 程 中短 管 是否 达 到各 种工 况 下 的 内力要 求 。 三向应变 片共布 置 3 7个 , 分别 布置 在铸钢 件 与人 字柱 短管连接焊缝偏 下 4 c m处 , 以检 验连 接处 的应力 、 应 变 情况 ; 铸件 1 左管中部截 面的圆弧过渡段起始处 , 铸件 1 两肢相贯线处 , 各布置 3个测点 。 以检验铸 件 1表面应力 分 布情况 。对应 力较 大 的各铸件 问连 接位 置处进行 了 重 点监测 , 即铸件 l 下表 面, 铸件 2 及铸件 4 连 接处 圆周 方向 , 以检验各铸件问连接处 的应力应变情 况。 2 . 5试验结果 4种加 载1 二 况 下 , 所测 铸钢节点的 v o n M i s e s 应力都 维普资讯 轴 力/ k N a 等拉工况 工况1 轴力/ k N c 拉 压工况 工况3 轴力/ k N b 等压工况 工况2 轴力/ k N d 不等压工况 工况4 图 6 竖 向荷载一 钢管轴力 曲线 F i g . 6 Ve r t i c a l l o a d v e r s u s t h e s t e e l t u b e a x i a l f o r c e c ll r v e s 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图 6 a 给 出了工 况 1由单 向应变 片 测得的应变反算 的人字柱短 管轴力与竖 向荷载 P , 的关 系曲线 , 以及试验轴力与直刚臂 和斜刚臂模 型计算 的理 论轴力的对 比。由图中可见 , 实测轴 力值小 于采用杆系 模型计算 的理论值 , 因此试 验 中增大 了预定 的最 终加载 值 , 使实测轴力与加载要求达到 一致。工况 1 所 有三 向 片测点中 , 铸 件 1 底 面的测 点应力 较大 , 测点最 大 应力 为 1 2 2 MP a 。 图 6 b给出了工况 2由单 向应变片 测得的应变 反算 的人字柱短管轴力与竖 向荷载 P ’ 的关系 曲线 , 以及试验 轴力 与直 刚臂 和斜 刚 臂模 型计 算 的理 论 轴 力 的对 比。 由图中可知 , 实测轴力值 与直刚臂模 型理论值相 近。所 有 三向片测点 中 , 人字柱 短管 与铸 件 的过渡 区 , 以及铸 件 1 底面处 的测点应力较大 。其 中 , 人字柱短 管与铸 件 过渡区测点最大应力为 1 0 9 MP a , 铸 件 1 底面测点最大应 力为 1 0 3 MP a 。 图 6 c给出了工况 3由单 向应变片测得 的应变 反算 的人字柱短管轴力与竖向荷载 的关 系曲线 , 以及试验 轴力 与直 刚臂 和斜 刚 臂模 型计 算 的理 论 轴 力 的对 比。 从 图中可知 , 实测轴力值 与直刚臂模 型理论值 相近。工 况 3所有三 向片 测点 中 , 人字柱 短管 与铸 件 的过渡 区 、 铸件 1 底面处 、 铸件 4的测点应 力较大 。由于铸件 4圆 周 上存在操作 孔 , 故有一 定 的应 力集 中现象 , 测 点最 大 应 力为 8 9 . 4 MP a 。 图6 d给出了工况 4由单向应变片测得的应变反算 的轴力与竖 向荷载 P d 的关 系曲线 , 以及试验轴力与直刚 臂 和斜 刚臂 模型 计算 的理论 轴力 的对 比。图示结果 表 明 , 实测轴力值与直刚臂模型理 论值相近 。在所 有三 向 片测点 中 , 人 字柱 短管与铸 件 的过渡 区 、 铸件 1 底 面处 的测点应力较 大 , 最 大应力 出现 在铸 件 1 底 面 , 测点 最 大应力为 1 2 5 MP a 。 试验结束 后 , 分 离各 铸 件 , 未发 现 宏 观破 坏 现 象 。 但铸 件 1 与铸 件 2问的聚 四氟 乙烯板 的一侧 边角处 被 压坏 3 球铰式铸钢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3 . 1 有 限元分 析模型 老山 自行车馆柱 脚铸 钢节点 是 由 4个铸 件组 成 的 球铰节 点 , 故 其 有 限元 分 析 选 用 有 良好 接 触 单 元 的 A B A Q U S软件。为有效模拟 节点 的边 界条件 , 将 铸钢 节 点 、 人字柱短管 、 连接耳板 统 一建模 。有 限元 分析 中着 重对各铸 件 间的接触 面进 行模拟 。模 型 中共设 置两对 接触面 , 即 铸件 1内弧面与聚 四氟 乙烯板上 表面 接触 对 1 ; 铸件 2柱帽底面与铸件 4环顶面 接触对 2 , 见 图 7 。定 义了两 对接触 面后 , 确定 接触 面的主 、 从 关系 。 确定 原则 为 ①材性 相对 较软 的材料应定 义 为从 面 , 故 将 聚四氟 乙烯板 的上表面定义 为从 面 ; ② 当两个 接触面 的材性相同时, 从面的网格划分必须更为精细, 以避免 a 接触 对主面设置 b 接触对 从面设置 图 7 接触 对设 置 F i g . 7 Mo d e l i n g o f t h e c o n t a c t c o u p l e s 1 3 维普资讯 主面的侵入 , 故将 网格精度较高 的铸 件 2柱帽底 面定义 为从 面。随后 , 定义 控制接 触面力 学性 能 的本 构模 型 。 接触对 1 的球铰作用使得两接触 面问无切 向摩 擦作用 , 即两接触面问可 自由相对滑动 ; 由于铸件 2与铸 件 4之 问存在问隙 , 且实测位移表 明工 况 2 、 3 、 4荷载作 用下节 点 的转动并 未达到铸件 2 、 4相接触 的程度 , 故接触对 2 只在工况 1 情况下发生作用 , 鉴 于两人字柱短管 对称受 拉 , 接触对 2的切 向无位移 。接触对 1与接触 对 2的法 向行 为均定义为硬接触 , 即当两个接 触面之间 的接触压 力变 为零或负值时 , 两个接触 面分离 , 并且 约束 被移开 。 接触单元的设置真 实反 映节点 中各铸 钢件之 问 的接触 关系, 是准确模拟节点试件受力与转动性 能的基础 。 3 . 2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图 8给出 了工况 1 荷 载 作 用下 球 铰式 节 点 的 v o n M i s e s 应力云图 各工 况下实测 应力 较大 的测 点应 力与 其相应位置处的有 限元计算 结果对 比见图 9 。可见 , 有 限元分析结果与试 验结果 吻合 良好 。应该 指出的是 , 对 于壁 厚较大 的节点 , 其测点处 的表面应变与有 限元实体 元计 算的应 变差别 不大 , 可进行 对 比。分析 结果 表 明 , a 脯 件I 、4 的V O fl Mi s s 应力云圈 b 懵 锋2 、3 的v o n Mi s s 应力云圈 图 8 一 E 况 l 荷载作用下节点 v o n Mi s e s 应 力云 图 F i g . 8 Co n t o u r p l o t o f t h e v o n Mi s e s s t r e s s i n j o i n t f o r c a s e l 1 4 4o oO 3 5 0 0 3 0 0 0 三 2 5 0 0 2 0 00 l 5 00 l 0 00 5 00 O a / N mm a E 况 1 钢管焊 缝处测点 a / Nmm c 工况3 钢 管焊缝处测点 0 50 l 00 d , N m m b I 况2 铸件 1 底面测 点 d 工况4 钢管焊缝处测 点 图 9 部分测点处 v o n Mi s e s 应力的 试验值 与计算值 的对 比 F i g . 9 Co mp a r i s o n o f v o n Mi s e e s t r e s s b e t we e n t h e n u me ric a l a n d e x pe ri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加载至设计要求值时 , 试件 在工况 1 、 2 、 4荷 载作用下仍 处在弹性 阶段 ; 工况 3荷 载作 用下 , 试件 承 压 面局部 应 力超 过 材 料 屈 服 强 度 , 按 钢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G B 5 O 0 1 7 --2 0 0 3 铸 钢件端 面 承压强 度 约为其 抗 压强度 的 1 . 5 4~1 . 6 8 倍 , 铸件端面承压可满足要求 。 3 . 3 铸钢节点的转动性能 以转动角度较 大 的] - 况 3为例 考察铸 钢 节点 的转 动性能。工况 3荷载 作用下 , 整个节点 试件将绕 铸件 1 和铸件 2之 间 的圆弧面 发生 转动 。节 点的转 动角 度 由 布置在铸 件 1 底部 的4个位移计实测值反算 。实测的转 角同有限元计 算的理论值对 比见 图 1 0 。从 图中可见 , 有 限元计算 曲线 与实测 曲线 斜率相 近 , 吻合 良好 。实测转 角 曲线呈双折线形 , 说 明聚四氟乙烯板边 角处在加载初 期 即被压扁 , 但 此后 压缩不再 发展 , 其 并未影 响节点 整 体 的转动性能。工况 3荷 载作用下 , 有 限元模拟 的聚四 氟 乙烯板 的变形结果 与其 实 际变 形相吻合 图 1 1 。同 时, 聚 四氟 乙烯板仅 有一侧 边角被 压坏 , 说 明在先期 加 载的抗压工况下其 尚未发生破坏。 4结论 对北京奥运 会老 山 自行 车馆 柱脚铸 钢节 点及 其人 字柱短管进行了足尺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 得到如下 结论 1 采用一套加载装置可实现设计要求 的 4种 工况 的加载试验 ; 铸钢 节点试验可 同时考察节点的承载性 能 O O 0 O O O O O 瑚㈣湖 伽姗 维普资讯 Z 转 角 0 , 。 图 1 0 工况 3有 限元计算转角与节点实测转角的对 比 Fi g .1 0 Co mp a r i s o n o f r o t a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e n ume ric a l a n d t he e x pe r i me nt a l r e s u l t s I a 试验后聚四氟乙稀板照片 b 有 限元模拟聚四氟 乙稀板变形 图 1 1 聚 四氟乙烯 板变形 图 F i g . 1 1 T h e d e f o r me d s h a p e o f t h e F E p l a t e 和转动性能 。 2 对多部件组成 的铸钢 节点 , 可采 用接触 单元进 行节点 的力学性能模拟 ; 模 拟的关键点在 于接触面 的主 从关 系确定和接触本构关系的确定 。 3 利用 两不 同制槽直径 的球 面及聚 四氟 乙烯板 的 构造可实现铸钢节点的转动 , 但 应对聚 四氟 乙烯板 的刚 度 、 强度进行评估。 4 试验和有 限元 分析结 果表 明, 试 验 的老 山 自行 车馆柱脚铸钢节点 在设计 荷载作用下是安全可靠的。 参考文献 [ 1 ] 卞若宁, 陈以一, 赵宪忠, 沈祖炎, 陈荣毅, 吴欣之. 空间 结构大型铸钢节点试验研究 [ J ] . 建筑结构,2 0 0 2, 3 2 1 2 4 5 4 7 . [ 2 ] 戴国欣, 李万伟 , 邢世建等.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大跨钢桁架铸钢节点性 能研究 [ J ] . 建筑结构学报, 2 0 0 5 , 2 6 4 7 0 7 5 . [ 3 ] 林彦, 刘锡 良 铸钢节点 的设计以及在工程 中的应用 [ J ] . 工业建筑 , 2 0 0 5 , 3 5 1 1 2 7 . 3 0 . [ 4 ] 李俊, 卫星, 李小珍等. 大型钢网壳结构铸钢节点复杂应 力 的试验研究 [ J ] . 土木工程学报 , 2 0 0 5 , 3 8 6 8 1 2 . [ 5 ] 郑鸿志, 童乐为, 陈以一等. 哈尔滨会展体育中心屋架铸 钢节点性能研究[ J ] . 工业建筑, 2 0 0 5 , 3 5 1 1 3 5 3 8 . 上接第 9页 [ 6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p o o n p a r t i a l l y p r e s t r e s s e d e o n e r e t e r i n g b e a ms d e s i g n o n t h e D o h a O f fi c e B u i l d i n g[ R] .S h e n z h e n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ng i n e e ring,S he n z he n Un i v e rsi t y,2 0 0 6. [ 7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s i t y .R e p o r t o n c r e e p a n d s hrin ka g e e f f e c t o n t he Do h a Of fic e Bui l di n g [ R] .S h e n z h e n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S h e n z h e n Uni v e r s i t y,2 0 0 6. [ 8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p o f t o n c r o s s n o d e o f t h e D o h a O f fi c e B u i l d i n g [ R] .S h e n z ben Co l l e g e o f Ci v i l En g i ne e rin g,S h e n z h e n Un i v e r s i t y,2 00 6. [ 9 ] I n s t i t u t e o f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B u i l d i n g Res e a r c h.Te s t r e p o r t o n c r o s s no de o f Do ha Of fic e Bui l di ng [ R] . B e ij i n g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B u i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 2 x】 6. [ 1 0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p o r t o n e f f e c t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v a r i a t i o n o n t h e Do h a Of fie e B u i l d i n g [ R] . S h e n z h e n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h e n z h e n Uni v e rsi t y,2 0 06. Co l l e g e o f Ci v i l En g i ne e rin g,S he n z he n Uni v e rsi t y . Re p o r t o n pr o g r e s s i v e f a i l u r e a naly s i s o f t h e Do h a Of fic e Bu i l di n g [ R] .S h e n z h e n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e n z h e n Un i v e rsi t y,2 00 6. [ 1 2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si t y .R e p o r t o n b u c k l i n g ana l y s i s o f t h e D o h a O f fi c e B u i l d i n g[ R] . S h e n z h e n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i n e e r i n g , S h e n z h e n Uni v e rsi t y,2 0 06. [ 1 3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p o r t o n c o mp o s i t e c e l l u l a r b e a ms o f t h e D o h a O m e e B u i l d i n g [ R] .S h e n z h e n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i n e e r i n g ,S h e n z h e n Uni v e r s i t y,2 0 06. [ 1 4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s i t y .R e p o rt o n s t e e l c ano p y o f t h e D o h a O f fi c e B u i l d i n g[R] . S h e n z h e n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i n e e r i n g , S h e n z h e n Un i v e rsi t y,2 00 6. [ 1 5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p o r t o n s t e e l d o m e o f t h e D o h a O f f i c e B u i l d i n g [ R ] .S h e n z h e n Co l l e g e o f Ci v i l Eng 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