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结构全封闭围护施工实践.pdf
第3 3卷第 1 1 期 V0 l _ 3 3 No . 1 1 建筑施工 B U I L D I N G C 0 N S T R U C T 1 0 N 超高层 建筑 结构全 封 闭围护施工实践 Co ns t r uc t i o n Pr a c t i c e o f To t a l l y Enc l o s e d S uppo r t f o r Su pe r Hi g h-Ri s e Bu i l d i ng S t r uc t ur e 口 周新庆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2 0 0 1 2 0 【 摘 要】 在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为满足 ” 防尘、防噪音、防坠落” 的环保要求,在原有自主研发的Y A Z J - 1 5 片架 式液压爬模体系的基础上,研发 了 适用于结构全封闭施工的弓弦桁架式液压模架体系。以上海嘉里中心北塔楼为工程背景。通 过对比传统提升脚手架体 系 及其它全封闭围护方案,阐述了弓弦桁架式液压模架体系在全封闭围护施工中的优越性。 【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结构施工 全封闭 弓弦桁架式液压模架 环境保护 【 中圈分类号】 T U 7 5 5 .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1 0 0 1 2 0 1 1 1 1 - 0 9 9 3 - 0 3 1 工程背景 上海静安嘉里商务中心北楼 占 地面积约 1 . 3 万 m , 建造 面积约 1 3 . 2 万 m 。 ,包括 1 幢 4 0 层北塔楼、 5 层独立裙房以 及 2 层地下室。北塔楼结构高为 1 7 5 . 3 5 m , 采用框筒结构型 式。主楼外包尺寸为 2 7 . 3 m 5 0 . 7 m的长方形, 筒体西侧部 分由多片剪力墙结构组成 电 梯井及楼梯问等结构 , 简体东侧 部分 由钢结构劲性柱和混凝土框架梁组成。 由于本工程开工时正逢上海世博会开幕 , 根据上海市政 府及建交委有关文件要求, 在上海的“ 二路五点” 区域必须实 行防尘、 防噪音、 防坠落的全封闭围护施工, 本工程属于以上 规定区域 , 应强制实行全封闭围护施工。 2 工程难点和实施方案的选择 2 . 1 工程难点 1 本工程结构高度为 1 7 5 . 3 5[ II , 属超高层 , 风荷载对 围护体系的作用很大, 选择何种适应的围护结构施工体系是 个难题; 2 本工程结构特殊 ,建筑结构外围西侧为剪力墙筒 体 , 东侧、 南侧为劲性柱框架梁结构, 同时框梁又包括钢混组 合梁和纯钢梁两种 , 二者混层布置, 北侧部分存在悬挑结构, 这些对结构施工中模架工艺的选择带来难度 ; 3 在众多施工环节中, 如何平衡全封闭围护体系施工 和钢结构 吊装、 钢筋绑扎、 模板翻运和安装之间的关系, 也是 本工程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 - 2 实施方案的选择 针对上述难题 , 工程项目 部与集团技术中心一起开展了 大量分析研究、 方案选择和工艺设计工作。 【 作者简介】 周新庆 1 9 7 7 . , 男, 本科, 工程师。联系地址 上 海市福山路 3 3 号 2 o o 2 o 。 【 收稿日 期】 2 0 1 1 1 0 2 0 ■一 2 . 2 . 1传统脚手架在全封闭围护下的受力分析 经对传统脚手架在全封闭围护条件下进行有限元分析 研究,得出传统搭设的 西4 8 m m 3 m il l 钢管扣件脚手架及 电动提升脚手架在全封闭环境下, 在不采取特殊加固方案的 前提下, 可以满足正常施工的最大高度为 5 O m , 但很难满足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求结论。 2 . 2 . 2 全封 闭材料的选择 针对本超高层建筑 , 我们对多种全封闭围护材料的进行 了探索。 阳光板、 压型板和隔音装饰板等由于造价相对较高 , 且安装固定困难, 不予采用。 相比而言, 薄膜布及涂色胶合板 以其低廉的价格、 耐用的性能及安装便捷性等特点, 更适合 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全封闭围护材料, 且推广前景广阔。 2 . 2 . 3 围护结构体 系的选择 全封闭围护结构方案的难度最大的是 5 O m以上高度围 护结构施工体系的选择。经过多种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确定 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1 对整体提升脚手架体系进行加强改造处理。 经过计 算分析, 利用 4 8 m m 3 m m钢管提升脚手架进行改造。 其 提升机构约加密至 2 . 4 m一跨一组机位, 机位后立柱钢管直 径需加大至 7 6 n l m5 m m , 提升到位后的有效拉结措施随 之加密一倍以上, 这将对结构正常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此方 案不适合。 2 重新设计全新电动提升围护脚手架体系。 重新设计 全新电动提升围护脚手架体系同样存在承力提升架结构很 强, 和与之相连的 西4 8 n l mx 3 m m脚手管不匹配。由于提升 架是悬挂端支承受力, 故脚手架上端应力很大。施工中的临 时支撑设置数很多, 在工艺上对结构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此方案也不适合。 3 利用已有 Y A Z J - 1 5 液压爬模结构体系改造, 该体系 原有立柱结构相对电动脚手架刚度大 , 承重挂钩支撑点设在 第 1 1 期 周新庆 超高层建筑结构全封闭围护施工实践 1 1 , 2 0 1 1 爬架体的中间部位, 有效地减小了架体的悬臂高度。且每组 机位承载能力大, 可减少动力机位布置的数量, 降低成本和 方便操作。 通过上述多方案分析比较,本工程拟采用第三方案, 即 利用原有液压爬模机构进行改进设计来满足超高层全封闭 围护的承载力要求和本工程特殊结构体系的施工要求。 3 全封闭液压模架体系的改进设计 以全封闭液压模架与Y A Z J - 1 5 爬模的对比, 其改进设计 主要体现在主平台结构、 弓弦式桁架、 爬升机位承重架和安 全防护设施的下挂脚手设计等几个方面。 3 . 1 主平台结构的设计 原液压爬模主平台是 由3根 1 7 5 m m2 5 0 m m的 H型 钢与平台板铰接组合 , 搁置于 2组爬升机构上。对于架片传 递下来的荷载 ,主平台与架片之间不能有效地共同作用, 且 不能与下挂架体整体平衡受力。 经多方案的分析比较, 最终选择一组空间桁架作为主平 台结构 , 桁架截面尺寸为 1 1 2 0 m m x 2 0 0 0 m m , 其长度采用 模数 组拼设计来满足单元宽度要求。最长桁架单元为 6 0 0 0 m m , 最小为 1 5 0 0 m m 。 空间桁架作为主平台结构的优 点是主平台可整体抵抗侧向荷载, 同时, 可将模板操作架和 绑筋操作架合二为一, 有效地改善竖向架片的受力性能。 3 _ 2 弓弦式桁架的创新设计 全封闭液压模架体系创新性的在桁架层外侧增加 弓弦 式桁架, 有效地降低了架体的悬臂端高度, 改善了结构受力; 另外, 弓弦式桁架将架体上端的风荷载有效传递至爬架下部 结构, 上下端风荷载之间相互抵消, 从而可以明显降低结构 的应力和变形。 3 . 3 爬升机位承重架的改造设计 机位承重架由原来的三角形构架改进为桁架形式, 加大 了支承点和反支点之间的力臂,力臂长度由 2 . 7 m增大到 3 . 8 m , 相应承重挂钩处所受水平力减少了 3 0 % 。 3 . 4 增加安全防护设施的下挂脚手设计 为满足混凝土浇筑面以下三层拆模、 清理等工作的全封 闭围护要求, 在模架设备操作架下方增加了安全防护设施的 下挂脚手, 并通过设置拉结保证体系的稳定。 4 全封闭液压模架的工程应用 4 . 1 平面布置 根据结构的外形尺寸和液压模架的设计参数, 在结构北 立面采用3 组二机位同步爬升的爬模; 在结构南立面采用 2 组二机位和 1 组三机位同步爬升的爬模; 在结构东西立面采 用 7 组二机位和 1 组三机位同步爬升的桁架式爬升架 综 上, 本工程共需要液压顶升机位共 3 O 个。 4 . 2 全封闭液压模架体系构造 以全封闭液压模架体系主要有五大部分组成 绑筋与模 板操作架、 桁架结构、 承重三角桁架、 设备操作架和 弓弦式拉 杆体系 图 1 。 量 _ E 施工操作絮 _ 昌 一 甘 桁 架 謇 倡 一 1 . |.f I 謇 一 .|’ 曼 量 ● 荣 N _ } ● l l I 剪力墙外耙模机位处剖面 剪力墙外幅陵察 体处剖面 图 1 全封 闭液压模 架结构 4 . 3 工艺流程 由于本工程主楼结构为剪力墙和框架梁组合形式 , 因此 施工工艺考虑两者同步浇筑时的工况 流程一 浇捣第 N 结构段结构混凝土; 浇捣第 N I 层楼 板及梁。 流程二 养护混凝土期间, 绑扎 N I 段结构钢筋 搭设 N 2 层楼板及梁支模架, 绑扎楼板及梁钢筋; 流程三 第 N 结构段混凝土养护至 C 1 5 后, 拆模 ; 同时 安装爬模附墙装置。 流程四 液压顶升导轨 4 . 1 m , 固定导轨; 拆除最下端附 墙装置 , 以备下次使用。 流程五 液压顶升爬模 4 . 1 m , 由 N - 1 段爬升至 N段, 完 成力系转换 流程六 ①清理模板 , 安装爬架预埋螺杆 , 测量定位校 正立模 ; ②进入 N I 段 N 2 层 结构施工流程。 4 . 4 全封闭处理及抗风构造 本工程最终选用薄膜布作为全封闭围护材料, 为防止大 风情况下薄膜布鼓起, 利用带边框的钢丝网覆盖住薄膜布, 压实后同外立杆间用螺栓固定住 图 2 。 图2 全封闭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