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空间刚度及其力的传递方式研究.pdf
2481 建筑论坛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 月下 高层建筑结构的空间刚度及其力的传递方式研究 杨 平 (宁夏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银川 750011) 【摘要】在实际工程中理想的绝对规则、对称的建筑物几乎上 是不存在的。平面凸凹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不规则、竖向 刚度不连续性、不规则属于平面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 不规则,对结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间刚度;整体稳定性;传力路径;抗 震延性;应力集中 1 引言 建筑 不规则性的判断,在建筑 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对建筑 不规则性的判断,能直接影响到 的建模、 布置、薄 弱楼层的判断、位移比的控制,以及最后的施工图设计。从而影 响到整个的 布置是否合理、安全、经济等。 2 高层建筑 的对称性、均匀性问题 1、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比较接近、 变形特性比较相似。 这是因为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都是三纬空间, 实际的地震荷栽、风荷载都具有任意的方向性;高层建筑主体抗 侧力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比较均匀,就是具有比较良好的抗 震抗风性能。 2、 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沿竖向断面、 构成变化比较均匀、 不要突变。这里主要是指主题结构的剪切刚度不要突变。这种均 匀的高层建筑可以避免因薄弱层的破坏而引起的结构整体破坏, 尤以强震区的高层建筑结构特别注意。 3、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 的平面布置,应注意同一主体方向 各片抗侧力结构刚度尽量均匀,应避免在主体 布置中某一、二片 刚度特别大而延性较差的 。如长窄的实体剪力墙。此时,即使结 构仍满足对称性和刚度的要求,但这个刚度巨大的 当发生地震时, 将首先吸收极大的能量,应力特别集中,而容易首先招致破坏, 从而引起整体结构的破坏。 4、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水平布置还应注意中央核心与 周边结构的刚度协调均匀,保证主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 以避免高层建筑物在地震荷载或风荷载的扭矩作用下产生过大的 扭转变形而 或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这是因为实际的建筑平面变化 无穷,特别是相邻未来建筑的影响,即使自身对称的建筑,风荷 载仍会产生较大的扭矩,有时将超出设计控制的范围。 3 荷载的传力直接 3.1 垂直荷载的传力直接 1、楼面盖梁系的布置,应尽量使垂直荷载以最短的路径传递 到竖向构件墙、柱上去。必须清醒的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垂 直荷载并不以人为的计算假定来传递转移,而是根据实际 布置中, 构件的竖向刚度来传递和转移,既刚度大的构件将比刚度小的构 件接受更多的荷载,这是在 设计中尤需注意的,以免失误。 2、竖向构件的布置,应尽量使竖向构件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 压应力水平接近均匀,以避免竖向构件之间压应力的二次转移, 这点同样可以应用于基础设计中。要注意使基础反力水平接近、 刚度均匀。当然竖向构件在垂直荷载下压应力水平(即轴压比) 绝对的一致是不可能的,但是竖向构件在垂直荷载下压应力水平 就已经有较大差异的高层 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压应力的二次转 移是以楼屋盖梁板的变形协调传递为代价的,势必要使楼屋盖梁 板产生一定的附加二次内应力从而增加其钢量和断面,造成材料 的浪费和造价的增加。 3、转化结构的布置,应尽量做到使上部 竖向构件传来的垂 直荷载通过转换层一次至多二次转换即能传递到下部结构的竖向 构件上去。这就要求在进行带转换层建筑 设计时,建筑师、 工程 师要密切配合,上部、下部建筑结构要贯穿一体整体考虑设计, 不能顾此失彼、互补相干。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必然也是一个好的 设计,它们之间的完美统一才是最终目标。那种将上下两部分建 筑 截然分开,依赖于“厚板”的转换设计概念即不经济也不合理, 给结构也带来了隐患。 3.2 水平荷载的传力直接 风荷载是 经常承受的重要水平荷载。从整体上来说, 在风 荷载作用下要满足 顶点水平位移、层间水平位移的一定的限值要 求,避免因整体 过大的侧向变形对 产生不利的附加 P-Δ 效应和 引起非结构构件填充墙、幕墙、电梯的破坏,从而影响建筑的正 常使用。同时高层建筑筑 通常还要满足风震加速度的一定限值要 求,避免因振动过大,使建筑物中的人们生活、工作不舒适,影 响建筑物的使用。风荷载常是首先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墙体、门 窗等建筑配件上,再传递到楼屋盖及周边竖向构件,而后通过整 体结构逐层下传递到基础,它们要计及局部风压增大的效应,要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来承受直接的风荷载作用。 地震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必须要考虑所发生的另一个重要水 平荷载。地震荷载是由于地面运动(地震)而引起地面以上建筑 受迫振动产生的动力荷载。地震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惯性力。由于 地震波引起房屋基础下的土体的晃动,继而致使房屋的上部 发生 摇晃和颠簸,使 自身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的作用,就称为地 震作用。鉴于地震波在土体中的传播特性,地震作用有水平方向 和竖向方向两种,而对高层建筑结构影响大的,是水平方向的地 震作用或称为水平地震作用。 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只有在 9 度设防的高裂度区,才同时又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4 结构的合理刚度 4.1 楼屋盖结构的合理刚度 楼屋盖结构的刚度合理,主要是指楼屋盖梁板断面尺寸选择 合理、 布置适当。 楼屋盖结构刚度过小, 梁板变形过大, 影响美观, 也容易造成地面装修、填充墙、门窗损坏,且容易在人行、设备 运行时引起振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人们正常工作生活;楼屋 盖结构的刚度过大,梁板断面大,结构自重增加,结构占据的空 间过大,也影响建筑使用,同时将增加建筑物的成本。 4.2 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合理刚度 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合理是高层建筑 设计的重要指标之 一。首先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要满足规范规定的水平位移、整 体刚度、强度延性的要求,保证高层建筑 能正常工作,这是高层 建筑结构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的下限值,必须满足。但是,特 别要指出的是,高层建筑 抗侧力结构的刚度不宜过大,应该合理。 这是因为(1)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过大,结构的基本自 振周期较短,地震荷载加大,结构承受的水平力、侧覆矩加大, 地基基础的负担加大,且此时结构的断面和相应的构造配筋增加 较大,不经济。(2)主体抗侧力结构刚度过大,势必造成所占的 面积、空间加大,影响建筑作用,降低建筑平面利用系数,不合 理。合理的高层建筑 主体抗侧力结构刚度应以满足和略大于规范 限值, 结构的延性和安全储备主要来源于合理的 构造和精心设计; 单纯靠加大结构断面尺寸来加大刚度,有时会适得其反,如果必 须注意的配筋构造措施等没有相应跟上, 反而会造成结构的隐患, 多花了材料、成本反而损坏了结构的延性和安全度。 5 结束语 总之,对建筑结构规则性的判断在结构设计中属于概念设计 的范畴。近年来,结构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的 合理,可以给以后施工图设计带来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 1 ] 李亚娥 , 吴德良 , 唐雨虹 , 等 . 带水平加强层的框 -筒结构 受力分析 [ J ] . 低温建筑技术 . 2 0 1 2 1 0 [ 2 ] 马高强 , 张晓光 . 长方形框架 -核心筒结构加强层设置研 究 [ J ] . 低温建筑技术 . 2 0 1 1 0 2 [ 3 ] 王社良 , 苏桥磊 , 周旸 . 风荷载下框 -筒结构加强层位置 对结构位移与周期的影响 [ J ]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1 0 4 [ 4 ] 沈蒲生 , 陈宇 , 张明 . 带两道加强层变截面框架 -核心筒 的振动特性 [ J ] .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9 0 1 [ 5 ] 刘喜平 . 高层框 -筒结构中加强层对上部伸臂内力和下部 结构沉降性能的影响 [ J ]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 2 0 0 9 0 6 作者简介杨平(1 9 8 2 - ),男,汉族,宁夏盐池人,2 0 0 4 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结构设计 工作。 地址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 1 6 8 神华宁煤集团 D座 1 2 4 室 杨平 收 手机1 5 2 0 9 5 0 6 2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