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掘进生产技术.docx
第七章掘进生产技术 本章培训与考核要点 了解机械化掘进发展情况; 掌握掘进机正常截割工艺; 掌握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截割工艺; 掌握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掌握掘进逼风。 第一节机械化掘进与掘进工作面设备布置 煤矿巷道掘进一般采用爆破掘进和机械化掘进两种方式。近年来,机械化掘进已在我国煤矿广泛使用。 一、我国机械化掘进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在矿山的发展与应用,使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大大加快。为实现采掘平衡,要求巷道的掘进速度必须相应地跟上,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掘进机械化程度。 下面针对目前我国机械化掘进发展情况做如下分析,见表7-1。 二、使用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优点 掘进机是一种能够直接从工作面把煤和岩石截割采落、装载运输,并装入矿车或运输设备中,且可调动行走、喷雾除尘的综合作业设备。使用掘进机可以连续掘进,实现破、装、运一体化,提高掘进速度,是煤巷、半煤岩巷快速掘进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和使用巷道掘进机的机型和数量日趋增多,主要是由于使用巷道掘进机掘进巷道与传统的钻爆法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因为使用巷道掘进机时,巷道的围岩不受爆破的破坏,有利于巷道的支护管理。 2速度快。其平均速度比用钻爆法配合装载机提高11.5倍,劳动效率平均提高12倍,采掘成本可降低30-50。快速掘进还能及时查明必要的煤田情况,并能按时准备好接替工作面。 3防止岩石的冒落及瓦斯的突然涌出,有利于安全生产和通风管理。 4减少巷道超挖,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 (5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笨重的体力劳动。 综上所述,巷道掘进机的研制与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7-1所示为EBZ-150型掘进机的外形。 图7-1 EBZ-150型掘进机的外形 三、掘进工作面的设备布置 综合掘进机械化工作面的设备布置如图7-2所示,以掘进机1、桥式转载机2、胶带输送机6、湿式除尘器5和吸尘软风筒3配套,在煤巷和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完成四道掘进工序。 掘进机1工作时,为了适应桥式转载机2与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搭接长度的要求,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外段机尾部4的长度必须能延长12-15m,以保证转载与运输的连续性,减少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拉伸胶带的次数,缩短辅助工时,加快掘进速度。 第二节掘进机截割工艺 一、掘进机分类与特点 (一)掘进机分类 掘进机按截割头布置方式分为横轴式与纵轴式两种,其区别如图7-3所示。不同的地质条件应选用不同的掘进机,根据不同的掘进机选择不同的截割工艺。 图7-3掘进机截割头的形式 a横轴式掘进机;(b纵轴式掘进机“. 1横轴式掘进机的截割头旋转轴线垂直于悬臂轴线,因此是横向切割,如AM-50、EBH-90型掘进机; 2纵轴式掘进机的截割头旋转轴线与悬臂轴线重合,因此是纵向切割,如S100、EBZ一160和EBZ-120等型掘进机。 (二)横轴式和纵轴式掘进机的各自特点 1. 横轴式掘进机的特点 1工作时截割头截齿按空间螺旋线运动。 2向工作面推进时,由于受两半球截割头中间的传动箱所限,一次进刀不能超过120mm,需做多次左右摆动,才能达到截深,截深约为截割头直径的2/3。 3横向截割较硬矸石时的振动明显低于纵向截割掘进机,因此,稳定性能好。 4横向截割掘进机工作机构轮系(包括截割头)的转动惯量较大,在遇到煤壁阻力瞬间增大时可释放动能,有良好的抗冲击作用,因此,横向截割掘进机较适合于在半煤岩巷和岩巷中使用。 5横向截割掘进机采用由上而下的截割方法时,悬臂需做一次空摆,延长了每一截割循环所需的时间。 6由于截割头呈圆形,截割后在两侧巷道壁上出现与截割头形状相符合的弧形台阶,如图7-3a所示。 2.纵轴式掘进机的特点 1工作时截割头齿尖按摆线轨迹运动。 2向工作面推进时,不受任何限制,就可达到截割深度,因此,钻进效率较高。 3由于截割头横向阻力大于横轴式掘进机,因此,截割较硬岩石时,振动较大、稳定性差,为了提高掘进机的工作稳定性,一般机体的质量较大。 4纵向截割掘进机在煤巷中使用较为经济。 5由于截割头呈锥形,能截割出较平整的巷道,如图7-3Cb所示。 (三)掘进机截割质量的一般要求 掘进机截割质量的要求可归纳为“两低”“四够”“一规整”。“两低”截割功率低,截齿消耗低。 “四够”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断面尺寸、规格质批,一次截割要够高、够宽、够深、够远,以利支护。 “一规整”截割出来的巷道断面,周边轮廓规整,既满足支护要求又不超掘。 二、截割头不能伸缩掘进机截割工艺 截割头不能伸缩的掘进机,一般都采用横轴式的截割头。因此,掘进机必须在前移过程中能够完成进刀任务,并且每次进刀前,不需要稳定掘进机,特别在截割硬煤矸时,稳定性能好。所以在截割头不能伸缩、截割半煤岩时,一般都采用横轴式截割头不能伸缩的掘进机。 (一)纵轴式截割头不能伸缩的掘进机的截割操作方法 这类掘进机(如EBJ-75型)的截割头不能伸缩,依靠行走机构进行钻进,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硬度煤岩的工作面,宜先在工作面中心底部开槽,如图7-4所示,以保证掘进机的稳定。对中等以下硬度的全煤工作面不受此限。 这类掘进机在行走钻进时应抬起后支撑,达到钻进深度后再放下后支撑,进行左右横向截割。钻进深度称为截探,应根据岩层软硬程度而定,即硬浅软深。为了提高截割效率,一般截深不宜小于截割头的长度。跨距的大小,以煤能落下、不出大块为宜。 图7-4抑进机中间开槽 (二)横轴式截割头不能伸缩的掘进机的截割操作方法 这类掘进机(如AM-500型)的一般截割操作方法如下。 1. 开槽钻进 截割头首次横向截割之前,必须先在工作面开槽钻进,在开槽钻进过程中,依靠行走履带向前移动。对中等以上硬度的岩石,应先在工作面的中心开始钻进,以保证掘进机的稳定。由于截割头受中间传动箱空间的限制,在钻进过程中,截割头必须左右摆动,直到需要的钻进深度,如图7-5所示。 注意 AM-500型掘进机向前截割底槽时,不得使截割头处于左、右极限位置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回、转台里的齿轮和齿条得不到溢流阀的保护。因此,力了防止掘进机前移时煤壁或岩壁作用在截割头上的反作用力可能损坏齿轮或齿条,机器向前移动前应先将截割臂从左或右极限位置向内缩回150-200mm。 2. 横向截割 当达到槽窝的深度后,关闭行走电动机,放下后支撑装置,使掘进机后部略微抬高,以便掘进机在截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然后横向迂回截割,直至完成整个断面的截割工作。 三、截割头能伸缩掘进机截割工艺 截割头能伸缩的掘进机,一般采用纵轴式的截割头,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是煤巷掘进的首选。 纵轴式截割头能伸缩的掘进机截割操作方法如下。 1. 清扫场地 掘进机启动后收回截割头,将铲板放至底板,然后移动掘进机至工作面,用截割头清扫工作面迎头及两帮浮煤。 2. 截割柱窝 1掘进机放下后支撑座至适当高度,以增加截割深度。 2将截割头对着工作面左下角,逐渐伸出截割头截割柱窝,如图7-6所示。 3待截割头完全伸出,听到溢流阀动作声音时缩回截割头,将截割下来的煤岩用截割头运到铲板附近,装运出去。 4提起后支撑座,将机器向前移动到完全缩回的截割头触及底板为止。 5再一次放下后支撑座,伸出截割头,加深截割柱窝深度约200mm, 6再一次缩回截割头,提起后支撑座,向前移动机器到截割头触及底板。 7第三次放下后支撑座。 这样两次前进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截割头全部切入煤壁,提高工作效率。 3. 横向掏槽 将深入柱窝的截割头紧贴底板向右移动,进行横向掏槽,如图7-7a所示。横向截割时,截割头必须处于缩回的位置。 4. 迂回截割 截割头达到右帮后,向上挑一定的距离,进行迂回截割,如图7-7b所示。这个距离称为跨距,跨距大小根据煤岩软硬而定,跨距越大机器截割效率越高,但应以机器不过载、不出大块为准。最后以巷道中线为准,用截割头按图7-7b所示的虚线将工作面两帮、顶和底板进行一次清理,然后再继续第二次循环截割。 第三节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的因素,如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度、巷道周围的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形状尺寸等,了解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形和位移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 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出发,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减少各工序对顶板管理的影响。 3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工作面控顶距离和临时支护的长度,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 4施工中,做好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施工中和竣工时,按井巷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二、巷道掘进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 1敲帮问顶。进入工作面,打眼爆破前均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业。 2控制工作面控顶距离,应先支护后掘进,严禁空顶作业。 3单巷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的情况,发现断梁折腿或变形严重的支架,应加固修复。修复巷道时,修复地点以里的人员应全部撤出,预防冒顶堵人。工作面因爆破崩倒的支架应由外向里逐架扶棚复位。 4熟悉掘进巷道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加强日常检查,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三、顶板管理的针对性措施 1. 新掘巷道应制定的开窝安全措施 1开窝地点要选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并且避开地质构造区、压力集中区、顶板冒落区。 2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45。 3必须加固好开窝处及其附近的巷道支架,若近处有空顶空帮情况,小范围的可加密支架,背好帮顶;大范围的应用木垛接顶处理,同样用背板背好打紧。对将受施工影响的支架进行加固,其方法有挑棚、打点柱、打设木跺等。 4新巷开窝施工,要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或用手镐挖掘的方法,尽量避免震动围岩或因爆破引起冒顶。 (5)新巷开窝处要及时进行支护,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减小暴露面积。若压力增大,则应及时采用适合现场情况的特殊支护。 2. 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措施 1避开动压影响,巷道施工必须在上区段回采工作结束,待岩层活动完全稳定后再进行。 2尽量减小掘进时的空顶面积。爆破前支架紧跟到工作面,爆破后及时架设支架。要减少装药量,避免对顶板的震动。如果爆破难以控制和管理顶板,改用手镐方法掘进。 3巷道支架要加密,同时将下帮腿与底板的夹角缩小,将顶帮用木板等背严接实。 4掘进时,如遇上区段巷道的棚腿外露时,其下帮棚腿不要抽掉,可以捆上木板或笆片,起到挡矸帘的作用。 3. 有淋水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措施 掘进工作面有淋水时,要通过水文地质工作,弄清水的来源,掌握水量的变化,再根据实际条件分别采用预注浆封水、快硬砂浆堵水、截水槽或截水棚截水等方法将水引离工作面。顶板淋水不大时,用压风边吹边喷砂浆止水。有淋水的地段,要加大支架密度,背严帮顶,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4. 过断层、裂隙地质构造带的顶板管理措施 1采用架棚支护时,棚距要缩小,提高支护应变能力。 2棚梁方向尽量按正交节理面架设,增大支架密度,严格控制控顶距离,永久支架要紧跟工作面,背帮背顶要严实。 3采用砌喧支护时,每次掘砌长度不大于lm。 4顶板特别破碎时应采用超前支护的办法管理顶板。 四、综掘工作面冒顶事故预防措施 1应掌握的资料与知识 (1应掌握的内容。 1所掘进巷道的地质水文预测资料; 2巷道通过的地质构造预测图; 3对施工中所要穿过的各种煤岩层岩性、裂隙带、水、瓦斯等情况作出预测和分析。 2根据地质资料,拟订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3坚持一次成巷,缩短围岩暴露的时间和面积。 4坚持敲帮问顶制度。上班进入工作面,在截割前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条件后再施工。 5控制工作面的控顶距离,必须采用金属前探梁等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处理隐患。 7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支护设计进行支护,保证支护的质量。 8施工中要注意观察围岩压力的变化,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9单巷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的支护情况,加强维护。发现有变形严重折损支架时,应加固修复;在大面积修复巷道时,工作面应停止作业,以防冒顶堵人。 2. 预防冒顶的主要措施 1合理布置巷道。矿井主要巷道服务年限长、断面大,应布置在容易维护的煤层或底板岩层中。采煤工作面上下区段巷道应尽量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并要注意少掘交叉巷道和上下重叠的巷道。 2选择合理的断面尺寸和断面形状。使用经济合理的支护形式,按规定进行支护,严格质量标准。对不合格的工程,坚持重新返工,重新支护。 3掘进工作面必须严格控制控顶距离,掘进工作面到永久支护之间应设临时支护。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临时和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根据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在作业规程中明确,并制定防止冒顶、片帮的安全措施。 距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架棚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对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 在松软的煤(岩)层、流砂性地层或者破碎带中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超前支护或者其他措施。. 4巷道掘进通过老巷、断层破碎带及淋水等地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措施,提高支架的支撑能力,以免发生冒顶事故。 5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断地检查和修理巷道,以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保证通风、运输畅通和行人的安全。修理、更换支架和刷大巷道断面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施工前,应先加固邻近的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排除顶帮的危石活矸,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在独头巷道内进行时,巷道里面应停止掘进或从事其他工作,以免发生冒顶堵人事故等。 3. 综掘工作面防止冒顶事故的措施 1根据岩性控制控顶距,当遇到破碎带或层理、裂隙发育时,应紧跟掘进支护。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3在破碎带掘进巷道,要缩小支护棚距,用拉条等将支架连成一体,防止推垮。 4对破碎带可超前注浆,固化岩体。 5掘进工作面有空顶区和破碎带必须背严背实,必要时要挂网防止漏空。 6掘进机截割必须与岩石性质、支架和掘进工作面端面距离相适应,防止碰倒支架。 7锚杆支护注意眼深和锚杆密度,必要时锚喷网联合支护。 8可能的情况下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尽量避免采动的影响。 9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 10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显相适应。 11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支架施工时要严格按工序质量要求进行,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空帮现象。 12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13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14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间的稳定性,以防推倒。倾斜巷道中支架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支架间拉撑件的强度、密度要适当加大。 此外,在掘进工作面10m内、地质破坏带附近10m内、巷道交叉点附近10m内、已经冒顶处附近10m内,都是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巷道支护必须适当加强。 第四节掘进通风 一、掘进通风方法与掘进通风设备 1. 掘进通风方法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者局部通风机通风。 1利用矿井全风压通风。这种通风方法就是利用矿井全风压的一部分能量,借助于各种导风设施,将新鲜风流引入掘进工作面。根据导风设施的不同,它又分为以下3种方式, 2用纵向风墙或风障导风,即用纵向风墙或风障将巷道一分为二,构成进、回风风路,其通风阻力由矿井主要通风机克服,挡风墙上设置调节风窗控制掘进工作面的风量。 @利用风筒导风,即利用全风压克服导风风筒和独头巷道的通风阻力,向掘进工作面供给所需风量。由于风筒的通风阻力较大,所能利用的总风压有限,因而它一般适用于风量不大、通风距离不长的掘进工作面。 @利用平行巷道通风,即当两条平行巷道同时掘进时,可每隔一定距离开一联络巷,前一联络巷掘通后,后一联络巷即封闭。由两条巷道与联络巷构成一个进、回风系统,由全风压供风。独头巷道部分可利用风障或导风筒导风。 利用全风压通风的优点是安全可靠,管理方便,但须有足够的风压以克服通风阻力;其缺点是漏风大、有效风量利用率低,只适用于短距离掘进巷道或两条长距离巷道同时掘进。 2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通风是目前我国掘进工作面的主要通风方法。其工作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和抽压混合式3种(图7-8。 图7-8局部通风机布笠图 ,压人式通风;(b抽出式迎风;(c抽压棍合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离掘进巷道回风口10m以外的进风巷道中,局部通风机把新鲜空气经风筒压送到掘进工作面,污风沿巷道排出。 压入式通风的优点是.污风不通过局部通风机,安全性能好;有效射程远,工作面通风效果好;由于采用正压通风,可以使用柔性风筒。其缺点是污风经巷道排出,作业环境空气不良,巷道长时污风排出巷道时间较长,影响工作,并且需风量大。压入式通风一般适用于各类型的巷道。 抽出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安装在离巷道口10m以外的回风流中,新鲜风流沿巷道流入,污风通过刚性风筒由局部通风机排出。抽出式通风的优点是污风经风筒排出,巷道作业环境好;当 风筒吸风口离工作面小于有效吸程时,通风效果良好,所需风量小。其缺点是有效吸程短,风筒吸入口离工作面过远时,工作面通风效果差;污风由局部通风机排出,当局部通风机防爆性能不良时,有瓦斯爆炸的危险;由于抽出式采用负压通风,不能采用普通柔性风筒。抽出式通风一般适用于无瓦斯巷道。 混合式通风是抽出式局部通风机和压入式局部通风机联合工作。其优点是有压入式、抽出式通风的优点,通风效果最好;其缺点是通风设备较多,管理较复杂,抽出部分不能用普通柔性风筒。一般适用于大断面、长距离的无瓦斯巷道。在有瓦斯巷道使用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2. 掘进通风设备 掘进通风设备主要是指局部通风机、风筒及其附属装置。 掘进工作面通风要求局部通风机体积小、风压和效率高、噪声低、性能可靠、坚固防爆。近年来掘进工作面多使用BKJ66-11型局部通风机,它的最高效率达90。另外,我国还研制生产出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其特点是噪声低,效率高,且高效区宽,可采用单级运转或双级运转。 风筒是最常见的导风装置。对风筒的要求是漏风和风阻小、质量轻、拆装简便。风筒按其材料力学性质可分为刚性和柔性风筒,还有采用金属骨架的可伸缩风筒,可满足抽出式通风的要求。 二、矿井通风设施 在矿井正常生产中,为保证风流按设计的路线流动,在灾变时期仍能维持正常通风或便于风流调度,而在通风系统中设置的一系列构筑物,称为通风设施。通风设施按其作用可分为3类隔断风流的设施,如防爆门、风门、挡风墙等;引导风流的设施,如风硐、风桥等;调节控制风量的设施,如风窗等。煤矿井下常见的通风设施有风门、风桥、挡风墙、风窗等。 1. 风门 可以使人员和车辆通过又能阻断风流的通风设施。在建有风门的巷道中,至少要有两道风门,间距要大于运输设备的长度,以便一道风门开启时,另一道风门是关闭的。风门分为普通风门和自动风门两类。普通风门是利用人力开启,利用自重和风压差来实现自行关闭。自动风门是利用机械转动、电动、气动和水动的原理来开启和关闭的。 2. 风桥 设在进、回风交叉处使进、回风互不混合的设施,叫作风桥。常见的风桥有绕道式风桥、混凝土风桥和铁筒风桥3种类型。 3. 挡风墙(密闭) 设置在需要隔断风流,同时又不需要通车行人的巷道中的构筑物称为挡风墙密闭。用它来封闭采空区、火区和废弃的旧巷区。密闭的构造按服务年限可分为临时密闭和永久密闭两类;按密闭的用途可分为通风密闭、防火密闭、防水密闭和防爆密闭。 4. 风窗 在并联风路中,若一个风路中需要增加风量,而另一风路的风量有余,则可在后一风路中安设风窗,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风窗就是在风门或风墙的上方,开一个面积可调的窗口,利用调节小窗口的面积来调节风量。 三、关于掘进通风的有关规定 1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者局部通风机通风。严禁使用3台及以上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及以上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2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3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接头的规格和安设标准,应当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4除尘风机、抽出式局部通风机和位于掘进工作面附近100m范围内的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其噪声不应超过85dBA,并应安设配套的消声器。 5瓦斯喷出区域和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必须采用压入式。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不得采用抽出式,应采用压入式;如果采用混合式,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掘进巷道的混合式通风,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不得采用风障通风。 6掘进巷道采用混合式通风时,其布置应遵循下列规定 @混合式通风应采用“长压短抽"的方式。压入式通风筒的出风口或抽出式通风筒吸风口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分别在风流的有效射程或有效吸程范围内,且抽出式通风筒吸风口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m。 @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工作面,抽出式通风筒的吸风口应安设瓦斯自动断电报警装置,保证吸入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 @除尘风机或抽出式局部通风机必须与压入式局部通风机联动闭锁,当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抽出式局部通风机自动停止运转;压入式局部通风机未启动时,抽出式局部通风机闭锁,不能先启动。 (7在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采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也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但每天应有专人检查1次。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 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8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做好贯通时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即绘制贯通巷道两端附近的通风系统图,图上标明风流方向、风盘和瓦斯涌出量,并预计贯通后的风流方向、风量和瓦斯量的变化情况;明确贯通时调整风流设施的布置和要求。贯通时通风部门必须派干部临场统一指挥,确保施工安全。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通风部门组织人员立即进行风流调整,实现全风压通风,并检查风速和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积聚,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