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测监控.doc
神华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项目 流程手册 2016年11月 目录 1.便携仪调校标准作业流程3 2.传感器安设标准作业流程6 3.传感器调校标准作业流程10 4.传感器更换标准作业流程14 5.光学瓦斯检测仪检修标准作业流程17 6.机载甲烷报警仪维护标准作业流程20 7.监测监控设备巡检标准作业流程23 8.监控传感器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26 9.监控分站安装标准作业流程29 10.监控分站故障处理标准作业流程33 11.监控分站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36 12.监控缆线敷设标准作业流程39 13.监控缆线故障处理标准作业流程43 14.监控缆线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46 15.监控设备撤除标准作业流程49 16.监控中心站调度标准作业流程52 17.监控中心站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55 18.人员定位基站安装标准作业流程58 19.人员定位基站维护标准作业流程62 20.通风仪器仪表发放、回收标准作业流程64 21.瓦斯抽采在线监测设备维护标准作业流程67 22.自救器检查维护标准作业流程70 1. 便携仪调校标准作业流程 1.1流程图 第-3-页 1.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便携仪调校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便携仪器调校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1.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1 准备工器具 1)准备小螺丝刀、刻刀、扳手、抹布等工具; 2)准备标准气体。 工具齐全,仪器完好。 安全仪器维修工 1-2 检查调校台 检查标准气体的气瓶、减压阀、流量计、软胶管及其它配件。 1)气瓶内气体含量符合调校作业要求,气样在有效期范围内; 2)减压阀符合要求,与气瓶连接处无漏气,有压力容器检验合格证; 3)流量计准确可靠,量程符合说明书要求; 4)软胶管无破损,软胶管与减压阀、流量计连接处无漏气。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仪器维修工 1-3 查看待调校便携仪 检查便携仪器外观和数字显示。 1)仪器外观完好,数字显示正常; 2)仪器电量充足,电压正常; 3)计量检定的合格标签在有效期范围之内。 安全仪器维修工 2 调校便携仪 1)调校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2)调校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 3)调校便携式氧气检测仪; 4)对仪器进行标定3次,不合格,需重新标定; 5)仪器15天调校一次。 1)待调校的仪器预热20分钟,在新鲜空气中调零; 2)零点调好后,按仪器规定流量通入标准气样,检测声光报警,调校仪器显示值,与标准气体值相符合,自动回零即可; 3)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气样对便携仪器的基本误差标定,直到自动回零; 4)仪器标定数据准确; 5)按期调校。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二条 安全仪器维修工 1)未对所有监控设备进行调校,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易导致瓦斯事故; 2)未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原因,易造成仪器测量数据不准确,不能有效的检测到有害气体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 3-1 处理结果 1)调校合格的贴调校标签; 2)处理调校不合格的仪器。 1)调校合格的仪器粘贴调校标签,标明调校人及调校日期,填写准确,字迹清晰; 2)调校不合格的仪器存放待修。 安全仪器维修工 3-2 整理记录 填写记录,整理工具。 1)关闭气瓶阀门,整理工具,清理现场; 2)便携仪调校记录与调校标签填写一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 安全监控设备调校记录 安全仪器维修工 第-5-页 2. 传感器安设标准作业流程 2.1流程图 第-6-页 2.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传感器安设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传感器安设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2.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1 提交申请 施工单位向安全监控业务部门提交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 1)矿总工程师批准,并签发; 2)安全监控设备种类、数量、位置及敷设缆线路线、断电区域明确,符合规定; 3)安全监控装置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清晰、准确。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 采掘技术员 1-2 准备工器具、材料 1)准备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万用表、验电笔等; 2)准备刀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 3)准备传感器、缆线、接线盒等。 1)工具齐全; 2)仪器、仪表准确、完好; 3)接线盒、缆线完好; 4)传感器测试、调校合格,地面试运行24小时~48小时。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八条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符合相关规定;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环境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3 敷设缆线 根据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的要求敷设缆线。 1)敷设的监测缆线有适当驰度; 2)敷设缆线的路线、数量符合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四条 安全监测工 4-1 安设传感器 1)根据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要求安装相应传感器; 2)登高作业使用登高梯,系安全带。 1)甲烷、温度、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垂直悬挂,距顶板(梁)不得大于300毫米,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毫米; 2)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前后10米内,无分支风流、无杂物,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巷道中; 3)风门开关、设备开停、烟雾、负压传感器设置位置,能准确显示监测点实际状态; 4)模拟量传感器设置在能正确反映被测物理量的位置; 5)开关量传感器设置在反映监测状态的位置; 6)登高梯稳定牢固,安全带系在可靠位置。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百九十九条、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瓦斯传感器挂设不规范,不能有效监测作业地点瓦斯情况,易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害。 4-2 连通分站 缆线敷设结束后,接通传感器与分站之间的缆线。 缆线间、缆线设备间连接无断路、短路。 停送电工作票(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工 5 通电测试 通电检查传感器工作状态,与地面监控中心站联系,确认传感器正常工作。 1)传感器显示正常; 2)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准确传输到地面主机。 安全监测工 传感器监测不准确,传感器性能不稳定,不能及时准确监测到有毒有害气体,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事故。 6 调校传感器 对传感器的零点、显示值、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控制逻辑等进行调校。 传感器的零点、显示值、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控制逻辑等符合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要求,数据准确,使用正常。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八条 安全监测工 7 收尾工作 1)整理设备、缆线,完善各类标识,清理现场,回收工器具; 2)向矿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3)填写传感器安装记录。 1)工器具回收齐全; 2)记录清晰、规范,内容详实。 传感器安装记录 安全监测工 第-9-页 3. 传感器调校标准作业流程 3.1流程图 第-10-页 3.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传感器调校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传感器安设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3.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提交申请 向矿生产指挥中心提出调校申请,编制安全监控系统调校申请单经安监、通风、机电、生产指挥中心等部门审核,矿总工程师批准。 申请单明确调校时间、范围及路线。 神华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理规定(试行)神华煤〔2012〕468号) 安全监控设备调校记录 安全监测工 2 准备工器具 1)准备所需要的标准气样、减压阀、气体流量计、橡胶软管、空气样、调校记录本、调校管理卡(标签)等; 2)准备便携式甲烷、一氧化碳报警仪等。 1)气样瓶完好,阀门、出气口、出厂日期符合规定; 2)标准气样浓度符合规定; 3)携带的仪器完好,检测正常。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3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符合相关规定;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环境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4 检查传感器外观 1)检查传感器外观; 2)清理表面及外罩上积尘。 1)传感器外观完好,无破损; 2)进样孔、外罩上无积尘。 安全监测工 未对传感器进行清理,调校不准确,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易导致瓦斯事故。 5 调整零位 将空气样用橡胶软管连接到传感器气室,调节流量计控制阀把流量调节到传感器说明书规定值。 1)调校时,使用空气样调校零点,使传感器显示值为零; 2)若通气后传感器不归零,进行调零。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6-1 调整灵敏度 1)校准气瓶流量计出口用橡胶软管连接至传感器气室; 2)打开气瓶阀门缓慢通入标准气样,在显示值缓慢上升的过程中,观察断电值、报警值是否符合要求,注意声、光报警和实际断电情况; 3)调节流量计控制阀将流量控制到传感器说明书规定的流量,使其测量值稳定显示,持续时间大于90秒; 4)若超差更换传感器,预热后按上述步骤重新调校。 1)采用载体催化原理的甲烷传感器每隔15天使用校准气体和空气样,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校一次; 2)除甲烷载体催化原理以外的其他气体监控设备采用标准气样按产品说明书进行调校; 3)其它传感器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调校; 4)显示值和校准气样浓度值调节一致。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传感器监测不准确,传感器性能不稳定,不能及时监测到有毒有害气体。 6-2 检查控制逻辑 在调整过程中,若传感器零点、显示值、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控制逻辑、断电范围等与设计值不符时,则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完善。 1)传感器零点、显示值、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断电范围、控制逻辑等符合设计要求; 2)每隔15天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一次。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六十四条、第四百九十八条 安全监测工 未对所有监控设备进行调校,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易导致瓦斯事故。 7 收尾工作 1)调校完成后,更换传感器调校管理卡(标签); 2)填写传感器调校记录和瓦斯电闭锁试验记录。 1)管理卡上填写调校人、调校日期; 2)记录准确、清晰。 传感器调校记录;瓦斯电闭锁试验记录 安全监测工 第-12-页 4. 传感器更换标准作业流程 4.1流程图 第-13-页 4.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传感器更换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传感器更换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4.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准备工器具、材料 1)准备螺丝刀、钳子、活扳手及专用工具等; 2)准备万用表、验电笔等; 3)领取传感器; 4)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1)工器具完好; 2)传感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测试、调校合格,试运行24小时~48小时方能入井; 3)传感器及报警仪完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符合相关规定;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环境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3 更换传感器 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需要及时更换传感器①出现传感器显示不准确、无故出现报警和传输不正常等故障;②传感器经过调校误差仍超过规定值时;③无法维修的传感器;④传感器在井下使用超过规定;⑤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经大于4的甲烷气体冲击后; 2)更换传感器时①从分站处断开传感器电源,并通知矿生产指挥中心;②从航空插座处断开传感器;③在航空插座处接通新传感器;④按规定吊挂传感器; 3)工作现场及传感器监控范围内的有毒有害气检查由瓦斯员负责。 1)切断处的缆线进行临时吊挂,不得处于淋水处; 2)新更换的传感器吊挂符合规定; 3)监控缆线与传感器连接符合机电管理标准; 4)登高作业人员系安全带,且有专人监护。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未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原因,不能有效的监测到有害气体,易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 4 通电测试 1)传感器更换完成后,接通分站处断开的缆线; 2)通电检查传感器工作状态,并与矿生产指挥中心联系,确认传感器正常工作。 1)传感器显示正常; 2)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准确传输到地面主机。 安全监测工 传感器监测不准确、性能不稳定,不能及时准确监测到有毒有害气体。 5 参数设定 设置传感器、分站、矿生产指挥中心监控主机的监控参数。 传感器、分站、矿生产指挥中心监控主机的监控参数设置相匹配。 安全监测工 6 确认通讯 参数设定完成后,安全监测工与矿生产指挥中心值班员联系确认传感器控制逻辑,若不正确,则进行排查。 更换的传感器控制逻辑正确。 安全监测工 7 收尾工作 1)整理设备、缆线,完善各类标识,清理现场,回收工器具; 2)向矿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3)填写设备故障处理记录。 1)工器具回收齐全; 2)记录清晰、规范,内容详实。 安全监控设备故障处理记录 安全监测工 第-15-页 5. 光学瓦斯检测仪检修标准作业流程 5.1流程图 第-16-页 5.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光学瓦斯检测仪检修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光学瓦斯检测仪检修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5.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准备工器具 1)准备螺丝刀、钳子、活扳手、万用表、验电笔、及专用工具等; 2)准备水柱计、调校台。 仪器完好,工器具齐全。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光学甲烷检测仪 1)基线调整; 2)气球进行检查; 3)用水柱计对气路(不包括药管)进行密封性检查; 4)仪器精度通过目镜观测; 5)吸收剂观察。 1)手压气球5-6次后,基线回零; 2)胶管折堵,气球捏瘪1分钟内气球不鼓胀; 3)水柱计水柱高度加压到700毫米,1分钟内水柱不下降; 4)干涉条纹符合目力定度要求(0-7范围内应有5根条纹),不弯曲; 5)变色吸收剂的变色部分超过1/2,更换吸收剂;氯化钙有潮解现象,更换氯化钙。 安全监测工 未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原因,造成仪器测量数据不准确,不能有效的检测到有害气体,易导致瓦斯事故。 3 检修光学甲烷检测仪 1)检修气球组的胶皮球破裂、活塞芯子老化; 2)检修气球组的排气嘴、进气嘴与球的按触面老化; 3)检修干燥管组; 4)检修气室; 5)检修调微组并清洗。 1)气球组胶皮球、活塞芯子完好无漏气; 2)把干燥管组一端胶管遮住,将另一端水柱计水柱高度加压到700毫米,1分钟内水柱不下降,密封良好; 3)气室不漏气、不串气; 4)调微组螺杆与连接座紧密柔和,固定连接座螺丝紧固。 安全监测工 4 校验 对光学甲烷检测仪的基本误差、回程误差、零值误差、倾斜误差及扩散性能进行校验。 光学甲烷检测仪完好。 安全监测工 5 记录 填写校验和维修记录。 记录准确、清晰。 安全监控设备检修记录;安全监控设备调校记录 安全监测工 记录填写不得有涂抹、修改痕迹;要求字迹清晰、工整。 第-18-页 6. 机载甲烷报警仪维护标准作业流程 6.1流程图 第-19-页 6.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机载甲烷报警仪维护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机载甲烷报警仪维护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6.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准备工器具 1)准备便携式甲烷报警检测仪、标准气样; 2)准备螺丝刀、钳子、活扳手、万用表、验电笔及专用工具等。 仪器完好,工具齐全。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不超限,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3 外观检查 检查机载断电仪或传感器外观、螺栓、喇叭嘴、显示数据等。 仪器符合标准要求,外观完好,显示正常。 安全监测工 4 清理维护仪器 清理仪器进气口、隔爆罩上的积尘。 外观整洁,进气口准确进气样。 安全监测工 5 充气调校 1)通入新鲜空气,调试零点值; 2)通入标气,调节流量控制阀将流量控制到传感器说明书规定的流量,持续时间大于90秒,调校传感器准确度,直到显示值与气样值一致时结束调校; 3)观察传感器的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 1)调校前,将报警仪通电预热15分钟; 2)显示值和校准气样浓度值一致; 3)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符合规定; 4)断电控制符合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 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机(车)载断电仪不能断电,瓦斯超限不能断电,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易造成人员伤害矿井损毁。 6 收尾工作 1)完善各类标识,清理现场,回收工器具; 2)汇报矿生产指挥中心值班员; 3)填写记录。 现场环境整洁,记录完整,内容详实。 安全监控设备检修记录;安全监控设备调校记录 安全监测工 第-21-页 7. 监测监控设备巡检标准作业流程 7.1流程图 第-22-页 7.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监测监控设备巡检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适用范围 流程接口 7.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准备工作 1)明确巡检路线及内容; 2)工器具,便携式甲烷、一氧化碳、氧气检测报警仪。 1)设备完好检查卡,工器具完好; 2)对巡检区域内的设备全面巡检,不得假检漏检; 3)仪器仪表完好。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不超限,符合规定要求; 3)巷道支护良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地点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巷道未发觉氧气不足或有毒有害气体超标,导致人员窒息; 2)未检查支护质量是否合格或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顶板支护不到位,造成顶板冒落或者片帮伤人。 3 巡检设备及缆线 1)维护设备及缆线; 2)填写设备完好检查卡。 1)设备外观完好,无失爆,接地线符合相关规定; 2)缆线完好无破损,吊挂平整,符合相关规定; 3)接线盒外观完好,螺丝无松动; 4)传感器外表整洁、无淋水、数值显示正常; 5)牌版干净整洁,字迹清晰; 6)设备完好检查卡内容填写齐全。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监测工 1)未对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缆线)进行巡检,监控系统运转可能出现异常,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2)未能及时地对监控设备故障进行排除不能有效的监测到有害气体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4 记录 填写巡检记录。 字迹清晰、准确,内容齐全。 安全监控设备巡检处理记录 安全监测工 5 汇报 汇报问题。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值班队干。 安全监测工 第-24-页 8. 监控传感器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 8.1流程图 第-25-页 8.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监控传感器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传感器运行维护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8.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准备工器具 1)准备刀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 2)准备万用表、遥控器、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等。 1)工具齐全; 2)仪器仪表完好。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情况; 2)作业地点检查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规定;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环境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3 维护传感器 1)检查传感器外观; 2)检查传感器工作状态; 3)检查传感器吊挂及传感器调校管理卡; 4)检查传感器的种类甲烷、温度、负压、风速、一氧化碳等模拟量传感器;风门开关、设备开停、烟雾等开关量传感器。 1)传感器进气口、隔爆罩、显示屏及声光报警完好; 2)传感器的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等设置符合规定; 3)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准确传输到地面主机; 4)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与甲烷传感器对照,当两者误差在0.2以上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准,采取安全措施,并在8小时内将两种仪器调准; 5)各类传感器悬挂符合标准,监控正常。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安全监测工 传感器监测数据不准确、性能不稳定,不能及时监测到有毒有害气体,易导致瓦斯事故。 4 测试瓦斯电、风电闭锁 1)采煤工作面通入标准气样( 1.5~2.0)检查瓦斯电闭锁;设置故障,检查故障闭锁功能; 2)掘进工作面通入标准气样( 1.5~2.0)检查瓦斯电闭锁;通过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检查风电闭锁;通入标准气样( 3.0~3.2)检查甲烷风电闭锁;设置故障,检查故障闭锁功能; 3)其它地点按照规定进行测试。 1)现场设备断电/复电控制功能完善,灵敏可靠; 2)现场设备故障闭锁及甲烷风电闭锁功能完善,灵敏可靠。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安全监测工 擅自甩掉传感器闭锁装置,瓦斯超限,易造成瓦斯事故。 5 收尾工作 1)填写记录; 2)向矿生产指挥中心汇报。 1)记录规范,字迹清楚; 2)汇报内容详实。 安全监控设备巡检处理记录 安全监测工 第-27-页 9. 监控分站安装标准作业流程 9.1流程图 第-28-页 9.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监控分站安装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分站安设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9.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提交申请 施工单位向安全监控业务部门提交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 1)矿总工程师批准,并签发; 2)安全监控设备种类、数量、位置及敷设缆线路线、断电区域明确,符合规定; 3)安全监控装置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清晰、准确。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 采掘技术员 2 准备工器具 1)准备刀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 2)分站在地面测试、调校合格,试运行24小时~48小时; 3)准备分站、缆线、接线盒、分站架子等; 4)准备万用表、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等; 5)所需设备、材料提前运至施工地点。 1)分站、缆线及工器具齐全; 2)仪器仪表完好、准确; 3)设备、材料码放整齐。 安全监测工 3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符合相关规定;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环境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4-1 放置分站 1)安放分站架子; 2)分站、备用电源安放在分站架子上。 1)分站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淋水的进风巷道中; 2)分站架子高度不小于300毫米。 安全监测工 4-2 连接设备 1)接通电源箱和分站电源; 2)接通后备电源; 3)甲烷风电闭锁线从分站引至被控开关处,联系施工单位接通控制线。 1)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条件允许尽可能提供专用供电电源; 2)后备电源供电时间不少于2小时; 3)甲烷风电闭锁完好,灵敏可靠; 4)缆线与设备相连接时,选取合适密封圈,将喇叭嘴、金属圈、密封圈依次穿入缆线,把缆线头伸入接线腔,缆线护套伸入器壁5-15毫米。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4.7.13 安全监测工 设备接线引起失爆或工具遗留接线腔内,造成设备损坏,设备失爆,易导致瓦斯事故。 4-3 埋设接地线 1)埋设接地针; 2)使用连接线将分站与接地针连接起来。 1)接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欧姆; 2)连接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扁钢; 3)接地针用直径不小于22毫米,长度为1米的钢管制成,钢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透孔,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米。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七十七条 安全监测工 4-4 吊挂缆线 按照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要求,敷设分站电源及信号缆线。 1)监测缆线与动力缆线分挂在巷道两侧,受条件限制的可敷设在同一侧,敷设在同一侧时监测缆线与动力缆线应保持(井筒内0.3米,巷道内0.1米)的距离,且位于动力缆线上方; 2)固定缆线使用缆线钩悬挂,临时移设缆线用绑扎带或其它柔性材料悬挂,悬挂点的间距不大于3米,且缆线有适当的驰度; 3)其它符合机电完好标准及安全质量标准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四条 安全监测工 注意车辆、行人及运行中的设备,登高作业应系安全带并由专人扶梯 5 通电调试 1)通电前检查线路、设备连接情况; 2)接通分站电源与供电电源,并送电; 3)通电后与矿生产指挥中心联系,排查设备异常情况。 1)缆线连接正确、无失爆,符合机电管理标准; 2)分站工作正常,各参数设置符合要求。 停送电工作票(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工 6 收尾工作 1) 整理设备、缆线,完善各类标识,清理现场,回收工器具; 2)向矿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3)填写记录。 1)工器具回收齐全; 2)记录清晰、规范,内容详实。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记录 安全监测工 第-31-页 10. 监控分站故障处理标准作业流程 10.1流程图 第-32-页 10.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监控分站故障处理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分站故障处理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10.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准备工器具、材料 1)准备螺丝刀、钳子、活扳手及专用工具等; 2)准备万用表、验电笔、瓦斯报警仪等; 3)领取分站、分站主板等。 1)工具完好; 2)仪器仪表完好、准确; 3)分站测试、调校合格,并在地面试运行24小时~48小时; 4)分站主板等备件完好。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符合相关规定;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环境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3 检查电源 检查电源箱电源插口处的电压,若不正常,则更换电源箱。 电源箱工作正常。 安全监测工 4-1 检查主板 1)切断分站电源; 2)采用替换法,用新主板换掉旧主板; 3)送电后,观察检查分站内主板是否工作正常。 1)主板线路传输正常; 2)分站内主板工作正常。 安全监测工 4-2 更换分站 1)若分站内主板工作仍不正常,则更换整个分站; 2)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条件允许尽可能提供专用供电电源。 1)分站工作正常; 2)后备电源供电时间不少于2小时; 3)缆线与设备相连接时,选取合适密封圈,将喇叭嘴、金属圈、密封圈依次穿入缆线,把缆线头伸入接线腔,缆线护套伸入器壁5-15毫米。 安全监测工 设备接线引起失爆或工具遗留接线腔内,造成设备损坏,设备失爆,易导致瓦斯事故。 5 参数设定 设置分站工作参数。 分站工作参数设置正确,符合要求。 安全监测工 6 确认通讯 与矿生产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分站工作正常,若不正常则进行故障排查处理。 分站工作正常。 安全监测工 7 收尾工作 1)整理设备、缆线,完善各类标识,清理现场,回收工器具; 2)向矿生产指挥中心汇报; 3)填写设备故障处理记录。 1)工器具回收齐全; 2)记录清晰、规范,内容详实。 安全监控设备故障处理记录 安全监测工 第-34-页 11. 监控分站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 11.1流程图 第-35-页 11.2流程概述 流程名称 监控分站运行维护标准作业流程 流程编号 流程说明 针对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运行维护的标准作业流程 适用范围 井工矿 流程接口 11.3标准作业工单 序号 流程步骤 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 相关制度 作业表单 作业人员 危险源及风险 1 准备工器具 1)准备刀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 2)准备万用表、遥控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等。 1)工具齐全; 2)仪器仪表完好。 安全监测工 2 检查作业环境 1)检查作业地点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2)检查作业地点巷道支护情况。 1)通风良好; 2)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规定; 3)巷道支护完好,无漏顶、无片帮; 4)作业环境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监测工 1)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冒然进入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2)巷道支护不完好、检查不到位,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伤人。 3 维护环境 1)检查分站周围环境,若顶板存在淋水,则在分站上方顶板设置防护遮布导水; 2)若顶板淋水影响分站及系统工作则移设; 3)清理分站周围环境卫生。 1)分站周围5米范围内干净、整洁; 2)井下分站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无淋水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 安全监测工 4 维护分站 1)检查分站参数设置、电源、备用电源及与相关联设备的连接情况; 2)检查断电控制器连接; 3)更换损坏的进出缆线标识; 4)超期更换。 1)分站、执行器(含断电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接地线等符合机电管理规定; 2)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小于1